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去香港读金融硕士?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去香港读金融硕士这事儿,我尽量给你讲得透彻点,就跟朋友唠嗑一样,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首先,得明白为啥都奔着香港去读金融硕士?

说白了,香港在亚洲,乃至全球金融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它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顶尖的金融机构、全球化的人才汇聚,还有跟国际接轨的教育模式。在香港读金融硕士,不仅能学到最前沿的金融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能直接接触到这个行业的核心,毕业后找工作机会也更广阔,无论是留在香港,还是回内地,甚至是去其他国家,都有优势。

那么,具体该怎么操作呢?一步步来拆解:

第一步:定位与选择院校及专业(摸清楚自己的“战场”)

香港有哪些热门的金融硕士专业?
金融学 (Finance): 这是最普遍的,涵盖面广,会学到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品等等。
金融科技 (Fintech): 近几年非常火,结合了金融和科技,研究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量化金融/金融工程 (Quantitative Finance/Financial Engineering): 喜欢数学、编程,对风险管理、衍生品定价、算法交易感兴趣的,选这个没错。
投资管理 (Investment Management): 专注于资产管理、投资组合构建、股票分析等。
会计与金融 (Accounting and Finance): 适合对财务报表分析、公司估值、审计等方面有兴趣的。
商业分析 (Business Analytics) 金融方向: 虽然不是纯金融,但很多商业分析项目会侧重金融数据分析,也很受欢迎。

香港有哪些不错的学校?
“八大”是标配,也是最热门的:
香港大学 (HKU): 金融专业非常顶尖,尤其是其金融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 (CUHK): 同样是金融领域的佼佼者,商学院非常强,金融学、精算学、金融科技都很有名。
香港科技大学 (HKUST): 以科技见长,其金融科技、量化金融专业实力超群,是很多理工科背景学生的优选。
香港城市大学 (CityU): 商学院发展迅速,金融、金融科技、商业分析等专业都很有竞争力。
香港理工大学 (PolyU): 金融、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都有不错的项目。
香港浸会大学 (HKBU): 曹光彪书院的金融专业不错,尤其在一些细分领域。
香港教育大学 (EdUHK): 主要以教育为主,金融类专业相对较少,但也有部分与商科结合的课程。
岭南大学 (Lingnan University): 走博雅教育路线,在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有优势,金融类也有,但整体不如前几所。

还有一些其他选择: 比如香港都会大学(原香港公开大学)等,但通常名气和实力不如“八大”。

怎么选?
看专业排名和课程设置: 这个最重要!去学校官网,把你想申请的专业的课程介绍、师资力量、研究方向都看一遍。问问自己,这些课程是不是你真正想学的?是不是能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
看学费和生活费: 香港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比内地高不少,提前做好预算。
看申请要求: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GPA、语言成绩、GMAT/GRE、工作经验等的要求都不一样。
看毕业出路: 了解一下该专业的往届毕业生去了哪些公司、从事什么岗位。

第二步:准备申请材料(打磨你的“敲门砖”)

申请香港的硕士,通常需要以下材料,准备越充分,成功率越高:

1. 本科成绩单 (Academic Transcript):
GPA 是硬指标。 香港的大学一般会看你的本科平均分。很多热门专业要求GPA 3.0以上(满分4.0),有些甚至要求3.5以上。如果你的GPA不是特别高,但某些专业课分数很高,也要尽量展示出来。
提供官方盖章的成绩单。 通常需要中英文对照的。

2. 语言成绩 (Language Proficiency):
雅思 (IELTS) 或 托福 (TOEFL)。 这是最常见的语言要求。很多学校金融硕士要求雅思总分6.57.0,小分要求一般不低于6.0。托福也类似,总分90100。
部分学校可能接受六级 (CET6)。 但要注意,六级成绩只是一部分学校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参考,最好还是考雅思或托福,尤其是申请顶尖名校。
注意: 语言成绩有有效期,一般是两年。

3. GRE 或 GMAT 成绩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 /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
GMAT 是商科的“标配”。 很多金融硕士项目会强烈建议或强制要求提交GMAT成绩。分数越高越好,一般来说,650分以上会比较有竞争力,顶尖项目可能需要700分以上。
GRE 也是可以的。 尤其是一些量化金融、金融工程类的项目,GRE的数学部分分数非常重要。
考多少分? 这取决于你申请的学校和专业。建议去目标院校的官网上查看历年录取学生的平均分数,做到心中有数。

