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年,美国经济是否会崩盘?通胀是否会继续增强?

回答


2022年,美国经济和通胀形势确实面临复杂挑战,但整体上并未出现系统性崩盘,而是处于调整和结构性变化的阶段。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美国经济是否会出现崩盘?
1. 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
GDP增长:2022年美国GDP实际增长约2.1%(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高于2021年的2.5%,但增速放缓。这一增长主要来自消费和服务业,而非房地产或制造业的强劲扩张。
就业市场:失业率维持在3.7%(2022年12月),处于历史低位,但部分高薪职位(如科技、金融)出现裁员,显示劳动力市场趋紧。
消费者信心:尽管通胀高企,但消费者信心指数(CPI)在2022年中后期略有回升,部分得益于工资增长(年均增长5.2%),但家庭储蓄率下降,消费意愿受到抑制。

2. 政策压力与风险
高利率环境:美联储在2022年累计加息525个基点(2022年6月到2ity年12月),利率从00.25%升至4.54.75%,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年降3.6%),但未引发系统性危机。
财政赤字:政府支出(包括抗疫和通胀补贴)导致财政赤字扩大,但美国债务占GDP比例仍为125%(2022年),低于历史峰值。
地缘政治风险:俄乌冲突、能源价格波动(2022年天然气价格较2021年高40%)对经济构成外部压力,但美国能源自给率(约40%)使其相对抗风险能力较强。

3. 经济崩盘的触发条件
系统性风险:2022年美国未出现银行系统性崩溃(如硅谷银行事件),信贷市场仍相对稳定,但部分中小银行面临流动性压力。
消费与投资下滑:高利率导致企业投资减少,家庭消费意愿下降,但经济仍维持在“温和衰退”区间(GDP增速低于2%)。
结论:2022年美国经济未出现崩盘,但面临“软着陆”与“硬着陆”之间的博弈。若通胀控制不力,可能引发经济放缓;若政策调整及时,可能实现温和复苏。



二、通胀是否会继续增强?
1. 通胀的结构性变化
2022年通胀数据:美国CPI年同比涨幅从2021年的6.2%降至2022年的8.5%(2022年12月),但仍是高通胀。核心PCE(扣除能源和食品)年涨幅为5.1%,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驱动因素:
供应链恢复:2022年中期,全球供应链逐步恢复,制造业库存去化,但部分行业(如汽车、半导体)仍存在滞后。
能源价格回落:2022年10月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从120美元/桶降至80美元/桶,美国天然气价格下降,对CPI形成抑制。
工资价格螺旋:尽管通胀下降,但工资增长(2022年年均5.2%)仍高于通胀,部分行业(如服务业)出现“工资价格螺旋”现象。

2. 通胀的“粘性”与政策反应
粘性通胀:部分通胀(如住房、医疗)具有结构性特征,可能在2023年仍维持高位,但增速可能放缓。
美联储政策:2022年12月,美联储暂停加息,但维持高利率(4.54.75%)以抑制通胀。2023年,美联储可能进一步加息至5.255.5%区间,但需观察通胀回落速度。
通货膨胀压力的来源:
消费端:2022年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但因高利率和储蓄意愿下降,消费增速放缓。
投资端:企业投资(如制造业)因利率上升而减少,但服务业(如医疗、教育)需求稳定。

3. 通胀是否会继续增强?
短期(2023年):通胀可能从8%高位回落至56%,但核心PCE仍高于目标,需持续观察。
长期(2024年及以后):若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至2024年,通胀可能进一步回落,但需依赖供应链恢复和工资增长放缓。
关键变量:美国的通胀是否能从“结构性”转向“暂时性”,取决于全球能源价格、供应链恢复速度以及工资增长是否可控。



三、关键影响因素总结
| 因素 | 影响 |
|||
| 美联储政策 | 高利率抑制通胀,但可能抑制经济增长。 |
| 全球供应链恢复 | 降低输入性通胀压力,但部分行业仍受阻。 |
| 能源价格波动 | 2022年能源价格回落,但2023年可能因地缘冲突重新上涨。 |
| 工资增长 | 工资增速高于通胀,可能延续“工资价格螺旋”。 |
| 经济结构调整 | 从“通胀驱动型”转向“需求驱动型”,但需时间。 |



