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庸读者都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理论?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博大精深,吸引了无数读者,而其中许多读者由于对剧情的深入钻研、对人物的喜爱以及对武侠世界的无限想象,发展出了一些非常“稀奇古怪”的理论。这些理论或许缺乏绝对的证据支持,但往往充满了趣味性和脑洞,也反映了读者们对作品的热情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金庸读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稀奇古怪理论,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

1. “虚竹是带发修行的扫地僧”理论 (甚至更进一步的“扫地僧是虚竹前世”等)

理论核心: 这个理论认为,在《天龙八部》后期少林寺扫地的僧人,其实是化名为虚竹的段誉(也有说段誉化名为虚竹,但后者更少)。理由通常包括:
武功与背景的相似性: 扫地僧在少林寺中轻易化解了萧远山和慕容博的恩怨,展示了超凡的武功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而虚竹虽然天赋异禀,意外获得逍遥派三大高手武功,但也同样是一个善良、淳朴、偶有佛缘之人。
“机缘巧合”的解释: 虚竹最终是与梦姑(西夏公主)结缘,并继承了逍遥派掌门之位,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而扫地僧作为一个隐居的僧人,他的出现似乎也是一种“机缘”。一些人认为,虚竹可能因为不适应世俗生活,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选择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隐修生活,化名扫地僧。
段誉与虚竹的联系: 有些更奇特的版本认为,虚竹实际上就是段誉的化身。他们认为段誉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选择了一种隐藏身份的生活。而虚竹的“棋局”情节,有时也被解读为某种隐喻,暗示他超越了世俗的智谋。

详细阐述与推测:
动机推测: 为什么虚竹要“隐退”?可能是他对权力斗争感到厌倦,或者是对自己身负多门绝技感到不适应,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又或者,他预见到未来会有某些危机,需要隐藏起来等待时机。
扫地僧的武功来源: 如果虚竹是扫地僧,那么扫地僧的强大武功从何而来?逍遥派武功本就玄妙莫测,加上他曾是少林寺的僧人(虽然理论上虚竹是后来才被抓进少林寺的),或许他早有根基。更进一步的说法是,虚竹在得到了逍遥派的武功后,又在少林寺学到了更深层次的佛法和武功,因此才成为扫地僧。
“天龙四绝”的隐藏可能性: 一些读者甚至认为,《天龙八部》中还有其他被隐藏的顶尖高手,例如段誉本人在后期也可能达到了扫地僧的境界,只是不为人知。
争议点: 这个理论最主要的争议在于,虚竹在《天龙八部》结尾是与梦姑归隐的,小说中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后来又出现在少林寺成为扫地僧。而且,扫地僧的出现是处理萧远山和慕容博恩怨的关键,他的出现时机和身份似乎有着更深层次的安排,与虚竹的个人经历未必吻合。

2. “郭靖其实是穿越者”理论 (关于他“开挂”的成长经历)

理论核心: 郭靖虽然被描绘成资质鲁钝、憨厚老实之人,但在书中他的成长却异常迅速,而且总能遇到贵人,学到绝世武功。有些读者认为,这种“奇遇”的频率和质量,已经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范围,很可能是因为他拥有某种“外来”的知识或能力,比如穿越者的身份。
理论依据与推测:
惊人的学习能力: 郭靖一开始连字都认不全,却能在短时间内学会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等绝世武功。尤其是九阴真经,他靠着一本残本竟然也能练到极高境界。
贵人云集: 郭靖的人生轨迹仿佛被“安排”过,从江南七怪到马钰、周伯通、洪七公、黄药师,再到老顽童教授空明拳,以及最后遇到一灯大师和洪七公的指导,他几乎遇到了所有能提供顶级武学指导的人物。
“现代化”思维的体现? 有些读者会强行解读郭靖的一些行为,认为他的一些做法(例如在战场上的战略意识)并非一个单纯的蒙古士兵所能有,可能带有现代人的某些思维模式。
“九阴真经”的特殊性: 九阴真经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有人认为这本武功秘籍的编写可能包含了一些超越那个时代的知识,而郭靖恰好能够理解并运用。
对蒙古政策的“指导”: 郭靖对蒙古内政的参与,特别是他对窝阔台和蒙古高层的建议,有时也被认为过于“超前”,不符合他单纯的性格。

