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海地铁的不便之处有哪些?

回答
上海地铁,作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动脉,其便捷程度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即便是再完善的系统,也难免存在一些让乘客感到不便之处。细想起来,这些不便之处,往往也折射出城市快速发展中一些普遍存在的挑战。

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便是高峰时段的拥挤。上海的人口密度众所周知,尤其是早晚高峰,地铁车厢里常常是人贴人、肩并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混合气味。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舒适站立的空间,甚至单手扶住扶手,都成了一种奢侈。那种感觉,仿佛整个城市的人都挤在了这几节车厢里,空气稀薄得让你有些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一些换乘站,人流的汇集更是如同巨大的漩涡,推搡着前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碰倒了别人,或者被别人带倒。即使是有秩序地排队上下车,也常常因为人太多,开门时间短暂而无法顺利挤进去,只能眼睁睁看着车门关闭,然后苦苦等待下一班。那种焦躁感,是对时间和耐心的双重考验。

其次,换乘的复杂性和耗时性也是一个显著的问题。上海地铁网络庞大,线路众多,很多时候为了到达目的地,需要进行多次换乘。有些换乘站设计得非常巧妙,但也有一些换乘通道过于狭窄、冗长,或者指示不清。走在那些漫长的换乘通道里,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脚步声和交谈声,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指示牌,有时会让人产生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特别是当你拖着行李,或者带着小孩的时候,这种换乘的疲惫感会被无限放大。好不容易下了地铁,还得在地下穿梭很长一段距离才能走到另一条线路的站台,这中间消耗的时间和体力,有时真不如走到地面的另一端再换乘来得省事。而且,有些换乘站的换乘设计并不那么人性化,比如需要上楼梯再下楼梯,或者经过一些开放式的站厅,在寒冷或炎热的天气里,这种暴露在外的过程也让人不太舒服。

再者,部分线路和站点的便利性不足也值得一提。虽然上海地铁网络已经覆盖了城市的大部分区域,但对于一些新开发区域或者相对偏远的地区,地铁覆盖的密度和便利性还有待提高。有时候,即使地图上显示有地铁站,但从地铁站到实际目的地还需要步行相当长一段距离,甚至可能还需要转乘公交。尤其是在晚上,如果遇到末班车时间提前,或者公共交通接驳不方便的情况,回家就成了一件麻烦事。此外,一些老旧站点的设计也相对陈旧,比如站台的宽度不够,或者没有足够的扶梯和电梯,这对于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带着婴儿车的家长来说,都是不小的障碍。在拥挤的时候,狭窄的站台更是让人感到不安。

另外,信息提示和人性化服务方面的一些不足也偶尔会让人感到不便。比如,在信息提示上,虽然有电子屏幕和广播,但有时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或者声音不够清晰。在遇到突发情况,如列车延误、线路故障时,及时的、清晰的、多渠道的信息传达尤为重要,但有时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容易引起乘客的恐慌和不满。人性化服务方面,虽然有志愿者在协助,但在极端拥挤的情况下,他们的作用也有限。例如,在高峰期,一些站点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来疏导人流,导致进出站口拥堵。

最后,虽然不是地铁本身的问题,但与地铁相关的其他不便也常常伴随而生。比如,地铁站周边的交通拥堵,尤其是在没有充足停车位的情况下,自驾前往地铁站有时反而不如直接乘坐公共交通。还有就是地铁站内的商业配套不够完善,有时候想在地铁站内快速解决餐饮或者购买一些急需品,选择也比较有限。

总而言之,上海地铁虽然在整体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高峰期的拥挤、换乘的耗时与复杂、部分区域覆盖的不足,以及信息提示和人性化服务的一些细节,都是乘客在日常出行中可能遇到的不便之处。这些问题,或许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阵痛,但也正是这些点滴的不便,促使着这座城市不断优化和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快车

在建设的时候就没想过建越行线,现在搞的,像11号线那样的长线还全是站站乐,要是像北京1号线和八通线贯通那样,11号线16号线苏州s1线贯通,全程运行时间怕不是突破天际,11那点昆山拉稀车还没事喜欢连发,我上次坐全程,做到了昆山拉稀车,震的屁股疼,耳朵要爆炸,你要是有大站车,我也就忍忍了,毕竟快一点,结果站站停,实在忍不了,下车等下一班,结果后面3班全是昆山拉稀车,实在等不及了,要不然火车赶不上了,只好上车,我很庆幸我那天耳朵竟然没有聋掉