四、结论
经济方面:2022年美国经济未出现崩盘,但面临“软着陆”与“硬着陆”的挑战。若通胀控制得当,可能实现温和复苏;若政策失误,可能陷入经济放缓。
通胀方面:2022年通胀从高位回落,但核心PCE仍高于目标,需持续观察。2023年通胀可能进一步下降,但结构性因素可能使其维持在56%区间。

总体而言,2022年美国经济和通胀形势是“调整期”而非“崩盘期”,但需要警惕政策与经济的动态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2美国经济当然不可能崩盘。

我们这代人最多能在2029年前后见证到欧盟的崩盘。

欧元区的解体。

在欧元区解体之前,不可能先见到美国经济崩盘。

但是,从别的角度来说,美国的内在经济长期核心支柱已经崩盘了。

美国中产阶级财富占全美财富比重已经持续43年下降,无论换了多少届政府,换了多少种口号,换了多少个施政纲领,统统不见任何人能将这个趋势稍微抬上来一哪怕一小段。


注意,这图不完整,实际上从1978年开始就一路向下,如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


另一个正在崩盘路上的核心支柱是立国之本清教徒人口占比,也是不可逆的往下掉。

意味着美国强国之本中产在变弱,立国之本清教徒在变少。

至于本轮加息,我现在都敢于定性。

本轮加息周期必将呈现出,力度小,持续力差,而且随时可能提前终止的状况。

本座敢当这个神棍而且不怕被打脸。因为美债的规模是客观摆在那里的,美国中产储蓄率和里根时代也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能够高息搞热钱回流,加大力度搞半导体技术革命,然后又引发互联网革命,互联网泡沫之后又紧缩了一段时间,继续热钱回流推动第二代互联网革命。

这里面美国人成功的本质是对利率操控有多么精妙吗?

别傻了,金融手段操作的成功,首先是建立在美国自身当时健康而强大的国力上的。

1978美帝中产财富占比达历史最高峰,这是本钱!

这本钱都一路向下跌了四十多年了好吗。

另外,这几十年来,把美国工业制造多少家底往外掏出去了(墨西哥全球工业产成品产值排第七,你们猜掏的是谁家家底?

)?全球化是双刃剑,目前在通胀转嫁上拥有双向选择的越来越多了。

里根当年高息打压能源通胀压制苏联外部经常账户收支的时候,美国政府当时财政状况比现在好得多,照样吃不住高息环境。

为了扛下去,代价就是不断砍预算,砍掉各种各样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公共服务预算。

当时命运已经为美国人暗中标上了这种行为的价格,只是当时人看不穿罢了。

想知道详情的可以去看《成瘾剂量》。

现如今的美国,需要的是又一轮公共开支爆砍吗?

恰恰相反,美国目前亟需加大力度投资老化的基建设施,加大联邦政府开支,加大边境管控和药物管控开支。

怎么滴,难道你们想一边顶住高息一边加大投入?

而且加息要搭配减税周期,目前美国还吃得住又一轮富豪和跨国资本减税周期?

不要刻舟求剑了,美国加息确实会横扫诸多弱势经济体。

但是美国真的需要热钱回流吗?

现在美国缺的难道是资本开支?

我前不久回答的一个问题放在此处真特么非常应景!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正确吗? - 永乐大帝明成祖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957

这轮美国通胀的真正病根是国本已伤。

什么是国本?

制造业空心化,基建设施老化,中产弱化,清教徒少子化。

所以美国目前的状况已经不允许它再像里根时代一样坚持一个较长周期的紧缩去修复资产负债表了。

长期拥抱通胀(当然,美国人目标是温和通胀)是必然的。



美元指数的长期空头趋势就摆在这里了,它能紧缩多久?能紧缩多大力度?美元指数要是冲杀到110以上有效突破,我就信它加息横扫八荒。

但我怎么看,都觉得,长期目标是新低。

当然了,现在还是看不到美国崩盘的可能性的。

相比之下,欧元区更危险。一个没有老欧洲宪兵俄国人参与主导的欧盟,注定不成气候。

欧元区东部边缘国家的债务是不可持续性的,只会吸血的德国鬼子不具备领导欧盟的韬略。

user avatar

美国经济不会崩盘的,但美元信用在坍塌,因为,拜登和美联储已经没救了。具体怎么通胀,往下看:

原文在这里:

懒得打开原文请往下看:

上周三公布了2021年12月CPI数据,美国的看起来很精彩,7%的高通胀,啧啧,上一次这么高,得追溯到里根时期了,那是遥远的1982年6月份啊。

那会的里根政府,正在拼命控制飙升的通胀。那现在的拜登政府,能不能控制同样飙升的通胀,也像里根一样,恢复美国荣光呢?

能吗?能个锤子啊。

来吧,我们把这两个时期拿出来比较比较,看完就大概知道美国怎么搞到今天的,也知道现在美国的处境,多么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最近觉得吧,需要天降一位伟大的全新的推翻过去的新经济学家,才能救得了美元体系下的这个烂摊子了。我只想给牛逼的美联储吹彩虹屁!!!!!!!

“美国药丸”的历史背景

还记得我上篇写到1929年那次大萧条吧,我没写美国怎么扛过来的,其实很多人知道这个事儿,靠什么?靠给穷人发钱啊。谁的理论?凯恩斯。

是不是现在觉得听起来太简单了,但人家凯恩斯其实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对抗了当时的主流观点。当时别的经济学家还在信奉那套市场会自己调节的思维,只有凯恩斯,出来拍着桌子跟政府喊,你们不要老古董了,你们政府得下场干预啊,市场已经失灵了好不好。

业内人一听,很有道理啊。于是,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时候,间接的利用了凯恩斯主义,给穷人发钱,为啥是间接,因为据说罗斯福自己也听不懂凯恩斯理论,还有点鄙视那帮经济学家,但是总统的智囊团在把凯恩斯主义简单灌输给了罗斯福。

于是,罗斯福新政通过救助穷人顺利盘活了消费端,当时算是很成功了。而,大家也学会了一项好使的技能,叫——“政府干预”。凯恩斯也因此名满天下。

后来,时间一路走到了1971年,美国呢,又开始不行了,主要是美国金子不够用了,美国经济学家发现金本位体系下,美国明显不占便宜,于是就顺势耍赖,当时的总统尼克松跟全世界宣布——你们手里的美元换不了黄金了,我单方面撕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全球倒吸一口凉气,突然没了货币锚,自然陷入了十几年的金融混乱。但美国那阵子也没占到啥便宜,自家叠了各种危机buff,彻底进入了那个有名的“大滞涨”时期,这个时期,大家了解的话,就会知道,那才是真的“美国药丸”的时期,比现在危险多了。

滞涨啥概念?失业率高,经济萧条,通货膨胀一起来了。美国政府也很发愁,赶紧又搬出来凯恩斯主义——快,救助,给穷人发钱。发啊,发啊,发了几年,发现不对,怎么都都发到物价通胀上天了,经济还没提振起来。

怎么办?没人知道,但,不管咋样,先把凯恩斯主义厚葬了吧,丫的暂时不管用了。

那会还是卡特当总统呢,卡特找了个经济学家叫保罗·沃尔克,对,就是刚去世的那位美联储沃尔克大佬,沃尔克是个比较厌恶通胀的人,上台美联储,直接一个动作就先压死了可恶的通胀,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加息,只是沃尔克上的是虎狼之药,直接一步到位加到了20%。

市场一片震惊,突然这么高的利息,通胀就都直接吓死了。但通胀是没了,资本家都冲着高利息,把钱存银行躺着了,就不去投资开厂搞生产了,穷人就跟着失业了,你看,这就是经济政策的牵一发动全身啊。

那两年经济衰退非常严重,据说当时很多穷困的农民开着拖拉机去美联储找沃尔克抗议。你要从百姓角度看,这就是“苦一苦百姓”的垃圾解法,但你要从国家宏观角度看,这个方法拉长周期还真的是起了效果的。

