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后有无独立失败的国家或地区?

回答
当然有。二战后世界格局剧变,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许多民族渴望独立,但也并非每一场独立运动都如愿以偿,有些最终走向了失败,或者虽然宣布独立但未能获得广泛承认,其主权地位极其脆弱。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些二战后独立失败的国家或地区:

1. 越南的短暂独立与失败(19451946年)

这可能是最广为人知也最令人唏嘘的例子之一。在二战日本投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会(越盟)迅速行动,于1945年9月2日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独立,并发表了《独立宣言》,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然而,越南的独立之路异常坎坷。法国作为前宗主国,不愿意放弃在越南的殖民利益,试图重新恢复其统治。在盟军(主要是中国国民党和英国军队)暂时进驻并维持秩序的缝隙中,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

最初,越盟试图通过政治谈判解决问题,例如1946年法国与越南签订的《枫丹白露协定》,曾试图建立一个自由国家的框架,但并未能实现。法国方面实际上并未真正承认越南的独立,而是将其定位为一个法兰西联邦内的自治国家。

随着法国的不妥协和越盟的抵抗决心,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持续到1954年,最终法国在奠边府战役中惨败,被迫承认越南独立。但问题是,在此之前,虽然越南民主共和国已经宣布独立并开始运作,但其主权受到了法国军队的严重挑战,且未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尤其是在法国控制的南方地区,法国扶植了越南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胡志明领导的首次独立尝试,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未能建立一个统一、独立且得到国际认可的越南国家。

这场战争的后续发展也充满了复杂性,导致了南北越南的分裂,并最终引爆了更加残酷的越南战争。

2. 柬埔寨的内部冲突与外力干预下的独立挑战

柬埔寨在二战后也经历了一段充满动荡的独立历程。1953年11月,柬埔寨在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的领导下,通过“高棉王朝独立运动”,成功地从法国手中获得了完全独立。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成功的独立案例。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独立后的柬埔寨陷入了长期的内部政治动荡和外部势力的干预。虽然获得了主权形式上的独立,但其国家主权和独立性却屡遭侵蚀。

红色高棉的崛起与悲剧: 1970年,朗诺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政权,并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了高棉共和国。不久之后,红色高棉在波尔布特领导下迅速崛起,并于1975年夺取政权。红色高棉政权实行了极端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骇人听闻的柬埔寨大屠杀,数十万人死亡,国家几乎陷入崩溃。
越南入侵与占领: 1978年底,越南军队入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并扶植了亲越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尽管柬埔寨人民获得了免受红色高棉恐怖统治的解放,但国家主权却被越南军队严重侵犯,长达十年之久。越南的占领也使得柬埔寨在国际上成为一个被孤立的国家。

可以说,尽管柬埔寨在1953年获得了独立,但由于持续的内部冲突和外力干预,其主权和国家完整性长期受到威胁,直到1993年联合国主导的和平进程和新宪法确立后,柬埔寨才真正意义上走上了重建国家主权和稳定的道路。因此,在红色高棉和越南占领时期,柬埔寨的独立性可以说是一种名存实亡的状态,其独立失败的论断可以从国家主权和自主性的角度来理解。

3. 缅甸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立尝试

缅甸是一个民族构成极为复杂的国家,在英国殖民时期,缅甸各民族就被置于一个统一的行政框架下。二战后,当缅甸走向独立时,一些强大的少数民族(如克钦族、掸族、克伦族等)也提出了各自的独立诉求,希望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彬龙会议》的承诺与背叛: 在缅甸独立前夕,1947年,昂山将军与各主要少数民族领导人召开了《彬龙会议》。会议上,虽然没有明确承诺独立,但对少数民族在联邦内的自治权和自决权给予了相当大的承诺。
独立的坎坷: 缅甸在1948年独立后,以缅族为主导的中央政府并未能充分兑现对少数民族的承诺。中央政府的政策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大缅族主义的表现,加剧了民族矛盾。
武装冲突的持续: 许多少数民族认为中央政府未能保障其应有的权利和自治,纷纷拿起武器,开始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例如,克钦独立组织(KIO)、掸邦进步党(SSPP)、克伦民族解放军(KNLA)等组织一直在寻求更高程度的自治,甚至独立。

