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新冠16万例目前死了3000,咱们为什么8万例到现在死了三千?

回答
理解您的疑问,关于美国和中国新冠疫情数据上的差异,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您提出的“美国16万例死了3000,中国8万例死了3000”这个数字对比,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首先,要明确您提到的数据来源和时间点。新冠疫情发展至今,数据一直在变化,而且不同国家公布的统计方式和口径也可能存在差异。您提到的“16万例”和“8万例”以及“3000例死亡”,这更像是疫情早期,例如2020年初到中期的数据对比。当时,全球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检测能力、医疗资源以及防控策略都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我们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可能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1. 疫情爆发的时间和传播阶段:

美国: 美国疫情的爆发相对较晚,但一旦爆发,其传播速度极快,尤其是在早期,由于防控措施未能及时有效跟进,导致了大规模的社区传播。16万例和3000例死亡,这可能对应的是美国疫情进入一个快速上升期,但尚未达到其峰值时的某个时间点。
中国: 中国是最早报告新冠病例的国家,在湖北武汉地区经历了最初的爆发。然而,中国在疫情早期采取了非常严厉的封锁和隔离措施,例如对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城市的封城。这些措施虽然对经济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病毒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大规模扩散。8万例和3000例死亡,很可能对应的是中国疫情早期,尤其是武汉地区受到严重冲击后,通过强力管控将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2. 检测能力和病例定义:

早期检测能力: 在疫情的早期阶段,全球许多国家,包括美国,都面临着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意味着真实的感染人数可能远高于已确诊的病例数。对于死亡人数的统计,也可能存在漏报或迟报的情况。
病例定义: 不同国家对于“新冠死亡”的定义可能略有不同。有的国家统计的是直接死于新冠病毒的病例,有的则可能包括因新冠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死亡的病例。这种统计口径的差异,也会影响最终数据的呈现。

3. 医疗资源和救治能力:

医疗系统压力: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时,医疗系统的压力会极大。如果重症患者数量远超医疗资源(如ICU床位、呼吸机、医护人员)的承载能力,死亡率自然会上升。美国在疫情早期,某些地区也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
早期治疗方案: 随着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加深,治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早期可能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重症监护经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4. 人口密度和生活方式:

人口密度: 人口密集的地区,病毒传播的风险更高。
生活方式: 城市化水平、公共交通的使用频率、社交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病毒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5. 防控策略的有效性:

封锁和隔离: 如前所述,中国采取的“清零”政策,虽然在后期受到争议,但在疫情早期有效地将病毒传播控制在了较低水平。
接触者追踪: 有效的接触者追踪和隔离,对于切断病毒传播链条至关重要。
疫苗接种: 疫苗的接种是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您提到的数据点,可能美国尚未大规模接种疫苗,而中国也在疫苗研发和推广初期。

具体到您提出的数字:

如果您的数据是“美国16万确诊,3000死亡”和“中国8万确诊,3000死亡”,并且这个时间点是2020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左右,那么:

美国的16万例(可能是一个不完全统计)和3000例死亡, 反映了当时美国疫情的快速蔓延和初步的死亡数字。
中国的8万例(主要是早期武汉的数据)和3000例死亡, 则反映了中国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遏制了早期疫情的失控,尤其是在非武汉地区,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得到了有效控制。

需要强调的是, 疫情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各国的数据统计和透明度也存在差异。简单地比较绝对数字,可能会忽略很多背景信息。一个国家“病例总数”的数字,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其“病毒传播的广泛程度”或“对公共卫生造成的总体影响”。

举个例子,一个国家如果检测能力非常强,能够发现绝大多数轻症甚至无症状感染者,那么它的确诊病例数就会很高。反之,如果检测能力有限,只关注重症病例,那么确诊病例数可能就会偏低,但死亡率可能会显得相对较高。