4. 个人陈述 (Personal Statement / Statement of Purpose SOP):
这是展现你“软实力”的关键! 花心思去写。SOP 要有逻辑性、条理性,清晰地表达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这个学校,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你的相关经历(学术、实习、课外活动)如何支撑你的申请,以及你未来的职业规划。
避免套话和空话。 要具体,用事实和例子说话。把你最亮眼的经历、最深刻的感悟写出来。
体现你对金融的理解和热情。

5. 推荐信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LoRs):
找了解你的教授或领导。 最好是你的专业课老师,或者在实习单位给过你指导的上级。
让推荐人写得具体。 推荐信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让推荐人写出你的优点、潜力和学术/工作能力。
提前沟通。 找推荐人时,要提前告知他们你的申请计划、目标院校和专业,并提供你的简历、SOP草稿等,方便他们写出有针对性的推荐信。

6. 简历 (Curriculum Vitae CV):
突出你的相关经历。 包括学术成就、实习经历、项目经验、获奖情况、课外活动等。
量化你的成果。 比如“通过XX方法,提高了XX效率XX%”。
排版简洁、专业。

7. 其他材料:
作品集 (Portfolio): 如果你申请的是一些偏研究或项目导向的专业,可能需要提供。
作品/论文 (Writing Sample): 有些学校会要求提交一篇学术论文。
身份证明文件: 身份证、护照等。
银行存款证明: 证明你有足够的财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第三步:申请流程与时间节点(把握“节奏”)

香港高校的硕士申请通常是滚动录取(Rolling Admissions)或分轮次录取(Batch Admissions)。

申请季一般从前一年的9月或10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3月甚至4月结束。
建议尽早准备,尽早提交申请。 尤其是热门专业,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具体时间节点:
9月11月: 准备GRE/GMAT、雅思/托福考试,开始撰写SOP和CV,联系推荐人。
11月次年1月: 开始提交第一轮申请。这是黄金时期,成功率相对较高。
次年1月3月: 关注申请状态,可能会有面试。
次年3月5月: 收到录取通知(Offer)或拒绝信(Rejection)。
收到Offer后: 确认是否接受,缴纳押金,准备签证等后续事宜。

第四步:面试环节(展示你的“风采”)

并非所有专业都会有面试。 但有些学校和专业会安排面试,形式可能是线上面试(Skype, Zoom等)或现场面试。
面试目的: 考察你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未来的规划以及你是否适合这个项目。
准备面试:
回顾你的SOP和CV。 准备好回答关于你经历、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你的优缺点等问题。
了解最新的金融动态和行业趋势。
准备一些行为问题: 比如“你遇到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准备提问环节。 问一些关于项目、课程、教授研究方向、毕业去向等方面的问题,能体现你的积极性和思考。
模拟面试。

第五步:签证与行前准备(落地与启程)

收到Offer后: 仔细阅读录取通知书,确认录取条件,按时缴纳学费押金。
办理学生签证: 向香港入境事务处提交签证申请。学校会提供相关的支持文件。
预订机票、安排住宿: 提前规划好行程。
换汇、购买保险等。

一些额外的建议,让你申请之路更顺畅:

多看学校官网: 官网是信息最权威、最全面的来源。招生要求、课程介绍、申请截止日期,都在上面。
参加学校的线上或线下宣讲会: 这是了解学校和项目的好机会,也能直接和招生官交流。
多看往届学长的经验分享: 可以在知乎、小红书等平台搜索,了解他们的申请过程和心得。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参加一些暑期项目或相关的实习: 增加你的背景,对申请有帮助。
保持积极心态: 申请过程可能充满挑战,但只要你认真准备,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不要盲目追求排名: 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仔细研究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找到真正能让你成长和发展的项目。
英语是关键: 无论是申请过程中的材料,还是在香港的学习和生活,流利的英语都是必备的。

去香港读金融硕士,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规划和准备。但只要你找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拿到心仪的Offer是完全有可能的!祝你申请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金融学一直以来都是留学申请的热门专业,我从国内最好的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学本科毕业之后,也选择到香港大学读了金融学硕士。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申请经历和大家介绍一下申请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同样想要到香港读金融学专业的同学。