而且规划也不行,本身站站乐就慢,还总是绕路到一些无人站去,真希望申通老总能天天坐地铁通勤

报站也是,一天到晚什么手机扫码乘车什么的,普通乘客需要你这样提醒吗?乘客只要知道下一站是哪 开哪边门就行了,报站啰哩啰嗦,全是废话,Metro大都会也不是啥好用的东西,虽然我平时用交通卡,但是居然只能用metro大都会扫码也真的很匪夷所思,末班时间统一22:30,但对于晚班飞机/火车的乘客来说真的很不方便,建议在几个交通枢纽之间开晚班直通车,我上次十一点钟降落在虹桥的飞机,要换乘十二点半左右上海南站的火车,结果发现地铁已经停了,只好诉巨资打车,这还是虹桥呢,要是在浦东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会更加不便

还有厕所,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站有没有厕所,真的不方便

还有那个闸机,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地铁里用铁棍子那样的闸机,纽约地铁建设时间早,有这种闸机,我也就理解了,可是上海地铁才没建几年啊,我一个外地人就卡了好几次…日系长条闸机真的很应该在全国铺开

user avatar

几乎没有快慢车。


你说职能部门,一届一届一届的,换了多少个交通委发改委主任了。

改过伐啦?换汤不换药啊。

人家日本人民有理由说的,我有的是什么啊?我有的是贯通运行/快慢车/密集的铁路网啊!

你申通怎么运营地铁的?你叫我坐?

上海地铁现在什么水平?

就这点郊区线路你9号线11号线17号线什么的都在开站站停!它能开吗?

开不了,线路定位不适合知道吗?

再下去输重庆了,重庆输完再输北京,再输南京。

接下来只能和其他城市的地铁比烂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上海地铁也是世界地铁里程排名第一...

哎哟谢天谢地。

我已经说了你的通勤思维本来就没有多少。

而且新建的线路就那么几条,你能跟我保证在23年或者24年市域铁路还没开通前不会被其他城市赶超啊?

务实一点,我劝你们,把自己的定位,通勤的这个理念先搞懂。

五大新城进城要一个小时以上高峰期还挤得要死,你倒告诉我怎么解释。

脸都不要了。


笔者对东京都市圈的情况不了解,这里列几个近畿地区的数据,和上海地铁做个对比

注:里程数据源自wikipedia,JR时间数据源自JR西日本官网,上海地铁时间数据来自上海交通app


大和路线

奈良-天王寺,37.5km,区间快速40min开到天王寺,绕阪环一小时开到大阪

上海地铁9号线

松江南站-徐家汇,37.3km,56min


JR京都线

大阪-京都,42.8km,新快速中途只停高槻一站,29min

上海地铁11号线

花桥-徐家汇,40.7km,64min


JR神户线

大阪-神户,33.1km,新快速中途停三站,27min

上海地铁16号线

惠南-龙阳路,31.7km,各停34min,大站车(工作日一天只有9.5对还反潮汐)26min


阪和线

天王寺-和歌山,61.3km,纪州路快速全程57min

上海地铁17号线+上海地铁2号线

东方绿舟-陆家嘴,35.3km+21.1km=56.4km,82min


3/18更新,没想到随手一个整活的回答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那么认真写一写吧。

私以为上海地铁现在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大站车,二是内环外线网互相不通。

首先看大站车问题,这个可以说是痛中之痛。

上海地铁(不计金山线)唯一有大站车的线路是16号线,来看下工作日的时刻表:

这是16号线大站车的时刻表,工作日一天只有9.5对,搞笑啊?16号线修了一堆越行线结果就这?更何况你这大站车还反潮汐啊,早高峰大站车从市区往临港发,晚高峰大站车从临港往市区发?

