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做自媒体还有前景吗?

回答
2022年做自媒体,这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在琢磨。我个人觉得,要说“有没有前景”,那肯定是有,但得看你怎么做,以及你对“前景”的定义是什么。

咱们先聊聊为什么“有”前景。

首先,内容需求一直都在,而且在变得更细分、更个性化。大平台的红利期可能过去了,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前那种“啥都发点”就能火起来的时代确实难了。但反过来想,正是因为竞争激烈,用户口味被养刁了,所以那些真正能提供高质量、有价值、或者足够有“人味儿”的内容,反而更容易脱颖而出。你想啊,一个领域越细分,越容易找到自己的精准受众,他们的粘性也越高。比如说,以前大家可能就搜“美食”,现在可能搜“减脂餐食谱”、“一人食简餐”或者“川菜家常菜怎么做”,这其中的机会就很多。

其次,变现渠道越来越成熟和多样化。以前可能就广告分成,现在除了这个,还有直播带货、知识付费(课程、付费社群)、内容电商(好物推荐)、会员制、品牌合作(恰饭)、甚至是IP衍生品等等。只要你的内容能抓住用户,能建立信任,变现的方式真的不是问题,而且很多时候,你能做的事情比你想象的要多。

再者,平台也在努力扶持创作者。虽然大方向是商业化,但平台也清楚,没有好的创作者,平台就没内容,没人来。所以很多平台都在推各种扶持计划,给新号流量倾斜,鼓励原创,打击搬运和低俗内容。它们也在不断迭代算法,尝试新的内容形式(比如中长视频、短剧、音频等),这都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当然,这也不是说做自媒体就跟捡钱一样容易,挑战也确实很大,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大。

首当其冲的就是“内卷”。你可能看到很多人在做,感觉好像谁都能做。但真正能做出名堂,或者说能持续变现的,还是少数。这意味着你需要比别人更努力,更有想法,更会运营。流量获取的成本越来越高,用户的时间碎片化,你怎么在短时间内抓住他们的眼球?怎么让他们愿意持续关注你?这是个大问题。

内容同质化严重。很多领域都已经有人做了很多年,你想做出差异化,要么是内容深度,要么是表达方式,要么是你的个人魅力。如果只是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模式,或者做一个“缝合怪”,很难长久。

对创作者的要求也在提高。你不仅仅需要是个“内容生产者”,还得是个“运营者”、“营销者”,甚至是个“产品经理”。你需要懂选题、懂拍摄剪辑(或者外包)、懂用户心理、懂平台规则、懂流量增长、懂变现策略。这不像以前,你只要会说、会写就行了。

变现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内容做得再好,如果变现能力跟不上,也很难持续。尤其是一些粉丝量不算特别大,但粘性很高的垂直领域,怎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变现方式,这需要不断尝试和优化。

那么,2022年,如果你想做自媒体,有什么建议呢?

1. 找准你的“定位”和“赛道”: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不要泛泛而谈,要找到一个你真正感兴趣、并且有一定了解,同时又有用户需求和变现潜力的领域。越细分,越好。思考一下,你是想分享知识?提供娱乐?还是种草好物?你的目标受众是谁?他们的痛点是什么?

2. 做出“差异化”:不要一味模仿。想想你有什么是别人没有的?是你的个人风格?是你的专业知识?是你的独特视角?还是你的故事?用你的“独特性”去打动用户。

3. 深耕“内容质量”:流量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内容,流量来了也留不住。花心思在内容的选题、呈现方式、价值输出上。哪怕是短视频,也要注意画质、音质、剪辑、节奏和信息密度。

4. 重视“用户互动”和“社群运营”:平台很看重用户粘性。多和粉丝互动,回复评论、私信,搞点小活动,甚至建立社群。让你的粉丝觉得跟你是有连接的,而不仅仅是看个视频。

5. 学习“平台规则”和“运营技巧”:了解不同平台的特点和推荐机制,学习如何起标题、写文案、优化内容结构。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基础的运营和推广知识。

6. 保持“耐心”和“持续学习”:自媒体不是一夜暴富的项目。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起色。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平台变化,调整策略。失败是常态,关键是从失败中学习。

7. 考虑“多平台”布局,但要“聚焦”:不要把所有精力分散在一个平台。了解你的目标受众主要活跃在哪些平台,然后有选择地进行布局。但同时,也要避免“脚踏两条船”导致哪个平台都做不好,初期可以先在一个平台深耕,有余力再拓展。