背景简述


本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GPA 3.5
硕士:
香港大学金融硕士,3.6
TOFEL:
第一次,100(阅读29,听力24,口语22,写作25)
第二次,105(阅读30,听力26,口语23,写作26)
(之所以列上两次,是展现托福成绩是可练的)
GRE:152+168+4.5
录取情况:
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半奖(最终选择)
香港科技大学MSc Investment Management


一、选校


香港一直以来都是环球金融中心,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同学来说,香港是很有吸引力的,我对香港也很感兴趣。大二的时候我去了香港万通保险公司实习,实习期间看着中环街上西装革履的人群以及在中环高楼大厦里挑灯夜战的加班人士,让我对香港的地位有了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认识。同时香港三步一个711,5步一个万宁的生活便利性也让我心生向往。

因此到了大四上学期,我需要在保研、出国以及直接就业中做出选择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国留学。

确定要申请留学之后,我开始进行学校的选择,我结合自身的金融背景以及未来想要从事投资工作的就业导向,我觉得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去向。香港地区的港大和港科都有很好的投资专业项目,港大是Master of Finance,港科是MSc Investment Management,我了解到这两个项目毕业的同学去向都是很好的,因此我也将香港当成自己的主要申请地。除了项目对我的吸引之外,我也考虑到香港实习和未来工作的机会也是比较多的,我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实习来积累经验。


二、简历


大二的时候我就已经决定要申请留学了,所以从大二上学期开始我就已经着手进行简历的准备了,我本科所在的光华管理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会定期安排高年级的学长学姐来帮助低年级的同学讲解简历的构成、呈现方式以及构思逻辑,这对我的简历创作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学长和学姐也会帮助我们修改现有的简历,非常的贴心。

除了职业发展中心之外,我也会在平时咨询那些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学长学姐,比如我经常麻烦我们学院一个社团的前辈。在我看来简历的准备一定要趁早,这样我们在之后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完善自己的简历,学校没有提供相应服务的话,我们可以拜托学长学姐,他们都是很乐于帮忙的。

至于简历的构成主要就是教育研究经历、实习经历、学生活动经历以及个人信息四大部分,其中细分的内容可以用bullet point的方式来展开,此外就是放上自己的大头职业照以及学校的logo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简历内容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各部分的内容设置。

首先是教育背景的部分,这部分我们在介绍的同时也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尽量凸显自己的优势。比如我在写自己教育背景的过程中,就着重突出了自己的优势学科,而且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课程如果成绩不错也一定要重点提出,所以我建议那些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课。另外在教育背景的部分我们如果有助研经历也一定要写上去,比如我当时想要做的是ESG方向的投资,而我之前也正好有过帮老师研究公司SCR的科研经历,这在申请中是非常加分的。

接下来是实习经历的部分,我们在简历中提到的实习经历一定要和我们申请的项目有关,这样才有说服力,同时可以打动招生官,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度不是很高的经历可以忽略。比如我在简历中写的实习经历就是在咨询公司实习以及之后去数据公司以及买方实习的经历,因为我一直坚信依靠数据做投资的重要性,所以我也提前进行了准备。

我们在写自己的实习经历的时候也要突出重点,比如我们担任了什么职位,做了什么项目,在项目中我们具体做了什么工作以及取得了什么结果,里面最好有一些量化的数据和细节,同时也可以加上一些我们对行业的感悟和思考。另外在写实习经历的时候最好由近到远进行排序,并写清楚实习的时间,另外对实习经历的排序最好也可以体现我们对职业规划的思考。

之后是学生活动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最好也和我们申请的项目有关,比如商业案例大赛、咨询比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展现出我们身上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都是高校比较看重的。同时如果这些项目和我们申请的项目有关的话,也可以体现我们为未来职业的准备,对申请是很有帮助。我们在写这些和职业相关度高的学生活动时,也要写清楚项目的具体内容,如果获得名次的话也要重点提出。

最后是个人信息的部分,这部分我们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列上自己的英语能力,也可以介绍一下自己获得的相关证书,那些专业证书我们可以在大三的时候找时间去考出来,这样也可以体现我们的能力。