不要求申通学JR和日本一众私铁搞很复杂的种别,但至少你的大站车要适应实际需求吧?你这么搞,很难不让人怀疑到底有没有打算好好开大站车。

这还是具备越行条件的线路,不具备越行条件的线路更加一塌糊涂。

比如说郊区-市区-郊区的11号线,每天高峰双向挤满,线路都跨省了还在用6A按80kph(部分区段100kph)一路站站乐开到终点,无形之中增加了通勤时间。

或者最早通地铁(9号线)的郊区(松江区),把佘山站的折返能力压榨到了极限依然顶不住每天9号线汹涌的客流。

申通应对大客流只有两招:一个叫增能,一个叫限流

都没用了怎么办,那就摆烂吧,反正打死不考虑大站快车和直通运转。(3北:你报我身份证号算了)

这个锅不只是申通的,我国国情、国家发改委的规定、线路规划和行政体制都脱不了干系,还有搞不清楚大小交路、分不清三四号线车型的人能不能弄懂直通和大站也是个问题。

还有内环外线网的问题。

看上海地铁的线路图可以发现,线网布局由市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

于是带来一个问题,这些放射的线路之间咋办?东西边缺南北向线,南北边缺东西向线。

举两个例子:

东侧:从上海虹桥到上海南,15号线通车前,要么坐间隔死长还开得慢的虹桥枢纽1路,要么在上海西南角画个折线,乘10号线换3号线。

北侧:从五角场到大场,坐地铁怎么走都不是很方便(最优解应该是10-4-7?),于是187路高峰期就被挤麻了。

好消息是现在市政府和申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基本贴合中环的东西两侧线路(18、15号线)已经通车,北边的20号线年内开建,市域嘉闵线和机场联络线正在施工,两港块线开始征地工作,算是有一点曙光了。

user avatar
  1. 大多數線路的車廂內沒有LED報站指示燈,如果戴耳塞聽著音樂就更懵逼,每一站到站都得看看窗外這是哪一站~~
  2. 地鐵還沒進站就開始報站,等車停了你都不知道這是哪一站,若是說這是為了讓乘客提前做好下車準備,那早晚高峰的時候車里堵成那樣,不先下去幾個人我出得去嗎?我挪得動嗎?結合第一條,坐過站下錯站是家常便飯~~
  3. 出口指示牌不是放在出站閘機對面而是在每個出口的旁邊,我得去一個錯誤的出站口才能看到正確的出站口在哪裡,那這個牌子還是為了方便指示而存在的嗎?
  4. 幾個換乘站極其的繞,徐家匯、中山公園,要了親命了,還有婁山關路你差不多要走一站地遠才能完成15號線換2號線~~
  5. 外面一降溫,車站裡暖風能熱死人,根本就不用這麼走極端的好吧,大家都穿著外套走著進來的,本來身上也不涼,這一熱反而捂出汗了,出站會不會感冒?室內暖風那麼熱相當於你穿棉衣在家烤暖氣,站內保持正常通風就可以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快点让更多的人看到,传播得更广,让地铁方面也看到。

作为一个出行完全靠公共交通的社畜,以前我也就吐槽下换乘走很多路啦,厕所不在站台上啦。

直到我生了孩子!!!生了孩子!!!生了孩子!!!!

在我看来,现在对我最大的不便,就是无障碍设施!

为了防止杠精,我先声明,我带娃出行是在非上下班高峰的周六十点,也不是在人流量拥挤的某些大站。

我记得我那天突发奇想,推着婴儿车带我娃出门,想去离家6站地铁的某咖啡馆喝个咖啡。

上公交还好,因为现在公交大部分车型的前后门都是比较低的,也有专门可以停轮椅之类的区域。

难就难在到了地铁站。虽然电梯是在站外的,但是需要按呼叫键,然后等了大概8分钟,地铁工作人员来开电梯。

你以为完了?

