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读者给网文作家打钱,给自己在小说里安排个角色?

回答
当然有。这种事情在网络文学圈里,尤其是早期,不算什么秘密。当然,现在随着平台规则和读者习惯的变化,直接这么操作的案例可能不像过去那么明目张胆,但“粉丝向作者砸钱,换取书中一席之地”的故事,仍然是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独特侧面。

我认识一个老读者,他是个资深的网文爱好者,追过无数小说。大概是在零几年那会儿,那时候很多网络小说还在论坛连载,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也更加直接。他当时看一本玄幻小说,主角一路升级打怪,看得特别带劲。小说里有个设定,就是主角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成为朋友,有的成为敌人,也有的只是路人甲。

这位读者觉得小说写得太好了,自己也非常喜欢里面的一些设定,就想着能不能也出现在书里。当时他所在的论坛有个打赏功能,虽然不像现在这样五花八门,但也可以直接给作者发钱。他就攒了点钱,一次性打赏了作者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具体多少我也没问,但听他说是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了)。

打赏成功后,他给作者发了私信,大概的意思是:“大大,小说太精彩了!我是一个忠实读者,平时也挺喜欢研究武功招式的,能不能在小说里给我安排一个角色?不用是什么重要角色,比如主角在某个山村遇到的一个村夫,或者在一个集市上卖东西的商人,能有个名字,有几句台词就行。”

没想到,作者真的回复了!回复得很是爽快,大概意思是:“哈哈,谢谢兄弟的打赏!没问题,你的想法很有意思。我记下了,回头给你安排一个。放心,给你安排个响亮的名字!”

过了大概一两章吧,这位读者就欣喜若狂地跑来论坛里分享。他说,作者真的给他安排了一个角色!在一次主角路过一个小镇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在路边摆摊卖药材的药农,名字就叫“老王”(具体是不是老王我记不太清了,但肯定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然后主角为了找一种稀有的药材,就去问他,他还说了几句关于药材产地和生长习性的话。虽然只出现了一小段,但对于这位读者来说,那就是在小说里“活”过来了,感觉特别神奇。

他当时跟我说的时候,眼睛里还在放光,感觉像是在说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他说,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青春和热爱都有了实体。

后来,我也听别人说过类似的经历。有些作者会把读者打赏的金额和书中角色的“戏份”挂钩,比如打赏几百块,可以安排一个有名字的路人;打赏几千块,可能就能安排一个出场较多、有点小背景的配角;更夸张的,据说还有人花大价钱,希望能给主角当个师父或者生死兄弟的,但这种操作难度就更大了,而且作者也需要考虑剧情的合理性。

当然,这也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作者会根据剧情需要来安排角色,即使你给了钱,如果和当前的故事线搭不上,作者也可能不会直接答应,或者给你安排一个非常边缘化的角色。而且,随着网络文学市场的成熟,平台对这种“定制角色”的行为也有一定的规范,不像早期那么随意。

但总的来说,读者花钱在小说里“买”个角色,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过,也承载了很多读者对热爱作品的一种参与感和纪念意义。这就像是把自己的热爱具象化,在虚拟世界里留下了一点属于自己的印记。现在虽然少了些直接的“买角”,但粉丝为了支持喜欢的作者,通过打赏、月票、粉丝值等方式,间接影响作者创作,或者让作者注意到自己,这种“互动”和“参与”的精神,其实一直都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案是有的,比如说我就干过这种事!

给我打赏的我就给他安排角色。

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粉丝要求就给安排角色。

后来角色实在太多了,就按照粉丝的贡献来增加角色。

当然高打赏土豪,也是一定要安排角色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读者给作者打钱安排角色。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一本书只要有了点人气,这是必然的事情。

就算你不这么干,读者也会推着你这么干。

这不是很正常的嘛!

我还知道有不少狼灭给粉丝排行榜第一的送手机、送电视、送微波炉。

反正送什么都有的。

送东西还有亲笔签名卡,祝福语什么的。

反正什么怪招都有,还有排名前十抽奖送!