想要写出一份有竞争力的文书,最好从大二大三就开始积累,无论是实习经历还是各类证书,都可以帮助我们丰富文书的内容。


三、文书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文书是最重要的部分,在我看来文书并不仅仅知识简历的丰富版以及故事版,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构思自己的人设,并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不过现在很多同学因为没有经验或者本身英语写作水平的问题,会选择找中介。要注意的是,中介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其实是不确定的。现在的很多中介,虽然名气很大,但实际上申请都是流水线作业,文书这种需要打磨的材料,如果没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然现在也有比较靠谱专业的机构,像我所在的admitwrite,其实就是这里面比较好的,老师本身都是名校留学背景,都是真正懂留学的人。而且模式也比较合理,如果你走常规申请,他们有灵活的单项服务,比如单独的文书或者单独的选校咨询,如果觉得时间不够用,可以直接用他们的全套4V1,4个导师负责1个学生,价格也不贵(2w RMB)。另外如果希望稳上一些比自己条件能申到学校更好的项目,也可以走他们的保录取渠道,有学校的教授内推资源,即便你离目标学校的要求差一截,其实也没关系。如果背景成绩太差又想上好学校的,保录取一样可以解决。他们可以帮学生注册海外学籍,直接用新的背景成绩去申请,加上内推,稳拿offer不是问题。

当然我个人觉得能常规申请就常规申请,保录取本身价格还是很贵的,一般都在几十上百万,家里没条件没必要尝试。

回到文书上。在文书中我们主要需要回答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为什么要申请这个学校和专业,以及我们的能力是如何满足项目需求的,最后就是我们申请的目的。

在文书的一开始,我们可以先表明自己的申请动机,这个动机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进行设计,可以是我们之前的一段实习经历或者实践经历,也可以是我们在课堂学习中的感悟,让我们对学校和专业产生了向往,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通过专业的角度来表明我们和项目之间的契合度。

我当时因为之前曾经在香港实习过所以一心想要申请香港的高校,另外因为我想要从事投研工作,因此想要申请金融学以及投资学,加上之前学长和学姐给我分享的经验,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也如实写上了自己的申请动机。

在文书中我也说明了自己的申请资质,也就是项目要录取我的原因。我在文书中重点描写了我两次和投资相关的实习经历,在描写这些经历的同时,我也分享了自己在实习期间对于行业的见解,同时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说明了自己和申请项目之间的契合点以及希望以后在项目中可以学到的知识点。

我把公司CSR相关助研和MSCI ESG实习项目中萌发对ESG投资看法的部分作为了文书的重点,我也写了很多相关的细节。我写了自己的助研内容以及实习的内容,同时写上了自己完成毕业论文、在课程中完成各类模型搭建分析的经历,通过这些我一方面展示出了自己对于投资研究领域的热情,也体现了我对港大金融、港科投资学专业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我也写上了学长学姐的发展经验,借此说明自己发展方向与项目本身之间是契合的,这部分是很关键的,因为高校对申请同学的契合度往往是非常看重的。

最后我还强调了自己的申请目的,一方面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继续深造来让自己具备更加扎实的投研基本功,为了说明我还列举了专业课程里公司金融的实操意义。另外我表明自己希望可以借助高校老师的教育以及学长学姐的经验等资源来帮助自己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

在我看来写出一份好的文书,一方面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更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对自己申请的项目以及整个行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结合项目申请的需要来设计文书的内容和结构。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想要自己写出一份好的文书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里我也建议同学们可以请专业的留学机构帮忙完成文书的创作,不过大家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现在和我合作的admiwrite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这里有超过500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高校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对各个高校和项目都是足够了解的。而且这些导师还都来自不同的项目,因此无论同学们想要申请什么项目,在这里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提供服务,这也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

在进行文书创作之前,导师也会对申请同学的经历进行筛选,并找出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度比较高的经历作为文书的主体。在描写这些经历的时候,导师也会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来展现申请同学身上的能力,提升他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在文书内容创作完成之后,导师还会对文书的内容进行润色,这样可以让文书的表达更加符合招生官的阅读习惯,因此很适合大家去选择。


四、推荐信


在留学申请中推荐信和其他的文书材料是有比较大区别的,因为推荐信是从第三方的角度来评价申请人,它是对其他申请材料的一个很好补充,高校对次也是很重视的。

在进行推荐信准备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尽量去找那些背景不同的推荐人,因为这样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我们的能力,让我们的形象更加完整,同时推荐人的级别越高越好。但是大家也不要强求请那些大牛来做推荐人,因为推荐人一定要和我们熟悉,这样他们写出的推荐信中才能有更多和我们相关的内容与细节,真实性更高。最后推荐信作为文书的补充,其中的经历最好和我们之前简历以及文书中的经历有关且互为补充,我们也可以提前和推荐人老师进行沟通,并对推荐信的内容进行设计,我当时的推荐信中所提到的经历就和我的文书以及简历中的内容是相一致的。