这还只是从地面到了站厅。因为有些地铁站不是走地下,是地上啊!!!你还需要过了闸口后,去另一部电梯等着工作人员给你开电梯才能到达站台上。

我就点名吧,就是共富新村这一站。而且回来的时候还要来一遍这样的操作。

我是在马戏城这一站出站的,然后这样的操作,还要再来一遍。。。。。

我知道这么做是为了防止逃票啥的。。。但真的好不方便啊,对真正有需要的人来说好不方便啊。。。所以有人拿着大行李却硬要挤自动扶梯。但这样真的很危险,对其他人也造成很多不便。

经过这一次,我终于明白为啥城市里看不到残疾人。。。。这还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做得很不错的上海。

最后,那些想要嘲讽我没钱买不起车就不要生孩子的,我一律听不见听不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是相关提示信息的问题。

15号线的提示屏大概要在很后面的位置才能看到,而在车厢里面,电子显示屏被栏杆挡住一部分视角,可能个子矮的比较容易看。

还有就是交而不换:尤以15不能换10为坑爹。如果说不能走娄山关路——伊犁路是客观原因的话,不开通虚拟换乘那就是懒惰或者怕麻烦了。

当然厕所和闸机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

user avatar

硬件有了,软件没跟上。安那么个大屏幕,显示的信息就算贴张纸也能搞定。

user avatar

本人从武汉到上海,以下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1、发现很不方便的就是报站,上海地铁还没到站,就在匆忙的刹车声中报了站,导致报站声音夹杂在刹车声中间,无法知道具体哪一站,同时到站了也是车门在提醒到了哪一站,声音不够大

2、同时地铁基础设施不太行,因为设计者只考虑下楼梯不累上楼梯累,所以只有上楼梯电梯,搞个下电梯难道不行吗?比地铁还要贵吗???

3、类似有武汉那种提醒你下车的很少见, 有时候会有,但大部分出来者不知道啥情况,会在2号线广兰路坐回去

4、现在上海加了电子显示屏,好一些了,有些人说的公共厕所确实问题很大,有的在里面有的在外面,有的外面特别远,我就在想,难道不能多设计几个标志提示一下,免得人找来找去的,大城市,上个厕所贼麻烦,反人类吧

user avatar

在4号线范围内的地铁建设已经基本收尾的当下,市中心还有一些地方是轨道交通阴影地区,出门500米范围内是没有地铁的,而且在可见的未来也不会有新的地铁经过那里。

那些地方并不是荒凉的犄角旮旯,有些是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区,甚至是旅游景点和网红打卡点。

至于为什么是“500米范围”,这个是有出处的,不是我乱讲或者要求太高。请看来源:

如果你说4号线以内不全算“中心城区”,那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比如说:

(1) 虹口的外滩隧道北口,第一人民医院,1933老场坊一带:

以1933老场坊为例,最近的海伦路站直线距离600米左右,步行距离700米朝上,到次远的国客中心站步行900米左右。而且都没有公交车,只能骑车或走路。

从外滩隧道北口附近的宝矿大厦到最近的国客站,距离在700米以上。耀江广场到最近的四川北路站虽然距离只有600米出头,但没有公交。

(2) 老静安的江宁路康定路、艺海剧院一带:

以艺海剧院为例,到汉中路、昌平路和南京西路的距离都在900-1000米。

(3) 老南市的十六铺、也是园、蓬莱路一带:

这三块地方又以十六铺附近离地铁最远。以BFC外滩金融中心为例,到小南门和豫园都有1公里的直线距离。上下班时,有不少人是从小南门站出来再换公交的。

(4) 长宁的武夷路、法华镇和徐汇的丁香花园一带:

主要是因为11号线从江苏路一站捅到了交大,搞出了一个在市中心来说非常大的站距。如果能在华山医院附近停一站,就会好一点。

(5) 老卢湾的马勒别墅、向明初级中学一带:

主要原因是12和14换乘的长乐路站取消,导致“长乐路-静安寺”和“长乐路-南京西路”两个区间的一部分区域到地铁站的距离在600米左右。不过周边地铁站比较多,所以这块区域很小。

(6) 浦东的浦东南路潍坊路-浦东南路浦电路一带目前离周围地铁站也比较远,但近期规划中,浦东南路有19号线,就不详细展开了。

在4号线以内地区,上述这些地方的地铁出行是比较不方便的。

有一些是线位规划因素,比如1933老场坊附近,在规划中就是没有任何线路经过。也许19号线走“海伦路-音乐谷-国客-浦东南路”会使那里的地铁布局更好一些,但新建路地下已经有隧道了。

也有一些是设站困难,比如9号线在大东门,11号线在华山医院都该有站,但前者由于临江且有隧道,后者地段太好拆不动等等原因最后都没设站。

还有一些是本来规划里的站没落地,比如12号线的吴淞路站和长乐路站。

当然,也有一些我不太懂的,比如12号线作为一条M线,为什么不在汉中路-南京西路区间再设一站方便康定路一带的居民,不过现在讨论已经没意义了。

相较于“根本没有地铁”,其实“交而不换”还算好的啦。。。

user avatar

1,强行用大都会。明明支付宝乘车已经很方便了,就是不支持,只能绑定用大都会。明明交通卡都是通用,为啥这个不肯放开?

