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 3 月 16 日开始,首位志愿者已接种候选疫苗?

回答
美洲疫情爆发初期,针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疫苗研发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0年3月1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启动了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Moderna 研发的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首位志愿者接种了候选疫苗,这标志着新冠疫苗研发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项试验(代号为 mRNA1273)由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凯撒医疗集团 Permanente 研究中心负责,由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资助。该试验设计为随机、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的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试验的关键细节和意义:

试验设计:
参与者: 招募了大约45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志愿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不同剂量的疫苗或安慰剂。
剂量递增: 试验分为三个队列,每个队列的志愿者接受不同剂量的mRNA1273疫苗(25微克、100微克和250微克),以确定最安全的有效剂量。安慰剂组的志愿者则接受生理盐水注射。
评估指标: 主要评估指标是疫苗的安全性,包括不良反应(如发烧、头痛、注射部位疼痛等)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次要评估指标包括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即志愿者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免疫反应。
试验周期: 志愿者将接受两次注射,间隔约28天。在注射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定期进行随访,监测其健康状况和免疫反应。

mRNA技术:
Moderna 的疫苗采用的是信使RNA(mRNA)技术。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将一段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的mRNA序列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中,然后将其注入人体。一旦进入人体细胞,这些mRNA分子就会指导细胞制造刺突蛋白。
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这些刺突蛋白识别为外来物质,从而产生抗体和其他免疫反应,为未来接触到真正的病毒做好准备。
mRNA疫苗的优势在于其研发速度快,生产流程相对简单,并且可以根据病毒变异快速调整疫苗序列。

意义与影响:
里程碑式的进展: 3月16日启动的这项试验,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批针对新冠病毒疫苗进行的人体临床试验之一,显示了美国在疫苗研发领域的快速响应和行动力。
快速推进的背后: 尽管这是早期试验,但其启动速度之快体现了公共卫生部门和制药公司在疫情爆发后的紧迫感和紧密合作。疫苗的研发通常需要数年时间,而新冠疫苗的研发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进入了人体试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速度。
早期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I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证明疫苗在人体内的基本安全性,以及是否能诱导有效的免疫反应。如果数据积极,将为后续更大规模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奠定基础。
为全球疫苗研发提供信心: Moderna 的疫苗试验成功启动,为全球其他公司和研究机构的疫苗研发注入了信心,并可能为后续疫苗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面临的挑战: 尽管这项试验是重要的第一步,但新冠疫苗的研发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疫苗的有效性(能否显著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需要在更大规模的III期试验中得到验证。其次,疫苗的长期安全性和可能的副作用也需要持续监测。最后,大规模生产和公平分配疫苗也是巨大的挑战。

后续发展(基于已知信息):

在本次I期临床试验之后,Moderna 的疫苗(mRNA1273,后来被称为 Spikevax)经历了快速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2020年底,Moderna 宣布其疫苗在II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高水平的有效性,随后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

总而言之, 美国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于3月16日开始,首位志愿者接种候选疫苗,标志着疫苗研发进入了关键的第一步。这不仅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应对全球疫情挑战的重要希望。试验的快速推进得益于mRNA技术的优势以及各方的紧密合作,同时也为后续更大规模的试验和疫苗的最终问世奠定了基础。这项事件的意义在于展现了科学界和产业界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遏制疫情的决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做疫苗的但一直很关注moderna,我抛砖引玉简单写点东西,希望大佬们斧正。

  1. 为什么这个疫苗这么快?

Moderna这次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是mRNA疫苗,不是传统疫苗。

传统疫苗是把减毒或灭活后的病原体、或者病原体的一部分(“抗原“)注射进人体,人的免疫系统识别抗原之后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传统疫苗研发的风险比较低,但筛选减毒/纯化的病原体株时间较长 ,同时疫苗生产工艺比较繁杂,所以不适合突发疫情的快速响应