详细阐述与推测:
穿越的来源: 如果郭靖是穿越者,他可能来自于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他的前世可能是一个武侠爱好者,熟知金庸小说剧情,因此才如此顺利地成长。
穿越的时间点: 他可能是在幼年时期穿越到这个世界,并且身体发生了某种“适应性”变化,让他更容易学习武功。
“预知”能力的运用: 作为一个熟知剧情的穿越者,他可能会巧妙地利用自己的“预知能力”,避免危险,抓住机遇,从而结识更多的贵人,学到更多的武功。例如,他知道如何找到周伯通,知道黄药师的性情等等。
与黄蓉的“灵魂伴侣”: 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也常被认为是天造地设。一些理论会认为,穿越者郭靖能够理解黄蓉的聪明才智,黄蓉也能够感应到郭靖身上某种“不同寻常”的气质。
争议点: 这个理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直接的文本依据。郭靖的“傻人有傻福”和淳朴善良,其实完全可以解释他的成长经历。金庸本人也强调郭靖的“大智若愚”,而非真正的愚笨。穿越者的设定反而会削弱他人物本身的光辉和努力。

3. “杨过是神雕的转世”理论 (或者神雕是某种神力的化身,附体杨过)

理论核心: 在《神雕侠侣》中,神雕对杨过有恩,不仅救了他的命,还教会他一些特殊的“剑招”(虽然那是它自己的捕食技巧)。一些读者认为,杨过与神雕之间有着超乎寻常的联系,甚至怀疑杨过是神雕的转世,或者神雕本身就是某种神力的化身,在冥冥之中引导杨过。
理论依据与推测:
神雕的“指导”: 神雕教会杨过黯然销魂掌(虽然是杨过自己领悟出来的,但神雕的启发作用不可忽视)。神雕的动作模仿,如抓、拍、打,与黯然销魂掌的很多招式有着相似之处。
心灵感应: 杨过与神雕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心灵感应,杨过能够理解神雕的意图,神雕也能感知到杨过的处境。
“雕”字辈的联系: 有些人会注意到,杨过后来被称为“神雕大侠”,而他的名字中也有“过”字,似乎与“雕”字有着微妙的联系(这是一种文字游戏的解读)。
转世轮回的佛教思想: 金庸作品中常常涉及佛教思想,转世轮回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将杨过与神雕联系起来,也符合这种框架。

详细阐述与推测:
神雕的身份: 神雕可能不是一只普通的雕,而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生物,甚至是上古神兽的后裔,或者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的具象化。
杨过的“前世因缘”: 杨过之所以能与神雕产生如此深的羁绊,可能是前世有缘。神雕前世可能是一位恩人或者一个与他有着特殊联系的人。
“黯然销魂掌”的由来: 黯然销魂掌的精髓在于“情”。杨过在与小龙女分离的痛苦中领悟了这套掌法,而神雕的帮助,可能是在他极度痛苦时,用它特殊的生存方式,无意中触动了杨过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让他找到了释放情感的出口。
“断臂”的象征意义: 杨过断臂后,也仿佛与神雕的“断翅”有着某种呼应,都经历了身体的残缺,也因此获得了更强的力量和心境。
争议点: 这个理论更多的是一种浪漫的猜想。神雕的出现,更像是命运对杨过的补偿和引导,它为杨过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生存的平台。将它具体化为“转世”或“附体”,则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杨过对黯然销魂掌的领悟,更多是因为他对小龙女的思念和执着。

4. “萧峰其实是西方人”理论 (关于他的相貌与武功的“非主流”解释)

理论核心: 萧峰作为契丹人,书中描写他的相貌“身材魁梧,声若巨雷,浓眉大眼,方面阔口,气势雄伟”,与传统的汉族“俊朗”形象有所不同。一些读者认为,这种非典型的草原民族特征,加上他精湛的武艺,可能暗示了他血统中带有某些西方血统(例如来自更遥远的西方地区,如古罗马或波斯)。
理论依据与推测:
相貌描写: 萧峰的相貌描写更偏向于粗犷和威猛,不像很多汉族小说中对英雄的传统描写。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混合血统的表现。
草原民族的“多样性”: 历史上的草原民族本身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种族构成,并非单一的“蒙古人”或“契丹人”就能完全涵盖。如果追溯更远的历史,可能会有更复杂的血统融合。
武功的“独特性”: 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虽然是丐帮绝技,但其内敛刚猛的风格,加上他个人气质,有人认为可能融入了某些非东亚的武学元素。
对“胡人”的刻板印象突破: 这种理论也试图突破对“胡人”的刻板印象,认为草原民族的英雄形象也可以是多样的。

