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加州生物医药公司宣布发现100%的抗体阻断新冠病毒?

回答
美国加州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宣称发现一种能100%阻断新冠病毒的抗体,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但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它,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理解“100%阻断”的含义:

在科学研究中,“100%阻断”通常指的是在特定实验条件下,该抗体能够完全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并完成复制的过程。这通常是在体外实验(in vitro)中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在细胞培养皿中,加入了该抗体后,新冠病毒就无法感染细胞。

详细的分析和需要关注的方面:

要全面评估这一发现的意义和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

1. 研究的具体阶段和发表平台:
预印本(Preprint)还是同行评审的期刊(Peerreviewed journal)? 如果是预印本,意味着研究尚未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可能存在一些未被发现的错误或局限性。如果是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上,则表明研究经过了同行专家的检验,可信度更高。
是初步的细胞实验还是动物实验或人体临床试验? 这是最关键的区分。
细胞实验 (In vitro): 这是最早期、最基础的实验。即使在细胞实验中表现为100%阻断,也只是证明了其潜在的可能性,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病毒在人体内的环境比细胞培养皿复杂得多。
动物实验 (In vivo, e.g., 小鼠、猴子): 如果研究进展到动物模型,并显示出显著的保护效果,那么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动物模型与人体仍存在差异,结果不能完全等同。
人体临床试验 (Clinical Trials): 这是最终的检验。即使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表现优异,抗体在人体内的有效性、安全性、剂量、给药方式以及能否克服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等,都需要通过严格的多期临床试验来验证。

2. 抗体的作用机制:
作用于病毒的关键部位: 这种抗体是如何阻断病毒的?最常见的作用机制是靶向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尤其是其与人体细胞表面ACE2受体结合的关键区域(如受体结合域,RBD)。如果抗体能够完全结合并遮蔽住这个关键区域,就能阻止病毒附着并进入细胞。
中和抗体 (Neutralizing Antibody): 能够阻止病毒感染细胞的抗体,通常被称为“中和抗体”。“100%阻断”意味着它可能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中和抗体。

3. “100%”的科学严谨性:
实验设计: “100%”是一个非常绝对的说法,在科学研究中需要非常谨慎。是否存在未考虑到的变量?例如,使用的病毒毒株是否具有代表性?实验中病毒的起始剂量是多少?抗体的浓度是多少?是否存在可能绕过抗体作用的病毒逃逸变异?
统计学意义: 即使在实验中观察到“100%”的效果,也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以及其可重复性。

4. 潜在的局限性和挑战:
病毒变异: 新冠病毒一直在不断变异,尤其是在刺突蛋白上。如果这种抗体仅针对病毒的某个特定表位(epitope),那么随着病毒的变异,可能会出现能够“逃逸”这种抗体的新变种。一个有效的抗体疗法需要能够对抗当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变种。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抗体在体内的浓度如何维持?需要多久注射一次?身体能否有效吸收和利用它?这些都将影响其临床效果。
安全性: 即使抗体能有效阻断病毒,它是否会引起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如细胞因子风暴)或其他不良副作用?这需要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详细评估。
生产和成本: 制造高质量、大量且经济可负担的抗体药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给药方式: 是注射、静脉输液还是其他方式?这也会影响其易用性和患者依从性。

5. 与其他疗法的比较和潜在应用:
单克隆抗体疗法: 目前已经有一些单克隆抗体疗法被批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但它们的效果和适用性会因病毒变异而受到影响。这种“100%”抗体如果属实,将是革命性的。
预防性应用: 这种抗体是否可以作为预防性药物使用,例如在疫情高发期或高风险人群中?
治疗性应用: 是否能用于早期治疗,阻止病情进展?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需要谨慎乐观的消息。

积极的一面: 如果这一发现被证明是真实且可靠的,并且能够在后续的严格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那么它将是抗击新冠病毒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可能为全球公共卫生带来巨大的希望,甚至可能改变我们对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预防策略。
审慎的态度: 在科学界,“100%”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在复杂生物系统中实现并维持如此高的有效性绝非易事。我们需要等待更多的数据、更深入的研究和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来证实这一宣称。

建议的后续关注点:

1. 密切关注公司后续的研究进展和发表情况: 查看其是否能按计划进入下一阶段的实验,并能否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详细的研究数据。
2. 了解同行专家对此发现的评论和评价: 科学界会对这一消息进行独立分析和评论,这些评价将非常重要。
3. 关注其是否能应对病毒变异: 这是衡量其长期潜力的关键。

在科学发现的早期阶段,我们通常会听到许多令人振奋的消息,但并非所有都能最终转化为成功的疗法。因此,保持科学的严谨性和耐心等待验证是至关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蛤??

蛤???

蛤?????

