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没有趁苏联解体夺回远东?

回答
关于中国为何未在苏联解体时“夺回”远东,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一个复杂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议题,也常常伴随着一些误解和想象。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

首先,我们得明确“夺回”这个词所指向的。通常大家提到中国在远东的权益,会想到历史上的一些地区,比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等。这些地区在清朝时期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被俄罗斯帝国通过一系列条约(如《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所得。因此,“夺回”的说法,很多人是基于历史的认知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期望。

但是,要理解为何苏联解体时中国没有采取行动,关键在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自身的实力和国家战略。

1. 时机的错位与国际格局的考量:

苏联解体发生于1991年12月。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大事件,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动。

冷战的结束与单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正式结束。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影响力遍及全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如果采取任何可能被视为扩张或挑衅的行动,都将面临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巨大压力。中国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急需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经济,不希望因为地缘政治的冒险而招致孤立和制裁。
地区关系的微妙: 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各自走向独立。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的领土和国际法地位,也包括那些曾经属于中国的土地。虽然俄罗斯国力衰弱,但其军事力量和核武库依然强大。与一个“虚弱但仍有核武”的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风险极高。
对中国国内稳定的需要: 1989年之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都在经历调整。最高领导层非常重视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任何可能引发大规模冲突的外部行动,都可能对国内稳定造成冲击。

2. 中国自身实力的审视:

虽然苏联解体,但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经济和国际影响力,与今天相比仍有显著差距。

军事力量的差距: 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庞大,但在现代化、技术水平、海空军能力等方面,与拥有强大军事遗产的俄罗斯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直接的军事对抗,胜算几何是个未知数,代价也必然是巨大的。
经济发展的优先: 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军事行动需要巨额投入,这会严重挤占本应用于经济建设的资源。当时中国急需的是发展和积累,而不是消耗。
国际形象与合法性: 采取“夺回”行动,无论是以何种理由,都可能被国际社会解读为“趁火打劫”,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使其在国际事务中更加被动。

3. 国家战略与外交考量:

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强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与俄罗斯建立良好关系: 在苏联解体前后,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后来独立的俄罗斯联邦)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发展良好的睦邻友好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合作需求。如果中国在这种关键时刻采取“夺回”行动,将会彻底破坏与俄罗斯的关系,甚至可能重新开启一段敌对时期。这与中国寻求一个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相悖。
聚焦经济发展而非领土扩张: 中国的战略重心已经从意识形态输出和政治影响力扩展,转向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国家领导层深知,真正的强大来自于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非单纯的领土扩张。
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方式: 对于中俄之间历史上的边界问题和条约,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采取了更加务实和渐进的态度。通过一系列的边界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边界协议,确定了当前的边界线。这是一种通过外交和谈判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模式,而非军事手段。这种方式虽然没有完全“夺回”过去失去的土地,但换来了长期的边境和平与稳定,以及与邻国的良好关系。

4. 历史的演进和“失去的土地”的复杂性:

很多人提起“远东”,往往会想起海参崴等地。然而,即使在历史上,这些地区的情况也相当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在这些地区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开发和建设,形成了新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当地也有大量的俄罗斯族人口世代居住。

因此,即使在理想情况下,如果中国有能力采取行动,其行动的性质、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都需要极其谨慎的考量。简单地用“夺回”来概括,也可能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和现代国际法的原则。

总结来说,中国在苏联解体时没有“夺回”远东,并非“不作为”或者“没有能力”,而是基于对国际局势的准确判断、中国自身发展阶段的优先考量以及长远的国家战略。 当时中国需要的是和平发展的环境,而不是一场高风险、高成本的地缘政治博弈。通过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通过边界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中国在当时条件下最符合国家利益的选择。这体现了中国领导层在处理复杂国际关系时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精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苏当时内部都存在巨大的分裂势力,苏联的解体极大的震慑国内的矛盾,中国才挺过去了。

当时,从军事、经济、政治三个方面都没能力、没条件、没需要做这件事情。

user avatar

当时的TG明明是苏联倒下后下一个待宰羔羊。傻大木同志在两个时间点救场绝对可以称得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俄国彼时已经在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上一骑绝尘。。。意识形态上和我共分道扬镳,不反过来踹一皮靴来给西方表忠心已经是万幸。(自卫反击战)

