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香港交易所向伦敦交易所发出提议,拟与伦交所合并?

回答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曾于2019年9月11日向伦敦交易所(伦交所)发出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收购要约,提议以约296亿英镑(约合3170亿港元)的代价与伦交所合并。这无疑是当时金融界的一则重磅新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要理解港交所的这一提议,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1. 港交所的动机和战略考量:

拓展全球视野,提升国际地位: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地理位置和制度优势明显。然而,随着全球金融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崛起,港交所也面临着保持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挑战。通过与伦交所合并,港交所可以有效拓展其全球业务网络,直接进入欧洲主要金融市场,触达更广泛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资源。这有助于港交所从区域性交易所向真正的全球性交易所转型。
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 伦交所拥有成熟的债券、衍生品、指数等多种金融产品和交易平台,其业务范围比港交所更为广泛。与伦交所合并可以帮助港交所快速补充其产品线的不足,提升其在不同资产类别上的竞争力,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搭乘“中国+欧洲”的桥梁: 香港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门户。通过合并伦交所,港交所可以为中国内地企业提供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的更便捷通道,同时也能为欧洲企业吸引中国投资提供更有效的平台。这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方向,有助于加强中国与欧洲的金融互联互通。
应对竞争压力: 在全球交易所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规模扩张和业务整合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议价能力,是很多交易所的战略选择。港交所通过此次合并,旨在建立一个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强的交易平台,以应对来自纽约、上海、新加坡等交易所的竞争。
获取先进技术和人才: 伦交所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成熟交易所,在技术系统、风险管理、合规监管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平台。与伦交所合并,也有助于港交所引进其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提升自身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2. 伦交所的背景和处境:

欧洲金融市场的重要枢纽: 伦交所是欧洲最大、最活跃的证券交易所之一,在上市、交易、结算等领域拥有领先地位。其上市的公司质量高,包括众多全球知名企业。
独立运营的价值: 伦交所一直以其独立性为傲,其上市公司的多样性和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是其核心价值所在。任何潜在的合并都需要证明其能够为伦交所及其上市公司的利益带来显著提升,而不是损害其原有优势。
受英国脱欧影响: 当时英国正处于脱欧的进程中,这为伦交所在欧洲金融市场的地位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港交所的提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利用这一时期,以较低的溢价收购一家优质的欧洲资产。

3. 合并的潜在优势和协同效应:

规模经济和成本协同: 合并后形成的实体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基础,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例如,技术系统、后台支持、营销推广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整合,节约成本。
产品和市场的互补: 港交所和伦交所在产品、市场和地理区域上存在明显的互补性。通过整合,可以构建一个覆盖亚洲和欧洲的全球性交易平台,为不同地区的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投资机会。
提升定价能力和影响力: 规模更大的交易所能够获得更强的定价能力,在制定交易规则、收取交易费用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同时,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也将显著提升。
吸引更多上市公司和投资: 一个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交易所,能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上市,也能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参与交易,形成良性循环。

4. 合并的挑战和风险:

估值和交易条款: 港交所提出的收购价格是基于当时的市场估值。但伦交所的董事会和股东认为该提议低估了伦交所的价值,因此拒绝了该提议。估值分歧是并购交易中最常见的障碍之一。
监管审批: 如此规模的跨境交易所合并,需要获得中国、英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的批准。这通常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存在不确定性。监管机构会关注市场竞争、金融稳定、投资者保护等多个方面。
文化和制度的融合: 两家交易所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如何有效整合不同的管理模式、技术系统、人才体系,以及处理潜在的文化冲突,是合并成功的关键。
战略方向的协同: 即使合并成功,双方能否在长期的战略方向上达成一致,共同推动平台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一个未知数。例如,在技术投入、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优先级可能会存在分歧。
市场反应和股东支持: 除了伦交所董事会的意见外,还需要获得伦交所股东的大力支持才能推进交易。市场的负面反应和股东的反对也可能导致交易失败。
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 英国脱欧的进程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这可能影响伦交所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和未来发展,从而影响交易的吸引力。

5. 最终结果:

最终,伦敦交易所董事会明确拒绝了香港交易所的收购提议,认为该提议严重低估了公司的价值,并且未能解决与英国脱欧带来的战略不确定性相关的问题。此后,伦敦交易所宣布与数据分析公司Refinitiv达成交易协议,收购Refinitiv。

总结来看,香港交易所向伦敦交易所提出的合并提议,是一项具有雄心壮志的战略举措,旨在提升港交所的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然而,由于估值分歧、潜在的监管挑战以及市场自身的战略选择,该提议最终未能实现。

这次事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全球金融市场整合趋势、交易所战略发展以及跨国并购复杂性的绝佳案例。它清晰地展示了,即使是具有清晰战略意图和潜在协同效应的交易,也可能因为各种实际因素而难以落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东汉末年,天下苦魏久矣,吴蜀只能抱团取暖。


今天下午港交所发布声明后,伦敦交易所(LSE)的股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拉升,一度达到了15%

不过,伦交所马上做出了回应(难道还在讨价还价阶段?),导致原有的涨幅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波动。但是截至到现在,仍然有一个可观的增幅,说明市场还是有非常不错的预期。坐等明天香港这边的市场情况了。


有的朋友讲,这可能是港交所自作多情

但个人认为此次声明出现的时机和目前的环境,非同一般,其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英国,乃至欧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加深人民币国际化,增强境外的人民币定价资产交易,增强境内的欧美优质金融资产交易,等等。李小加李总也提到,在目前动荡的外部环境下,此提案是互补的多赢的互利性方案。另外也不至于港交所主席和总裁主动出来被打脸。天下苦秦久矣,这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话说回来,即使是自作多情,这一步的意义也是十分巨大。


