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因违法违规被依法查处 ?如何评价台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回答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违法违规被查处事件的看法与台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一、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因违法违规被依法查处事件的看法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因违法违规被依法查处,这是一个涉及法律、经济和两岸关系的复杂事件。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1. 法律与监管的必然性:

依法治国是基本原则: 中国大陆一直强调依法治国,任何企业,无论其背景如何,在华经营都必须遵守中国大陆的法律法规。远东集团的处罚是针对其在大陆的具体违法违规行为,是依照中国大陆现有的法律框架进行的。
监管的常态化与趋严: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对各类企业的监管力度都在不断加强,涉及税收、环保、市场准入、劳动合同等各个方面。远东集团的事件并非孤例,而是市场监管趋于常态化和精细化的体现。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外资企业在内,都应在公平的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其他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2. 事件本身的细节与影响:

具体违法违规行为: 事件报道显示,远东集团旗下企业在大陆涉及“存在偷税漏税、阻挠税务部门执法、拒不配合检查、以欺骗方式拒不缴纳税款、虚报注册资本等多种违法违规行为”。这些指控如果属实,都是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理应受到法律制裁。
处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根据中国大陆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公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税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调查、处罚。处罚的力度是否与违法行为相匹配,需要依据具体证据和法律条文来判断。
对远东集团的影响: 此次处罚对远东集团的声誉和在大陆的业务运营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它也可能促使其他在华投资的台资企业反思自身合规性问题。
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此事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台商对大陆投资环境的信心,尤其是在政治敏感时期。然而,从长远来看,中国大陆坚持法治和维护市场秩序,最终有利于吸引和留住真正遵守规则的投资者。

3. 两岸关系与政治因素的考量:

不排除政治因素的影响: 虽然官方层面强调是依法依规查处,但在两岸关系复杂敏感的背景下,一些观察家也可能会将其与两岸政治议题联系起来。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时间点发生类似事件,容易引发政治解读。
区分商业行为与政治表态: 理性看待此类事件,应首先聚焦于其商业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而非将其简单地政治化。法律的执行不应受到政治干扰,同时,对特定企业的处理也不应被视为针对整个台湾的示威。
长期合作的基石是共同遵守规则: 任何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和合作,最基础的支撑是双方对规则的遵守。如果部分企业在法律边缘游走甚至违法,反而不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总结来看, 台湾远东集团在大陆投资企业因违法违规被查处,是中国大陆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的体现。对此事件的评价,应基于事实证据和法律条文,同时也要认识到两岸关系背景下可能存在的政治解读,但最终应回归到商业行为的合规性上来。如果远东集团确实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那么接受法律的制裁是必然的,也是维护市场公平和法治的必要举措。

二、 台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评价

台商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也是最活跃的境外投资者之一,他们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且具有多方面意义的作用。评价他们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 资本与技术引进的先驱:

重要的外资来源: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陆经济基础薄弱,急需外资和先进技术。台商凭借与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和地缘优势,成为最早一批大规模进入大陆投资的境外资本。他们带来的资本,为大陆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移: 许多台商带来了成熟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现代化的管理经验。这些“软”“硬”件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大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为大陆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产业升级的推动者: 台商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将台湾的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鞋业、精密机械等引入大陆,这些产业的引入和发展,推动了大陆相关产业的快速成长,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 就业创业机会的创造者:

吸纳大量劳动力: 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重要渠道,为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台商投资的区域,往往能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当地的商业、服务业以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激发创业活力: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实践,也为大陆本地创业者提供了榜样和参考,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3. 国际市场联系的桥梁:

“中国制造”的早期推动者: 许多台资企业利用大陆的劳动力和土地优势,生产出口导向型产品,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力量。它们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网络销往世界各地,为大陆积累了宝贵的外汇。
融入全球产业链: 台商的进入,加速了大陆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进程,帮助大陆企业学习国际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

4. 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深化经济联系: 台商的投资和经营,客观上加深了两岸的经济联系,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对推动两岸经济的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化交流的载体: 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台商也带来了台湾的文化习俗,促进了两岸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很多台商在大陆长期居住,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使者。

5. 面对挑战与贡献的持续性:

挑战与适应: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转型升级,台商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高等挑战。但许多台商积极适应新常态,转型升级,继续加大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
重要性依旧: 尽管近年来大陆吸引外资的来源更加多元化,但台商的投资和贡献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在经济上,也在文化和情感上扮演着特殊角色。

评价台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不可或缺的早期参与者和推动者。
重要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贡献者。
庞大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的创造者。
连接中国大陆与国际市场的关键桥梁。
两岸经济融合和文化交流的积极促进者。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任何经济活动都应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对台商的评价,既要肯定他们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要坚持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和监管。双方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共同的繁荣建立在规则和信任的基础之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下面是我对处理与台商关系的一个小建议。为了提高大陆的统战工作水平,我建议大陆方面开展“台湾企业战争保险”业务。简单说就是台湾企业(不管资产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可以向大陆的银行购买战争保险。如果未来发生了武统导致企业在大陆或者台湾的资产受损,那么保险就会给予赔付。一般说来,各种保险条款都是排除掉战争损失作为赔偿条件的,但在这件事上咱们可以特事特办。

很多读者可能愤愤不平了,赔偿金谁出?很简单,既然是武统,那打下来之后用台独分裂分子的资产来赔付就好了。

战争保险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不管有多少企业购买,大陆都可以声称有很多台湾企业已经暗中购买了战争保险。考虑到台湾方面民粹难治,势必会引起岛内舆情汹汹,会逼很多企业出来站队表态。没关系,大陆可以明确讲,所有购买保险的企业都可以公开宣称自己没有购买保险。只不过一旦这么公开宣称了,接下来保费要上调百分之三十。

做了这件事之后, 我觉得大量的台湾公司就再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买保险了还是没买保险。攻击台湾公司偷买保险将成为台湾选战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台湾公司如果不买保险,则将来不仅拿不到赔付甚至有可能因为不买保险而被视为台独资产被拿去赔付别人。而且即使不买保险,也可能被各种人物造谣买了保险。而另一方面,即使买了保险,你也可以一口咬定自己没买保险。反正大家都这么说,对台湾当局来说好像有点法不责众的样子。

这个战争保险卖了一段时间如果政治效果比较好的话,还可以考虑开展“台湾居民家庭财产战争保险”业务。 基本思路也是类似的,详细条款我就不写了,大家不难想到应该是什么样的。

user avatar

远东是去年台湾省政治献金排名第一,台独顽固分子苏贞昌最大金主,搞你不冤枉啊。

说起来这也是误打误撞,我们宣布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后,苏贞昌的死敌跳出来,把献金公布了个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蛮好的,断了他们的财路,让他们知道痛,本来也是我们顽固分子清单的最大作用。

user avatar

为什么处罚大家都说的很明白了,没啥好说的。

我觉得最意味深长的是国台办的官方回应。

基本就是:我明牌了!搞他就是因为他吃饭砸锅!咋地?!

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有两个层面的问题很耐人寻味:

其一,政治上的有些事,是只能做不能认的。

比如当年萨德入韩,乐天被各种消防检查到退出中国,但官方回应中从来只说消防检查是正常监管行动,从来不承认这是对乐天出售土地给萨德的报复。

但这次远东这事,就明说了就是打击他家支持台独。

为什么?

其二,远东支持苏贞昌,不是自今日始的,大陆也不可能是今年才知道的

苏秃子这种明晃晃的目标,背后有哪些大金主,WW一个小报记者都能查清楚,大陆不可能最近才掌握

以前就是隐而不发,装作不知道,但今天就又明牌了,为什么?

苏秃子及其他台前人物背后金主何止千百个,在大陆捞金的绝对不止少数,但单把远东这只鸡拉出来了杀头

这又是为什么?

这两个层面的问题,细想起来就很有意思了

一个成熟体制,操作各种政治举动从来就是有的放矢的(嘴炮政客一个政府七八种声音的那种另当别论),尤其讲究信号清晰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老子也要动手切香肠了!