TG当时正值西方某事件制裁之中,李登辉前同志正在做大中华民国总统的迷梦。80年代我军顶级集团军boss的论文论证我军一个集团军的编成目标,要能够应付苏军一个摩托化狙击师的入侵。而俄国这种师数以百计。(80年代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知道比今天狂言狷吠的爱国青年强多少倍)

面对几乎窒息的外部环境

我们对于俄国的幻想(真的是幻想)

就是我们可以得到苏27——一款俄国一线部队都没有全面列装的大国重器——可以出口一个昨天还在边境和自己陈兵百万的邻国。

幻想得以实现已经是一批精英善于抓住时间窗口、利用外部矛盾不可思议的胜利。(参考《日落共青城》)

至于趁机夺回远东已经不是幻想而是类似宅男电脑屏幕前的意淫。

当你穷的连凤姐都搞不定的时候,你幻想顶级素人并实现了一血已经是奇迹,但幻想搞定波多野小姐姐。。基本可以判断你已经疯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肥肠搞笑了我亲爱的题主。

从清朝以来,苏俄就从北方对中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种威胁甚至比美帝当年在东南沿海的威胁还要大很多—— 两国对抗的高潮时期,在蒙古与东北边境上,百万大军枕戈待旦,绝望的中国人甚至在内蒙古平原上修筑了无数人造山,以期在苏联的钢铁洪流倾泻而下时能稍稍阻挡对方前进的步伐。那个年代的《十万个为什么》甚至都带着一股末日重建的气息——你能想象编辑希望十几岁的孩子掌握战斗与侦查技巧是怎样一种心态么?

搞清楚,苏联解体以前,中国在北方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能不能打得过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灭国的问题。

而90年代中国趁着苏联解体的当口,一口气签了《关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联合声明》、《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议》、《关于在边境地区裁减军事力量的协议》,而后又搞出来一个上合,可以说把困扰中俄关系几个世纪的边境问题一口气全都解决掉了!直接解除了北方军事对抗状态!

因此就单凭这一点来说,中国此时的地缘政治态势就可以算得上是20世纪以来最好的了。

而你竟然还想趁机夺回远东……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另外再多说两句。

军事上中国当时的劣势其他答主已经说得很充分了。

不过还有一个角度,我不知道亲爱的题主你考虑过没有。

那就是在一个政权面临统治危机的时候,他最常用的手段是什么呢?

转移矛盾对外战争啊我亲爱的达瓦里西!

当时可是全世界都提心吊胆憋着气,生怕毛子一个抽风就开战了的。你说要是中国想不开打过去要夺回远东,会发生什么?

嗯,很大的概率是又一次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坚强的苏维埃人民团结一致反推回去,上帝啊,愿这石头如人一般坚强……


此外很想请大佬 @cpcliusi 给大家科普一下80年代苏联在中苏边境的陈兵情况与中方的应对策略,我没找到相关史料。评论区里一群张罗着打进俄罗斯的同学们蜜汁自信,还有人说要打进去掠夺一波物资再回来休整再打的……

以上。

user avatar

题主你是敌国派来的特务吧?洞朗事件才过去几天啊?中国几乎每一条国境线上的邻国都有麻烦,不是在打仗(克什米尔),就是在忙着贩毒(金三角和朝鲜),更多的是对中国饱含敌意(越南),还别提南海那帮子猴子了。连缅甸的军阀都时不时在云南落下点炮弹,唯一安稳的,恰恰是绵延的中俄北方边境。自苏联解体以来,中俄堪界,在承认既定事实的基础上,为中国赢得了近代以来最稳定的北方边境。每次我看到类似题主这样整天仇俄,叫嚣外东北、海参崴、江东六十四屯和苏军在东北罪行的所谓爱国人士,我都觉得疑惑,明明中俄算是和平共处了,有些人就是恨不得中国四面八方都陷入危机是吧?平时嘲笑一下阿三也就算了,跟五常之一的俄罗斯,两万多颗核弹的俄罗斯陷入无休止的领土争端是个什么概念?远的不说,印度陈兵洞朗,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凯子,但同时如果俄国在远东试射几颗弹道核导弹,你们这些真正的爱国贼准备怎么办?上下嘴唇一碰,哦,当年像鼠目寸光的昭和参谋一样吞掉远东,现在呢?能用你们的嘴巴把核弹头吃了?还是键盘反导系统拦截?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会从中国深陷边患中获利呢?