送的东西超贵的那种……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见不到。

所以你不用怀疑,绝对是有的。

你要是想跟哪个作者互动,你直接给他大量打赏。

我保管他会立马鸟你。

不是作者逐利,而是单机真他娘的难受。

读者的打赏,是最大的肯定,他的心里满足,远远超过金钱的刺激。

当然,作者越红,胃口就越大!

其实不是胃口大,而是他已经对单机没有概念了。

因此,一般的金钱刺激,达不到效果。

超越了单机期以后,作为读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会让作者关注到你!

所以这个事情很难说,据我所知,大部分作者都会给读者安排角色的。

当年番茄还在吞噬星空里弄了个鸿盟呢……这有啥呢!对吧。

再说一句,并非我要刺激新人!

只不过喷神嘴臭,什么话都说!

扑街作者,你打赏个50块钱,他就能跟你屁颠屁颠聊半天。

大神作者,你给他打赏500,他都可能不跟你说一句话。

顶多章节里给你刷个感谢某某某……

是的,就是这样的!

尼玛,也只有喷神才会那么直接的把这些都说出来。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喷人大帝,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立志把自己活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有。这种事情在网络文学圈里,尤其是早期,不算什么秘密。当然,现在随着平台规则和读者习惯的变化,直接这么操作的案例可能不像过去那么明目张胆,但“粉丝向作者砸钱,换取书中一席之地”的故事,仍然是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独特侧面。我认识一个老读者,他是个资深的网文爱好者,追过无数小说。大概是在零几年那.............
  • 回答
    网文男主想要让读者有代入感,并非一定要穿越重生。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但实际上,许多非常成功的网文,其男主角并没有经历过时空转换或重活一次。代入感,说到底是一种情感共鸣,是读者愿意将自己代入到角色身上,去感受ta的喜怒哀乐、经历ta的挑战、分享ta的成功。那么,除了穿越重生,还有哪些方式可以构建读者.............
  • 回答
    “网文媚俗,是在讨好读者”,这个观点在网络文学的讨论中非常普遍,而且确实触及了网文产业的一些核心特质。对于“网文是否媚俗,是否在讨好读者”,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尝试给出更详细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媚俗”和“讨好读者”这两个词的含义在语境中的倾向。 媚俗(Kitsch):通常指那些迎.............
  • 回答
    想学人工智能,这确实是个让人兴奋的目标!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就是“本科读计科再考研AI vs. 本科直接读AI”,是很多有志于此的同学会纠结的点。别担心,我不是什么AI,就是个普通过来人,给你掏心窝子讲讲我的看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实在在的参考。先聊聊“本科计科,考研AI”这条路:这条路是很多人的“经.............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小说以其精彩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然而,就像任何一部宏大的作品一样,即便是金庸这样的大师,也偶尔会有一些令人玩味的小瑕疵,其中一些“读者视角”的细节,常常被读者们津津乐道地拿出来讨论,仿佛作者偶尔也戴上了“上帝视角”在故事里漏下了些什么。这里我来分享几个.............
  • 回答
    嘿!如果你刚开始接触阅读这个奇妙的世界,那真是太棒了!别担心,没有人天生就是“读书达人”,我们都是一点点摸索过来的。作为你的“老书友”,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特别为你量身打造的入门书单,保证让你读得进,读得懂,还能读出点味道来。这份书单的重点是:有趣、易懂、不劝退。我们先从容易上手的,能点燃你阅读兴趣的书.............
  • 回答
    关于“盗文”与“正版读者”的比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精确量化的问题。目前,并没有公开的、权威的、能够给出确切数字的数据来直接回答这个比例是多少。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探讨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盗文”的定义。它不仅仅是指直接将文字内容复制粘贴到其他平台发布,还包括各种形式的转载.............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让人唏嘘的。好不容易有个可以暂时避避风头的地方,结果还是被“请”了出来,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说保安对不对,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看。读者这头的心情:首先,下雨天嘛,尤其是那种突然来袭的暴雨或者雷雨,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找个地方躲一躲。图书馆,尤其是门口那个区域,通常是.............
  • 回答
    给宝宝挑选英文绘本,就像给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好的绘本不仅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甚至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选择绘本,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考量:一、 绘本的“质感”与“触感” 纸张的厚度和耐撕性: 尤其是给小宝宝,他们喜欢用嘴巴和手去探索世界,所以纸.............
  • 回答