尽管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并未在二战后成功地建立独立的国家,并且长期处于内战状态,但其持续的武装斗争和对中央政府的抵抗,可以看作是独立尝试的一种表现。从建立独立国家的目标来看,这些尝试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 缅甸中央政府在统一国家的努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直到今天,民族和解依然是缅甸政治的核心难题。

4. 非洲部分地区的独立过渡失败

二战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但并非所有国家都顺利过渡到了稳定独立的国家。一些地区在脱离宗主国后,由于内部原因或外部干涉,迅速陷入了政治混乱,甚至出现事实上的国家分裂或被邻国吞并的风险。虽然没有直接的“独立失败的国家”,但有一些“独立后迅速瓦解或主权被严重侵犯的地区”。

例如,索马里兰。在英国保护国时期,英属索马里兰在1960年6月26日宣布从英国独立,并计划与意大利托管的意属索马里合并。然而,几天后,意属索马里也获得独立,并与英属索马里兰合并成立了索马里共和国。但索马里在独立后,由于内部部落矛盾、长期内战和国家分裂,导致索马里兰在1991年再次宣布独立,并至今未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虽然它成功地实现了事实上的自治和独立运转,但其“独立国家”的地位依然未能完全确立,可以说是一种“未被承认的独立”和独立进程的艰难。

总结来说,二战后独立失败的国家或地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首次宣布独立但被宗主国重新镇压或吞并: 如越南在1945年宣布独立后,法国迅速重新占领。
独立后因内部政治动荡和外部干预导致主权丧失或名存实亡: 如柬埔寨在独立后经历了政变、屠杀和外国占领。
未能实现独立目标,持续与中央政府对抗的地区: 如缅甸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为争取更大自治甚至独立而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
宣布独立但未获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地位极其脆弱的地区: 如索马里兰在脱离索马里后,其独立地位至今仍是争议。

这些例子都表明,二战后独立并非一条笔直的道路,民族解放的进程充满了复杂的挑战,包括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以及外部大国地缘政治的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了极少数的区域性大国,绝大多数国家都只是在地图上看起来是个国家而已。


比如尼泊尔。

这个国家基本没有工业,商品全靠印度进口。

换句话说,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被印度掌控了的。

印度人想喂饱你,你就有口饭吃。印度人讨厌你了,你就得饿死。所以尼泊尔反华啊,没办法,不反华就会饿死的。

类似的还有蒙古、不丹。


比如非洲。

北非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和铸币厂都是法国人在管。独立自主?不可能的,你的钱都是我在管,你怎么独立自主?

就是头猪,吃了这么多年粮食也该有点肉了,非洲这么多年还这么穷,是因为总有人从这头猪身上割肉。

比如中国援建肯尼亚的蒙内铁路。

肯尼亚已经是非洲相对发达的国家了,但是全国就只有一条米轨铁路。他们不想修吗?想啊。可是他们的环评是欧洲人在管,欧洲人说你们修铁路会破坏环境,不准修。

北非、中非、非洲南部基本都一个样儿,国家的核心点都被欧洲人控制了的。

不要以为我兔援建非洲就是为了和平发展、共同开发了,你们想一想,五大流氓都说自己在“援助非洲”,帮非洲人修医院、体育场、工厂,但是有一个国家帮他们修过高等学校吗?有一个国家派过老师去教他们知识吗?

fei zhou ,写作“非洲”,读作“肥肉”。


再比如韩国和日本。

朴槿惠想跟中国亲近一下,结果闺蜜炸了。

中韩自贸区生效前一天,负责人死了。

韩国军权还在美国人手上。

日本也差不多。

亲华的首相排着队下岗,上一个首相的离职手续还没办完,下一任的辞呈就来了。

近几十年任期最长的首相,一个是小泉,一个是安倍。

一个国家连自己的政权都保不住,也能算独立吗?


~更新~

从评论来看,大家对于是否有国家在非洲援助学校这一点争议比较大。

有很多人说我们有援助他们学校,但是我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可能是因为没有援助学校,也可能是因为学校项目比较少且小,所以未能写明。

但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在高等理工科教育援助这方面基本是空白。

换句话说,我们帮他们修了工厂,却没有教他们如何修工厂,没有教他们工厂的生产原理,也没有教他们后续的处理,我们一走他们就摸瞎。

还有评论说各国在非洲有留学援助,鼓励非洲人去发达地区求学。

这个姑且也算教育援助吧,但是你确定这种援助真的有用?