我当时找了自己的老师还有实习的老板做我的推荐人,老师在推荐信里具体介绍了我在公司CSR研究项目中的表现以及贡献,除了完成基本工作之外,我的那个是还建议了很多看菜包关键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角度。

在我实习的时候我和实习老板的交流其实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和我直接对接的老板职级不高,为我面试的那位老板是职位最高的,加上我面试的时候和他交流的很愉快,于是我便内部写邮件请他来做我的推荐人。没想到他居然还记得和我的面试,同时他从我的上司那里了解到我的表现不错,于是他很爽快地答应帮助我写推荐信。在推荐信里他主要写了我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做出的贡献,还举了具体的实力,一方面体现了我的专业能力,还体现了我的履约精神。


五、提交申请


在完成各项申请材料的准备之后,然后就是提交申请了。在申请的时候各类申请材料都有上传的截止时间,因此大家在最终申请之前一定要对时间做好规划,千万不要赶在最后一秒提交申请,因为那样一旦出现意外就会错过申请,同时我们也将没有调整的机会。

根据经验,在最终提交申请的时候推荐信往往都是最坑的环节,因为推荐信需要我们自己从官方邮箱点击链接并填写提交的。当时我的实习老板人在美国,我们之间有12小时的时差,当时30号就是申请的截止日期了,可是28号他还是没有提交推荐信。于是我只好在凌晨给他的座机打电话,最后一步步和他解释操作方式才操作成果,因此我建议如果找外国人做推荐人的话,一定要提前和他打好招呼,最好可以给他制作一份提交推荐信的流程图,还要盯着他,不然他们很容易忘记。


六、面试


现在很多高校在录取之前都会有面试的环节,一般在面试之前对方都会以邮件的形式来通知我们面试的形式,此外还有面试官的信息以及主要的话题,我们可以提前进行准备。我建议大家在接到邮件之后,可以到学校的官网上搜索一下面试官老师的信息,看看他们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并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一般面试会有2-3轮,港科当时的面试是两轮。第一轮的面试官是负责招生的老师,第二轮的面试官则是负责学术的教授,两次面试都是通过skype进行的视频面试。我们在进行面试之前一定要对设备做好调试,我当时就犯了错,我觉得skype之前用过,这次应该也没问题,结果临近面试我发现我找不到自己的账号。好在面试官发邮件提醒了我,否则这样我们很可能给面试官留下不重视面试的印象,这也会影响我们面试的结果。

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当时面试的问题,在第一轮面试里面试官是负责招生的老师,他考察的主要是一些behavior问题,比如为什么想要申请这个高校以及专业,将来为什么想要做投资,以及来到学校之后的希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老师在面试之前都会仔细阅读我们的各项申请材料,这些问题很多也都是和我们的申请材料相关的,因此我们对文书上的每一段内容都要烂熟于心才可以,这也需要我们在面试之前提前进行准备。

第二轮进行的是话题面试,内容是自己准备5分钟的话题,当时我的面试官是港科的Academic Director,因此我准备话题的时候兼具了学术性以及实操性,同时还结合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同时加入了自己在实习中ESG研究对我的启发,另外在这段话题中我还说了我将实习中总结的方法论用到了毕业论文的研究中。老师在听到我的这段话题之后表示非常的感兴趣,而且他就是研究green bond的,对我的发现也觉得很有趣,于是在面试中我们聊得很开心。

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面试官的研究方向,如果我们的经历和他们的研究方向正好契合的话,就要进行全面的准备,而且要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如果我们和面试官之间的契合度不是很高,那么我们就可以找一个自己熟悉但是对方不是那么熟悉的领域进行讨论,如果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和对方熟悉的领域建立联系,也可以让对方眼前一亮。

最后是面试的表达,我们在面试表达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注重内容的逻辑性,在话题表达的时候我们最好可以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给出论据,在使用论据证明观点的时候一定要表达清晰。在面试之前我们可以多多练习口语,也可以找同学进行模拟面试,积累一些经验以及需要用到的词汇,这样一来我们在面试中表现会更加自如一些。


七、标化考试准备


最后我想要说一下标化考试的准备,对于所有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这都是需要面对的。香港的高校对于托福成绩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我申请的时候只需要90分就可以了,但是香港高校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如果我们的其他申请条件和别人差不多,那么托福成绩就变得很重要了,因此我们一定不能有短板。