100%抑制新冠病毒?你搞出来的是氰化钾吗?

user avatar

如果这个公司股票上市了,那么一切都不可信。

user avatar

学医救不了美国人

作为一个icu还没被击穿,殡葬业先被击穿的国家,你认为问题只是小小的新冠吗?我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美的心头之患不在中国,不在俄国,不在伊朗和朝鲜,甚至不在新冠,而是在白宫,在华尔街!

不过好消息是老大表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作为人类,我们自然希望无论哪国率先研制出惠及全世界的疫苗,然后让全人类取得抗击新冠病毒最终胜利。作为中国人,中国疫苗研制成功之后,尤其是向全世界输出那一刻起,还是做好任你屎尿相向,我自金身不动的心理准备吧

user avatar

抗体当然可以阻断新冠病毒……

不能阻断新冠病毒那叫抗体么……

问题在于抗体从哪里来啊……

正常疫苗多半就是给你来点“抗原”,你自己整些抗体,真打起来了可以照着操练记录带人直接先手GTMD。

这个说的显然是给你注射抗体。(说实话,这不是新技术,典型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病毒血清)

他能生产质量稳定,产量充沛的能供应市场的市场的抗体么?

在售卖价格可以接受的前提下?

———————换个说法——————

疫苗就是我给你整个假想敌,你自己的身体练个民兵,等看到了暴揍这个龟孙儿。

注射抗体就是你也别练了,我给你整支雇佣军帮你把人砍了。

针对的龟孙儿都是可以解决的。

问题是一时间雇佣军没那么多啊……

而且雇佣兵贵啊………

最尴尬的是雇佣兵是不会帮你练兵的啊,短期合同到期就走了,要么你续费,要么你又裸奔了……

——————还是用狂犬病举例子————

国产狂犬病疫苗,一个疗程大概200-300,总共5针,平均一针40-60。进口狂犬病疫苗400-500,平均80-100。

一般来讲一年之内都是可以有效保护的。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被猫狗咬伤出现三级暴露时需要注射,单支价格200元左右,根据患者体重计算用量。

一般一支的计量单位是200IU,每千克体重对应20IU。

五十千克体重就是5支,1000IU,总价1千元。

主要用于填补接种疫苗到产生抗体的7-14天的空窗期。

因为免疫球蛋白会随着人体代谢减少,平均半衰期21天。

你现在告诉我,让那些可能一辈子都不愿意掏一次钱打疫苗的美国人(也确实因为贵),最多每半年就要去注射一组可能要贵五倍的抗体(毕竟说是1%浓度就能100%制止,2^7是128,也就是147天会衰减到1%的绝对制止浓度以下)?

刁难谁呢。(有的人打不起,生产方也未必能拿出这么多货)

顺便一提,这个乐子连着美国4/20号的“白宫全员打疫苗”FAKE NEWS一起看是有惊喜的。

打抗体不算打疫苗,但是打抗体确实可以让你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担心感染风险。

也不知FAKE的到底是“白宫人没有疫苗,白宫人也怕”还是“白宫人不怕,只不过打的不是疫苗”。

user avatar

美国的罗永浩越来越多了,难怪搞成这个样子。

“100%阻断,4天清除?完全无副作用?”像极了我们十几年前的电视保健品广告。

临床实验一次没有,人体实验一次没有,张口就来?

其实特朗普牌消毒剂也能100%杀死科罗娜病毒的,只是没有进行人体实验。

“中和抗体”这个鬼东西,在中国医学界都不知道被医生们提了多少回了,新闻到处可见,抗体中和病毒是什么大新闻吗?抗体本来就是能够识别病毒清除病毒的蛋白啊!当时武汉号召痊愈的病人献血,就是使用痊愈者的抗体治疗,抗体不是疫苗,你被狗咬了打的那个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价格是普通疫苗的几倍,这东西是有半衰期的,只能一定时间内帮你治疗,而不是免疫!你全美国可劲儿造,能造多少抗体?绝大多数美国人能够用上吗?

我记得疫情期间,美国医药公司沸腾了不止一回了吧?神药瑞德希韦、神药羟氯喹、白宫全员打疫苗、100%抗体阻断.....接下来是什么?微波炉大煮科罗娜?气功排毒?

活在美国,你需要点想象力,没有想象力,怎么骗钱发财呢?

这个破公司不用忽悠到美国民众,忽悠到特朗普就行了。

毕竟特朗普还在嗑他的神药“羟氯喹”呢。

5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现在正在服用抗疟药羟氯喹,且已经服用了一周以上,以预防感染新冠肺炎。

user avatar

医药我不懂,我只能说,凭直觉,又是一波拉股价的操作罢了,疫情期间,全世界玩这一手的还少么

期待打脸,毕竟真能有特效药的话,被打脸这都是小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