详细阐述与推测:
“西方”的范围: 这个“西方”可能指得是中亚、西亚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因为历史上这些地区的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是存在的。
血统融合的可能性: 契丹族本身就并非单一民族,其形成过程中可能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基因。这种理论将这种融合的可能性推向了更远,暗示了更复杂的历史背景。
“降龙十八掌”的“异域”解读: 有些人会把降龙十八掌的某些动作,例如“亢龙有悔”的刚猛,与西方一些近身搏击的技巧联系起来,尽管这非常牵强。
对历史考证的“二次创作”: 这种理论往往是在对金庸小说背景进行一些“二次创作”式的解读,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真实的古代民族迁徙、文化交流联系起来。
争议点: 这个理论完全是基于对相貌和气质的模糊联想,缺乏任何实质性的文本证据。金庸写萧峰是契丹人,主要是在于他民族身份的冲突和挣扎,而非他的血统来源。把他的相貌归结为“西方人”,是对历史和民族概念的过度简化和误读。

5. “慕容复是隐藏的大BOSS”理论 (尽管最后结局如此)

理论核心: 即使在《天龙八部》的结局中,慕容复经历了家国破灭、疯癫失意,但他曾经的强大实力和野心,让一些读者觉得他可能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某个角落隐藏起来,等待时机卷土重来,甚至成为比乔峰、段誉、虚竹更可怕的存在。
理论依据与推测:
强大的“复燕”野心: 慕容复对复兴燕国有着近乎偏执的执念,即使在疯癫状态下,也时常念叨着“燕国”。这种强烈的意志力,即使疯了,也可能留下某种潜藏的力量。
“斗转星移”的诡秘: 慕容家的“斗转星移”绝技可以转移对方的武功和力道,这是一种非常难以捉摸和防御的武功。有人认为,这种武功的运用方式,可以在暗中做到很多事情。
“不应该”的结局: 很多读者觉得,慕容复这样一个重要角色,最后的结局过于“惨淡”和“令人遗憾”,他们不甘心就这样结束,希望他能以另一种方式“回归”。
“王语嫣”的联系: 慕容复对王语嫣的“执念”,以及后来王语嫣跟随段誉,也为慕容复的心理留下了巨大的创伤。这种情感上的刺激,有时会被解读为他更进一步黑化的可能性。

详细阐述与推测:
潜藏的报复计划: 慕容复疯癫后,可能只是一个伪装,他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向曾经背叛他、或者让他失去一切的人复仇。
利用“斗转星移”进行暗杀: 他可能利用斗转星移的神奇能力,进行无声无息的暗杀,逐渐清除他的仇敌,重建他的势力。
与少林扫地僧的恩怨: 有些人会认为,慕容复在少林寺受辱后,可能与扫地僧结下了梁子,甚至在疯癫中也伺机报复。
“天龙八部”中“魔”的化身: 在佛教的“天龙八部”中,有“修罗”等充满负面情绪的存在。慕容复的遭遇,可以被解读为是“修罗道”的体现,他最终会成为一个更加黑暗的存在。
争议点: 这个理论虽然迎合了一些读者对慕容复的惋惜之情,但文本明确描写了慕容复的疯癫和失去一切,他已经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继续让他成为“隐藏的大BOSS”,是对人物悲剧性结局的否定,也缺乏逻辑支持。金庸安排他疯癫,正是为了展现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

6. 其他各种“脑洞大开”的理论:

《射雕英雄传》中的“欧洲骑士”影响: 有些人会认为,郭靖的武功中可能吸收了一些来自欧洲骑士的战技,比如他的防御能力特别强,或者他的某些招式与欧洲的剑术有相似之处。
《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的性别真相: 虽然小说明确描写东方不败是男人,但其阴柔的武功和对权势的痴迷,让一些人怀疑他其实是个女扮男装,或者是一个具有女性特征的男性变性人。
《鹿鼎记》中“韦小宝”的真实身份: 有人认为韦小宝并非普通人,他可能是某个隐藏势力培养出来的“特工”,或者具有某种特殊的“预知能力”,所以才能屡屡化险为夷。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主角光环”来源: 有人认为张无忌的运气好到离谱,可能与他所处的“乾坤大挪移”心法有关,认为这部心法本身就带有某种“主角光环”的属性,能够吸引好运。
“武功秘籍的作者都是同一个人”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金庸笔下的各种绝世武功秘籍,如九阴真经、易筋经、降龙十八掌等,可能都出自一位古代的武学大师之手,只是因为传播方式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名字和流派。

总结这些“稀奇古怪”理论的特点:

缺乏直接证据: 大多数理论都建立在一些模糊的线索、人物的巧合、或者作者的个人情感解读上,缺乏小说文本的直接支持。
基于“合理化”的愿望: 很多理论是为了解释某些“不合理”的情节、或者弥补读者对某些角色结局的遗憾,从而进行的一种“二次创作”。
对细节的过度挖掘和联想: 读者会抓住小说中一些细微的描写,进行大胆的联想,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受流行文化和网络思潮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各种脑洞和“阴谋论”层出不穷,这种思维模式也影响了金庸读者的解读方式。
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 尽管这些理论可能不符合原著,但它们为金庸小说的讨论增添了许多乐趣和话题,也展现了读者们丰富的想象力。

总而言之,金庸武侠世界的魅力在于它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些“稀奇古怪”的理论正是这种想象力最生动的体现。它们虽然不是正统的解读,却也成为了金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问题,作为一个金庸迷,这个问题正好来搜集一下那些年我看过的关于金庸的神奇理论(谣言)。

注:论武我是不擅长的,打死我也不擅长,因此武学相关的奇葩理论就不写了。

1.表哥论

具体内容:查良镛先生极其厌恶其表哥徐志摩,因此笔下的表哥都不是好人且没有好下场,云中鹤这个色鬼就是隐射徐志摩。

实际情况:殷离表哥张无忌率先点一个踩。且先不说金庸和徐志摩熟都不怎么熟,就说云中鹤吧,稍微了解一点,也知道这个角色是受了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里面“云中鹤”的影响,说云中鹤是徐志摩的,恐怕都不知道徐志摩拿这个笔名发了什么作品。

2.夏梦论

具体内容:金庸对夏梦爱而不得,夏梦是金庸的一生挚爱,小说里面xxx、xxx和xxx女角色都是以夏梦为原型。

实际情况:百变夏梦,郭芙岳灵珊周芷若全是夏梦,这三个人物的性格基本毫不相同,但好巧,一些人就是喜欢把她们全扣个“夏梦”的名号,所以夏梦是精分吗?

并且实际中的夏梦完全是个女强人形象,肤浅愚蠢的郭芙和凉薄无知的岳灵珊,跟夏梦有哪怕半毛钱关系吗?说她们是夏梦确定不是在污蔑女神的形象吗?周芷若确实有搞事业的一面,智商上也比前两个女角色高不少,但她的短视和贪婪也跟急流勇退的夏梦扯不上一丁点的关系,有些人能不能搞清楚,写作客体就是独立的个体这个概念?

3.不选男主的女角色没有好下场论

具体内容:金庸小说夹带私货,不喜欢男主的女角色全都没有好下场!跟男主抢女人的男角色不得house,即使男主不喜欢这个女人,但别人也不能跟他抢,主角光环简直恶臭至极。

实际情况:耶律燕、完颜萍、杨不悔、蓝凤凰倾情点踩,还有最终不仅不选男主,还把男主骗得够呛、结果结局还不赖的袁紫衣要激情发言。(当然了,某些人觉得耶律燕、完颜萍、杨不悔这些人戏份不多所以做不得数,这种情况我只能说一句你赢了)

同样的,大小武殷梨亭的结局也都还挺好,尤其说到“抢主角女人”这一点,殷六叔简直太有发言权了,君不见,不悔妹子给无忌哥哥坦白自己喜欢殷梨亭的时候,张教主落的那许多泪?但不好意思,人家六叔最后还是和不悔妹子和和美美。