接下来就该里根总统出场了。里根怎么上的台?就是因为卡特在任那几年经济差,加上沃尔克又一顿压死通胀的猛操作,失业率暴涨,骂卡特的声音实在太大,人民坚决不让他连任,老年帅气的里根就在大家的掌声中登上了铁王座。

里根遇到了大通胀

大家知道里根是个演员出身,因为长相帅气去混了二十年好莱坞,后来后知后觉又去干了州长的营生,69岁才当上了美国总统,这一年是1980年。

里根上台前,就像我刚说的,其实美国经济已经出大问题了,在沃尔克上猛药之后又有点转向到了另一个极端的苗头。

里根比较赞同另一位经济学家拉弗尔的意见(记住拉弗尔,他后边还要出场的),拉弗尔的经济逻辑其实很简单——以前政府总是增加富人的税收,补贴穷人来提振经济,其实不对,因为税收高过了一个值,富人就没有投资积极性了,你如果把税收搞到100%,那不就是全权收割资本家了吗,那资本家就消失了啊,就没人搞生产了。你得给他们降税啊,富人意识到能赚钱才会积极去开工厂,才会雇佣穷人,穷人就会跟着资本家一起变好的。

里根很赞同,因为里根是当过演员的,他说他当演员的时候那些电影厂就是税赋太高了,他每年只能拍4部电影,拍第5部就得把这一部的钱全部缴税,里根就索性不拍第5部了,带着钱出去度假了。

里根就轰轰烈烈搞起了“里根经济学”,最重要的就是给富人减税,而不是给穷人发钱。里根还有个特点就是极具煽动性,用贬义词说就是能忽悠人,他能把他的经济思路声情并茂的讲给普通人,大家都觉得,这人能当好总统,又帅,说的又有道理。

里根是真的帅

里根式政策确实管用,经济确实慢慢好转了。但不仅是他政策有用,主要还得前边沃尔克给他开了道,很多人盛赞里根经济学经常把沃尔克大佬给忘了,这就不对。因为首先,沃尔克提升了基础利率,全球的资本才积极去了美国,那会资本飞一样的流入美国,美元才会慢慢强大,然后,里根给富人降税,资本就又把钱拿出来开工厂了。一前一后,配合的天衣无缝。

看到这里,能分辨出来里根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差别了吗,是不是很明显,里根解决的是生产“供应”端(富人),凯恩斯解决的是消费“需求”端(穷人),怎么说呢,都是有道理的,都让钱流动了起来。

该重点了,里根政策听起来这么有效,为啥现在都说他一顿操作猛如虎之后,给老美现在留了一堆雷呢?

很简单,这里给大家捋捋这些雷:

第一,里根给资本家减税啊,钱去了资本家的口袋,中央财政是不是就赤字了?没钱怎么办?借呗,通过啥?发国债,美国的国债就坐上飞机起飞了。这就相当于政府借钱,给大家发钱花。对,现在的印钱大法,就是从里根搞起来的。

第二,里根这种“劫贫济富”的方法,让美国国内贫富差距变大了,富人更富了,然后私人资本就搞起来了,华尔街金融做大了,我说华尔街吃人不吐骨头没人反对吧。然后扩张了各种金融衍生品,现在的金融危机,都是来自于金融衍生品放大的危机,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

第三,里根让企业赚了钱,工人也赚了钱,工资涨了,那就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高了,成本高了,意味着老板就得把产品价格提高了,产品价格涨了,工资就又得涨了,一轮一轮下来,突然工人说这轮该涨工资了,企业说我就不涨,我大不了离开美国去发展中国家开工厂。于是,资本家带着钱就去了全世界。这就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新兴国家发展,减小了和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但是,对美国可不是啥好事儿。(工资-价格螺旋)

第四,里根当时跟苏联搞起了军备竞赛,也是一等一的烧钱,当然,这个不算里根经济学的错,咱就不说了。

通过以上三条,美国进入了自由资本、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的时代,从此一路高歌,再也回不了头,所以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国的泡沫也不是一年吹起来的,这问题,可以说就是祸起里根,发展于他后边一串败家的诸位总统(克林顿除外,克林顿是攒钱小能手),现在问题可能要炸于拜登之手。