说句不好听的,某些外部势力觉得川普和俄罗斯搞好关系是大逆不道、政治极度不正确,要搞川普,可以,但别来中国带节奏,挑动新的边界紧张局势,别想把中国人民放到以邻为壑,四面楚歌的火炉上烤。

user avatar

瘦了的骆驼比小马厉害,瘦了的骆驼比小马厉害

瘦了的骆驼比小马厉害,瘦了的骆驼比小马厉害

苏联解体是91年底相当于92年

你猜85年到92年中国发生了什么?我不写,知乎会屏蔽

改革开放陷入困境,国内矛盾不断,加上西方煽动

改革开放一路后退

为什么92对中国这么重要?

因为深圳南巡才一锤定音,我们彻底的改革开放

中国才进入快速通道

我看一下军费投资



92年俄罗斯最虚弱的时候,军费接近中国的4倍。


91年苏联军费是中国20倍左右


90年苏联军方甚至超过中国20倍。是21倍多


而俄罗斯继承苏联绝大部分实力,虽然当时俄罗斯经济不行

但俄罗斯重工以及厉害

你决定1992年中国打的过俄罗斯?

虽然那时候俄罗斯军队贪腐严重

但中国军队那时候可靠着经商赚钱啊


银河号事件_百度百科

而且1995年美国突然允许李登辉访美

台海危机_百度百科

五八事件_百度百科

王伟(烈士、“海空卫士”海军航空兵飞行员)_百度百科


银河,五八,王伟事件是中国当时3大耻辱

而台海危机的时候,李登辉几次宣称要独立

甚至叫喧反攻大陆


当时中国政府和军方庆幸中国有原子弹,氢弹和火箭导弹

看着美军在91海湾战争中战斗力

全部惊呆了

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于1991年对伊拉克的战争)_百度百科

伊军伤亡人数大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8.6万人被俘,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舰艇143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3]
多国部队方面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其他多国部队阵亡192人,受伤318人。美军损失飞机56架(多国部队共68架)、坦克35辆、舰艇2艘。

连美国人自己都没想到战争可以如此轻松的结束

中国国内预测专家脸被打的通红

海湾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反伊联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现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领袖”作用;它把苏联撇在一边,无视许多国家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和呼声,执意发动战争,充分暴露其支配、领导全球的野心;它仅以死亡286人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2]
海湾战争后美国对全球和地区事务的干涉和介入程度大大提高,如对波黑、索马里、海地等地区事务的干涉,以及实施北约东扩、制裁和武力打击伊拉克、发动科索沃战争等等,都是其推行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具体步骤,不仅给地区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也损害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苏联倒台后,中国开始低调低调,

没办法,只能低调

就这样还有三大耻辱

中国台湾叫喧着独立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差一丁点爆发战争


你说中国在对方一个军事上比自己强的多的对手俄罗斯

92年俄罗斯虽然在美国看来不行,但全世界都知道他依旧是全球数的着的大国

军事实力当时更是全球第二

当时中国属于地区性大国

单挑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旁边还有美国,中国台湾虎视眈眈

而且当时中国国内改革到了关键时刻

你觉得中国后果是什么?



有时候不要看着骆驼瘦了就不是骆驼了

破船还有三斤钉了

中国当时就是成长的马匹,还没到马成年的时候

对抗瘦了的骆驼,旁边还有只美国老虎虎视眈眈

中国台湾这个只野狗看着你了

你觉得合适吗




而且现代战争目的不是为了占领土地

不是占领土地

打了远东战争,中国当时除开土地基本没有其他收益

何必了?

说句实话

只要中国越来越强大

俄罗斯会慢慢放弃在远东利益

当时出个叶利钦

说不定就卖个中国了

花点钱买回来啊

何必战争了

是吧

你去打有核弹和氢弹的国家,确定毛子发疯你不炸你北京?


没有实际利益是基本不可能发生战争的

没有实际利益是基本不可能发生战争的

没有实际利益是基本不可能发生战争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