当时我托福考了两次,主要是因为我对听力的成绩不是很满意,虽然在第二次考试中我只是将听力的分数从24分提到了26分,不过我觉得这也让我在申请的时候有了一定的优先权。

当时我在进行托福备考的时候,我每天7点就会起床,然后7点半来到教室,然后开始看之前的听力和阅读题型。我建议大家在平时进行练习的时候最好按照托福考试本身的时间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考试的状态,而且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慌张了。

托福备考中单词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我建议同学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天文、生物、历史、艺术以及动物学等领域都是有高频单词出现的。题型上托福的听力、阅读以及口语都是有固定题型的,平时在练习的时候我们要多做总结,那些我们做过的练习可以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做,这样可以巩固我们掌握的题型。口语的部分我当时是用张涵出的口语书来进行练习的,里面收录了所有的题型以及解答方法,不过口语最关键的还是在平时多练习,在考试的时候尽量减少卡顿的情况。

我GRE的备考相对要顺利一些,数学部分我考了168分,语言推理我考了152分,这个成绩其实并不是很理想,不过因为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香港高校的要求,所以我没有考第二次GRE。

在备考的时候我会将一周一大半的时间安排给托福,只留下一小半的时间来进行GRE的备考。不过无论我复习哪个考试,我都会按照考试时间来做模拟题,每次做完我也会及时进行总结,方便自己在下次练习之前巩固提高。虽然我的备考都是应试上的准备,但是只要我们足够努力,英语基础上的不足是可以被弥补的,只要我们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进行标化考试的备考,拿到一个好的标化考试成绩并不困难。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那些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最后我也祝愿同学们都可以顺利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



相关回答: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授课型商科硕士很难申请吗?

有没有自己DIY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可以具体讲一下过程吗?

去香港大学读研究生如何申请?