不管这些,里根人家一直是美国民众非常认同的伟大总统啊,哦,还是特朗普的偶像,因为他用他的经济方法,配上天时地利人和,苏联解体,互联网崛起,最终把美国救了回来,一直用虚假繁荣撑到现在……

拜登遇到了大通胀

我们搬个凳子回到现实中来,2021年的美国,靠印钱保住了就业率,12月失业率才3.9%,美联储放心了,终于开始回头认真研究发钱发出来的高通胀问题了,7%的高通胀了啊,美联储大佬们对通胀率是真的能忍,如果沃尔克泉下有知,估计现在都要气活了。

那,接下来,鲍威尔能不能向沃尔克学习一下?拜登能不能向里根学习一下?也搞个拜登经济学,再把通胀压下去?

看完里根的历史,就应该知道,这是压根不可能的,因为,楼上里根同志把能打的牌已经都打光了。我们看看:

能给富人减税吗?不能,老美家贫富差距已经突破天际了,再给富人减税,他们只会拿多出来的钱去玩金融,美国资本已经不事生产很多年了; 能给资本自由吗?拜托,美国现在已经是资本的自由天堂了; 能大幅度加息吗?不敢,正常人都看得出来,沃尔克大佬当年加息一步到位,是“苦了苦百姓”的做法,牺牲了就业率、还引起了经济衰退。你看美国现在敢吗?不敢,因为美联储已经被历届政府把持,独立属性名存实亡,哪个总统敢大幅加息,让泡沫破在自己手里,再背个千古骂名?川普在位的时候可是天天指着美联储鼻子骂“你们不降息不是好人”。川普是硬生生把这个雷安全送到了拜登手里,拜登是一定扛不过去的。

里根在上边摊摊手“我的玩法你学不了的”,既然无解,那拜登那句“美国会回来的”就是句废话了,美国手里唯一的牌,就剩美元霸权了。

我们需要等待的,只是看着这个高通胀,美股泡沫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不管爆不爆,都在一步步蚕食美元霸权。

前边提到的那个拉弗尔,还记得吗,老头今年81了,最近还出来diss拜登政府一通瞎操作,不去制止通胀,居然还制造了通胀。用拉弗尔的原话是“里根是治疗了病人,而拜登感染了健康的人”。后半句话我倒是很同意。


为什么美国加息这么难?

很简单

加息方说——不行,得加息

第一,7%通胀有点可怕,上世纪滞涨年代也就这水平了,而且Omicron打乱了原有计划,更滞涨了。

第二,美国薪资同比上涨了4.7%,不好搞。为啥工资上涨还不好?因为里根时代的工资-价格螺旋可能又回来了。我看美国那边新闻,小企业主们最近都哭了,因为劳动市场缺人,高薪才能雇到人,这不就意味着工厂成本涨了嘛,那生产的商品就应该涨价了吧,也就是,商品还得继续通胀啊。螺旋嘛,得往上翻着走,然后可能引起恶性通胀。

第三,美股泡沫太大了。资产泡沫越大,风险越大,这就不用细说了,哪次经济危机不是金融危机折腾起来的。

不加息方说——不行,不能贸然加息

第一,经济要紧。加息一点点可能就会让就业率下降,经济衰退

第二,加息了,万一美股泡沫没变小,却直接崩盘了呢?这就难办了。

第三,得找到能合适收割新兴国家资产的时机才能加息成功。

第四,资本家说,加你妹的加,滚。

你看,这个事儿其实很简单,就是老美未来加息也好,缩表也罢,都是往自己身上戳刀子。现在身上插着一把“高通胀高就业高负债美股泡沫”的刀子,还有另一把“降通胀降就业降负债戳戳泡沫”的刀子,美联储现在也不知道两把刀子谁的杀伤力更强,世界上的经济学家也给他家预测不了,所以这货正在小心翼翼试图拔出身上这一把,换另一把玩玩看。

就是现在还没拔,但跟周围人喊了N遍了,意思就是“你们先消化消化这消息,躲远点,我可是换刀呀,血溅着谁我可不管”。

到底谁要收割谁?