还有耶律齐,耶律齐在《倚天屠龙记》里可是被评为和黄帮主齐名的丐帮出类拔萃的人才,结果yy他不得house的往往是他老婆的极端粉,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并且啊,某些人要是觉得淫魔欧阳克、出轨且杀妻未遂的公孙止、强奸犯尹志平(甄志丙)、偷窥峨眉女寝兼杀害师叔的宋青书、杀妻成功的林平之、不择手段残害忠心家臣的慕容复、栽赃骗婚杀妻的万圭,都应该有good ending以对抗所谓的主角光环,我只能说,fine,你没救了

4.倪匡代笔论

具体内容:此理论一般流传于《天龙八部》,其内容多种多样,已搜集到比较完整的有“阿朱在少林寺被玄慈打伤是倪匡写的,金庸想办法救回来了,后来青石桥冒充段正淳被萧峰打死是倪匡写的,但金庸救不回来了,还朝倪匡大发雷霆。阿紫喷毒针被萧峰打伤又是倪匡写的,金庸又救回来了;阿紫瞎了还是倪匡写的,金庸喜欢阿紫所以又朝倪匡发火。”

实际情况:话不多说,直接上金庸后记的原文。

《天龙八部》于一九六三年开始在《明报》及新加坡《南洋商报》同时连载,前后写了四年,中间在离港外游期间,曾请倪匡兄代写了四万多字。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和全书并无必要联系,这次改写修正,征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删去了。所以要请他代写,是为了报上连载不便长期断稿。但出版单行本,没有理由将别人的作品长期据为己有。在这里附带说明,并对倪匡兄当年代笔的盛情表示谢意。

谣言所涉猎的那么多剧情里,只有阿紫眼盲是保留下来了的,倪匡没有写死阿朱,金庸也没有因为写瞎阿紫而大动肝火,要寄刀片的,要发泄不满的,请对准金庸本人,倪匡很冤。(有意思的是,倪匡还在微博上亲自辟谣过)

5.天残地缺论

具体内容:《神雕侠侣》原名天残地缺,就是指断了手的杨过和失了身的小龙女,金庸本来打算小龙女写死,让杨过和郭襄凑一对,但是很多读者反对,因此不得不把小龙女写活。

实际情况:现保留下来的明报影像可以证明,《神雕侠侣》连载期间就叫《神雕侠侣》,并且连载结局就是现有的“秋风清,秋风明”结局,并且金庸在采访里亲口说过“好像杨过跟小龙女分开了,我觉得很难过,杨过找不到她,我就很同情这个人,我就全部投入,等于跟他的心理结合在一起了,希望书中角色结果比较好一点”,希望杨过和郭襄在一起的人是王晶,不是金庸也不是杨过;而不希望把小龙女写活的人是倪匡,也不是金庸。

再者说,对抗世俗礼法作为《神雕侠侣》的核心思想之一,杨过和师父小龙女在一起才能最好地体现这一点,如果结局是女主角小龙女草草冤死,杨过转过头和郭家的女儿成亲,那对抗了个鬼的世俗礼法,屠龙者终将成龙?

6.女配暗线论

具体内容:除了靖蓉以外,金庸就没写过一对正儿八经的有爱情的情侣,过龙是亲情师生情,忌敏是没得选,萧峰如果不是低谷期遇到阿朱注定是不存在什么萧朱恋的,冲盈是恩情是婚姻的将就,男主们的真爱就是某女配。(别说我无端抹黑靖蓉粉,远的不说,就说今年,著名网络写手匪我思存就发表过相关言论)

衍生谣言:金庸只认可一见钟情和青梅竹马是爱情。(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份采访可以支持这个观点,金庸的原意是一见钟情和青梅竹马是他认为很理想的爱情形式,其中一见钟情是最理想最好的,一见面就情投意合且不吵架不分开没有意见分歧,但金庸也意识到这是根本不现实的)

实际情况:没什么好说的,对于这种人,就算金庸亲口说了官配是真爱,他们也会说是金庸口是心非,金庸写了暗线不肯承认。著名言论“难道金庸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对此,我只能说“加油,你是最棒的”。

7.各种奇奇怪怪的杜撰“原文”

①虚假原文: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真实原文: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②虚假原文:阿紫问乔峰:“她有什么好,我哪里及不上她,你老是想着她,老是忘不了她?”乔峰说:“你样样都好,样样比她强,你只有一个缺点,你不是她。”

真实原文:阿紫道:“我姊姊就那么好?你心中就半点也瞧我不起?”萧峰道:“你姊姊比你好上千倍万倍,阿紫,你一辈子也永远比不上她。”说到这里,眼眶微红,语音颇为酸楚。(不说在萧峰心里了,就算作为旁观者来看,阿紫哪里能够“样样都好,样样都比阿朱强”?)