mRNA疫苗是一种新的疫苗技术。注射到人体内的并不是病原体本身,而是病原体特异的mRNA序列(比如新冠病毒用来和ACE2受体结合的S蛋白)。脂质体包裹的mRNA在肌肉注射后可以进入肌肉细胞,mRNA在肌肉细胞里被转录成病原体特异的蛋白,并表达在MHC1受体上。Dentritic Cell可以识别肌肉细胞上表达的病原体蛋白,激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换句话说,通过注射mRNA,让可以人体细胞成为表达和展示的机器


mRNA疫苗不需要繁杂的菌株筛选过程,只要涉及mRNA序列,合成,脂质体包裹 简单几步,几周之内就能完成少量生产,加快推进接下来的临床前和临床后。同时mRNA生产工艺相比传统疫苗简单,不需要生产biologics严格的生产线和设备要求,适合大量生产快速响应突发疫情。

2016年寨卡病毒危机当中,mRNA技术的龙头企业Moderna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 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BARDA)合作,启动寨卡病毒的研发计划。从mRNA序列合成,到完成临床前动物实验,到临床试验申报(IND)只花了10个月,堪称疫苗研发历史之最,也充分体现了mRNA疫苗快速响应突发疫情的特点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突发,Moderna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合作,直接跳过证明疫苗有效性的灵长类动物实验(有传言说NIH进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老鼠实验),从项目开始到临床一期实验开始仅花了2个月时间。2个月时间完成mRNA疫苗的设计和生产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可以回击美国生化武器阴谋论的指控),但省去半年临床前证明疫苗有效性的灵长类动物实验的时间无疑是一场豪赌,在下文我也会深入讨论。


2. 临床试验要花长时间?

根据Clinicaltrial.gov的数据 (clinicaltrials.gov/ct2/),moderna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将在征集45个健康志愿者,在第1天和第29天注射两次,主要临床终点是疫苗的不良反应(在注射后的7天衡量短期不良反应,并会随访394天来查看长期不良反应)。

同时,这次临床试验的次要终点是在疫苗注射后的第1-57天查看志愿者体内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情况。换句话说,这个临床1期实验也会看新冠疫苗的效果。

这次临床试验预计在6月1号结束。除了长期不良反应以外,其他结果,包括短期不良反应和抗体产生情况,不出意料应该会在9月前公布。


3. 临床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简而言之:安全性上问题不大,但效果上风险较大

一个药物或疫苗想要上市,需要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两点:安全性,和效果。

安全性

疫苗的安全要求非常严格,本次Moderna的mRNA疫苗的一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主要临床终点”)也是证明疫苗的安全性(短期和长期不良反应)。虽然还没有mRNA疫苗批准上市,但Moderna已经有多个疫苗通过一期甚至二期临床试验证明非常安全。例如:

Moderna之前共在5个mRNA疫苗的一期临床试验中(下图可以看到总结),一致证明了mRNA疫苗可以接受的安全性。所以,我有信心相信这次moderna的新冠疫苗在安全性上应该不成问题。


效果

Moderna的新冠疫苗是否有效果(让接种人产生对新冠S蛋白的抗体),我有一定的担忧。原因有两个

(1) mRNA疫苗有临床一期未能产生足够抗体而失败的先例。前文提到的从合成序列到IND只花了9个月的寨卡病毒疫苗mRNA-1325,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可以产生抗体并保护灵长类动物免受寨卡病毒感染,在临床一期试验中却证明在人体内没法产生足够的抗体。Moderna又回炉重造,重新选择了一个mRNA序列mRNA-1893,重新一个新的一期临床试验。新的候选疫苗mRNA-1893比之前的mRNA-1325有效性增加了20倍,算是挽救回了这个项目,但这样的回炉重造带来的时间上的损失,不禁让人感叹,为什么不在第一次选择mRNA序列上多下点功夫呢?