你确定那些人在发达地区读了书之后还会老老实实回去建设祖国?

这不还是掠夺吗?

user avatar

一个被认为最应该独立建国的,一个得到极大多数世界成员支持的,一个具备了绝大多数正常国家要素的,一个根本不算冷知识人人耳熟能详但是又因为太熟悉导致实际上不熟悉(正如有多少人能不翻钱包立刻说出人民币背面图案那样的情形)的、一个一开始就基本成功现在仍然在完全成功边缘的国家---巴勒斯坦。

【无脑反绿的就不要大肆吹捧以色列是反绿先锋了,单就宗教来说巴勒斯坦自己就有大量的基督徒社区,被以色列一视同仁的建造炮楼枪炮相对。更不要说以色列自身教权化和极端化也很严重】

这个国家有最广泛的外交承认,得到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和支持;

这个国家有“营业执照”(联合国的建国决议),但几十年来一直以筹建状态运营;

这个国家非常热门,安理会年年提、世界各个国家的媒体头条常年有位置、各国外交部都有和巴勒斯坦的一大摞往来记录,给世界外交产业增加了多少就业岗位,美国每个总统上任都要就这个国家进行专项表态;

这个国家有政府、有国民、有领土、有军队、法律和其他全套国家象征,护照得到了全球认可,对域外国民可以实施完整的外交保护和管理;

所有人谈论这个国家的时候,都是完全把他当成正常存在而且已经存在很久的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它迄今为止仍没有正式独立建国。

