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台湾大二医学生未取得执照就为病患做手术,称「实力就是一切,没本事就闭嘴」?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震惊,同时也引发了广泛讨论的事件。台湾一名大二医学生,竟然在未取得合法执照的情况下,为病患进行了手术,并且事后还发表了“实力就是一切,没本事就闭嘴”这样的言论。这件事情的背后,牵扯到了太多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首先,从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极其危险的。 医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严谨的过程,从医学院的学习,到临床实习,再到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这是为了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未取得执照就进行手术,意味着这个人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医学训练,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其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可靠性都无法得到保障。一旦手术出现任何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可能导致病患伤残甚至死亡。

其次,这位医学生如此“狂妄”的言论,暴露出了他对医学伦理、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 “实力就是一切,没本事就闭嘴”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充满自信,甚至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在医学这个领域,这却是极度危险的信号。医学的“实力”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替代的。它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操作规范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上。一位真正的医者,更应该有谦逊的态度,时刻学习,并懂得尊重规律,尊重他人。将“实力”凌驾于一切之上,忽视了合法执照、团队协作、风险控制等必要环节,这是一种傲慢,更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再者,这件事也折射出对医学教育和培训体系可能存在的某种盲点和漏洞。 虽然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极端行为就否定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一名大二学生会有如此大胆到可以为病患“动手”的想法?是不是在某些实践环节,存在着一些模糊地带?或者说,学校的教育中,是否过于强调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对医德和职业规范的深入灌输?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但这件事无疑会引发对现有医学教育模式的反思。

此外,这件事也考验着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管机制。 如果这位学生是在医院内部进行了这样的行为,那么医院的管理是否存在疏漏?是否对实习生或见习生的行为监管不到位?患者是如何被“欺骗”或者说为何会被允许由一个未经授权的人进行手术?这些都是需要追问的问题。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令人愤怒和恐惧的。 想象一下,你信任地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医院,结果却发现给你动手术的不是一位合格的医生,而是一个还在读书的学生。这种信任的崩塌,以及可能带来的身体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1. 严厉谴责,依法追责: 对于这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这不仅是对该学生的惩罚,更是对整个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生命安全不容践踏,法律法规必须遵守。
2. 反思医学教育: 相关教育部门和医学院校应该以此为鉴,重新审视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临床实践的培养力度,确保毕业生不仅有“实力”,更有“德行”和“底线”。
3. 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提升公众对医疗安全的认知: 也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公众了解就医时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提高大家对医疗安全的警惕性。

总而言之,这位大二医学生未获执照就手术的行为,是一个严重的医学伦理和法律事件。他的言论更是暴露了他对医学的理解还停留在非常肤浅和危险的层面。医学是关乎生命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将病患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法律,而不是用所谓的“实力”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一次敲响警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患者媒体和小同学,三方都是在自说自话吧…

患者视角:麻醉醒早了,看到小同学在自己肚子上捣鼓,旁边也没有别人,就以为是小同学给自己做的手术。

小同学视角:自己缝了这么久皮,缝皮技术已经登峰造极,居然有人质疑我这个医学天才缝皮少年?必须要上网开团对线啊。

媒体视角:有瓜!怎么写最吸引眼球?就写大学医院居然让学生上台做手术吧,万一被发现造谣怎么办?就标题和摘要写的耸人听闻一点,把事件详细内容写在全文里面喽。

一切的开端,还是麻醉医生在小同学缝皮捣鼓太久的情况下,忘记补点药了…

其实更严重的麻醉意外也是存在的,前几年就有过一次,患者术中耽搁太久,开着脑阔麻醉劲不够了,在床上扒拉主刀的大腿,差点破坏了无菌。不过及时补药术后患者好像也不记得这事,一直想找个麻醉同仁问问,担心这算事故把那姐姐坑了,所以也一直没问…

user avatar

缝个皮还缝出来优越感了……

违法违规还这么拽……

user avatar

缝个皮嘛,随便找个初中学生,大概教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

user avatar

呆湾儿郎多奇志

user avatar

我年轻那会也觉得上个台缝皮很牛!

带教一招呼我,就屁颠屁颠往前冲。

简直是饥不择食。

他经常招呼我!

我一直以为是他很看重我的技术,

觉得是我缝的好。


多年以后,我明白了

站了一天,累坏了

缝皮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活,

交给小兄弟去做……



以上原文。

承蒙厚爱,没想到入驻知乎的第一个过千赞竟然是这样一个随手回忆性的体会。

然后有朋友问我,缝皮就这么不堪吗?( ̄∇ ̄)

我说有些道理没法直接表达,说个故事,然后个人有个人的体会。

但既然容易引起误解,而且医学又是很严肃的学科,我还是尝试说一下具象的观点。

其实新闻里也没有太明确的问题,回答里其实有几个想要表达的意思。

第一,如今我学习到,年轻大夫要学会平衡一种感觉,那就是:

我可以做的很好,但我知道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佛讲:精进不殆,随遇而安。

说的应该也是这吧……

其实要做到这种不卑不亢的状态和感觉,很不容易。

缝皮是外科基础,

交给我,我可以做的很不错,而且下次会做的更好,

但我要不断告诫自己:不可自大,其实对前辈来说,就是很普通的工作。

能在工作中找准这个平衡的感觉,是很重要的。

他会随之发散,不仅仅在你学习的感受上,还在病情的判断上,治疗终点的把握上等等,都会给你指路。

有了这种感觉,行医途中,他会帮你解决后面很多问题:

这是我从导师那儿体会到的。医者,究其一生,都要寻找并巩固这种平衡感。


第二,年轻人,要努力并随时准备着,把握前辈给予的机会。

不要觉得别人给你机会是理所应当。

这需要自己有责任心,有耐心,还要有适当的激情!

给了机会,我就要努力做到最好,

这一针,缝不好,退回来重新缝,

这次哪个位置没缝好,换药时候多多观察,下次怎么改进,心里有数。

只有这样,前辈才会信任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机会给你,你才能继续。


最后,虽没有执照,但在代教老师的观察和带领下。

在手术台上进行操作和学习,是允许的。


希望继续与大家分享。(*¯︶¯*)

与各位共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