问,美国换刀的话先伤着谁?因为全球绑在美元上,那几个绑定的比较结实的新兴国家,会首先倒霉,例如土耳其,阿根廷,巴西,印尼,印度……尤其是土耳其,美国去年就喊了句我拔刀呀,就掉坑里了,现在自己还给自己撒了几锹土,踩了几脚,也是奇葩,大家不是都戏言“土耳其和经济学必须死一个”嘛。

这样的故事次次都在上演,记得我们的沃尔克大佬吗,他当年把利率提升到20%的时候,这帮拉美国家就直接被拉爆了。为啥,这些国家兜里没钱,家里没田啊。

美国在等着时机,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换一把刀,冲出去收割全世界,把廉价资产捞回来给自己补血,主要是想收割我们这种大体量。

这个时间,越来越近了。

但,到底能不能收割的了我们?这个估计真不行。当然如果有全球的金融危机肯定是一损俱损,但现在大家都是在泥潭里比烂,横向对比我们是优势最大的。也就是我们只要稳到可以岿然不动,对方倒下,就行了。我们这几年明显的在去杠杆,挤泡沫,压房价,供给侧改革,内循环,共同富裕……,而且疫情期间与美联储经常反向操作,就是为了对抗资产膨胀的危机,坐得更稳。也是为了真的这天来的时候,避免被美国收割。

美国意向加息,那我们就一定会降息。

说到这里,是不是可以简单理解了为啥今年A股没有牛市的逻辑了?真牛了,金融风险就大了。等一等吧,金融危机真要来了,搞不好是东方某大国继疫情后的第二个契机。

哎呀,要说起这么多美国总统,我还是最喜欢小布什,直接把美国子弹打光的选手,中国人的好朋友啊。

(我是湖上居民,一个不瞎扯的GZH,无需点赞,关注我的公众号就是最大的鼓励)

我的其他答案:

中国现在是通缩还是通胀?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受到所谓的“资本的力量”?

为什么现在女性越来越不想结婚了?

user avatar

从历史上看,美联储开始加息为起始点,连续加息,大概要10到12个月会引爆经济危机。2022年说是加息将会始于3月,看起来2022经济崩盘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美联储加息现在是薛定谔的猫。它已经没有信心和底气去坚持合理的货币政策。因为美国现有的体制是把炸弹击鼓传花,人们不会去埋怨组装炸弹,点燃引信,把炸弹带入游戏的人,而是会埋怨最后接手炸弹的倒霉蛋。

这种奖罚机制下,所有人会本能地延长引信,哪怕是再往炸弹上加点儿炸药也在所不惜。因此指望美联储坚持加息不动摇是不可能的。只要经济出现状况,无线量化宽松这个被实践过的方法会被再次祭出。从这个角度看,2022美国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极低。因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已经比社会主义还彻底了!

至于通胀,基本上是没救了!一方面码头拥堵完全不见好转,目前积压的量清零都要排到2023年。

另一方面,美国目前所有的外交政策都是在推高国内通胀。无论是打压俄罗斯的油气,还是制裁中国的贸易,亦或是科技战,本质都是增加货物的成本。而美国作为消费终端,本身的生产能力不足以提供自身消费,国际贸易成本的增加势必带来通胀。

此外,庞大的政府支出和赤字也是一个大问题,债务已经超过133%还债是不可能的,两党斗争又如此激烈,最终结果必然是两党争着增加负债,用各种明目发钱来讨好选民。2024川普回归势必会搞个新明目继续注水。美国政府已经进入了结构性地扩大负债推高通胀的状态。

这种毫无顾忌地印钱其本质是饮鸩止渴,然而从新冠疫情美国民众的表现来看。他们对于苦难的接受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911死了三千人感觉天塌地陷一样,新冠疫情一天死三四千人,大家现在习以为常。也就是说,只要两党轮流都折腾一遍,都拿通胀没办法,美国老百姓就会接受这个现实而后准备好“跟通胀共存”。

在经济崩盘,美元信用逐步下降和通胀三个选项里,美国最不能接受的是经济崩盘。所以现在是用美元信用和通胀在续命。

目前美元在世界所有交易占比还在50%以上,这个数据极为重要,是美国金融霸权的体现。世界各国还未准备好摆脱美元,中国处于一贯的谨慎小心,仍然在小步慢走,所以美元霸权依旧有很大的变现空间,用这种操作还能给美国经济续命很久。