2,地铁安检。从来没听说安检检出什么的,纯面子工作了。这玩意论起源得提到世博会,结果世博会之后就一直常驻了。人多的时候他们谁都不拦,人少的时候你背包里有瓶可乐都说你藏匿不明液体要求开包检查,有次包里带了个刚出炉的热烤鸡和可乐,被说包里有危险物品,属实是麻了。

3,没有大环线。这个我看别的答案已经说了。我住在离宝山高境不远,之前坐公交去杨浦五角场半个小时,坐地铁要四十分钟。。。现在可能会好一点。但希望往西面也能有个换乘把一三连起来,现在一三只能在火车站换乘,而且这个站的换乘你懂的,很久很久以前中山公园也是出站换乘,接起来又不是做不到的事情,结果一三的火车站到现在还得出站。

4,不明原因的不守时。点名人民广场,经常出现倒计时已经到0了车子还没到的情况。虽然也没多等多久,但还是感觉守时比较好,毕竟大多数站都是守时的,中心站不守时就很怪,这里就稍微提一下。

5,薛定谔的厕所,你永远不知道这一站有没有厕所。

暂时想到这些


更新一下

首先先说一下我对支付宝的问题。我没说一定限定是支付宝,只是举个例子,不管是支付宝,微信还是云闪付,既然都支持二维码了,那把路子放开有何不可,一定要限定个大都会。有人还拿nfc来抬杠,首先很多老年人都不知道nfc,光知道用个二维码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另外也不是所有手机都支持nfc。另外nfc卡还要另外的开通租金,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开的,你既然用了那你用,强迫所有人用nfc那肯定不现实。

其次就是安检的问题,我也意识到我说的有问题。但我的原意也不是取消安检,而是没问题的东西你看出来其实就没必要叫别人拿出来检查。比如你扫描出来带气的饮料,看那个形状你也应该知道是碳酸饮料啊。还有热源,有人买的熟菜,热的,那看包装看时间正常的都应该能推测出一二啊。你要是真检测出什么管制刀具,化工石油的东西你再让别人检查也不迟。最后就是因为我说话不严谨,搞得都有喷子跳出来说难听话,说一些侮辱性的言论,那我也只能流汗了。


加更2

1有很多人说我尬黑,那你看看我评论区,也有很多人支持我的看法,你觉得是尬黑但有人不觉得,既然有一定比例的人觉得我说的没问题,那就表示确实存在有这样的问题,提出来总比不提出来的要好。

2安检的问题我上一次的更新已经说了,我的看法就是支持有意义的安检,经常坐地铁的也都知道,人一多,很多带小包的拉开包,安检员扫一眼就过了,一样存在很多风险。事实就是有意义的安检可以提高效率,当然我也知道就现有情况来说不现实,我就只是抱怨一下。如果还有人喜欢拿这说事,那就是你对。

3还有人拿nfc和我杠,对对对,和我杠就是你对。还有人说我支持支付宝,啊对对对,反正你的眼睛不好也不关我的事情。我自己是用交通卡的,既不是nfc也不是二维码。但我还是那个意见,既然上海公交车能支持支付宝这些乘车,那对于用这些方法乘车的居民,在公交车换乘地铁时候不能使用二维码确实属于不便,这应该没问题吧。这个问题问有哪里不便,那我回答的是这些人在这个情况下会觉得不便,这个逻辑没有问题吧?

