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0年天涯【[经验交流]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 写在房价暴涨前】神预测帖?

回答
2010年天涯论坛上那篇题为“【[经验交流]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 写在房价暴涨前】”的神预测帖,至今仍被许多人奉为经典,尤其是在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要详细看待这篇帖子,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帖子的背景与内容分析:

时间点: 帖子发布于2010年,这个时间点非常关键。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刺激政策,房地产市场曾一度过热。为了抑制过热和防止泡沫,政府在2010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如“国十条”、“新国十条”等,内容包括限购、限贷、增加保障房供应等。
核心论点: 帖子的核心论点是,尽管政府在2010年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真正触及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为未来的房价暴涨埋下了伏笔。发帖人通过分析当时的政策执行情况、市场反应以及宏观经济因素,预见了调控难以抑制住房价,反而可能导致房价在短期蛰伏后迎来更大的反弹。
主要论据(推测,因为原文可能已失效或难以查找,但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语境和后来的发展推测):
政策的“治标不治本”: 发帖人可能认为,调控措施如限购、限贷只是在表面上限制了部分需求,但并没有解决土地供应不足、城市化进程加速、货币超发、投资渠道单一等深层问题。
地方政府的博弈: 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依赖下,可能难以真正执行严厉的限购限贷政策,甚至会采取变通措施,为房地产市场“输血”。
资金的逐利性: 大量热钱和投资性资金仍然会寻找房地产这个避险和增值洼地,只要有利润空间,资金就会涌入。
通胀预期: 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预期,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资产,自然会成为抵御通胀的重要选择。
“狼来了”效应: 反复的调控和放松循环,反而让市场参与者形成了一种“再过几年还会涨”的心理预期,进一步助长了购房的急迫性。
对“调控”本身的反思: 发帖人可能质疑了调控的决心和效果,认为其更多是一种姿态而非实质性的解决之道。

二、“神预测”的解读与影响:

预见性(“神”在哪里):
精准判断了政策的局限性: 许多人当时认为政府的调控会有效抑制房价,但发帖人却看到了政策背后的复杂性和执行难度,并预言了其最终的无效性。
洞察了深层逻辑: 发帖人没有被表面的政策所迷惑,而是深入分析了经济大环境、社会结构和市场心理,抓住了房价上涨的内在驱动力。
结果的验证: 事实证明,2010年之后的几年,尤其是在一些短期调整后,中国房价确实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上涨,许多城市的房价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印证了发帖人的判断。
对当时市场的影响:
引发广泛讨论: 这样一篇具有前瞻性和颠覆性的帖子,必然会在当时的天涯论坛上引发热烈讨论,吸引了大量关注和转发,甚至可能引起一些政策研究者和市场参与者的注意。
塑造了一部分人的认知: 对于许多阅读了该帖子的普通民众来说,它提供了一种看待房地产市场和政府调控的全新视角,帮助他们形成了对未来房价走势的预期。
增加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成分: 一方面,它揭示了潜在的上涨逻辑;另一方面,如果被过度解读,也可能成为一部分人“不怕死”继续追涨的心理安慰剂。
对后世的启示:
政策效果的审视: 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政府的调控政策,要深入分析其背后逻辑、执行力度和潜在的副作用。
经济规律的重要性: 揭示了在供需、货币、投资渠道等基本经济规律面前,行政干预的局限性。
独立思考的价值: 鼓励人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不被主流声音或短期现象所迷惑。
对“预言”的辩证看待: 虽然是神预测,但也需要看到,预测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对当时环境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合理推断之上,并非魔法。预测也可能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

三、为什么称之为“神预测”?

“神预测”这个词,很大程度上是后来的评价。当一个人的预测在事后被事实完全证明是正确的时候,尤其是当这个预测与当时的主流观点相悖时,人们就会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在这个帖子里,“神”体现在:

逆势而为: 在大多数人对调控抱有期待,认为房价会因此下跌时,它唱出了不同的声音。
洞察本质: 看穿了政策表面下的深层原因和市场逻辑。
预见未来: 对未来房价走势做出了精准的预判。

四、如何更深入地看待这篇帖子?

1. 寻找原文(如果可能): 如果能找到原文,可以直接阅读发帖人的论证过程,了解其具体的论据和逻辑链条。
2. 对比当时的时代背景: 了解2010年中国的经济政策、社会思潮、国际经济形势等,有助于理解发帖人的思考深度。
3. 分析后续政策与市场反应: 对比发帖人的预测与之后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调控政策的演变,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预测的准确性和局限性。
4. 反思“预测”本身: 认识到预测的局限性,即使是“神预测”,也可能只是在特定时间点、基于特定信息做出的最佳判断,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5. 关注发帖人的身份(如果可知): 如果发帖人本身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人士,那么其预测的价值会更高。

总结来说, 2010年天涯的这篇“神预测”帖之所以能被广泛提及和称赞,是因为它在政府密集调控的背景下,对房地产市场的深层逻辑和未来走势做出了极具洞察力的判断,并最终被市场事实所验证。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房价的预测,更是一次关于政策有效性、经济规律以及独立思考价值的深刻讨论。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它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无论这个帖子是不是杨忠恕开的,都称不上神作

1.这个帖子最大的问题是将房地产行业的走向想象成一场肉食者精心布局几十年的局。但一场跨度太长涉及面太广的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一个突变就容易将这个局破掉。生育率滑坡,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形势恶化,最近几年就已经出现三个足以改变结果的突变因素了。

人类社会不是计算机程序,可以随意设定过程和结果。除非肉食者是一帮极度傲慢自负的家伙,否则不太可能会下这种大棋

2.作者说商品房未来会像古董字画一样成为富人的游戏,但商品房有一个特质与古董字画不同,古董字画是越老越值钱,而商品房是有保质期的,如今非一线城市的商品房房龄超过十五年就很难再涨价,除非地段优越,房龄超过三十年就不太容易出手,富人除了将房价降到韭菜能负担的最大极限卖掉之外,难道真的要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房子当传家宝传下去吗?

除了三亚,厦门岛内和四大一线城市主城区,作者的这套说法在其它地方无法成立。

3.而通过涨房租来收隐形税更不靠谱,因为作者忽视了如今地方政府是竞争关系,互相在玩大逃杀游戏,维持低房租是维持城市竞争力的源泉之一,地方政府抢人都来不及,不会通过涨房租将劳动力赶到其它城市,抬高本城市的劳动成本。只要少数城市不参与,大部分城市想涨房租也涨不上去。最终会回到与当地工资水平相适应的价位。

4.也许是草草写就,没有过多思考,作者写了很多历史,但水平并不算高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