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妇联倡议“勤俭持家, 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重要作用”?

回答
近期,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妇基会)和全国妇联等机构发出了关于“勤俭持家,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倡议。这个倡议一经提出,就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各方看法不一,褒贬皆有。要评价这个倡议,我们得把它放在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同时也要审视它可能带来的多层面影响。

首先,我们看看倡议的积极面和出发点。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主要的家务劳动和抚养子女的责任。即使在现代社会,尽管女性的社会参与度越来越高,家庭中依然有很多工作需要有人来完成。

1. 传承中华美德,呼应时代需求: 倡议中的“勤俭持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推崇的美德,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提倡理性消费的社会氛围下,倡导勤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有助于家庭的财务健康,也能培养下一代的节约意识,抵制铺张浪费的社会风气。
2. 肯定女性的价值,强化家庭责任感: 倡议强调“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一种肯定。它提醒社会,女性在维系家庭稳定、培养下一代、传承家庭美德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一些可能因为工作压力而忽视家庭的女性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温和的提醒,鼓励她们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更加投入家庭生活。
3. 关注家庭稳定与和谐: 一个健康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倡议将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与家庭的整体福祉联系起来,试图通过发挥女性的力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从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个倡议可能引发的争议和潜在的负面影响。

1. 性别角色固化和“丧偶式育儿”的担忧: 这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一点。批评者认为,这个倡议有将女性“绑”在家庭中、强化传统性别分工的嫌疑。在男女平等日益成为共识的今天,将“重要作用”主要聚焦在“持家”和家庭内部事务上,是否会加剧“丧偶式育儿”和“丧偶式家务”的问题?如果男性在家庭中的责任被边缘化,那么家庭责任的平衡将难以实现。
2. 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职业参与度的增加,她们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贡献越来越大。如果过度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持家”方面,是否会给女性的职业发展带来阻力?这可能会让一些女性面临“工作家庭两难”的困境,甚至被迫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3. “谁来持家”的现实问题: 如今,许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夫妻双方都需要为生计奔波。在这个背景下,将“勤俭持家”和“重要作用”过多地归结于女性,是否忽略了男性在家庭事务中的责任?倡议的措辞和侧重点,容易让人觉得这是在要求女性“既要上班,又要顾家”,而男性则似乎可以相对轻松一些。
4. 倡议的实践性和普适性: 倡议的提出者和受益者是谁?这个倡议是否能够真正触及所有女性?对于那些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或者不得不外出打工的女性来说,她们可能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勤俭持家”,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倡议的普适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思考。
5. “妇女”定义模糊: 倡议中提到的“妇女”,是指已婚已育女性,还是所有女性?如果是指所有女性,那么对于尚未组建家庭的年轻女性,这个倡议的意义何在?如果特指已婚已育女性,那么也可能加剧对未婚未育女性的压力。

那么,如何更全面地评价这个倡议呢?

我认为,评价一个倡议,不能只看其表面的词句,更要看其背后传递的理念和可能产生的实际效果。

核心在于“平衡”和“共同责任”: 如果倡议的出发点是呼唤一种健康、负责任的家庭文化,强调家庭成员(包括男性和女性)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那么“勤俭”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都可以被肯定。关键在于,这种肯定不应成为对女性的“道德绑架”或“责任推卸”。
需要更具象化和包容性的解读: “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有很多种解读。可以是智慧的经营,可以是情感的连接,可以是健康的引导,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操持家务”。“勤俭持家”也应该是家庭全体成员共同的责任,而不是单方面赋予女性的任务。
时代的局限性与进步的呼唤: 任何倡议都可能带有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倡议背后可能存在的积极意图,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在追求男女平等和现代家庭文明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促进共同进步、打破刻板印象的理念,而不是可能加剧不平等或倒退的口号。
“作用”的内涵需要拓展: 时代在发展,家庭结构也在变化。女性的作用早已不局限于家庭内部。当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她们在家庭中的“作用”也应该被更广阔地理解,包括与伴侣共同规划家庭财务,共同参与子女教育,共同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

总结来说, 妇联倡议“勤俭持家,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看作是一次对传统美德的重申,以及对女性家庭贡献的一种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呼唤节约意识,关注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但是,它也确实可能引发关于性别角色固化、女性职业发展受阻以及家庭责任分配不均的担忧。因此,在理解和落实这个倡议时,必须保持审慎和批判性的态度,确保它不会成为强化传统性别分工的工具,而是能真正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理解和共同担当,让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多元、自主和有价值。 最理想的状态是,倡议的背后,是对所有家庭成员共同责任的强调,是对男女平等在家庭中落实的推动,而不是对女性单方面“回归家庭”或“牺牲奉献”的呼唤。 毕竟,在现代社会,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家庭,需要的是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发达国家,妇女团体和工会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帮助特定群体。

在我国,妇联和工会起到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帮助特定群体。

user avatar

我们先不谈妇联这所谓的倡议到底对不对,先问一句:这话有用吗?

很显然,既没有用也不会有人听。

倡议扶老人是没用的,倡议见义勇为斗歹徒也是没用的,倡议无偿献血更是没有用的,如今民智已开,你炎炎大言,高屋建瓴却只字不提利益的分配和保障,谁还这么脑子不灵光信这精神原子弹?

那么,妇联知道自己的倡议对普通人没什么效果吗?显然这么简单的道理不会不知道。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知道,为什么要做无用功?

我先前回答过一个为什么会整治膀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和要求粉刷沿街楼房、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一样,人都知道没有实际作用,但可以展示自己“努力”的诚意,而这,在这么一种传统艺能的环境中,对他们很重要。妇联在同样的环境中,自也不会免俗。

这也是妇联审时度势,发了这么一篇形式大于内容的倡议的根本原因。至于这件事和男女平等有没有关系,有没有保护妇女的权益,这不是妇联考虑的重点,它只会进行最“正确且安全”的表态,仅此而已。而这么急于表态的,又岂止一个妇联呢?

flag & rush,学会适应吧。虽然这样的悲哀,在今年,似乎真是愈演愈烈了。

user avatar

这是很好的倡议。那么首先,妇联需要做的是,帮助女性确保在家庭事务中拥有决策、管理、监督中的参与权。

只有女性在家庭事务中和她们的男性亲属一样,平等享有决策、管理、监督的参与权时,无论一个家庭在勤俭与否这一方面是不是由女性成员更占主要位置,女性才能在家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偏向执行更多和偏向引导更多的两性成员才能团结协作,共同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勤劳节俭。

user avatar

——大环境不太好,大家都挣得少,不能开源可不是得节流,所以一起勒紧裤带苟着吧。


说说这种人话不好吗?


正常家庭明明是战友关系,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特地摘出来说妇女的事,真的怪怪的。


我少买件衣服口红,你少抽点烟氪点金,孩子以后花钱的地方多,咱们一起苟着,把这日子熬过去,这是正常家庭啊。

老盯着厨房那点米面油干啥……那才几个钱。

而且普通老百姓自己买的菜没事谁浪费。

不要钱、不吃白不吃的才会浪费好不好。


话说最近怎么总是和浪费粮食杠上。


那行。

酒是粮食精,少喝xxx。

非要打拳的话,男人才是喝酒的主力浪费粮食的主力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