最后就是有些人是不是发现自己的评论出不来呀?至于你说了什么脏话只有你自己知道,我也不敢说,我也不敢问

user avatar

先上图

说几点不方便的地方

1,有些地方存在交而不换。

淮海中路13,陕西南路1/10/12

世博会博物馆13,鲁班路4

宝山路3/4,中兴路8

上海游泳馆11,上海体育场4

上海游泳馆11,龙漕路3

上海图书馆10,常熟路1/7

上南路6,三林11

高青路6,三林东11

秀沿路11(16号线未设站)

上海体育馆1/4(3号站未设站)

未来还有娄山关路2,天山路15

古北路15,伊犁路10

古北路15,水城路10

东新路14,曹杨路3/4/11

淮海中路13,14号线未设站

陕西南路1/10/12,14号线未设站

金海路9/12,桂桥路14

2,郊区之间缺少线路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郊区,居民从一个郊区去另一个郊区很麻烦的。

西部以后15和2,15和10也没有换乘。

北部线路现在在新一轮规划里,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也许是6年。

南部有个机场联络线,但是路上经过莘庄,康桥,江镇等地都没有设站,根本起不到作用。

东部的18号线别的都好,就是没有规划和机场联络线换乘。

基本上在中环以外,就被逼迫一定要买车,开车半小时的路程,坐公共交通要一个半小时。公交车没有开高架的,只有私家车能上高架。而地铁绕路。

3,故障太多,尤其是浦江线。

4,一些线路过于拥挤,有线网规划问题(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段的2号线,4号线非共线段),也有编组太短或太窄(5/6/8号线),还有不愿意出钱购买新车(16号线)。当然9号线这么拥挤是大家都没想到的,6a也是一般线路推荐编组长度。要上8a很麻烦的。

5,线网规划上的问题

3号线就不该和4号线共线。

浦东最大的换乘站世纪大道站附近高楼大厦不怎么多,而高楼大厦最多的陆家嘴只有一个2号线,导致2号线挤爆。14号线应该早几年建设。

6号线这个真是要挨千刀万剐的。就是刻意降低运能。当年一个6号线编组小了,后来被迫弄了9号线,14号线和19号线这三条6号线复线来缓解6号线拥挤度,花了更多的钱。还改变了早期的线网规划还被迫调整。

至于说c车生产线的事。真要用c车也应该用6c,7c,8c,也不会这么拥挤。

6,虚拟换乘太多。

有些地铁站确实是有困难,但是2/10虹桥2号航站楼并不是。其实现在的情况能够实现不穿车厢站内换乘的。

如图,白色用围栏围上,里面作为付费区域。换乘走紫色线。从a处下楼后在到站台另一端a处上楼。站外通过的人走红色线,还保持扶梯在付费区外。

现在就感觉虚拟换乘就感觉像海德拉一样,砍掉他一个头,长出一个更凶狠的头。前几天龙华的虚拟换乘刚转为站内换乘,就多了一个长清路站的虚拟换乘。

7,车内,站内地铁图“国帆路-基隆路暂未开通”一直贴了一年多了,估计要到2019年年底。画地铁图的时候没必要提前这么多的。

user avatar

现在住在普陀 上班在闵行七宝

每天在地铁上花费的时间差不多2个小时

早上11号线 通往迪士尼的6分钟左右一趟 通往嘉定北的两三分钟左右一趟

就是我对面那班地铁过去三次了 我要等的才来一趟

挺麻的 然后就是这个闸机 说的就是你那个三根钢管的闸机

我真的真的想不到为什么能设计这种的闸机出来 不方便 然后有时候总出问题扫半天码没有用

然后说到扫码 就只能大都会 这个软件每天除了扫个码 屁用没有 再说个有意思的 上海地铁的APP 没有码可以扫

亲儿子都不行更别说vx支付宝

再说说车厢里的站点报时

我上次在徐家汇转9号线 那班列车不知道怎么回事 里面显示屏上的地点和站点根本不是一条线路 车到了漕河泾 结果显示的芳甸路 吓的我跑外面看看是到哪了然后又跑回地铁上去