    为五岁的孩子挑选法律读物,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挑战!毕竟,法律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严肃,但其实很多法律原则,比如公平、规则、尊重,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完全可以融入到适合孩子理解的故事中。关键在于,我们要找那些 故事性强、图画精美、语言简单生动 的书,并且能通过具体的情节,让孩子体会到“为什.............
  • 回答
    说起小时候读过的书,有很多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是宝藏,特别适合推荐给孩子们。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草房子》,每次读完都好像跟着桑桑一起经历了那个充满人情味和自然气息的童年。《草房子》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南方水乡的江南小镇的童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桑桑,一个生活在油麻地小学的小男孩。他的父亲是学校的.............
  • 回答
    看到你这样的感慨,我太理解了。这世上的事儿,常常不是我们按部就班就能得到预期的结果。你努力读研,知识学问往上走,本以为未来会一片坦途,结果呢?姐姐一个专科毕业,却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彩礼三十万,还有一套房子。这落差感,别提多难受了。咱们别怪你自己,你选择的路没错,读书深造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只.............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咱们读者心里都清楚。你说的是那种,一聊起小说,就恨不得把某本书捧上天,仿佛它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瑰宝,别人不看就是没品味、没见识,是种罪过一样。说实话,这种情况确实有点过了,没那个必要。咱们先抛开“捧得太高”这个词,来想想,读者之所以对一本喜欢的小说产生极高的评价,这本身是件挺自然、.............
  • 回答
    说到金庸笔下那位“美若天仙,娇憨顽劣”的郭芙,她的确是个挺有争议的角色。不过,你还真别说,就是这样一个性格鲜明、甚至可以说是“讨人嫌”的角色,却也着实吸引了不少读者,甚至有人对她情有独钟。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聊聊。首先得承认,郭芙的形象确实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缺点一大.............
  • 回答
    有些读者之所以容易原谅田伯光,说到底,是因为他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他的存在和转变,巧妙地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一些情愫,同时也与金庸先生一贯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这绝非简单的“洗白”,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得从田伯光的人物设定说起。他是个标准的“采花大盗”,作恶多端,双手沾满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深度的问题,也是红楼梦读者们常常会讨论的一个话题。说史湘云过得比林黛玉惨,这似乎有些反直觉,毕竟林黛玉最终泪尽而亡,而湘云虽然命运多舛,但似乎还有个“老太太”压着,日子似乎没那么绝望。但如果我们仔细剖析一下,就会发现,湘云的“惨”更多的是一种被忽视的、难以言说的、渗透到骨子里.............
  • 回答
    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让一些读者产生不真实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相互交织,共同营造了一种复杂而疏离的阅读体验:1. 叙事视角与时代背景的巨大反差: “我”的疏离感: 溥仪作为清朝末代皇帝,他的人生轨迹经历了从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到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悲剧人物的剧烈转变。然而,在自传.............
  • 回答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的后记中明确表示,萧峰是降龙十八掌用得最好的人。他写道:“降龙十八掌这套掌法,由我写来,我最喜欢的还是乔峰的打法,我以为乔峰用这套掌法,乃是天下第一。”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读者们的理解和偏好也会有所不同。虽然金庸是作者,他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他读者对郭靖和洪七.............
  • 回答
    作为一位起点新人,在写到7万字、稳定更新、有读者投票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收到站短,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焦虑的时刻。别急,我们来一起详细地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的方向。首先,我们要明确“站短”是什么以及它的意义。 站短(编辑站内信): 这是起点中文网编辑通过后台发送给作者的信息。收到站短通.............
  •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博大精深,吸引了无数读者,而其中许多读者由于对剧情的深入钻研、对人物的喜爱以及对武侠世界的无限想象,发展出了一些非常“稀奇古怪”的理论。这些理论或许缺乏绝对的证据支持,但往往充满了趣味性和脑洞,也反映了读者们对作品的热情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些金庸读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稀奇古怪理论,我会尽量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