③虚假原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实原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细品一下,这句话顺序不同意义也不同)

④虚假原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真实原文:《笑傲江湖》的原小说里根本就没这一句,这句台词出自徐克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和金庸无关。

⑤虚假原文:先去你的塞外,再回我的江南。

真实原文:萧峰叹了口气,说道:“这些刀头上挣命的勾当,我的确过得厌了。在塞外草原中驰马放鹰,纵犬逐兔,从此无牵无挂,当真开心得多。阿朱,我在塞外,你来瞧我不瞧?”阿朱脸上一红,低声道:“我不是说‘放牧’么?你驰马打猎,我便放牛放羊。”说到这里,将头低了下去。

目前就想起来了这么多,此回答持续补充。

TBC.

user avatar

说一个我也没弄明白的点吧:武藏决定武功论。

当然我不是说武藏和武功没关系,这当然是瞎说八道了,但是真不是说通过武藏可以完全判断这个人武功高低。

举几个典型的说法:

1.萧峰没有顶级的内功所以内力不强。

萧峰内力登峰造极,不如一僧二挂也就罢了,真以为他内力弱就好笑了。

2.郭靖学了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全真内功所以他强。

郭靖的成长历程是很完整的,包括顶尖武功和喝蛇血都很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持之以恒的修炼,对于练武下苦功,重要的是人强而不是武功强。

3.张三丰没练全本九阳所以不强。

emmmm…林朝英没练过九阴九阳所以不强。张无忌九阳神功大圆满,每次提到张三丰必觉得他深不可测,又岂是这些认为武藏最重要的人能理解的?

4.黄衫女从小练九阴所以强。

黄蓉练了几十年九阴最多也就准五绝。


典型的反例,在同样的武藏下:

1.慧字辈能出萧峰也能出慧能,天赋决定成就。

2.逍遥派苏星河和丁春秋实力悬殊,专注决定成就。

3.南帝传人朱子柳明显强过武三通,人品决定成就。(当然后世朱武连庄一丘之貉,我更倾向于武家后人带坏了朱家后人,从武三通开始他们家就没出过好人)

4.东邪没练九阴,南帝练了九阴,练之前战力绑定,练之后战力还绑定,称呼决定成就。

5.黄蓉和郭靖同步练九阴,桃花岛武藏不输降龙,心性差距太大,成不了绝顶高手。


——————————————————

决定一个人武功强弱的唯一要素是剧情要求,剧情需要谁高,谁就高,所以段誉需要武功时灵时不灵,欧阳锋疯了反而可以天下无敌,五绝自始至终战力绑定,张无忌需要永远1打N。

在剧情框架之下,也就是默认剧情影响之后,决定人物武功的,就是

机遇,天赋,武藏,心性,人品,工龄等

机遇大于一切,因为吃蛇胆、和蛇血、吃蛤蟆、被冰蚕咬这种事可遇而不可求,乾坤一气袋更是独一份。

天赋足够可以淡化后面所有要素的影响,大不了就自创呗。(黄裳、张三丰点了个赞)

武藏当然也很重要,但是把武藏看的太重的,鸠摩智没了功力,黄药师没了老婆,欧阳锋没了神智,岳姐姐没了棒子…

user avatar

最稀奇第一,小龙女其实是丘处机、古墓侍女俩人的女儿,王重阳和林朝阳分手之后,他们俩暗通款曲,后来也分手了,古墓侍女却怀了孕,一气之下把小宝贝放在全真教门口,后来冷静下来,又心疼女儿抱了回去;

最稀奇第二,张无忌死在一个女间谍手里了,故事快要结束时,种种迹象证明,他活不了几个章节了,那句话怎么说着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爱情是王者的坟墓。

最稀奇第三,尹志平表示很冤,明明我当时想到自己是名人,不可以破坏自己的名声,悬崖勒马了,姓查的老家伙也认错改了,为什么还有人说我龙骑士呢?