你问为啥不听地铁的语音播报?笑死 根本听不清

然后就是线路图 哪怕你加个显示灯也好 到哪一站了亮一下

最后就是 薛定谔的撤所 你根本不知道这个站点有没有厕所 比如徐家汇 中途转线想上个厕所只能扫码出站 上完再扫进来

总之就种种反人类

user avatar

谢邀

我有去了几次上海,出行基本靠地铁,对上海地铁的了解想必是不如久居上海人士,所以想说还是以游客身份对上海地铁发表一些自己的观感。

上海地铁不会是完美的,绝对会有不方便之处。就我的感觉来说,主要是下面几点。

1.出入口是三杆式的,这种设计对拿行李的朋友还是不友好的,不好通过,我本人也有过推着行李箱进出地铁的经历,感觉还是不太方便的。如果能改进就好了。

2.某些换乘站走路太远了,或者上下楼梯太多层,具体是哪个站我不记得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那个必须走上下楼梯换乘的车站,如果推着行李箱,就只能扛上去或者提下来,真的很累!因为好像没有人会去刻意寻找升降机!

3.我在上海地铁从没坐过一次升降机,即便拿着行李!因为升降机太难找了,而且人流大,好像也没什么人会去找升降机坐,并且似乎很难找到。作为游客来说,我好像没有在醒目处看到升降机…

4.上海地铁厕所好难找!真的!我从没在地铁轻易找到厕所的说……

以上是我乘坐上海地铁感觉不便之处。

user avatar

我来说一个我经常碰到的场景

一个晃神没听清报站,车子马上到站了,我想以最快的速度知道这是哪站,开左边还是右边的门
乘客很多,很难一下子看清车窗外的情况

于是我带着急切和求助的目光看向最醒目的位置高悬的电子提示屏,

它说:
。。。车的乘客请提前做好准备,依次下车,以免耽误您的出行,当心脚下安全。使用电子设备时请不要外放,车厢内请不要饮食。请为需要帮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Dear passengers, ngujiligualayedengngagok'ewujiufagosunongwudoealizejiesenongbiyang...

鬼畜就在于,这么一块那么小,又那么重要的黄金位置,它完完整整地把语音播报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贴了上去,把最重要的信息淹没在了冗余的无效信息中。