联系到贸易战以来尤其香港事件前后美帝和WW各种表现,兔子很沉得住气,并未轻易随敌人指挥棒而动,有点不骄不躁的意思

再想想香港那事,从19年乱上天这边最高级别也就是外交部副部长发声,到20年雷霆一击立马海晏河清

兔子风格从来就是思虑缜密,不动则已,动则雷霆万钧。

所以大胆猜测下:这次的事是个明确的信号,台海局势不再是惠台绥靖+防守为主了,可能是大变局的起手式。

说是大变局,倒未必是明天就饮马淡水河畔,但起码是该我们打组合拳了,这组合拳的力度是大是小,肯定有多种预案,但组合拳既然打出去,恐怕就不是轻飘飘杀只瘟鸡就会结束的了。

所谓:寇可往,我亦可往!

凭啥WW这事都是被欧美各家宵小拿来切我们香肠,现在改我来切香肠了!

我今天是杀鸡儆猴,明天就是断几个领域的贸易,后天就可以战机穿台,大后天就可以强势围观金彭.........招儿我多的是,保证你爽。

统还是不统,主动权操之在我。

你美帝打算咋办,倾斜兵力到西太么?来的少了屁用没有,大举倾斜过来,中东欧洲那边都不要了?

你美帝索性坐视不管,光出嘴炮帮助好了,阿富汗飞人之后,美帝在盟友心目中已经差不多是渣男代名词了,你真敢光嘴炮了信不信小弟们立马崩盘。

这么折腾下去,谁说WW就只能是你拿捏我的把柄,我用WW来拿捏你也一样的啊

user avatar

这次是明显的警示的意味在,金额并不多,就3000多万台币。其实徐旭东也谈不上绿,这种体量的商人,在台湾都是蓝绿通吃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台湾的乡民大多叫好,看来资本家在哪都是被厌恶的对象哈。其实敲打一下这些台企也算是精准打击吧。否则他们越发不知天高地厚,台商里两面人实在比例太高了。

台湾远洋调查,曾经有过统计,台资企业远走岛外开拓,只有在大陆存活率高且盈利,在其他各国几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跟台湾艺人一样,只有同文同种的大陆才买账。

题目里问台资对我国有多大贡献,个人觉得台湾企业大多没有什么真材实料,我国的工业体系初成来自于苏联的156个援助项目,现代化的升级来自改开后的欧美日企业的市场换技术。这些与台湾企业都是无关的。反过来说,台湾的没有科技含量的企业,比如85°C这种奶茶,除了在大陆靠照顾和优惠,在别的地方是无法生存的。

user avatar

相当于是收了苏真娼手里的扫帚!

杀鸡儆猴,做为台毒最大金主,不弄你弄谁

不过很奇怪,最近看岛内的政论节目,绿的基本不怎么说这件事

蓝的说的也不多,说明啥?说明金主这种事在所谓民主体制下都不愿意过分说,因为毕竟选举骗票的时候说的都是为了岛民如何如何,金主这事说多了,岛民虽然都挺傻的但是不等于不识字,有些所谓的民主窗户纸还是不碰为好,当年奥黑第二届不用选举了,抬出了金主献金无上限的瞠目结舌的新法,搞笑不?岛内一个熊样

这件事对于蓝KMT的影响可能更大,毕竟蓝色金主是两岸红利的最大获利者,也变相告诉他们,你们别动歪心思,脚踩两只船(蓝绿)甚至三只船(蓝绿红)四只船(蓝绿红美)!

未来这种事会越来越多,所以很多时候民间喊打喊杀,以为没法处理了,但其实国家层面能用的工具手段多的很,就像去年的杭康 国 an 法 就超出了很多民间建政人的想象!但效果立竿见影!后续的一系列规定的出台,在源头上就弄死了港毒,划出了范围,定了调!

这还是只是对金主,而且是一家,看看效果先,如果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了,还可以用,如果达不到怎么办?贸易和金融工具都没用呢,凤梨岛对陆贸易依赖>50%,顺差一年1000亿+

user avatar


别想着,吃饭砸锅


国台办把话挑明了。
昨天回应查处远东集团不法经营一事,和本月公布的台独顽固分子名单,有没有关联?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说:“台独顽固分子,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对他们的关联企业和金主必须依法惩戒。”
绝不允许有些人,一边赚大陆的钱,一边吃饭砸锅。
就差没有指名道姓说,远东集团就是台独金主了。
远东集团,是一个集石化、水泥、房地产、基建、旅馆、医疗、通讯、金融的庞大集团。
集团版图如下:


像是搞亚洲水泥卖水泥的。
搞远东百货房地产的。
搞航运的。
搞远东石化做乙醇胺和碳酸乙烯脂的。
搞远传电信,电信公司。
搞ETC,就是高速路上用的。
集团旗下,九家上市公司,总资产900亿美元,年营业额250亿美元。


其中远东集团在大陆最大的产业,是水泥,尤其是“亚泥中国”。
亚泥中国2018年赚了27亿人民币,2019年赚了35亿,2020年就算有疫情也赚了31亿,这些都是净赚的,而非营业额。
2020中国水泥排行榜,徐旭东的亚洲水泥,排名第七。
在全中国做到水泥业第七的位置,可不容易。


另外远东集团在大陆还涉足纺织,化工化纤,房地产。


徐旭东的,太平洋百货。
这也是为什么,徐旭东是台湾地区十大财阀之一。
他绝对属于一个两岸通吃型人物。
对的,“通吃”,请记住这个词。
远东集团,从何而来?


徐旭东,上海人,1941年出生在上海,老爸徐有庠是上海滩有名的纺织大王和水泥大王。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徐家产业迁移台湾,自此开始在台湾发展。
在台湾从一开始的搞水泥,搞纺织,到搞百货房地产,90年代以后,开始搞金融,电信,航运。
徐家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精明至极的商人,产业迁移到台湾后,徐家人和国民党深度捆绑。
徐家在1957年创办了“亚洲水泥”,当时老蒋的国民党直接投资“亚泥”,还特许批准亚泥的特种采矿权。
要知道,搞水泥这种生意,你没黑白道背景,怎么可能搞得起来,光一张特许采矿权,就非常罕见了。
这事,往深了挖,就有意思了。


1954年,台湾缺水泥,要搞水泥厂,唯一一家民营的水泥厂“台湾水泥”,大股东全是台湾本省地主。
蒋介石对本省地主信不过,想弄一个外省帮的水泥厂,毕竟老蒋自己也是外省逃到台湾的,所以他信不过本省帮,也不奇怪。
徐家人瞅准机会,积极献殷勤,徐有庠认识了一个关键人物,在西安事变中一起被张学良扣押的王新衡。


王新衡和蒋经国.
王新衡最早去苏联留学,和蒋经国是老同学,回国后搞间谍和地下工作,是国民党上海保密局站长。
再后来成为老蒋最信任的贴身幕僚,这也是为什么,西安事变后,王新衡也和老蒋一起被扣押了。
徐有庠是上海滩资本家,和在上海搞保密工作(特务)的王新衡也属于老相识。
那到了1957年,徐有庠想拓展水泥事业,蒋介石也想弄一家外省人的水泥厂。
于是王新衡就成了不二的中间人,王新衡是老蒋信得过的老特务,又是小蒋的老同学。
最后就是在这名老特务的牵头下,徐家人的水泥厂开起来了。
王新衡,担任亚洲水泥董事长,其实就是老蒋的白手套。
徐有庠做亚洲水泥的总经理,负责经营管理。
有了蒋介石这层铁关系,“亚泥”所向披靡,台湾的特许采矿权,很快到手了。


徐有庠和儿子徐旭东。
这么一梳理,大家就明白了吧,现在远东集团在大陆最牛的产业,一年赚几十亿的上市公司亚洲水泥(中国),是个什么来路了。
它的根子上,是一家蒋介石的白手套企业。
另外再稍微查查资料就知道,国民党管控台湾几十年,下面的党营事业,纷繁复杂,密密麻麻。


国民党的手,伸向台湾的几乎所有行业,并且为了方便管理,在每一个行业都会找一位或者两位的白手套代理人。
徐家的水泥和纺织产业,就是和国民党“党营事业”深度捆绑的。
讲白了就是,徐家人是帮蒋介石赚钱的,是蒋介石的商业马仔,老蒋要用钱,徐家人双手奉上。
徐旭东,多方通吃


可是呢,到了八九十年代,状况慢慢变了。
八九十年代,国民党不行了,民进党崛起了。
民进党崛起以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查国民党伸入台湾的手了,这也就有后来的“国民党党产问题”。
国民党党营事业,伸入台湾各行各业,这怎么行,必须要彻查。
那国民党也不傻啊,瞧出苗头不对的国民党就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资产转移。
所谓的“资产转移”,就是默许当年那些个“白手套们”,纷纷自立,展开财富转移。
国民党把大量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党产,在几十年内往各家私营企业转移。
这么多钱,如果还归在国民党党产名下,那总有一天要被民进党给“充公”。
而党产转移的工作一边进行,另一边白手套们依旧不遗余力的砸钱支持国民党。