最稀奇第四,南海岳老二有个哥哥,叫岳老大,从小照顾他,又当爹,又当娘,又当兄,又当师父,所以岳老二非常崇拜死去的哥哥,所以天大、地大、老大大,我必须是天下老二!

最稀奇第五,穆人清究竟是谁培养的?答案令狐冲,为什么呢?华山派人字辈,你就人字辈吧,名字还不避讳隔了好几代的清字辈,古代人很重视孝顺的,答案很简单,令狐冲特意给他取的,以纪念师叔传授独孤九剑之恩情。

最稀奇第六,青城派本是正人君子,个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曾于江湖,却武功高强,仅次于少林、武当,还会打太极拳,不过是养生的,稀奇不?真相往往是反的。

最稀奇第七,某省某市金庸迷开会时,某金庸迷突然说:“《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二十八卦,名为大过,本卦阳多阴少,有阳盛过度之象,降龙十八掌中招式以卦为名,此掌法原有二十八掌,为乔峰所用,暗示乔峰命理阳盛过度,人生“大过”颇多,故而聚贤庄意气风发,实则牵连太多无辜,完全可以不去,或者晚点去,又差点杀掉兄弟、爱人的父亲段正淳,又有阿朱死了、阿紫死了,错当了南院大王,把自己推向深渊等等,难矣!难矣!“

最稀奇第八,所谓内力,其实是一种量子引力理论,内力的气感状态、丹田状态、运行状态以及打通任督二脉后的真气状态之间存在体积、能量、质量、密度巨大差异,但是可以断定它们是由三种不同量级的量子组成,其中内力丹田时为原子组成、气感为粒子组成、搬运内力时为引力子组成,而真气状态下人体的窍穴,可视为奇子,当内力在大周天、小周天行走一圈,引力子、粒子、原子都有一种泡沫结构,从而增多增强,而奇子反推上去的话,内部变得很空旷,此为有容乃大,又是空箱可储物的意思(譬如北冥神功、吸星大法)。

