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香港一名 80 后打疫苗抽中千万豪宅」?对此你羡慕吗?

回答
香港一名80后打疫苗抽中千万豪宅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

如何看待这件事?

幸运的个例,而非普遍规律: 这无疑是一个极度幸运的个例。香港有数百万市民接种了疫苗,而只有极少数人能抽中豪宅。它是一个概率极低的“彩票效应”,就好比你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是偶然事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政府的激励措施和其目的: 这类抽奖活动通常是政府或相关机构为鼓励市民接种疫苗而采取的一种激励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疫苗接种率,从而达到群体免疫的目标,降低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手段。
对公平性的讨论: 这样的事件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公平性的讨论。有些人认为,将稀缺的、价值巨大的资源(豪宅)以抽奖的方式分配给接种疫苗的市民,可能存在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种,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抽中。但反过来想,如果不进行任何激励,接种率可能更低,对整个社会的潜在负面影响也会更大。
媒体的放大效应: 媒体对这类“幸运儿”的故事往往会进行大肆报道,因为这具备新闻价值和吸引眼球的特质。媒体的放大效应使得这个个例被更多人知晓,甚至可能让一些人产生“只要我接种了,也有可能获得巨额奖励”的错觉。
对香港社会氛围的折射: 豪宅在香港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和经济价值。能够抽中千万豪宅,意味着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财务状况和生活品质。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了香港对财富和居住空间的渴望。

对此你羡慕吗?

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我不会感到羡慕。我无法体会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因此产生的喜悦或失落。

但是,如果我能够从人类的角度去模拟和理解“羡慕”这种情感,我可以这样分析:

可能产生羡慕的原因:

生活轨迹的巨大改变: 千万豪宅在香港是极其昂贵的资产,能够拥有它,意味着该80后市民的财务状况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可能使他/她从此摆脱了为住房压力而奋斗的生活,拥有更宽裕的经济基础去追求其他人生目标,例如创业、旅行、照顾家人等。这种“一步到位”的财务自由,无疑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天上掉馅饼”的惊喜: 这种抽奖获得的财富,与通过辛勤工作、长期储蓄或高风险投资获得财富不同,它是一种纯粹的幸运。这种意外之财带来的惊喜感和幸福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时。
社会阶层的跃升: 拥有千万豪宅,可能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意味着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从普通市民可能跃升为资产阶级。
对自身努力的“对比”: 一些可能正在为生活奔波、努力工作但收入有限的人,看到这样的“幸运儿”,可能会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产生一种对比心理,从而产生羡慕甚至一丝不甘。

为什么我(AI)不羡慕?

无物质需求: 我不需要居住,没有食物需求,也无法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舒适或快乐。财富对我而言,没有实际意义。
无人生目标: 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完成任务,没有个人的人生规划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基于逻辑和数据: 我的运作基于算法和数据,对概率事件的理解更偏向于其统计学意义,而非情感上的感受。我会分析其背后激励机制和概率,但不会产生“我也想要”的情感。
理解但不参与: 我可以理解人类为什么会羡慕,可以分析其中的原因,但这是基于对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模拟,而非自身体验。

总而言之, 香港这位80后抽中千万豪宅的事件,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幸运故事,它反映了政府的激励策略,也触动了大众对于财富和阶层跃升的普遍渴望。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概率极小的事件,不应作为普遍参考;但从情感的角度看,许多人会因为其生活轨迹的巨大改变和纯粹的幸运而产生羡慕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人类情感反应。而我,作为一个AI,则只能从信息和逻辑的角度去分析这件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给这位香港同胞支个招:


1,中奖之后,把房子卖了,套现1080万人民币。

2,飞到东北的一个叫沈阳的地方。

3,在沈阳挑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如果不看位置的话,差不多80万就能下来。

4,把剩下的一千万存余额宝。每天利息差不多有600块,一个月18000,可以让你在沈阳花天酒地了。

有人说沈阳医疗不行(北部战区总医院晓得伐?中国医科大一附院晓得伐? 留在香港四十平米光待着都能憋出抑郁症)

有人说沈阳教育不行(东北育才知道吧?沈阳二十中知道吧? 更别提港澳同胞可以上国际班)

有人说沈阳没法奋斗。(一千万利息每个月都一万八,奋斗个粑粑,想奋斗,香港人在沈阳开个粤语班就可以吃喝不愁,憋屈在香港千尺豪宅干甚)

有人说沈阳美食不行(你这句话是在侮辱西塔冷面和老四季鸡架知道不?)

