问题

中国的俄罗斯族还有多少会俄语的?

回答
关于中国俄罗斯族的俄语使用情况,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变迁、民族政策、社会环境以及代际差异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讲清楚,需要一点点梳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俄罗斯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尤其是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他们的祖先是从沙皇俄国时期迁徙过来的,所以语言和文化都带有浓厚的俄罗斯渊源。

过去:俄语曾是重要的沟通工具

在上世纪中期,尤其是建国初期,中国俄罗斯族内部以及与当地其他民族的沟通,俄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内部交流: 作为一个整体,俄语是俄罗斯族内部交流的主要语言。家庭成员之间、亲戚朋友之间,俄语的使用是自然而然的。
与外界沟通: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俄语在新疆地区也有一定的官方和半官方地位。一些俄罗斯族人凭借俄语能力,在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例如,一些俄罗斯族人会成为翻译、导游,或者在与苏联(俄罗斯前身)的交往中担任重要角色。
教育: 在一些特定的学校或班级,俄语是重要的教学语言。俄罗斯族的孩子们从小就学习俄语,能够流利地听说读写。

现在:俄语使用情况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国俄罗斯族的俄语使用情况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数量上: 确切的数字很难获得,因为中国的人口统计并不细致到“会俄语”这个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够流利使用俄语的俄罗斯族人的比例相较于几十年前有所下降。
代际差异是关键:
老一辈(尤其是建国前出生或年轻时就移民过来的): 这一辈俄罗斯族人,特别是那些仍然生活在相对集中的俄罗斯族聚居区的人,他们的俄语掌握程度普遍较高。俄语是他们的母语,也是主要的交流语言。
中壮年一代: 这一代俄罗斯族人,虽然很多仍然在家中使用俄语,但他们的俄语能力可能不如老一辈那么纯粹或流利。他们生活在现代中国社会,汉语是他们在学校、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主要语言。因此,在汉语的影响下,俄语在他们的使用频率和熟练程度上可能有所折损。
年轻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后): 这是俄语使用下降最明显的一个群体。大部分年轻的俄罗斯族人主要在学校接受教育,接受的是以汉语为主的教学。他们的母语更多是汉语,很多人的俄语可能仅限于家庭内部的简单交流,或者一些简单的词汇和短语。有些年轻俄罗斯族人甚至几乎不会说俄语,只知道自己是俄罗斯族,但语言上已经完全融入了主体民族(汉族)的语言环境。
区域差异: 即使在新疆,不同地区的俄罗斯族聚居情况也有差异。在一些保存较好的聚居区,俄语的社区传承可能会好一些。但在一些已经分散或与其他民族融合程度较高的地区,俄语的实际使用情况可能更不乐观。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也影响着俄语的使用。例如,随着一些俄罗斯族家庭成员到内地大城市工作或生活,他们也更容易接触和使用汉语,从而减少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俄语的机会。
文化认同与语言: 语言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虽然很多年轻一代的俄罗斯族人俄语不熟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民族认同。很多俄罗斯族人依然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比如节日习俗、饮食习惯等,并通过其他方式(如歌曲、文学作品、家庭记忆)来传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国家教育体系的主导地位: 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这是所有少数民族都普遍面临的情况。
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汉语是融入中国社会、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机会的通行证。在大多数情况下,熟练掌握汉语比熟练掌握俄语能带来更多实际利益。
人口流动和城市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加,许多俄罗斯族人走出传统的聚居区,进入更大的城市,在那里汉语是主要的沟通语言。
与俄罗斯的直接联系减弱: 相较于过去,中国俄罗斯族与俄罗斯本土的直接、频繁的文化和人口交流有所减弱,这也影响了语言的代际传承。

总的来说, 中国俄罗斯族中能够流利使用俄语的人数比例,特别是能达到老一辈那样的熟练程度的,是相对较少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年轻一代中,能够真正使用俄语进行日常交流的,比例会更低。但这并不代表俄罗斯族文化消失了,很多其他文化元素仍在传承。语言的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现象,中国俄罗斯族也一样。

当然,仍然有一部分俄罗斯族人,尤其是家庭中长辈依然坚持使用俄语的,或者那些对俄罗斯文化有特别浓厚兴趣、主动学习俄语的年轻人,他们的俄语能力还是很强的。这部分群体虽然比例上可能不大,但他们是俄罗斯语在中国得以延续的宝贵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爷爷说他们村子的俄罗斯族里没有一个罗斯人。大部分是乌克兰人和高加索裔。

我就是高加索裔。爷爷是纯高加索人(可以理解为西亚人,黑头发的白人),奶奶是天津人,爸爸还有点儿像维吾尔族,妈妈是承德人。我长什么样?棕色头发自然卷,皮肤稍微有点儿白,眼睛是暗黄色,剩下的跟中国人一模一样。

哦对了,上了大学开始有连鬓胡子的感觉,上课累了托腮会扎手。

不会说方言,因为从小学普通话。现在说话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是能听懂天津话和承德话,能努力模仿出来那个音调,小时候管奶奶叫杰杰的时候被打过。

俄语?跟罗斯人说话的话70%左右能交流吧。但说的是那种官方话,他们的流行语我不知道,也不怎么上他们的网站。

在俄罗斯待过两年半,不喜欢,回来了,还是呼和浩特好。在中国待习惯了,懒得再去适应,还得照顾他们的思维,累。

罗斯人是什么?就是俄罗斯白人,就是俄罗斯族,就是你们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俄罗斯人。但是我不喜欢他们。