Moderna的其他mRNA病毒疫苗在临床一期中都证明了满意的抗体产生,但唯独这个快速响应的寨卡疫苗却在临床一期失败了,是否证明Moderna快速响应机制中推进太快,没有像其他疫苗研发一样“慢工出细活”呢?这次新冠的快速响应有多大可能重蹈覆辙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2) 这次新冠疫苗跳过临床前动物实验,增加了失败的风险。正常药物和疫苗研发过程,都需要在临床前在疾病的动物模型中筛选多个候选分子,找出在动物中效果最好、毒性可以接受的候选分子来进行后续的临床试验。换句话说,临床前实验很多时候是一个“漏斗”,用低成本的方式找出在人体中可能成功最大的候选分子。

而这次新冠因为在全球传播太快,动物模型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好,人类已经面临了严重挑战,疫苗研发迫在眉睫。这次Moderna的疫苗没有按照惯例做完完整的动物实验(按传言只做了一个小规模的老鼠实验,完全跳过了证明抗体效果金标准的灵长类动物实验)就直接推进临床试验,之前很少有先例。节省了半年的时间,也必然的增加了失败的风险


4. 这次的疫苗过多久可以上市?

常而言,疫苗研发是个非常费时的过程。在一期临床试验结束以后,一般都要在进行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在几百个志愿者中找到最适合的剂量,并进一步对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估。三期临床在几百乃至几千个志愿者中进行双盲对照试验,确定性的证明疫苗的效果。举一个例子,Merck的四价HPV疫苗Gardasil三期临床在6463名女性中进行了实验,耗时长达4年,终于获得FDA批准[1]。 Merck的后续九价HPV疫苗,临床三期是在14215名女性中随访了6年[2]。根据Mark Feinberg, president and CEO of the International AIDS Vaccine Initiative的采访,平均疫苗研发周期在10-15年[3]。

对于迫在眉睫的新冠危机,我们肯定不能等10-15年。如果Moderna或者其他公司的疫苗能在一个小的临床2期甚至1期实验中证明效果,FDA迫于政治和流行病学的双重压力也会快速审批。根据“美国钟南山" Anthony Fauci的说法,这次Moderna的疫苗如果一切顺利,需要花12-18个月[4].

甚至我大胆估计,如果这次1期实验中疫苗产生抗体的效果大放异彩,今年9月获得FDA审批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前提一定是:1期临床试验不光短期安全性没有问题,产生抗体的效果一定也要足够好。回到我前文对这个疫苗的分析,我对这个疫苗的安全性并不担心太多,但效果最终怎么样,现在判断还为时尚早


这次疫苗研发Moderna也没有独行。同样在快速响应的mRNA疫苗赛道,两家德国公司CureVac和BioNTech的研发进程也有条不紊,BioNTech更是今天和复星药业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新冠的mRNA疫苗,并计划在4月底在中国、德国和美国开始临床试验。Inovio Pharmaceuticals也计划在今年晚些开始DNA疫苗的临床试验。鸡蛋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我有理由期待在明年的这个时候以前,至少有一家公司会有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

希望到时候不会太晚。


[1] nejm.org/doi/10.1056/NE

[2] investors.merck.com/new

[3] statnews.com/2020/03/11

[4] businessinsider.com/us-

文中截图均可在modernatx.gcs-web.com/emodernatx.gcs-web.com/f找到。

user avatar

知识星球内有位一直关注mRNA疫苗进展的人士。

2.8消息——

2.25消息——

3小时前(3.17),根据最新新闻的消息——

「真知拙见KnowledgeHot」

t.zsxq.com/7Iy7EeM


mRNA疫苗目前全球还没有临床上市的一个品种,能不能这次突破还需要看免疫效果。

但是mRNA疫苗和DNA疫苗,如果没有合适的佐剂,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比亚单位疫苗或者传统的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要差劲。所以,还是得看效果。

卫健委就稳妥的多,五条路线齐头并进。

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说的几种疫苗策略(技术路线)有5条——

  1. 灭活疫苗
  2.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
  3. 腺病毒载体疫苗
  4.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5. 核酸疫苗

关于新冠的疫苗,我已经总结了一部分的科普专栏了:

Vigorous Cooler:第一批人体注射新冠疫苗?。【3. 腺病毒载体疫苗】

Vigorous Cooler:新闻里港大的喷鼻疫苗是个什么原理?。【4.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Vigorous Cooler:新闻里说港大的核酸疫苗是怎么回事?。【5. 核酸疫苗】