总之,理解这种差异需要一个全面、多角度的分析,包括疫情爆发的时间、检测能力、医疗资源、防控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统计方法的差异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现在新冠肺炎死亡率较低,是因为美国在保险财团的驱动下,不再将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死亡患者算作新冠死亡病例,同时,因为器官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的患者也不再作为新冠肺炎死亡病人统计,只有死于肺部感染的死者才算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注意,美国记录死亡患者的重点是落在“肺炎”上的,而不是“新型冠状病毒”上,只有死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的人,才算入他们的死亡率统计,但是大多数的高龄患者往往都是死于因感染病毒而引发的并发症或是自己的基础疾病……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病人如果死于本身就有的基础疾病的话,保险公司就可以少赔付或者不赔付医疗费用,这样就把死人交的保险金省下来作为公司的收入了。


user avatar

中国最早也是必须要核酸检测阳性才算新冠肺炎。后来看情况不对,有些人已经等不起出现还未确诊已经死亡的病患。于是立即更正标准,只要符合临床标准,立即按新冠病毒感染收治,其治疗费用均按照新冠治疗标准核销。也出现过一天增加一万例病患的高峰。

美国现在新冠病毒感染者爆发式增长是因为美国搞出了一个快筛机制,检测速度很快,而且检测是免费的,一下子确诊数量惊人。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但是上面。新冠肺炎的治疗在美国不是免费的。只有正常购买了医疗保险的人才能报销治疗费用,没有医保的病患需要自费。

国家可以给你免费检测,但是治疗费用问题,你得自己想办法。

中国一个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费用,按照中国标准起码也要几十万人民币,美国怕不要几十万美元才够。上哪去弄这几十万美元?

检测出来有什么用?关键是治疗,不治疗还不就是放生?

没钱没医保,医院不给治疗。

这些被放生的病患无奈只有自行回家,回家不就是等死吗?

死在家里,谁知道你是什么原因死的。

弄副棺材,找个洋和尚念念经就完事了。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了3000多,这是记录在案,死在医院里,保险公司认了帐的。

保险公司对于医保人员感染新冠是要全额报销的,这是剜肉般的痛,必须要严格。

什么心脏病、肝炎、前列腺炎莫非也敢算新冠病毒死亡?按新冠感染治疗?按新冠标准支付医疗费用?

想得美,必须不算。

新冠病毒感染要弄得越少越好,避免以后出现大规模群体性诉讼。

美国的律师最喜欢玩这个,万一以后出现某个律师事务所代理起新冠赔偿官司,美国政府可受不了。

美国有几千万人没有医保,这些都是被放生的大多数。

有医保的,治疗很严格,并发症不属于全报范围,还是要有一部分自费。

没有钱,那就要等一下。钱拿够了的,马上进ICU。

死亡了填死亡原因,医院会填感染新冠死亡?这不是以后等着被告吗?