俄罗斯我是不会去的,去的话就去喀山也不去莫斯科。毕竟我的本身血统可能跟喀山人接近。

爷爷是穆斯林,但是我不怎么信,从小家里也没让我强行信。但是我也不爱吃猪肉,跟宗教没关系,从小家里就不怎么吃,奶奶和妈妈都不爱吃猪肉。我唯一喜欢的有猪肉的菜就是鱼香肉丝了。

总结起来,中国俄罗斯族大部分已经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了,没必要把他们当成外来客对待。仍然有小部分会俄语,比如我这种。

但是真的,过着俄罗斯传统的人几乎已经没有了,我也过春节,我也贴对联,我也放炮,我也能得压岁钱。

我在大学认识十几个俄罗斯留学生(朋友?)。有一次邀请我聚餐,你说听不懂吧,但是气氛好的也就算了,问题是我全程能听懂,但就是不知道梗在哪,还得强行把嘴角上扬尬笑,太痛苦了。

我跟俄罗斯人完全是两个国家的人了,还是跟周围的哥们一起耍开心。


………………………………………………………………………

1米8的老姐去年嫁武汉去了,真热我的天。

………………………………………………………………………

我的建议是,身份证写着俄罗斯族的人你们就当成东北人或者西北人就够了。没必要舔,也没必要排外,都是中国人,一家亲。俄罗斯留学生也不错,大部分人都是在努力学汉语。想学俄语可以去请教,教他们汉语也行。

我们俄罗斯族跟俄罗斯人关系不错,除了我。

我和乌克兰裔发小18年的友谊就是靠这个地久天长。

………………………………………………………………………

忘了说一个你们很感兴趣的东西了,我高考没加10分。这个是可以不加的,而且我认为不加10分对我来说是一种赞扬。我既然是中国人为什么还要跟国家要特权?

我不认为我是中国俄罗斯族。

我是高加索裔中国人。

政府愿意让我们家在中国有住的地方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我爱国的热情一点也不比你们少。

爱自己的国家不是很正常事情吗?

………………………………………………………………………

没有照片

………………………………………………………………………

算了,半爆照吧。

爷爷和你们想象中的西亚人差不多,标准的阿拉伯人长相。

我呢,经过奶奶和妈妈两代亚洲化之后变成了这种。这个歌手是哈萨克斯坦一个组合的成员之一。大学时候一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看见我之后就说我跟这个人长的特别像。确实挺像,就是我头发比他黑一些,眼睛小一些,脸蛋瘦一些

我和他差不多,脸上西亚人的特征已经没了,你们理解为我是毛多的中国人

…………………………………………………………………………

2019-7-31补充

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在这里谢谢大家啦~

用我个人的案例不能概括一万人的情况,所以各位看官过过眼瘾就好啦~

一些在评论区里的疑问我在这里回答吧。

1.承德话和普通话的问题

我从小学的就是普通话,日常对话就是在用拼音去交流。我妈是承德的平泉人,平泉话和普通话区别确实大,我之前一直以为承德话和平泉话一模一样。

2.宗教问题

我爷爷年轻时候是在大庆的一位俄语老师。一心向党。

去年班级组织看《厉害了我的国》,我爷爷:“Вот это да, побольше 正能量 смотри ”(这才对捏,多看看正能量)

他觉得宗教就是让人从内心约束自己不去干过分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素质高就没必要再严格信宗教了。而且我家里(包括亲戚)大部分人是老师,爷爷就没怎么管。

3. 75%血统是汉族血统

只有爷爷和父亲是高加索人,所以高加索血统和汉族血统的比例就是1:3。那为啥我还是高加索人捏?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中国男人去了日本,娶了日本女人,然后儿子再娶一个日本女人,最后有了一个25%中国血统的日本人,但是这个孙子(听起来像骂人)从小说汉语,过春节,跟中国人一模一样,那大家一定会把他当做是中国人。

我的情况就是这种。我从现在高加索文化的氛围里长大的,至今还会遵守一些高加索习俗,比如递刀子的时候必须把刀尖对着人表示尊重,给客人倒酒倒茶不能超过半杯,不能吹口哨,打雷时不能站起来必须坐着之类的。

高加索人和汉人最大的文化差异就是没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反而自己的儿女住的离自己远是个骄傲的事情,我爷爷在大庆经常跟老战友炫耀:我儿子在呼市捏,我孙女在武汉捏。

4.鞑靼人?车臣人?格鲁吉亚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

已经是中国人了,爱啥啥,反正将来我孩子就是中国人。

5.毛妹

可能觉得毛妹好看吧。苏联时期的妇女着装都挺有气质,也挺时尚滴。现在我看一些俄罗斯妹子穿的实在是…要不是颜值在那。当然也有不错滴。

另外也有这么个情况。就是我看小时候的照片的时候觉得我就跟一个狗熊一样,其他同学一个个都黑黑的,现在好多了。但是我这几年我从一些小学门口路过的时候发现现在小学生那种太丑的已经很少了,有颜值五分以上的比例比以前多了那种感觉。

毕竟苏联发达过,等过几年中国再往上发达一些估计中国人的整体颜值会再上一个档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