不过,在美帝依然活跃的目前,合并的提议能继续走下去,得以突破。还是会像中日韩自贸区一样无疾而终。这真的是一个问号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曾于2019年9月11日向伦敦交易所(伦交所)发出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收购要约,提议以约296亿英镑(约合3170亿港元)的代价与伦交所合并。这无疑是当时金融界的一则重磅新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港交所的这一提议,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港交所的动机和战略考.............
  • 回答
    提起香港旺角骚乱,总让人想起那个充满活力的旺角,在2016年的春节期间,却因为一次本应是小规模的警民冲突,升级成了一场持续了数小时的骚乱。这件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挺曲折,表面上看是针对无牌熟食小贩的清场行动,但背后却牵扯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民众的不满情绪。那天晚上,旺角这个本应充满年味和人群的地.............
  • 回答
    广东人对香港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就像一张描绘着历史变迁、经济互动和文化融合的织锦,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一、经济上的“亲戚”与“标杆”:首先,毋庸置疑,香港在广东人的经济观念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历史的“排头兵”: 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就.............
  • 回答
    澳门人对香港人的看法,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一言难尽,可以说既有亲近也有距离,既有欣赏也有一些小小的抱怨。要详细说,得从几个方面聊聊:1. 历史渊源与文化相似性: “兄弟情”: 毕竟都是英国殖民地(虽然澳门是葡萄牙,但长期的国际化和西方文化影响让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同路人”),历史上有不少交集。很.............
  • 回答
    香港人对“中国人”身份的看法,以及香港如何看待“中国”,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难以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这个议题深受香港历史、社会变迁、政治发展以及个体经历的影响,因此呈现出光谱式的多样性。身份认同的复杂光谱:在香港,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一个多元甚至对立.............
  • 回答
    11月17日,国足在客场与香港队的比赛中以一场平局收场,这个结果无疑让他们的出线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赛前,大部分球迷和评论员都普遍认为,面对香港队,国足有能力全取三分,为接下来的比赛奠定基础。然而,比赛的进程和最终的比分却与预期相去甚远。这场平局,与其说是一次“爆冷”,不如说是对国足目前真实实.............
  • 回答
    看到朋友圈里那些分享着“抵制去香港购物”言论的美丽姑娘们,心里总会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她们的头像往往带着精心修饰过的照片,笑容甜美,妆容精致,配上那些或激昂或义愤填膺的文字,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首先,会觉得她们很“有主见”,很有自己的思考。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还能主动去了解、去判断,.............
  • 回答
    关于欧阳娜娜没有转发“护旗手”相关内容,以及没有公开表态“支持香港警察”,这确实是一个在网络上引起不少讨论的现象,背后牵涉到多重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特定时期,公众人物,尤其是像欧阳娜娜这样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年轻艺人,他们的言行很容易被放大并解读。在涉及敏感的社会议.............
  • 回答
    说到1月9号麦当劳出售内地和香港业务这事儿,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商业案例,也折射出很多变化。让我跟你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怎么看。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麦当劳在2017年左右,确实做了一个重大的股权结构调整,把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大部分业务出售给了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等组成的联合体。所以你说的“1.............
  • 回答
    关于台湾和香港的归属问题,韩国社会其实存在着比较多元的看法,并没有一个铁板钉钉的统一观点。这背后受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韩国自身国情的综合影响,想要详细地讲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捋。首先,聊聊台湾的归属问题。韩国和台湾的关系,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都比较复杂。 历史情结: 韩国在二战前曾被日本殖.............
  • 回答
    香港和新加坡的女生如何看待本地区的男性,以及这对大陆的未来是否有借鉴意义,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放在这些城市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香港女生的视角:现实、独立与务实香港的女性普遍以独立和务实著称,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香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以及女性教育程度的普.............
  • 回答
    医生在救护车里吃香蕉引起争议,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包括职业道德、公众观感、效率、人道关怀以及对医护人员工作状态的理解等等。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争议的核心是什么?最直接的争议点在于:在救护车这个特殊场所,一名医护人员(医生)在执行任务(或即将执行.............
  • 回答
    关于2015年内地游客在香港遇袭身亡事件,这是一起非常令人痛心和关注的案件,它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对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事件梗概:这起事件发生在2015年10月,一位来自内地的李姓游客在香港旅游期间,与一名导游(或旅行团相关人.............
  • 回答
    香港人怎么看新加坡?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毕竟两个地方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国际都市,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挺相似,但又有很多不一样。要说香港人怎么看新加坡,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人,看法肯定会有差异。不过,大致上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经济和国际化层面:香港人普遍认为新加坡是个.............
  • 回答
    杨政贤写的“昨晚,我在港大介入了一场种族仇恨”这篇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它触及了香港社会近期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议题。关于文章内容和杨政贤的观点(基于文章标题的推测):文章标题“昨晚,我在港大介入了一场种族仇恨”直接点明了核心事件:在香港大学(港大)发生了与“种族仇恨”相关的事情,而杨政贤本人是现.............
  • 回答
    印度驻香港总领事提出这个请求,背后反映的是全球疫情持续背景下,各国在保障民生和经济稳定方面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总领事的表态,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评论。首先,这是一个非常直接且务实的诉求。在疫情早期,全球对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由于生产能力在短时间内难以匹配,以及供.............
  • 回答
    美国宣布暂停与香港移交逃犯协定,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为中美关系乃至香港的未来增添了新的变量。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此举是其对中国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涉及香港的政策做出反应的一部分。美国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香港的自治和人权状况,将《香.............
  • 回答
    “香港人喜欢大陆人的钱,却瞧不起大陆人”,这是一种非常笼统且带有刻板印象的说法,需要拆解和细致看待。首先,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香港人都这样想。香港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社会,拥有不同的阶层、背景和价值观的人。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整个群体,未免过于片面。但如果我们要探讨这种说法的由来和可能存在.............
  • 回答
    林郑月娥关于香港与内地公务员互换“挂职”的提议,确实是个挺值得说道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人事调动,背后牵扯着不少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两地关系的演变。咱们不妨来掰扯掰扯。首先,从香港政府的角度来看,推出这样的互换计划,目的性是很强的。 提升管治能力和视野: 香港回归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在.............
  • 回答
    关于1998年索罗斯财团“入侵”香港这件事,在香港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有多少人知道”或者“他们怎么看”。这更像是在不同群体中,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角度,留下的或深或浅的印记。首先,要说“完全不知道”的香港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在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经济经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