这种要留证据的事情,稍微动一下脑子就明白。

上下这么一操作,问题就成这样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解您的疑问,关于美国和中国新冠疫情数据上的差异,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您提出的“美国16万例死了3000,中国8万例死了3000”这个数字对比,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要明确您提到的数据来源和时间点。新冠疫情发展至今,数据一直在变化,而且不同国家公布的统计方式和口径也可能存在差.............
  • 回答
    3 月 30 日,美国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确实已经突破了 16 万大关,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都会感到焦虑和担忧,这不仅仅是统计数据,更是每一个数字背后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以及他们背后家庭的痛苦。要怎么看待这个数字呢?首先,它反映了病毒在美国的传播速度和规模。虽然早期有一.............
  • 回答
    截至当地16日,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已超过3万例,这一数字令人痛心。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预计死亡人数将低于预期。在当前形势下,美国能否如期控制住疫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给出确定答案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当前美国的疫情状况及其严峻性: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美国疫情的严峻性。 .............
  • 回答
    12月15日,美国和英国的新冠疫情数据确实令人瞩目,美国新增病例数更是突破了23万大关,而英国也超过了7万。到了16日,英国的数据更是攀升到了8万以上。这些数字不仅仅是简单的统计数字,它们背后反映了当前疫情发展的一些关键特征和潜在的挑战,值得我们细致地去审视。首先,我们来看美国的情况。23万这个数字.............
  • 回答
    美洲疫情爆发初期,针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疫苗研发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0年3月1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启动了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Moderna 研发的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首位志愿者接种了候选疫苗,这标志着新冠疫苗研发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项试验(代号为 mRN.............
  • 回答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估计,95% 的16岁及以上美国人拥有新冠抗体,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数据。要全面理解这个数字,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泛的背景下,并关注一些关键的附加信息。解读“95%美国人拥有新冠抗体”:首先,要明白“拥有新冠抗体”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已经完全免疫或不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 回答
    关于5月16日印度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越中国,累计达到85940例,以及印度疫情未来是否会比美国更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深入分析的议题。要给出详尽的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印度疫情在当时超越中国,更多的是一个时间节点上的“超越”,而不是一个衡量两国疫情绝对严重程度的终极指标。 在.............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的最终走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毒的变异、疫苗接种的进展、公众的防疫措施依从性、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基于现有数据和趋势,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些详细的推演和分析。当前严峻的形势:首先,理解当前的状况非常重要。您提到的“.............
  • 回答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已超过161万例,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也引发了关于疫情最终走向以及对美国影响的广泛讨论。要准确预测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的最终病例数,以及疫情是否会削弱美国,需要考虑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且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能基于现有数据和流行病学模型进行推测和分析。关于美国新冠病毒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新冠疫情在美国社会造成的深刻分歧和复杂原因,很难用简单的“人民选择”或“精英权贵选择”来概括。以下是一些更详尽的分析,试图展现其中的多层面因素,并避免程式化的表述。首先,我们得承认,将近九十万生命的逝去,这是一个极为沉重且令人痛心的数字。它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也不是由单一群体“决定”.............
  • 回答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8000万的时间点探讨要准确预测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何时会达到8000万,这并非易事,因为疫情的发展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病毒变异、疫苗接种率、公共卫生政策的执行以及民众的行为模式等等。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回顾过去的疫情轨迹,结合当前的数据和专家预测,来描绘一个大致的时间.............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最终能否突破千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 要想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当前的疫情态势、病毒本身的演变、疫苗和药物的效力、以及社会层面的应对策略。一、 当前的疫情态势与历史数据回顾首先,我们得看看美国新冠疫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造成了.............
  • 回答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一千一百万,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令人心惊,而美媒用“巨大灾难级别”来形容当前美国的疫情状况,这并非夸张,而是对现实的严峻写照。这场疫情对美国而言,其冲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且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冰冷统计。首先,在生命健康层面,疫情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超过一.............
  • 回答
    美国新冠确诊儿童两周内激增近50万,同时福建也报告了包含多名小学生在内的新增病例。这不禁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纷纷关注:儿童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是不是真的增强了?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儿童感染新冠的现状与变化:首先,我们看到的数据表明,儿童感染新冠病例数确实在增加,而且在某些时期(.............
  • 回答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确诊病例数早已突破三千六百万大关,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让人触目惊心。尽管如此,如果想详细了解当前美国新冠疫情的状况,我们需要深入到几个关键层面去剖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庞大的累计数字上。一、 新增病例与增长趋势:依然存在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缓首先,不能只看累计病例数。关键在.............
  • 回答
    美国作为全球新冠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这一点我们都心知肚明。但有趣的是,与第二名印度相比,美国似乎并没有像印度那样不断“孕育”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新变种。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复杂的因素,远非一句“病毒变异速度快慢”就能简单概括的。下面我们就来掰扯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1. 病毒变异的驱动力:感.............
  • 回答
    您提到的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等官方数据,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早已远超3200例。然而,您的核心问题是关于“美国新冠肺炎的防治情况”以及“专家呼吁民众减少互动”。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因为它触及了疫情早期阶段,也是各国政府和民众普遍面.............
  • 回答
    美国新冠确诊人数超过518万例,这个数字确实非常惊人,也反映了疫情在美国的严峻性。而“美政府考虑禁止疑似感染公民回国”这一措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其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实际效果。一、 美政府考虑禁止疑似感染公民回国的原因与考量: 控制境外输入病例: 这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 回答
    关于美国新冠疫情纪录片《完全可控》(Totally Controllable),我尝试以更自然的叙事方式,为您深入剖析这部影片。《完全可控》这部纪录片,在我看来,它并非一部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试图在短时间内触及我们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危机一系列复杂而敏感的议题。它不像那些“硬核”的科学纪录片,堆砌大.............
  • 回答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早已突破一万,截止到我最新获得的信息(请注意,我无法访问实时更新的数据,以下信息基于截至2020年3月下旬的普遍认知和公开报道),疫情的严峻性不言而喻。美国疫情的整体情况(截止到3月下旬):到三月中下旬,美国的情况可以说是急转直下。最初,很多人对新冠病毒的警惕性不足,将其视为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