并且在回答里解释了疫苗的流程——



说实话,我最看好的是2,3,4。

1——

灭活疫苗需要的生产车间也必须是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防护水平,对操作人员要求也比较高,危险系数大,不经济,产能估计提高也悬

5——

mRNA疫苗的限制因素有两条,一条是产能不好扩大,另一条是需要合适的佐剂来提高免疫效果,不然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不高。

3——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这个就是陈薇院士和康希诺公司在弄的,是非常成熟的疫苗载体平台,生产滴度可以非常高的,腺病毒包装效率非常好。又有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经验,我投一票。

目前已经在招募志愿者了——

具体看这里——

2——

另外就是亚单位疫苗了,这个也非常值得期待。

因为生产流程非常安全,对操作人员无害。

表达体系可以是各种载体,国内疫苗厂那么多,比如生产乙肝疫苗的酵母体系等等。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亚单位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能不能保护机体免于新冠病毒感染,这需要临床前评价好。可能需要对亚单位做好设计,比如S蛋白三聚体融合前的结构维持等等。

4——

至于卫健委的第4条策略——减毒流感疫苗方案,可能也是突破的一条。

专栏里介绍过疫苗的原理——


这个可以通过呼吸道途径免疫,所以可能对新冠的预防效果更好,目前国内好像没有上市的(最近好像刚获批?),但是国外有,这也是下一代流感疫苗的方向。

现在全球大流行,疫苗的生产能力必须要摆在台面上讨论了。


专栏里也科普过核酸疫苗的流程——

简单说一下核酸疫苗,以DNA疫苗为例(mRNA疫苗差不多同理)。

首先要清楚的“中心法则”,也就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基因组的信息存储在DNA里,DNA通过转录,编码出一条信使RNA(mRNA),而mRNA可以翻译为多肽链,多肽链在一些辅助进行正确折叠成为蛋白质,进而调控生命的各个过程。中心法则到现在已经修补了很多了,现在但是我们要清楚的就这么多——DNA到RNA再到蛋白质

生物课应该提过,细胞是有一层细胞膜的,细胞膜的组成是脂质双分子层。

我们利用这个特性,在体外弄出来一种脂质体的东西,就可通过脂质体的脂质双分子层和细胞膜进行融合,进而将脂质体里包裹的东西送入细胞

而如果是DNA,DNA会进入细胞核,转录出mRNA,然后翻译蛋白。

如果是mRNA,则直接翻译蛋白。

质粒上表达的如果是病毒的蛋白,那就模拟了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APC)会处理这些蛋白,将其消化,消化后的一段段很短的几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段,抗原提呈细胞会将其放到一个自己的一个蛋白——MHC上面的沟槽里,并且根据MHC分子的不同,可以结合不同的T淋巴细胞。而不同的T淋巴细胞接受信号后可以有不同的下游行动[1]

MHC-I类分子结合CD8+ T细胞(CTL),促进CTL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将表达外源蛋白的细胞杀死;这种免疫应答的产生一般和高水平的gamma干扰素有关(γ-干扰素)。因为产生的效应应答是通过T细胞来杀细胞,所以叫细胞免疫

MHC-II类分子结合CD4+ T细胞,CD4+ T细胞会结合B细胞,作为一个打辅助的,促进B细胞的激活,而B细胞激活以后就会分化,成为一个不停吐子弹(抗体)的浆细胞。B细胞分泌抗体在白细胞介素-4存在的情况下抗体分泌能力增强,因为抗体是分泌到外界起作用的,所以这种免疫应答叫体液免疫


核酸类疫苗的通病——诱导的免疫效果一般。


所以不要太乐观,因为就算弄出来了,你是不清楚他的功效的,需要动物水平进行评价,人群中安全性评价。周期很长的,最短3个月。这还是每一步都不能出错的基础上,所以最近《科学》上的评论文章说了——

Scientists are moving at record speed to create new coronavirus vaccines—but they may come too late.[2]

(科学家正以史无前例的的速度开发新的冠状病毒疫苗,但可能为时已晚)

