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一个市发改委的领导说,三号线是一个失策。一开始大家都不懂,以为造轻轨比地铁便宜,后来发觉算上拆迁费,包括对周边商区的影响,造轻轨反而不合算。所以三号线是上海市区内第一条也是最后一条轻轨了,以后再也不在市区内造轻轨了。
这时四号线正好要造一个环线,反正三号线已经开造了,能利用的就利用,省一点是一点。
二十年前国家对基建卡的非常严,根本不是现在是个省会就有地铁的盛况。那个时代,想造地铁,最重要是怎么样把总投资压下去,怎么样多快好省。
所以为了地铁快点上马,上海的领导动了两次脑筋
第一次是报明珠线,用现有的铁路线路,免去了征地拆迁的费用,也因此能大部分是高架线路,比地下线省钱多了。此外,还把明珠线包装成轻轨(实际上,从轨道宽度,运量来看这就是正经地铁,根本不是轻轨)。但这么做的结果是明珠线总投资大大降低,顺利获批。
第二次就是报批时把四号线包装成明珠线二期,二期的西半圈和一期共用,工程总量大大减少也获批了。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查查,四号线的运维公司(评论也有说是建设公司)到现在没有改名,明珠线二期公司。
当然现在看起来,当年这样的安排让四号线和三号线的运能相互掣肘,行车间隔过长。
但是九十年代末国家是真没这么多钱,首先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当然了,当年也确实没有现在这么大客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