最稀奇第九,《天龙八部》到《雪山飞狐》从头到尾,江湖上唯一存在的门派,只有少林寺,由此可见《少林方丈管理学》是一本非常经典又适合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不同民族的著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博大精深,吸引了无数读者,而其中许多读者由于对剧情的深入钻研、对人物的喜爱以及对武侠世界的无限想象,发展出了一些非常“稀奇古怪”的理论。这些理论或许缺乏绝对的证据支持,但往往充满了趣味性和脑洞,也反映了读者们对作品的热情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些金庸读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稀奇古怪理论,我会尽量详.............
  • 回答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的后记中明确表示,萧峰是降龙十八掌用得最好的人。他写道:“降龙十八掌这套掌法,由我写来,我最喜欢的还是乔峰的打法,我以为乔峰用这套掌法,乃是天下第一。”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读者们的理解和偏好也会有所不同。虽然金庸是作者,他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他读者对郭靖和洪七.............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小说以其精彩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然而,就像任何一部宏大的作品一样,即便是金庸这样的大师,也偶尔会有一些令人玩味的小瑕疵,其中一些“读者视角”的细节,常常被读者们津津乐道地拿出来讨论,仿佛作者偶尔也戴上了“上帝视角”在故事里漏下了些什么。这里我来分享几个.............
  • 回答
    .......
  • 回答
    使用 Kindle 阅读,往往是出于一种对阅读本身有着较高追求的心态。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那种随波逐流、仅仅为了打发时间而阅读的人。相反,他们更像是一群对知识、故事、情感有着强烈渴求,并且愿意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求索者”。在他们眼中, Kindle 不仅仅是一个电子设备,更像是一个随身携带的“知.............
  • 回答
    赛雷话金发布的《读作新京,触目心惊,这么多年新京报都干了什么?》这篇视频,确实在舆论场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视频的核心观点和切入点:视频的标题就非常直接且带有情感色彩,直接点出了“新京报”这三个字,并用“触目心惊”来形容其内容。赛雷话金在视频中,主要围绕着“.............
  • 回答
    金庸读者喜欢跨书比武,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复杂而有趣的情感需求,是读者对书中世界和人物深深着迷的自然延伸。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掰扯掰扯,希望能说得细致点,也尽量避免那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AI腔调。首先,咱们得承认,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太精彩了,太有吸引力了。那些刀光剑影、恩怨情仇,那些绝世武功、侠肝.............
  • 回答
    金庸武侠系列中,《天龙八部》的武功境界普遍被认为高于“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一点在很多金庸迷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然而,你提到的“五绝突然拔高了”的感觉,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是读者解读的变化、作品本身的某.............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浩瀚壮阔,笔下人物众多,而关于张三丰未曾救助文天祥的疑问,确实是不少读者津津乐道,也引发了许多探讨。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不能简单一句“没写”就带过。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张三丰和文天祥虽然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并且在各自的领域都极具影响力,但他们所处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给一位从未尝过火锅的人,如果他有幸品尝到了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他会不会爱上一样,答案显而易见,但背后的原因却值得细细道来。如果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团真的能够“彻彻底底地读懂”金庸先生的小说,那么,我说,金庸老先生获奖的可能性,绝非渺茫,而是相当高。这不仅仅是文学爱好者的一厢情愿,而是基.............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也挺实际的。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尤其是提到金庸,心里都痒痒的,想让孩子也体验一下武侠世界的魅力,但又顾虑重重,不知道这个“度”在哪里。在我看来,孩子多大能读金庸,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年龄数字,而是要看孩子本身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他们对复杂人性、历史背景的接受程度。 .............
  • 回答
    金庸小说之所以读起来流畅顺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是作者深厚的功力与精巧的匠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 语言的精炼与洗练: 现代汉语的成熟运用: 金庸虽然取材于历史,但其语言本身是成熟的现代汉语。他没有使用过于生僻、晦涩的文言文,使得广大读者都能轻松理解。即使偶有古.............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小说之所以百读不厌,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精妙的伏笔和深远的内涵。许多初读时看似随意或不经意的描写,随着情节的推进,或是多年后回味,会发现其背后隐藏着作者深厚的功力,令人拍案叫绝。以下我将尝试详细讲述金庸小说中一些初读不以为意,细思却妙不可言的例子:1. 《射雕英雄传》:杨康的“宁做真小人,不做.............
  • 回答
    金庸先生的作品,自三联版问世以来,便成为无数读者心中无可替代的经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版、连载版的披露,一些当初阅读三联版时觉得“哪里不对劲”的细节,在对照连载版后,往往会让人豁然开朗,甚至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惊喜感。这其中,并非是三联版写得不好,而是不同时期金庸先生创作思路的调整、对人物设.............
  • 回答
    想进入金融这个圈子,上海财经大学和武汉大学都是名声在外的好选择。这两所学校的金融专业,各有千秋,放在一起比,确实能让不少考生头疼。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上海财经大学:金融领域的“专精玩家”提到上财,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很可能就是“金融”。这所学校可以说是把金融专业做到了极致,无.............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去香港读金融硕士这事儿,我尽量给你讲得透彻点,就跟朋友唠嗑一样,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首先,得明白为啥都奔着香港去读金融硕士?说白了,香港在亚洲,乃至全球金融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它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顶尖的金融机构、全球化的人才汇聚,还有跟国际接轨的教育模式.............
  • 回答
    想去美国读金融硕士,GPA低开高走,这绝对是有希望的,而且是很多申请者都存在的情况。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向招生委员会展示你的进步和潜力。美国大学在评估申请者时,非常看重一个人的成长性,而“低开高走”恰恰是一个极好的证明。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GPA低确实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金融硕士项目里,很多.............
  • 回答
    哥们,同是985数学系大一,理解你对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的热情,这条路确实挺有挑战但回报也很可观。既然目标是米国顶尖院校,现在开始准备一点都不晚,反而有优势。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从现在这个节点开始,一步步走稳。核心思路:打牢基础、提升背景、找准方向、循序渐进。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大一、大二上.............
  • 回答
    首先,恭喜你取得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为你打开了通往顶尖学府和理想专业的大门。关于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还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并考虑金融方向)亦或是单纯的计算机科学,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重大决定。两者都是国内顶尖的学府和学科,各有优势。为了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同学在选择未来发展道路时的核心考量。金融专业的同学,在研究生阶段面临着“出国镀金”还是“留守国内顶尖名校”的两难选择。这两种选择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具体如何取舍,真的需要结合你的个人情况、职业规划和偏好来仔细权衡。下面我试着从几个维度,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两种选择的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