简单来讲就是,过去国民党养的“商业奴才”,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的最大金主了。
但凡有选举,徐家的远东集团,都是最积极最慷慨的捐钱给国民党的。
这是近年来台湾地区蓝绿两党获得的政治献金,深色的是中小企业捐的,浅色的都是大集团。
(这还只是立委选举的获捐,不包括总统大选获捐。)


可以看到当时国民党立委一年获公开献金5.4亿,其中15.4%来自大集团。
对比同年的民进党,只有2.2亿,其中6.9%,来自大集团。
而在随后几年,伴随着国民党越来越弱鸡,捐钱给国民党的就越来越少,从5.4亿一年,一直下滑到3.3亿。
并且捐钱给国民党的大集团比例,也从15.4%,下滑到只有6.9%,少了一半。


反观民进党,获得献金的数额从2.2亿,到4.1亿,涨了快一倍,其中大集团捐钱的比例,也从6.9%,上涨到9.5%。
可以看到,随着国民党的衰落,捐钱给他的大集团也越来越少。
反之,捐钱给民进党的大集团,却越来越多。
这是为什么呢?


2000年徐有庠死了,庶子徐旭东接位,徐旭东接位后明显手段变得灵活了,他积极走一条,“大陆和台湾”,通吃的道路。
就是大陆市场我也要,台湾市场我也要,我全都要。
他一边加大对大陆的投资,一方面加大对台湾国民党的政治献金,拉住国民党的势力。
徐旭东,是国民党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金主。
但事情的变化,发生在2016年。


2008-2016年,国民党靠着马英九那张帅气的脸庞,吸引了大量阿姨妈妈的粉丝票,赢下两次大选。
可2016年后,国民党烂泥扶不上墙,一败涂地。
国民党的溃败,让原先很多大金主,纷纷收手。
明知道国民党大选一定输,那我还送钱给国民党干嘛呢?。


这也是为什么国民党获得的政治献金一年比一年少的原因,一块烂泥,我还给你送钱干嘛。
但这里面有一个例外,就是徐旭东,就是远东集团。
看下图:


我们看到,从2012-2020,这三届立委选举下来,企业集团的总捐款从1.25亿,减少到6700万,总捐款减少一半。
为什么企业集团的捐款减少一半?
因为上面说了,台湾那些大集团大企业,过去都是国民党的商业奴才,都是白手套,他们都是靠着蒋介石发展起来的。
这些大集团的关系,都是和国民党深度捆绑的。
而今,国民党不行了,大集团们当然不敢再捐钱了。
那你说我捐民进党行不行?
可你一个几十年和国民党深度捆绑的大集团,人脉关系全在国民党,你去捐民进党,民进党信你吗?


所以2012-2020,大企业政治献金,直接减半,即不想捐给扶不上墙的国民党,又不能捐民进党,那就不捐咯。
图上台湾的裕隆集团就是个典型,裕隆集团,2012,2016,都是捐款第二名的,到了2020的选举,直接大幅缩水,几乎不捐了。


但是再看图上我们的主角,远东集团,远东集团,这十年来,捐给政客的钱是越捐越多。
2020年,民进党掌权,他反倒创下集团创立以来的,捐款新高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徐家的远东集团,已经从一个国民党的白手套集团,变成了大力押宝民进党的绿色金主了。
徐旭东,想要“通吃”。
他既要吃大陆市场,又要拉住蓝色势力,更要拉拢绿色势力。
他的眼里,只有集团利益,商人利益,谁势力大,我捐给谁,我不管你是蓝的,还是绿的,黑的还是白的,谁能当权,我给谁钱。
徐氏家族,妖魔鬼怪