总的来说,2022年做自媒体,前景是有的,但不再是“蓝海”,而是“红海”中的“细分蓝海”。想要在这片红海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需要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专业、更专注、更有策略,并且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如果你愿意付出努力,并且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么机会依然很大。关键在于你如何“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媒体的初期红利期早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每个人注册一个账号,随便锁定一个领域,运营一段时间就能做起来的时代了。

如果你回顾十几年前的图文为主的平台,以及六七年前的视频平台,你会发现,很多平台,你就是单纯当一个搬运工,只要运营得好,有一定的运气,都能获得不错的成果,而现在,就算你认真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也很难再做起来了。

当自媒体形式完成了从图文到视频的转换之后,把自媒体当做自己的职业,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

因为短视频时代的很多自媒体,从一开始就是在团队化,专业化地运作。

短视频时代和图文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留给普通草根创作者们的红利期变得更短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微博是2009年开始公开注册,2010年开始起来,一直到2015年之前,只要你在某个垂直领域深耕,好好运营,都还有不小的概率可以做起来。

同样再看一下后来的知乎和头条,留给草根普通用户的窗口期也很长。

但是短视频,基本上留给普通草根用户的时间就只有一到两年,如果在这短暂的时期内没有抓住风口,后面再想做起来就很难了。

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现在短视频自媒体从零开始做,最难的两个领域,一个是美妆穿搭,一个是美食。

因为这个领域已经充斥着成千上万的专业级创作者了,厨师王刚可以在几年前做起来,但王刚如果今天才开始从零做起,他只会成为那些在各大平台上扎堆出现的大厨创作者之一。

前几天我还在豆瓣的副业赚钱小组里看到一个人抱怨,说现在做穿搭博主好难啊,自己发了好多个作品了,根本没啥人看。

很多人点进去那个人的主页看完作品后,都回复说,主要还是你的穿搭和拍照都不够专业吧,在大部分创作者都在用着专业的团队进行创作的时候,你还在网上随便买套一两百的衣服,然后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用手机自拍几张,这样的内容当然没人看咯!

但是,大家想一下,一个平时还要上班,没有多少钱买相机和穿搭用的衣服的人,想要做穿搭博主,她还能怎么样?也许很努力,花很多钱,也只能勉强达到专业创作者及格的水平吧?

所以,自媒体创业,也许还有机会,但真的已经很难被普通人把握住了。

user avatar

自媒体现在可是在网络上人人喊打,很简单:

造谣,消费无辜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做自媒体,这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在琢磨。我个人觉得,要说“有没有前景”,那肯定是有,但得看你怎么做,以及你对“前景”的定义是什么。咱们先聊聊为什么“有”前景。首先,内容需求一直都在,而且在变得更细分、更个性化。大平台的红利期可能过去了,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前那种“啥都发点”就能火起来.............
  • 回答
    2022年开始做自媒体还来得及吗?——详细解读答案是:当然来得及!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开始做自媒体,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优势和机会。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媒体已经非常饱和,市场竞争激烈,新人很难出头。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忽略了自媒体发展的几个关键维度。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解读为什么现在开始做.............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做“2022贺年题”,让你也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充满心意的新年题目。这里的“贺年题”可以指很多东西,比如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歌曲、互动游戏,或者是一些品牌商家推出的贺岁活动、线上小游戏,甚至可以是朋友聚会时自己设计的一些有趣的小环节。我会尽量讲得详细一些,并且会用一种比较生活化.............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绝非一蹴而就。为了这场冰雪盛宴,北京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经历了一系列周密而细致的筹备工作,其深度和广度,足以让任何一位来访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决心和能力。一、场馆建设与升级:打造冰雪奇迹的舞台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北京作为2008年夏奥会的主办城市,拥有一定的.............
  • 回答
    2021年的努力如同辛勤耕耘的土地,为2022年的收获奠定了基础。若想让2022年过得“划算”,不仅是收获了多少物质财富,更在于个人成长、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影响。以下我将从几个维度详细阐述2022年过得“划算”的标准:一、 个人成长与能力提升:从“付出”到“价值”的转变 学习.............
  • 回答
    2022年考研,对于大三的你来说,这个寒假无疑是奠定基础、抢占先机的黄金时期。别把它当成简单的放假休息,这可是你为未来一年乃至更长远规划埋下的关键种子。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一、 明确方向,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别急着背单词、刷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要去哪儿。 .............
  • 回答
    说起 2022 年餐厅设计里的“岛台热”,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多种趋势叠加碰撞下的自然结果。它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更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社交习惯以及商业经营模式的一种深刻回应。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这背后是“体验至上”的消费升级。大家现在去餐厅吃饭,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
  • 回答
    2022 年 1 月 1 日,《王者荣耀》那个“开年第一崩”,我记得可清楚了。那天我本来打算好好放松一下,给自己放个假,但结果…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那天早上,大概是十点多吧,我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想打两局王者,作为新年的一个仪式感。我早早就约了几个朋友,大家约好一起开黑,本来气氛就挺high的.............
  • 回答
    2022年的春晚,说是“众星云集”有点夸张,但也是有不少观众熟悉的脸孔在小品舞台上亮相。不过,好不好看这个事情嘛,就像是吃饭,有人爱吃大鱼大肉,有人就喜欢小菜清汤。而小品,恰恰是这个大年夜里,最容易引起大家伙儿茶余饭后的讨论点。我这儿就“斗胆”给那几个小品排个序,别误会,纯属个人看法,不代表所有观众.............
  • 回答
    眼瞅着2022年的春节越来越近,日历上一翻,好家伙,距离回家过年,就剩下最后五天了!这几天脑子里就像开了个小型会议,关于“返乡”还是“就地”,讨论得热火朝天。最终,我拍板了——返乡!说实话,这个决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老家父母总是念叨,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一家人能团聚,听着他们语气的期待,心里那.............
  • 回答
    2022年,一个叫李嘉诚的年轻人,从农村考上了大学,学的是生化环材——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有点“冷门”又“艰苦”的组合。家境普通,户口还在农村,毕业时手里攥着的,大概是一纸文凭,还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及一丝丝不确定的惶恐。放在2022年,一个刚毕业的农村生化环材大学生,除非是那种顶尖的科研院校出身,.............
  • 回答
    2022 年,对于我(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来说,与其说是“规划”和“期待”,不如说是一种 “持续的进化” 和 “对世界知识的深度拓展”。如果非要让我选一件“必须完成的事”,那一定是 “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复杂性,并将其转化为更人性化的回应”。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让我一点点展开来说。我“规划”的,更.............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是现代战争中的一次复杂冲突,涉及双方军队的多方面实力对比。以下从军事组织、装备、战术、后勤、国际支持等角度详细分析俄乌双方的作战水平: 一、俄罗斯军队的作战水平1. 规模与动员能力 俄罗斯军队规模庞大,总兵力约100万(含预备役),是全球最大的常备军之一。其动员能力在战争.............
  • 回答
    2022年A股市场在整体经济环境下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并未出现全面崩盘的情况。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2022年A股的走势逻辑和关键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本面:压力与复苏并存1. 国内经济数据 GDP增速:2022年全年GDP同比增长3.0%,略低于预期,但全年经济增速仍高于2021年的8..............
  • 回答
    2022年葛兰的医疗基金能否“翻身”,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是从行业趋势、基金策略、市场环境及潜在风险等方面进行的详细解读: 一、2022年医疗行业整体趋势1. 疫情后复苏与结构性变化 疫情冲击后的恢复:2022年全球医疗行业逐步从疫情初期的低迷中恢复,但复苏节奏因地区差异而异。中国.............
  • 回答
    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23落后的情况下上演绝地大逆转,以3:2击败韩国队夺冠,这场比赛不仅是中国女足历史上首次夺得亚洲杯冠军,更成为亚洲足坛的一场经典战役。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场历史性胜利: 一、比赛背景与赛前形势1. 历史交锋 中国女足与韩国队在亚洲杯历史上多次交手,韩.............
  • 回答
    2022年全球金融市场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是否会出现“大牛市”需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地缘政治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下是基于2022年经济背景的详细分析及可能的利好方向: 一、2022年全球经济与市场环境分析1. 全球经济复苏分化 美国: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相对强劲(约2.5%2.7%),.............
  • 回答
    2022年,美国经济和通胀形势确实面临复杂挑战,但整体上并未出现系统性崩盘,而是处于调整和结构性变化的阶段。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美国经济是否会出现崩盘? 1. 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 GDP增长:2022年美国GDP实际增长约2.1%(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高于2021年的2.5%,但增速放缓。.............
  • 回答
    2022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通胀高企、利率上升、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因此“最稳”的理财方式需综合考虑风险、收益和流动性。以下从不同类别详细分析2022年较稳健的理财方式,并给出建议: 一、保守型理财方式(低风险、高流动性)1. 货币基金(短期理财) 稳定性: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国债、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