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纠结这个,那你就别活了
等到20后长大成人,你会发现,高富帅和白富美,这六个字已经拆不开了,你如果是普通人,你会绝望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纠结公不公平,那你最好可劲儿磕奶头乐,拉低自己的认知水平,尽量把自己变成一个傻子
这样,起码你还能拥有快乐,一定程度上会失去烦恼,从这个维度看,你和王思聪是公平的,甚至你还更快乐一些。
我是从来不去鄙视精神小伙和杀马特小哥的,因为从我看到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他们赢了,而且赢了我太多。
人世间所有的追求,所有的努力,为的无非就是快乐
马斯洛需求说到底,也就是为了快乐
但是由于运气这种东西的存在,世间的一切都不公平,哪怕有一个克隆的你,你们的人生轨迹也还是会有差别
而由于时间的存在,人到了最后,却又都是公平的
刚毕业的时候雄心万丈,喊出了要征服杭州这种屁话
现在在老家抠脚,沉迷海钓和吹牛
我钓鱼水平很差,至今还没从海里钓出过一条鱼
然而我的老友却能满载而归
出海捕鱼的人那么多,每条船的硬件素质,船长船员的拼命程度又都一样,可有人就是可以捕一船的大黄鱼,卖970万,你跟谁说理去?公平吗?
人汤加人民小酒喝着小舞跳着,突然之间家就没了
公平吗?
一百年后,现存的所有的知乎用户都会死,不管你是“长得漂亮是什么体验”的凡尔赛答主,还是“长得丑是什么体验”的正统冠军,到最后都是要住进那个永远的小盒。
公平和不公平,有那么重要吗?
你家徒四壁地死去,和你儿孙满堂地过世,闭上眼之后也没有区别
死亡才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好的馈赠
说了一堆,不知所云,有感而发,诸位轻喷
第一,世界并不公平,所有人也都认可这一点。
第二,一般人更多的是追求过程公平和机会公平,而不是结果公平。
第三,因为世界参差的本质,如果强行去追求结果公平,就必然造成机会和过程的不公平。
第四,如果初始差别过于巨大,那么仅仅保证了过程和机会的公平还不够,这时候需要通过游戏规则抑制“指数化积累”和“马太效应”的出现。请注意,这里的抑制马太效应,并不是强制一刀切的绝对公平主义,而是尽量抑制存量积累的效应。
第五,举两个例子来分别对应合理的抑制马太效应和不合理的强制一刀切。欧洲某些国家的高税率,尤其是高累进税和遗产税,就是抑制马太效应和存量积累。属于前一种。
而美国处于政治正确,为了确保黑人的大学入学率,搞得亚裔细分法案,种族份额分配入学指标,这就是强行搞结果平等所制造的不平等。
一个合理公平的社会,就是社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参差,既能保证机会的公平,又能抑制马太效应造成的过分不公平,整体基尼系数处于中等偏低的状态。
人类社会最大的谎言就是公平。
有的人凭借智商高中三年不刷题不听课轻轻松松考上华五。也有的人按着最严苛的作息表苦读三年却只能上一所二本。
有的人凭借一张脸即使表现得像一尊木头也能做到换女朋友如换衣服,社交软件从不缺嘘寒问暖的消息,前女友求着打分手pao,富婆求着包养。也有的人人生二十年的感情经历干净如一张白纸,走在大街上甚至连雌性生物都不愿多看一眼。
有的人寒窗十年终于扬眉吐气考上名校,在大学里接受疯狂内卷,只为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兢兢业业的996社畜,透支健康为资本家创造更多财富。也有的人浪到18岁或被父母送往国外的私立名校,或在大专三本继续浪到毕业然后回家继承家业,或凭借家里的几套房收收房租,18岁的年纪过着80岁的养老生活。
我们这一代人正是被灌输了过多的鸡汤,才导致了极高的阈值与极高的期望。一旦其与现实不匹配,结果就是上升的自杀率。
然而当我们将维度横向放大,上面所说的不公平似乎又不值得一提。世界上有7000万难民处于战争和暴政,有十亿人处于饥饿状态,44亿人无法上网。换句话说能用上知乎的你在70亿人当中已经处于中上水平。
纵向放大,处在古代的你有很大几率在一出生夭折,或在连绵战争中战死。180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如果出生在十四世纪中叶的欧洲,你大概率会死于黑死病。如果出生在二十世纪前四十年的苏德,你的生命大概率会定格在25岁之前。
也就是说在地球上存在过得1000亿人中你的生活水平至少可以排在前3%。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文明趋向公平,相反人类历史发展与公平背道而驰。
人类历史最公平的社会是采集社会,极低的生产力对应着低分化的社会,也意味着相对公平的资源分配,外貌,智力对生活水平也不起决定性作用。进入农业社会,阶级开始分化,工业社会则促进阶级分化加剧。可以想象未来的基因工程,义肢改造,机械飞升极有可能关闭上升通道,直接撕裂我们的阶级。永生之后“死亡之前人人平等”也会成为笑谈。
事实上,公平本来就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人类虚构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臆想的产物。大自然本身就没有公平一说,基因决定物种存亡。宇宙中也不存在一条人生而平等的定律。人类的另一个臆想产物就是自由。事实上,人类的幻想本身就极其矛盾。要论公平,就要限制突出的人,就不会有自由。要论自由,也同样的就不会有公平。人类为了说服自己接受这两个矛盾的概念,又特地加上相对这个模棱两可的修饰词。
要论公平,一个前提就是把人看成个体。而事实上个体也是人虚构的产物。大自然从来不认为人是一个个体,作为碳基生物,人就是一坨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换的有机物。事实上,人本来就是混沌的大自然的一部分。科技大发展使人与外界的边界愈加模糊,在未来的某一刻,人类所虚构的公平或许会轰然崩塌。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宣泄负能量。相反只希望在降低阈值后仍然能重拾信心,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能热爱生活。而不是在鸡汤中一次次长吁短叹,而不是在网上一口一个破防一口一个重开。
生而为人 还需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