管你是蓝是绿,徐旭东决定通吃,国民党14位,民进党31位,共计45位立委候选人,全都收到徐旭东的好处。
政治献金不奇怪,美国民主党,共和党,也都有自己的政治金主。
可是像徐旭东这样,仗着钱多,两边都押宝都捐的,着实少见。
国民党得势的时候,我给国民党多捐点。
现在民进党得势,我就给民进党多捐点。
这不是典型的墙头草吗?
可墙头草,唯利是图的钻营,才是商人,不是吗?
资本家,是没有立场的。
最新的上次新北市立委选举。


前三位绿营立委,吳秉叡,苏巧慧,罗致政,全都收了徐旭东的捐款,分别是4000万,2900万,2400万(新台币)。
吳秉叡,苏巧慧,罗致政都是绿党的台独人物。
其中苏巧慧,更是中青代的台独代表。


苏巧慧是官二代,苏贞昌的女儿,老爸一手把女儿托进政坛。


而苏贞昌是被点名的三个“台独顽固分子”之一,另外两个是游锡堃、吴钊燮。


徐旭东过去是国民党的金主,这两年是台独顽固分子的金主,远东集团一年从大陆赚走百亿,却左手拿钱,右手去支持台独人物。
这种吃饭砸锅的主,怎么能不查?
而更狠的是,徐旭东这一家,一个个都是外国人,这一家长得就不是中国人样。




这是徐旭东儿子,徐国安,到今天40多岁了,连中文都不会说。


徐旭东现在整天带着他的外国儿子到处跑,要准备接远东集团的班(另一边是徐旭东的大女儿,也是外国人模样,也不会说中文。)
你说一个产业全靠大陆和台湾的家族企业,接班人居然连中文都不会说。
再往深处一查,噢懂了。


原来这儿子是美国人,曾参加美军,为美国去伊拉克打仗,当时还是美军陆战队步兵排的排长,为帮助手下39位美军兄弟,中弹受伤。
2000年,徐国安从美国圣母大学(Notre Dame),毕业,2004年报考美军陆战队,后成为美军陆战队少尉,先后为了美国两赴伊拉克作战。
再往下查,我眼更瞎了。


这是徐旭东的小女儿,也是个外国人


这是徐旭东的儿媳妇,还是个外国人,巴西裔美国人。
好嘛,感情徐家一家子的“妖魔鬼怪”,没一个是中国人。
最狠最狠的是,我才反应过来,徐旭东儿子叫“徐国安”,应该是取“国泰民安”的意思吧。
可这儿子,居然是美国人,帮美军入侵伊拉克去了。
这算哪门子“徐国安”啊,安的是哪一国?美国吗?


所以再回过来看,你说徐旭东是“台商吗”?
这不一整个美商吗?
这徐家人,看似发展大陆产业,看似台湾岛内蓝绿通吃,可徐旭东的下一代,即不在大陆,也不在台湾,而是在美国。
他搅乱大陆和台湾,最终全家都跑美国去了,一家人又不会中文,又全是外国人模样,这才是最可笑的地方。
这徐家啊,不是台商,而是一个披着台商皮的美商,这才是触及真相的本质。

感谢各位的点赞,转发和分享。
关注我,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热点资讯。

user avatar

查的好,建议对所有滥用当地优惠政策的台商血汗工厂清查,尤其是上海昌硕(台湾华硕关系企业)。

所谓台商对大陆的「经济贡献」,其实无非是大陆改开初期引入基础的劳力密集产业,替大陆累积了第一桶金。然而正如那句「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言,台商们的资本累积不过是重复当年英国工厂童工的剥削罢了。更可恶的是,多数台商与一小撮贪腐官员合作,以诸如「保护伞」、「合谋」的方式违反《劳基法》,明目张胆的榨干当地劳动人民的血泪。表面上看,不少台商的确提供不少了就业机会甚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在这背后,却是无数劳动人民的妻离子散(农民工留守儿童)、辛酸血泪(血汗工厂)。

而他们来擅长利用地方政府对台资的优惠政策,打着「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名号」,获得实质上的「豁免权」。打压基层员工组成工会、禁止基层员工向政府申请仲裁。

这批企业,难道不该被查?

user avatar

这是对的。

不能一边挣着大陆的钱,一边支持台独。

现在弄出来一个很荒谬的事情,大陆为了统战惠台,

惠了台,台湾人在大陆赚了钱。回头支持台独,因为台独闹的凶,统战价值高,大陆才惠得多。

user avatar

远东集团是台湾政坛的第一大金主,这是天下杂志的一项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远东集团在三大阵营中的政治献金都是相对最高的。当然,更加直接的数据可以参考这张