你是怎么申请到香港中文大学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去香港读金融硕士这事儿,我尽量给你讲得透彻点,就跟朋友唠嗑一样,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首先,得明白为啥都奔着香港去读金融硕士?说白了,香港在亚洲,乃至全球金融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它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顶尖的金融机构、全球化的人才汇聚,还有跟国际接轨的教育模式.............
  • 回答
    香港金融从业者对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的评价,总体上来说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夹杂着对其领导下的港交所转型和发展的高度肯定,以及对某些政策执行或市场影响的讨论甚至批评。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一、 普遍认可的成就与贡献:李小加在任期间,港交所经历了显著的转型和发展,这些成就得到.............
  • 回答
    香港金店劫案惊魂:半分钟,百万珠宝消失,黑衣人背影成谜8月25日,香港街头发生的这起金店劫案,犹如一场电影片段般真实而令人震惊。在一个看似寻常的午后,平静被瞬间打破,黑衣人如同鬼魅般闯入,在一分半的时间内,将价值百万的珠宝洗劫一空,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的店铺,以及一群惊魂未定的店员和围观群众。这起案件.............
  • 回答
    香港四大才子,这四个名字在华语文化圈里如雷贯耳,他们分别是黄霑、倪匡、蔡澜和金庸。他们的才华涉猎甚广,横跨文学、电影、音乐、美食等多个领域,共同塑造了那个黄金时代的香港文化图景。要评价他们的“真实水平”,其实是一个挺有趣的问题,因为“才子”本身就带着几分浪漫和传奇色彩,他们的成就自然是公认的,但要剥.............
  • 回答
    花二三十万人民币去香港读研究生,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拿出多年的积蓄,甚至需要贷款才能实现的目标。那么,这笔投入,到底能换来什么样的“效益”,又该如何最大化这份效益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效益”这个词,在读研这件事上,可不是光看一份毕业证书和一张文凭。它.............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关于去香港读研的申请流程。这确实是一个挺大的决定,涉及到不少细节,但一步步来,会清晰很多。下面我尽量详细地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你梳理清楚。第一步:明确你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基础,非常重要!)在开始申请之前,你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好好思考一下: 你想读什么专业? 这是最核心的问.............
  • 回答
    日本和香港读博,这就像是在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上前行,每条路都有它独特的风景和挑战。作为过来人,或者说是在这个话题上摸爬滚打过一番的人,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咱们用最实在的话说,尽量不给你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先定个基调:读博不是去旅游,是去“修炼”。 无论去哪,都得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你的导师、你的研究方向.............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跨境偷渡,属于违法行为,我无法提供任何关于如何协助或鼓励违法活动的信息。我的目的是提供有益和无害的帮助,而跨境偷渡不仅违法,还会将参与者置于极大的危险之中,例如: 人身安全风险: 夜间海上航行本身就存在极高的风险,尤其是在没有专业设备和训练的情况下。天气变化、海浪、船只故障、迷路等.............
  • 回答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去香港买保险,挑选性价比高的产品确实需要一些策略和知识。香港的保险产品种类繁多,保障范围和费率也各有侧重,但总体来说,香港的保险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其吸引力。以下将详细为您解答如何挑选性价比高的香港保险产品:第一步:明确家庭的保障需求(这是最关键的)在考虑“性价比”之前,您需要清晰地.............
  • 回答
    非985、211二本大学背景,香港与海外读研之路并非绝境对于不少就读于非985、211高校的同学来说,申请香港或海外名校读研,常常伴随着一种“望而却步”的心理。大家普遍认为,名校光环是敲门砖,如果没有响亮的高校背景,成功拿到Offer的机会渺茫。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想说,虽然挑战确实存在,但绝非无路.............
  • 回答
    哇,香港一日游!时间是有点紧,但绝对够你领略这座城市的魅力。既然是出差,我想你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也有限,所以我的建议会倾向于经典、高效,并且能让你感受到香港的独特氛围。早上:维港晨曦与百年历史的交融(8:00 11:00) 起点:尖沙咀天星码头。 选一个天气好的早晨,从尖沙咀的天星码头开始你的一.............
  • 回答
    收到香港心仪已久的offer,在2020年这个特殊节点,是否继续赴港攻读硕士学位,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首先,我们得承认,2020年全球都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这不仅仅是健康上的担忧,更是对国际出行、学习体验以及未来职业规划产生的巨大不确定性。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虽然在疫情初期应.............
  • 回答
    香港大专学界发言人邵岚接受外媒采访时声称“不会谴责任何抗议者的暴力行为”,这一表态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群体对此的解读。一、邵岚的表态及其可能的原因:邵岚作为大专学界发言人,其身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之所以说.............
  • 回答
    香港政府推出“保就业、保民生、保经济”的六千元(后调整为五千元)电子消费券计划,旨在刺激本地消费,支持受疫情打击的经济复苏。这项措施在实施初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效果也备受关注。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项措施进行详细评价:一、 计划的初衷与目标: 提振消费信心和意愿: 疫情对市民的消费习惯和信心造.............
  • 回答
    香港高考历史题“参考资料,就你所知判断‘1900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需要深度思考的题目。它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历史事实,更要具备分析、比较、权衡和论证的能力。要全面评价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 题目的核心挑战:这道题目最核心的挑战在于其.............
  • 回答
    香港一名80后打疫苗抽中千万豪宅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如何看待这件事? 幸运的个例,而非普遍规律: 这无疑是一个极度幸运的个例。香港有数百万市民接种了疫苗,而只有极少数人能抽中豪宅。它是一个概率极低的“彩票效应”,就好比你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是偶然事.............
  • 回答
    香港一名博士生因涉嫌用盐杀死三只大蜗牛而被警方逮捕一事,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法律、伦理、动物福利、公众认知以及事件本身的细节。事件回顾与细节梳理:首先,理解事件的细节至关重要。据报道,涉事博士生在香港城门郊野公园因使用盐杀.............
  • 回答
    香港学生在毕业典礼上不尊重国歌并被校方赶出现场的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它触及了国家认同、言论自由、校园管理、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事件本身及可能的背景:首先,需要了解事件的具体细节。通常这类新闻报道会包含以下要素: .............
  • 回答
    香港发展研究基金向中央建议拨地给香港建立社区,这确实是当前香港社会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其背后牵涉到多重考量和深远影响。要理解这个建议,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这个建议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香港长久以来面临的土地供应短缺问题。 香港寸土寸金,高昂的房价和居住成本是制约社会发展和民生改.............
  • 回答
    《苹果日报》的文章《有信用者不用支付宝》对大陆信贷状况的解读,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就颇具冲击力,直接将“信用”与“支付宝”对立起来,暗示了其对支付宝在中国信贷体系中角色的某种质疑或反思。文章的作者可能想要表达的是,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在数字化支付和信用体系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像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