当时这个评论现在真是应了景了。

参考

  1. ^ Intranasal DNA Vaccine for Protection against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Delivery Perspectives. Xu Y,et al Pharmaceutics 2014 Jul 10
  2. ^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1/scientists-are-moving-record-speed-create-new-coronavirus-vaccines-they-may-come-too
user avatar

如果美国真的是1月20号发现第一例新冠患者,然后美国政府觉得不重要,所以没有去大规模生产核算试剂,那么为什么要把难度级别更高的疫苗推进的这么快。

从18年开始,所有经济学家都在说,按照10年一次经济危机的规律,美国需要一次经济危机,然后香港开始乱,但是就是引爆引爆起来。

中国疫情起来的时候,已经给美国好多时间准备了,可是美国就是没反应,反而压制关于新冠病毒。

然后前几天新冠疫情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3月16号美股熔断,世界陷入经济危机。

所有人都在辟谣美国生化论,可是今天美国明明政府承认第一例新冠患者比我们,但是人体实验却比我们早。

美国Moderna公司,3月5日该公司疫苗“mRNA-1273”临床试验获批,3月16日,4名受试者在西雅图接受了疫苗注射。

我国是3月17号,我只跪在地上说美国科技实力好强大,疫苗这么快就出来了。可是为啥新冠检测这么慢。

新冠检测科技含量低于疫苗这个是肯定的吧?可是美国为啥就是不肯大规模检测以及检测结果,谁能告诉我,两个难度级别明明不一样的东西,为啥难度低的这么难搞,反而难度高的速度上线。

美国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医疗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在新冠疫情表现上,我一直觉得美国言过其实,可是疫苗一出来,我开始怀疑人生了。

高赞回答都在说美国如何牛逼,我就问一句简单的,谁能告诉我。

如果美国真的是1月20号发现第一例新冠患者,然后美国政府觉得不重要,所以没有去大规模生产核算试剂,那么为什么要把难度更高的疫苗推进的这么快。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670631658999808


为啥美国政府看着中国这么严重,但是就是遮掩迟缓,不肯行动,然后直到美股熔断,然后疫苗火速上线,谁来告诉我?

user avatar

感冒从来都没有感冒药!


我们都以为是 感冒药治好了感冒!这次疫情也一样,跟感冒一样!