可见,远东集团的政治献金数目远高于其他企业,而且蓝绿通吃,是不折不扣的台湾政坛第一大金主。这次,我们打远东集团算是打对了。

当然,在目标准确的同时,在手段上大陆这边其实也是留了一定的余地。

稍微关注台湾问题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前段时间国台办推出了众望所归的顽固台独分子清单,其中就提到要依法禁止“其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取利益”。远东集团不仅给绿营政治人物提供政治献金,还是台独分子清单名列人员苏贞昌的女儿苏巧慧的第一大金主:

照理说,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按照台独清单的政策办他,但是大陆并没有这样做,只是依照正常法律,对其在“在环保、土地利用、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及消防、税务、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涉事企业采取罚款、追缴税款、限期整改等措施,并收回该企业闲置建设用地。”并没有一棒子打死。

之所以要这样做,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三个:

第一,台独分子清单的出台,主要目的还是震慑,并不是要一棒子打死。留有余地,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要改好了还是好同志、好朋友。

第二,台商成分相对复杂。在台湾的前500家企业中有80%都和大陆有合作,但很多企业往往蓝绿通吃,企图骑墙,正如远东集团一样。如果一刀切,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第三,还是震慑,震慑那些立场和远东集团一样的台商,让他们赶紧放弃幻想,回头是岸。如此,或可达到杀猴儆鸡的效果。

台独分子清单从靴子落地到初现杀机,其时间之短其实颇令人吃惊。特别是这次新闻中提到是“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四川等五省市有关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调查,这显示出大陆方面运筹帷幄,目标坚定,行动果决,确实是准备好了的。

有些人可能会提出,是苏贞昌的政敌把他的金主端了出来。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确实,台独分子清单出台后,偏绿媒体人、刚被开除出民进党的吴子嘉就把苏巧慧的金主数了一遍,特别提到了远东集团。但这些数据并非机密,算不上爆料,微博上也有人找到过陈其迈的金主。我们能找到,政策制定者当初肯定也能找到,否则动作不会这么快。这是我的一点浅见。

最后给大家分享几个我使用到的链接,其他台独分子的金主大家也可以查查看:

數據分析》政治獻金大解密:企業愛押寶誰?誰又是吸金王?|天下雜誌 (cw.com.tw)

藍綠都押寶!2020立委選舉政治獻金總歸戶 前30大金主過半是建商-新新聞 (storm.mg)

數讀政治獻金 3.0:立委蘇巧慧第 9 屆的金主名冊 - 讀+READr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疫情初期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群体免疫策略的潜在风险,需要从科学、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等多维度进行客观分析。以下是对这一假设情境的详细探讨: 一、群体免疫策略的科学定义与风险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是指当足够多的人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从而阻断病毒传播链。但这一策略在现实.............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如果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国企)没有进行大规模下岗改革,其后果将极其复杂且深远,可能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国际地位产生根本性影响。以下从经济、社会、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经济层面:计划经济的延续与效率危机1.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如果国企不进行下岗改革,计划经济模式.............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倪光南院士与柳传志之间的恩怨,是中国科技企业早期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案例,涉及技术、商业、个人关系和企业战略的多重层面。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中国本土科技企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下从背景、事件经过、结果影响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联想的崛起与.............
  • 回答
    关于中国武装力量参与乌克兰战争的假设性讨论,需基于国际法、国家主权和和平解决争端的普遍原则进行分析。以下从战略逻辑、现实可行性及国际影响三个维度展开探讨: 一、战略逻辑与现实可行性分析1. 中国军事介入的动机与约束 战略目标矛盾:中国与乌克兰无直接领土或安全利益关联,且乌克兰战争本质是俄罗.............
  • 回答
    俄罗斯计划启用“国家互联网”(Russlan)项目,这一举措是其在2022年俄乌战争后对国际网络环境的主动调整,旨在减少对西方互联网的依赖、保障国家安全,并强化对信息流的控制。以下是这一计划的背景、目标、当前实施情况及潜在影响的详细分析: 一、计划背景与动因1. 西方网络封锁的触发 202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