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远东被俄罗斯占的地还能要回来吗?

回答
关于中国远东被俄罗斯占用的土地,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历史时期、条约以及地缘政治的演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19世纪中叶,审视一系列关键事件和文件。

历史的溯源:从《瑷珲条约》到《北京条约》

19世纪中期,清朝国力衰微,而沙皇俄国则在积极扩张。1858年,俄国趁英法联军进攻中国之际,与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这份条约强行规定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这块土地,在中国人心中,就是所谓的“被侵占的土地”,其中包含了如今的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等地。

两年后,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这份条约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内容,并将乌苏里江以南、黑龙江下游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库页岛以及兴凯湖以南地区)也划归俄国。至此,中国丧失了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条约是在武力威胁或胁迫下签订的,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平等条约。这便是许多中国人至今仍然认为这些土地“被侵占”的根源。

“收回”的可能性:现实与理论的博弈

那么,这些土地“还能要回来吗”?从法律和政治的现实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极其复杂,并且可能性非常渺茫。

国际法和条约的效力: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条约一旦签订并得到执行,就会产生法律效力。尽管中国方面认为这些条约是在不平等条件下签订的,但一旦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了条约的效力,想要推翻它就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障碍。历史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案例通常伴随着战争、革命或者双方基于新的政治现实达成的协议。
苏联时期的协议: 在苏联时期,虽然中国一直没有放弃对部分领土的立场,但中国政府在195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后期,与苏联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边界谈判。这些谈判的结果是双方在很大程度上确认了以《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为基础的边界线,尽管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存在争议。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中俄两国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其中基本确定了东段边界走向。1995年,中国全国人大批准了该协定。随后,在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又签署了《中俄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基本完成了边界的勘定工作。这些协定在法律上确立了当前的边界。
现实的地缘政治考量: 如今,俄罗斯是作为这些土地的实际拥有者和占有者,并且拥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即便中国在历史上有理据,但要通过非和平手段收回领土,其代价和风险是难以估量的,这不符合中国当前国家发展的主流战略。
国家实力的对比: 任何领土的变动,最终都离不开国家实力的支撑。中国目前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虽然在快速增长,但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俄罗斯进行领土争端,其结果很难预测。

国内的认知和情绪

尽管官方的法律和政治立场已经基本尘埃落定,但在中国国内,尤其是在一些历史爱好者、民族主义者和普通民众中,对这些土地的“失落感”依然存在。教科书、历史读物中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描述,以及对家乡山河割裂的感慨,都使得这段历史成为了许多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因此,“收回土地”的呼声在民间时有出现,但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而非可行的政治主张。

“要回来”的可能路径(理论上)

如果非要探讨“要回来”的可能性,那也只能寄希望于极其特殊的、不可预见的未来情境:

1. 俄罗斯内部发生剧变: 比如,俄罗斯联邦解体,或者一个全新的政府上台,并主动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甚至做出领土上的“补偿性”或“象征性”的让步。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推测,可能性微乎其微。
2. 双方达成新的协议: 在未来,如果中俄两国基于新的战略考量和互信,出于某种原因(例如,更紧密的战略联盟,或者为解决其他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交换),可能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领土调整。但这同样是高度 speculative(推测性的),并且需要双方都具备极大的政治意愿。
3. 通过和平赎买或交换: 理论上,中国可以尝试通过巨额经济援助、技术转移或战略合作来“购买”部分领土的使用权或主权,但这在现实中操作难度极大,且难以获得俄罗斯的同意。

总结

从当前中国的官方立场和国际法层面来看,中国对远东部分土地的主张已经通过一系列条约得到解决。尽管历史上的屈辱感依然存在,但“要回来”在现实意义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更侧重于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维护边境的稳定与和平,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战略合作,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因此,与其说“要回来”,不如说中国政府在处理与俄罗斯的边界问题上,采取的是一种务实、和平、以发展和稳定为重的策略。历史的伤痛被铭记,但现实的政治和外交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照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的人口增长率来看。