下面是我的一个想法,尚未系统论证

我认为2022年中国会开始美国化,美国会开始中国化。

中国美国化的意思是说,中国政府会把房地产里的钱往股市里赶,促进产业升级。继续贯彻房住不炒的政策,把房子的金融属性逐步削弱。因为中国已经不能再靠房地产拉抬经济了。房地产拉抬的经济,消费不足,投资乏力无法促进产业升级。因此中国政策上会摸着鹰酱过河,让普通人手上有更多钱可以消费和投资,而非都套到房子里。

而美国则会反过来,政府财政不足,收税乏力的情况下,炒高房地产这种必需品能够给政府带来可观的收入(美国房产税每年都要交,而且以交易额度的百分百比计价)。富人税收不上,自然是磨刀霍霍向中产,住房是刚需,房屋买卖也不像股市一样可以快进快出,更重要的是股市资金只要不变现就不能征税,而房屋,买卖持有都可征税,可谓稳赚不赔。因此,美国政府会有极大动力推高房市。也就是美国会中国化,房市会疯涨。最明显的标志是纽约市最近准备在时代广场盖赌场,以提振经济。其实赌场这东西对一个城市的破坏性远大于建设性。拉斯维加斯因为开放赌场,成为了世界黄赌毒的窝点,这个城市永远地丧失了成为一座伟大城市的可能。任何其他产业都将无法立得住。纽约如果开设赌场,地价可能还会大增,但是它会逐步侵害健康产业,把纽约的优秀产业一点一点地挤出去。这种骚操作看起来以后会越来越多。