包工头老W:《感冒从来没有感冒药-重新认识病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洲疫情爆发初期,针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疫苗研发便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0年3月1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启动了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Moderna 研发的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首位志愿者接种了候选疫苗,这标志着新冠疫苗研发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项试验(代号为 mRN.............
  • 回答
    关于美国跳过灵长类动物实验直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人体测试的说法,实际上 并不准确,或者说是一种误解和简化。准确的理解是:美国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过程中,虽然为了加速进程,对某些传统意义上的动物实验步骤进行了优化和压缩,但并未完全跳过所有动物实验,尤其是在早期阶段的研究和安全性评估方面。而且,即使是跳过.............
  • 回答
    2021年9月,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累计突破4000万大关,这无疑是疫情发展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节点,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40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 一个人感染新冠,可能意味着他(她)的健康受到威胁,可能经历痛苦的病程,甚.............
  • 回答
    截至2021年5月24日,美国新增新冠病例数骤降至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疫苗是否已经终结了美国的疫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不能简单地画上句号。表面上的“胜利”与背后原因的分析: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病例数的急剧下降是疫苗接种大规.............
  • 回答
    美国新冠死亡病例突破30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数字,它代表着无数个家庭的破碎和生命的陨落。这个数字不仅是统计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美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付出的沉重代价的直观体现。30万这个数字背后,我们能看到什么? 生命的逝去: 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有三十万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我们。.............
  • 回答
    在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过30万,平均每天约有2500人因此丧生,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数字,它反映了这场疫情对美国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我们需要更详细地审视一下当时的疫情状况。严峻的死亡数字:不只是一个统计学数字30万这个数字,绝非仅仅是屏幕上跳动的冷冰冰的数字。它代表着30万个.............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累计确诊病例突破2000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且沉重的数字。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据,更是一个横跨了生命、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多个维度的巨大伤痕。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一、数字背后的人文关怀:无数生命的消逝与家庭的破碎2000万确诊,这意味着美国有2000.............
  • 回答
    关于美国海军医疗船“安慰号”(USNS Comfort)和“仁慈号”(USNS Mercy)部署到纽约,以应对新冠疫情的事件,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并非空穴来风。但要详细了解这件事,需要区分事实、数字以及实际运作情况。首先,“10艘医疗船”这个数字并不准确。 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美国海军确实.............
  • 回答
    看到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反超中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尤其是在疫情早期中国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在疫情发展中的表现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数字本身,还有背后的原因、社会应对机制以及国际比较等多个层面。首先,.............
  • 回答
    关于美国发布新冠病毒溯源问题“解密版报告”以及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一、 美国发布“解密版报告”的背景和目的: 国内政治压力: 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国内,尤其是共和党方面,对病毒起源的政治化操作非常普遍。要求调查“实验室泄漏论”的声音持续存在。美国政府(特别是.............
  • 回答
    关于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政府控制新冠病毒手段的支持率达到55%这一说法,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因为“支持率”这个数字本身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其背后反映的民意也并非单一。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关键点:1. 数据来源和调查方法的重要性: 哪个民意调查? 不同的民调机构(如盖洛普、皮尤研究中心.............
  • 回答
    关于“白人与亚裔新冠病毒受体ACE2表达无差异,但吸烟者更易感”的研究,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学现象的描述,背后牵扯到种族、生活习惯以及病毒感染机制的复杂 interplay。首先,我们得知道 ACE2 究竟是什么。ACE2,也就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它在咱.............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在去年 12 月中旬就已在美国出现。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什么?近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可能颠覆我们对新冠疫情早期认知的重要事实:新冠病毒早在 2019 年 12 月中旬,也就是官方通报的首例病例出现之前,就已经在美国传播。这项研.............
  • 回答
    4月28日美国新冠确诊人数超100万:一个里程碑式的危机及其深远影响4月28日,美国新冠病毒肺炎确诊人数正式突破了100万大关,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里程碑,标志着美国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严峻的阶段。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悲剧,是医疗系统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 回答
    好的,关于6月8日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200万这个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上来审视:1. 疫情发展的严重性与规模的警示:首先,2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公共卫生危机。在短短几个月内,一个国家的确诊病例数就达到如此庞大的量级,这无疑是对美国社会医疗系统、经济以及民众生活的一次巨大冲.............
  • 回答
    奥巴马政府时期,我曾在美国国务院任职,主要负责跟进国际公共卫生和安全事务。当时,我们对各种新兴传染病的监测和应对是重中之重,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以来,其起源问题一直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总统拜登下令情报部门在90天内“加倍努力”调查新冠病毒起源,并在随后公布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 回答
    美国加州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宣称发现一种能100%阻断新冠病毒的抗体,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但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它,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理解“100%阻断”的含义:在科学研究中,“100%阻断”通常指的是在特定实验条件下,该抗体能够完全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并完成复制的过程。这通常是在体外实验(.............
  • 回答
    截止到2020年4月28日,美国新冠病毒累计确诊病例突破百万大关,这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心痛的数字。作为全球第一个突破百万确诊的国家,这一事实的背后,是无数的生命被疫情吞噬,无数的家庭因此破碎,更是对美国公共卫生体系和应对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数字的背后,是生命的重量一百万,这个数字本身就显得冰冷而抽象。.............
  • 回答
    看到美国牧师在电视节目中召唤“上帝之风”吹走新冠病毒,这事儿确实挺引人注目的,也挺复杂的,可以从好几个角度来看。首先,从宗教和信仰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在某些宗教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强调神迹和直接属灵干预的群体中,并不罕见。对于信徒来说,他们相信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干预人类事务,包括治愈疾病。牧.............
  • 回答
    关于B站UP主“立党老师”视频《打脸郭杰瑞?揭露美国新冠病毒下的超市真实物价》的看法最近在B站上看到“立党老师”发布的那个关于美国超市物价的视频,题目挺吸引人的,直接点名了郭杰瑞,还说要揭露“真实物价”,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毕竟,疫情期间,大家对物价,特别是国外疫情下的物价,都挺关注的,也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