语音提示中可以用自然语言,本次列车终点站,xx站。但显示屏上,“本次列车”几个字就是无效信息,应该尽可能精简。至于不要吃食不要外放什么的,贴告示+语音播报完全够了,没必要占用重要的电子报站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上海地铁,作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动脉,其便捷程度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即便是再完善的系统,也难免存在一些让乘客感到不便之处。细想起来,这些不便之处,往往也折射出城市快速发展中一些普遍存在的挑战。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便是高峰时段的拥挤。上海的人口密度众所周知,尤其是早晚高峰,地铁车厢里常常是人贴人、肩.............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了那个画面:地上阳光灿烂,摩天大楼林立,人们穿着得体,谈笑风生;而地下,阴暗潮湿,管道纵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那里的人们,蓬头垢面,眼神麻木,如同藏在阴沟里的耗子,苟延残喘。这不就是《双城之战》里皮尔卓和杰斯特的写照吗?如果地下城真的出现,并且发.............
  • 回答
    朋友圈最近被这句话刷屏了:“嘴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谜奸”。这话说得倒是挺有意思,也挺挠人心的,似乎把人际交往的很多情况都给概括了。不过,细细一想,这事儿也不能这么绝对下定论。咱们不妨一点点地拆解开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周全的地方。首先,看看“嘴不饶人心地善”和“心不.............
  • 回答
    关羽丢失荆州,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战略失误,对刘备集团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也成为许多人讨论蜀汉灭亡原因时绕不开的环节。然而,尽管在军事战略层面他犯了错误,关羽之所以能流芳百世,被后世歌功颂德,其原因极其复杂,并非简单地因为一场军事上的成败可以定义。这背后融合了历史事实、文学创作、民间.............
  • 回答
    国界线上,生活不止一面住在国界边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条被精心绘制的线条,一边是熟悉的土地,另一边是陌生的风景。这条看不见的线,划分了国家,却也连接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他们不只是地理上的“近邻”,更是文化、经济甚至生活习惯上的“跨界者”。 不便:细微处的枷锁,有时却难以承受最直观的不便,.............
  • 回答
    我不是 AI,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我理解你对上海地铁安检严格度的疑问。关于“不严格”的说法,确实,相较于一些我们可能在新闻中看到或者在其他城市感受到的那种“一刀切”的、有时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繁琐的安检模式,上海地铁的安检确实展现出一种更侧重效率和疏导的特点。要说上海地铁的安.............
  • 回答
    北京地铁的换乘设计确实让不少乘客感到不便,尤其与上海地铁相比,其换乘距离长、通道复杂、缺乏商业配套等问题尤为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发展因素,也有规划设计理念的差异,以及建设施工的客观制约。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北京地铁换乘不合理的原因分析:1. 历史遗留问题与快速扩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确实,你留意到了普通铁路、高铁和地铁在轨道结构上的一个显著差异——石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背后涉及到各自的运行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成本效益的考量。咱们来细致地聊聊这个话题。先说说普通铁路,为什么离不开那些“铺盖”的石子?普通铁路,特别是那些承载着大量货.............
  • 回答
    哎,说起上海迪士尼,心里头那点不爽之处,真是不少。说起来,我本身也挺喜欢迪士尼的,那种童话氛围,还有那些经典的 IP,都挺吸引人的。但去过上海迪士尼几次之后,也慢慢摸清了它的一些“套路”,有些地方真挺让人一言难尽的。要说最让我不爽的,我觉得是“花钱买罪受”的感觉,尤其是在排队和体验项目上。咱们就拿排.............
  • 回答
    一个城市是否能发展得更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绝不是简单地将地方财政收入用于自身就能一概而论的。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发展速度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如果上海不再承担补贴其他地区的责任,它的财政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最直接的影响是上海的“可支配财力”会.............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按理说,地铁上看到孕妇、抱小孩儿的家长,特别是那些明显行动不便的,咱们传统观念里都觉得应该主动让个座,这是基本的公德心嘛。可现实呢,有时候就是事与愿违。那些一大早挤地铁的年轻人,不让座,这背后到底是个啥心态?我觉得吧,不能一概而论,挺复杂的,得拆开来看。首先,累!太累了! 这是最.............
  • 回答
    .......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真是让人糟心,在地铁上被骚扰,心里肯定已经很难受了,再听到男友这样说,更是雪上加霜。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听还是不听,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想跟你说,在地铁上被骚扰,错永远不在你,更不在你穿了什么。那个骚扰你的人才是罪魁祸首,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是应该受到谴责和法律制裁的。你穿热裤,.............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都会考虑到的。想把上海的机场建在上海和苏州的交界处,让两地都能更方便地共享,这个想法初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从“最大化共享”、“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似乎是一种更优化的选择。但实际操作中,影响机场选址的因素可就太多了,而且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考量。咱们不.............
  • 回答
    我国国家铁路和城市地铁在线路、列车和运营上的互通性不高,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管理体制以及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历史发展与规划定位的差异 国家铁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其.............
  • 回答
    郑州地铁的那场进水事故,想想都让人心惊胆战。在那种被洪水围困、氧气逐渐稀薄的车厢里,面对生死攸关的抉择——破窗,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问题。很多人当时都在问,到底该不该破窗?这不仅仅是冲动,更关乎性命。为什么会有破窗的冲动?当车辆被困,外部水位不断上涨,车厢内的空气越来越浑浊,呼吸变得困难,身体.............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为地域的阻隔和环境的差异,真的产生了生殖隔离,那么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将完全是另一番模样。这不仅仅是肤色、发色、眼睛颜色的细微差别,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种分化,一个无比宏大且触及灵魂的设想。历史篇:文明的孤岛与未知的碰撞如果生殖隔离出现得足够早,在人类早期迁徙和扩.............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生命演化最核心的理论之争。我们之所以说地球上的生物是按照达尔文的方式进化的,而不是拉马克的,关键在于两点:遗传的本质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机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说说拉马克和达尔文各自的主张。拉马克的“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让巴蒂斯特·拉马克,这位伟大的法国博物学家,.............
  • 回答
    地理学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这些事实常常挑战我们日常的认知。许多人,即使受过良好教育,但缺乏特定的地理知识时,也可能对此感到难以置信。以下是一些详细阐述的例子:1. 亚马逊雨林并非完全位于亚马逊河流域内 普通人的认知: 亚马逊雨林就是围绕着亚马逊河的广阔森林。 地理上的事实: 亚马逊雨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