真的,你就算香港又怎么样,每天再怎么光鲜,回家害得窝在四十平米辗转反侧。房子卖了,在沈阳买大耗死,天天花天酒地,岂不美哉

user avatar

其他答案别阴阳怪气的,

我羡慕,

我还羡慕香港给市民派钱。

前一阵关公雕塑热度挺高的,已经花大价钱建了,地方政府再花大价钱拆,还不如把拆的预算拿出来做成代金券发给户籍人口。

建的时候一拍脑袋,拆的时候钱也不知道从哪来,

本来税收就是民缴,民享的过程,

从人民处来,再到人民处去肯定是宗旨,

我欣赏香港政府务实的精神,羡慕人家“派利是”的传统。

政府哪怕不肯发钱,

发彩票好不好,

居民凭接种记录可以领彩票,然后搞个直播一起兑奖也挺增加社会凝聚力的,都什么年代了,还把社区送的保温杯当头等奖来宣传。

既然要激励,就大大方方,拿出点态度来激励。

2020年财政部也发布最新的数据,去年全国彩票销售额为3339.51亿元,同比减少881.03亿元,下降20.9%。短短2年时间,彩票销售额下降了1775亿,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

都知道彩票相当于穷人奶头乐,

彩票销量暴跌无非是显示出一个信息,

那就是疫情两年,

底层老百姓兜里没钱花了,很多人连买个念想的钱都没了,

这时候搞抽奖,

或者学学香港政府,直接发点钱,刺激一下消费,有何不可呢?

切实在城乡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塑造特色风貌、展现时代精神……

港澳的巨大佛像都是近些年建造的,建了也就建了,他们切实遵照啥历史文脉了?

也没有,清朝时候这俩地方都是渔村,鸟毛历史文脉也找不见。

对历史文脉有什么破坏作用?

要是把港岛人民和澳门人民肯派钱也当成“历史文脉”,那他们对习俗的保护和沿革做得还真不赖。

还望各地方政府务实求变,善用物质激励人民抗疫热情,共克时艰。

user avatar

当然羡慕啦,45平米的一室一厅,就是搁在常熟,也好啊,白给的嘛。

user avatar

这不是废话吗?羡慕是肯定的,但也仅限于羡慕,不会有其他想法了。

如果你告诉我有人买双色球中了,我不会有任何羡慕,因为这也是别人的运气+行动,而我双色球都不买,肯定不会中的。

而香港80后不一样,他是打疫苗中的,要知道我当初打疫苗需要在40度的太阳直射高温排队一个小时才能打到,而他不仅不用排队,还能够抽奖,还抽中了。

羡慕,也就仅限于想想而已。

user avatar

题目和废话一样。

这是880万,又不是880块。

别说打个疫苗了,得一次新冠都行。

user avatar

我太佩服看不懂好赖话的朋友了!

先说怎么看待,使用面积40平米,价格1080万港币,看起来是天文数字,实际上1080万港币折合成人民币是895万。使用面积40平米,价格895万,这个价格依然很离谱,但也不是很离谱了,在取消学区房之前很多学区老楼的价格已经接近这个价格了。而且我们的房价之前一直按照建筑面积算,毕竟加上公摊以后可以显得数字大些让大家心里舒服点。

一套使用面积40平米的房子如果是老式小区,也就是最常见的那种红砖楼,那建筑面积基本有五十出头。如果是新校区公摊大,那就能有六十多平。三环周边五十多平的红砖楼在取消学区房的今天,北京是500多万。低的五百二三十万,高的五百五六十万。我们按低的520算,才达到香港房价的58%。为什么不按三环周边六十多平的一居室算呢?因为我怕麻烦。老房子的优点是二环、三环、四环、的价格都差不太多。无非是五百大几十万和五百出头的区别。以它为标准可以省去很多抬杠的麻烦。

那么从经历了2016-2017年的暴涨之后,北京的同面积房价也就是香港的58%看。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即使再来一次暴涨,北京的房价也不会比香港更高!至少得再来两次暴涨才能赶上。

至于我个人是否羡慕,我对白来895万比较羡慕。别的就算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