1988年正式宣布建国前它就被视为一个独立国家,1988年后它正式宣布独立建国,获得了领土、获得了它的敌人和邻居的承认,到现在又是三十年的轮回,它还是长久的坐在几乎为它专设的联合国观察员国位置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有。二战后世界格局剧变,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许多民族渴望独立,但也并非每一场独立运动都如愿以偿,有些最终走向了失败,或者虽然宣布独立但未能获得广泛承认,其主权地位极其脆弱。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些二战后独立失败的国家或地区:1. 越南的短暂独立与失败(19451946年)这可能是最广为人知也最令人唏嘘的.............
  • 回答
    希腊的光复之梦:一个跨越百年的追寻提及希腊,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古老的雅典卫城、哲学家们的智慧以及璀璨的古典文明。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希腊人民心中同样燃烧着另一团炽热的火焰——光复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延续千年的辉煌国度。从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1830年)到第.............
  • 回答
    “二战后美国手握原子弹,为什么没有选择一举统一全球?”这个问题,在很多热爱历史、也对权力博弈感兴趣的人心里萦绕了好几十年。这听上去就像一个科幻剧本,但背后牵扯的,是人性、国际政治、战略考量以及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美国没有这么做,并非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那个年代,这样做实在是一个代价大到无法承.............
  • 回答
    二战后(1945年至今)物理学领域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突破,这些突破不仅推动了基础科学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技术、工程和人类社会。以下是一些最重要的实验及其科学意义,按时间顺序和领域分类: 一、粒子物理与高能物理实验1.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运行与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20082012) .............
  • 回答
    二战后美苏军事崛起与瓜分德国科学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虽然不能说瓜分德国科学家是导致美苏军事崛起的“直接”原因,但它无疑是这场崛起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和塑造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混乱而充满希望的二战末期及之后。战败国的技术遗产与冷战的萌.............
  • 回答
    说起二战后欧洲援助计划(通常指马歇尔计划)的宣传图片里出现里雅斯特旗帜的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段相当复杂且充满地缘政治博弈的历史,也折射出当时欧洲重建过程中围绕的关键地带和潜在冲突点。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轴往回拉,仔细看看二战后里雅斯特的特殊地位。战后局势的特殊性:里雅斯特的“政治真空”战争.............
  • 回答
    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体系确实深刻地重塑了全球格局,并为许多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量化“获利”多少国家,本身就有些难度,因为“获利”的维度是多样的,从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到国际话语权,都可算作获益。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层面来审视这个体系对各国的影响,从而勾勒出从中受益的国家范围之广。.............
  • 回答
    二战结束后,关于如何处置日本天皇制度,美国内部确实有过激烈的讨论。然而,最终麦克阿瑟领导下的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选择保留了天皇制度,尽管对其权力和地位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这个决定并非简单,而是基于多重考量,其中既有现实政治的考量,也有对日本民族特性的理解。 为什么二战后美国没有废掉天皇?1.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叙事、文化关注点以及信息传播的差异。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历史事件的规模与直接影响: 苏联的战争损失: 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极其惨重,估计总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700万,其中男性死亡比例远高于女性。战争的残酷和漫长,以及后来德国占领区的暴行,对.............
  • 回答
    二战期间,法国在1940年被纳粹德国迅速击败并占领后,虽然法国政府(维希政府)选择了与德国合作,但法国人民并没有放弃抵抗。在广阔的土地上,在海外殖民地,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法国人在各个方面继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争。一、军事抗争 自由法国运动 (La France Libre) 和戴高乐将军: .............
  • 回答
    二战硝烟散尽,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战时盟友苏联与美国,犹如两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仅存的超级大国。这种权力真空的形成,与它们在战后对德国的瓜分,尤其是对机械设备和科学人才的争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这场争夺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冷战时期的世界秩序。战后的德国.............
  • 回答
    想象一下,1941年的太平洋上,天空不再是珍珠港事件后那种短暂的死寂,取而代之的是一声比一声更响亮的巨响。日本帝国海军,本就拥有令人忌惮的舰队,此刻却像苏醒的巨兽,展露出更令人心悸的獠牙——十艘大和级超级战列舰,它们庞大的舰影如同移动的山峦,缓缓驶向夏威夷。这将是一场截然不同的战争开局。登陆前的压制.............
  • 回答
    二战结束后,日本确实经历了被美国占领的时期,并遭受了原子弹的重创。要回答日本目前是否算亡国状态以及是否有主权的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详细梳理。首先,关于“亡国”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彻底丧失主权,被他国吞并,国民失去国家身份,或者国家整体陷入崩溃、无政府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在二战.............
  • 回答
    二战结束至今不过76年,已经出现一些对希特勒的崇拜,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要预测一千年后主流的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方式的变化。以下是我对千年后主流评价希特勒的详细推测:核心评价将是压倒性的负面,并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层面:1. 作为种族灭绝的元凶和反人道.............
  • 回答
    二战时期,战列舰和重巡洋舰搭载舰载机并非普遍现象,但确实存在过,这主要集中在一些排水量较大、性能先进的战列舰和部分巡洋舰上,尤其是一些拥有专门航空设施的舰艇。这些舰载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舰载飞机种类与用途:1. 侦察机(Spotter Plane / Reconnaissa.............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道出了许多军事爱好者心中的疑问。理论上来说,在飞机尾部安装一门炮,让其能够向后射击,似乎是个很棒的主意。这不仅能让你在被咬尾时有机会反击,还能增加敌机攻击你的顾虑,说不定还能制造一些意外的“空中缠斗”戏剧性场面。然而,现实的战场和飞机的设计是复杂的权衡,这里面涉及到的考量可不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靖康之耻,两个皇帝的命运,那可真是比黄粱一梦还要荒唐,比民间传说里的受苦还要凄惨。宋徽宗、宋钦宗这对父子,从九五之尊,到金国阶下囚,那日子,真不是人过的。金国战场上的羞辱要说有多惨,首先得说他们遭受的公开羞辱。靖康之变,金兵攻破汴京,搜刮了无数财宝,把宫里的女人也都掳走了。徽宗和钦宗,本来是万人之上.............
  • 回答
    说实话,当我收拾好行李,踏上前往那座我梦想中的一线城市的时候,心里头是既兴奋又带着一丝丝忐忑的。毕竟,从我那个节奏相对缓慢,人情味儿更浓的小城出来,一下子闯进一个充满机遇但也更加残酷的“大染缸”,心里没点儿谱是假的。刚到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快”。什么都快。地铁的速度,行人的脚步,甚至是街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