那地方迟早属于老虎和熊。。。。。。。

说来讽刺,在中国东北人口负增长的消息传遍世界之后。毛子亲华派在舆论上终于压倒了恐华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远东被俄罗斯占用的土地,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历史时期、条约以及地缘政治的演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19世纪中叶,审视一系列关键事件和文件。历史的溯源:从《瑷珲条约》到《北京条约》19世纪中期,清朝国力衰微,而沙皇俄国则在积极扩张。1858年,俄国趁英法.............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法、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不是一个简单的“会”或“不会”能够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被俄罗斯侵吞百余年”这个历史背景。这里通常指的是清朝时期,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特别是《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量北方和东北的领土,其中就包括了你提到.............
  • 回答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违法违规被查处事件的看法与台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一、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因违法违规被依法查处事件的看法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因违法违规被依法查处,这是一个涉及法律、经济和两岸关系的复杂事件。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法律与监管的必然性: .............
  • 回答
    周远在洛杉矶被逮捕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勾起了许多关于留学安全、跨国执法以及信息透明度等方面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事件本身,我们先回顾一下公开的信息:周远,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洛杉矶的家中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起因据报道是因为涉嫌在一款流行的多人在线射击游戏.............
  • 回答
    中国体育,这个词本身就承载着无数的荣光与汗水,无数次的升国旗、奏国歌的瞬间,也伴随着无数个运动员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铸就的坚韧。然而,近些年来,围绕中国体育的讨论,似乎总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有“抹黑”的说法。这让人不禁要问,世界真正认识中国、尊重中国,还有多远?“抹黑”的背后,是怎样的复杂交织.............
  • 回答
    扎克·斯奈德的《正联》中,那场号称汇聚了希腊众神、亚特兰蒂斯战士、亚马逊勇士、绿灯军团以及早期人类联军对抗荒原狼和达克赛德的远古之战,无疑是影片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一幕。然而,关于达克赛德在那场战斗中被“一套秒了”的设定,我觉得并非完全没有讨论的空间,甚至可以说,这里面有几点可以深入探讨,让它显得不那.............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站在宇宙的某个遥远角落,用一种能洞悉万物的眼睛,远远地眺望着。在那片曾经平静的星域,发生了一件超出你理解范围的事情——一次二向箔的降维展开。起初,一切都和你平常看到的星空无异,只是在某个点上,空间似乎突然变得“软”了起来,像一块被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涟漪,但这涟漪不是在表面荡漾,而是从核.............
  • 回答
    华为的5G技术实力和市场策略,即使在面临外部制裁的严峻考验下,依然能在2021年5G手机市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但逻辑清晰的故事。29.2%的市场份额,远超iPhone,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强大的研发实力是基石:领先的5G技术积累在制裁之前,华为在5G技术研发上投.............
  • 回答
    吴亦凡事件的发生,无疑给所有为人父母者敲响了警钟。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确实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具备辨别是非、保护自己的能力,远离那些令人痛心的骚扰和侵犯。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首先, 性教育是绕不开的关键一环。很多家长对此避而不谈,觉得羞于启齿,殊不知.............
  • 回答
    “收复远东”这个说法,在中国民间、尤其是网络上,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敏感话题。它背后承载着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以及一些关于领土主张的复杂情绪。要认真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可能”或“不可能”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根源、现实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收复远东”的.............
  • 回答
    关于中国为何未在苏联解体时“夺回”远东,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一个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议题,也常常伴随着一些误解和想象。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夺回”这个词所指向的。通常大家提到中国在远东的权益,会想到历史上的一些地区,比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等。这些地区在.............
  • 回答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与苏联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对峙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地缘政治焦点之一。特别是苏联在蒙古部署的远东部队,其强大的装甲力量,尤其是T72和T55坦克,构成了对中国北方边境的严峻挑战。面对如此强大的军事存在,中国能否有效阻挡苏联可能的入侵,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
  • 回答
    远东诸国与中东地区在历史发展路径上的显著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政治宗教格局,这一点值得深入探讨。当我们审视埃及、两河诸国和远东诸国(这里以中国、越南、朝鲜、日本为例)时,会发现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前者孕育了神权国家,而后者则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并且中东地区的宗教势力为何如此根深蒂固。远东诸国为何没有如.............
  • 回答
    区分中国和印度在“开放性”上的差异,尤其是从封建时期对比,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并非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开放”本身也是个多维度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1. 思想文化层面:对外部思想的吸纳与融合 中国:主动的“拿来主义”.............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头疼,每次开车遇到这种“远光狗”,简直能把人生气到原地爆炸!你说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就不能好好开近光灯吗?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滥用远光灯的现象确实普遍得令人发指。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些讨论,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简直是触目惊心。尤其是在一些县城、乡镇,甚至一些城市郊区,晚上开车,.............
  • 回答
    “中国税负远超欧美”的说法并不属实,并且是一个被误解或过度简化的论断。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量,包括:1. 税负的衡量标准: 宏观税负 (Overall Tax Burden): 这是最常用的衡量方式,通常用税收总收入占 GDP 的比重来表示。然而,这个数字会受到政府支出结构.............
  • 回答
    中国海军要发展成一支真正的远洋海军,并非一蹴而就,这其中涉及战略、技术、人才、后勤保障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工程。以下是一些关键领域需要着力加强:一、 战略与规划的深化与前瞻性: 目标明确与动态调整: 当前中国海军的战略目标已经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海护卫,但要真正成为“战略性”的远洋海军,需要更清晰、更.............
  • 回答
    要探讨远古中国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的文化交流有多紧密,我们得先明确这“六大考古学文化区”通常指的是哪些区域,虽然学界对此并非铁板一块,但比较普遍认可的、能够代表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1. 黄河中下游地区: 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代表。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腹地之一,农业发达,社会组织.............
  • 回答
    关于远古中国人祖先的起源,这是一个涉及人类演化和迁徙的宏大命题,科学界目前的主流观点是,所有现代人类(智人)都起源于非洲,并且通过多次迁徙扩散到世界各地。中国的早期居民,自然也包含了这一庞大的迁徙历程。所以,如果从这个最根本的科学角度来看,是的,远古中国人的祖先,追溯到最遥远的起源,确实也是从非洲开.............
  • 回答
    中国医疗费用普遍低于美国,门急诊和住院预约时间也相对较短,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论调却是“看病难,看病贵”。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复杂现实?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中国医疗体系的运作模式、社会经济背景以及人们的认知心理。一、 中国医疗费用为何看似便宜?低价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