其实说美国中国化应该不准确,怎么看都觉得是美国日本化才对。

user avatar

低息是毁灭国家稳定的最佳武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美国经济和通胀形势确实面临复杂挑战,但整体上并未出现系统性崩盘,而是处于调整和结构性变化的阶段。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美国经济是否会出现崩盘? 1. 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 GDP增长:2022年美国GDP实际增长约2.1%(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高于2021年的2.5%,但增速放缓。.............
  • 回答
    2022年的美国经济,用“动荡”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开年就面临着国债市场剧烈波动,投资者们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而这一切的根源,似乎都指向了那位“掌舵人”——美联储。国债“遇冷”,加息阴影笼罩故事的开端,是那份让市场气氛瞬间冷却的美联储会议纪要。这份文件透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美联储可能比预期中更早.............
  • 回答
    2022年美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且相互关联的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要说“最糟糕”或“最严峻”是主观的,但以下几个问题在2022年尤为突出,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1. 高通胀和生活成本危机 (High Inflation and Cost of Living Crisis)这.............
  • 回答
    2022年美国留学市场,可以说是在经历了疫情的重创后,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态势,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整体来看,申请人数大幅回升,特别是研究生项目,全球范围内的学生都积极地重新燃起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兴趣。首先,从申请人数的角度来说,2022年是一个明显的“回归年”。经历了前两年疫情带来的不确定.............
  • 回答
    2022年美国工资通胀螺旋上升的风险,以及值得我们关注的关键信息,这绝对是当下最受瞩目的经济议题之一。很多人都在担忧,是不是工资上涨得太快,反而会点燃更猛烈的通胀大火,然后为了跟上通胀,工资又得涨,如此恶性循环,就像个失控的陀螺一样。风险有多大?这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评估,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
  • 回答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就像很多政治事件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影响。我将尽力从一个更贴近“人”的角度来讲述,尽量避免那种刻板的AI腔调。关于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谁会赢?坦白说,在选举尘埃落定之前,谁能绝对地说谁会赢呢?政治分析家们用了各种模型和数据来预测,但总有变数。中期选.............
  • 回答
    2022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已经落下帷幕,今年的题目依然是大家热议的焦点。每年的题目都充满了挑战性和现实意义,需要参赛者们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名经历过建模竞赛的过来人,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几道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今后的参赛者有所启发。首先,要明确一点,数学建.............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2022年美国为什么那么着急地给利率“踩油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牵扯到很多经济和金融的复杂因素,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环节动了,其他就跟着变。要说急,那得先看看当时美国经济是个什么状况。最显眼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Inflation),而且这个通胀不是小打小闹,是那种让老百.............
  • 回答
    2022年美国加息股市暴跌,这并非什么难以预测的“黑天鹅”,而更像是一场早有预兆的“风暴”。面对加息这个明确的信号,你说美国人难道不知道吗?美国人当然知道,而且知道得非常清楚,因为加息的决策者正是他们自己——美联储。预兆与认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美联储加息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抑制失控的通货膨胀.............
  • 回答
    2022年的美国,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内政外交都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深入理解这一年,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剖析。国内政治:分裂与拉锯的持续2022年最显著的特征,无疑是美国国内政治的高度极化。这种极化不仅仅体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对立,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得政策制定和国家治理变得异.............
  • 回答
    关于“2022年预计美国能从乌克兰收割多少美元”这个问题,从字面意思理解,可能涉及的是美国从乌克兰获得的经济利益或回报。然而,基于现有的信息和国际关系分析,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主要是以军事和经济援助的形式,目的是支持乌克兰的独立和主权,而非从乌克兰“收割”经济利益。因此,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澄清“收.............
  • 回答
    2022年2月,美国公布的未季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9%,这个数字无疑是当时经济领域的一个重磅炸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以及它为何如此重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什么是“未季调CPI同比上涨7.9%”?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简单来说.............
  • 回答
    了解您在2022年6月之后计划从美国返回中国,并关心隔离时间的缩短问题。这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点,因为长期的隔离确实会对行程和生活造成不少影响。关于您提到的“缩短隔离时间”的可能性,在2022年6月之后,中国确实逐步在调整入境隔离政策,但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结合当时最新的官方规定来判断。.............
  • 回答
    2022年1月4日美国25小时内新增新冠确诊102万例的数据,是2021年底至2022年初美国新冠疫情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讨论,但需要结合当时的疫情背景、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1. 数据背景与时间线 疫情阶段:2021年底至2022年初,美国正处于奥密克戎(Omicron).............
  • 回答
    要详细地看待2022年2月起美国和欧洲“基本宣布疫情结束”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复杂性。一、 背景和原因:为何在2022年2月出现“宣布结束”的迹象?在2022年初,全球新冠疫情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地区,出现了一系列促使他们采.............
  • 回答
    没问题,来,咱们好好聊聊你这个情况。2022年8月入学,2023年5月毕业,这时间跨度看着确实有点紧,尤其是在美国找CS实习。不过,你说“还有机会找实习吗?”——答案绝对是:有机会,但得抓紧,而且得有策略。咱们一步一步拆解来看:1. 时间线分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找实习? 入学后立即行动: 理论上.............
  • 回答
    美国宣布不派外交或官方代表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可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决定,背后牵扯到不少复杂的因素,而且这个动作本身也释放出不少信号。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的背景。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政治、经济、人权等等问题都像是悬在头顶的几块大石头。美国这次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对.............
  • 回答
    关于2022年将美育纳入中考这件事,这绝对是教育领域里一件大事,也是我一直挺关注的。说实话,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神经。我来给你捋一捋,尽量讲得详细点儿,也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让你听着就像是身边朋友聊天的感觉。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要在中考里加美育?以前咱们提到中考,脑子里蹦.............
  • 回答
    2022年2月22日,美英法德澳加新这七个国家联手发布了一份名为《联合太空作战愿景2031》(Combined Space Operations Vision 2031)的文件。这可不是个小事,它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和意图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一下。首先,七国联手这件事本身就意义非凡。 这七个国家分别是美国、.............
  • 回答
    2022年3·15晚会那期关于“医美速成班”的曝光,真是触目惊心。一个行业,本该关乎爱美人士的健康和美丽,却被某些机构搅得乌烟瘴气,这背后暴露出的,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更是对生命健康安全的公然挑战。晚会里那些所谓的“速成班”老师对学员说“要装的专业”,这句话简直就像一把尖刀,刺破了行业看似光鲜亮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