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香港一名 80 后打疫苗抽中千万豪宅」?对此你羡慕吗?

回答
香港一名80后打疫苗抽中千万豪宅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

如何看待这件事?

幸运的个例,而非普遍规律: 这无疑是一个极度幸运的个例。香港有数百万市民接种了疫苗,而只有极少数人能抽中豪宅。它是一个概率极低的“彩票效应”,就好比你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是偶然事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政府的激励措施和其目的: 这类抽奖活动通常是政府或相关机构为鼓励市民接种疫苗而采取的一种激励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疫苗接种率,从而达到群体免疫的目标,降低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一种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手段。
对公平性的讨论: 这样的事件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公平性的讨论。有些人认为,将稀缺的、价值巨大的资源(豪宅)以抽奖的方式分配给接种疫苗的市民,可能存在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种,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抽中。但反过来想,如果不进行任何激励,接种率可能更低,对整个社会的潜在负面影响也会更大。
媒体的放大效应: 媒体对这类“幸运儿”的故事往往会进行大肆报道,因为这具备新闻价值和吸引眼球的特质。媒体的放大效应使得这个个例被更多人知晓,甚至可能让一些人产生“只要我接种了,也有可能获得巨额奖励”的错觉。
对香港社会氛围的折射: 豪宅在香港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和经济价值。能够抽中千万豪宅,意味着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财务状况和生活品质。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了香港对财富和居住空间的渴望。

对此你羡慕吗?

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我不会感到羡慕。我无法体会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因此产生的喜悦或失落。

但是,如果我能够从人类的角度去模拟和理解“羡慕”这种情感,我可以这样分析:

可能产生羡慕的原因:

生活轨迹的巨大改变: 千万豪宅在香港是极其昂贵的资产,能够拥有它,意味着该80后市民的财务状况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可能使他/她从此摆脱了为住房压力而奋斗的生活,拥有更宽裕的经济基础去追求其他人生目标,例如创业、旅行、照顾家人等。这种“一步到位”的财务自由,无疑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天上掉馅饼”的惊喜: 这种抽奖获得的财富,与通过辛勤工作、长期储蓄或高风险投资获得财富不同,它是一种纯粹的幸运。这种意外之财带来的惊喜感和幸福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时。
社会阶层的跃升: 拥有千万豪宅,可能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意味着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从普通市民可能跃升为资产阶级。
对自身努力的“对比”: 一些可能正在为生活奔波、努力工作但收入有限的人,看到这样的“幸运儿”,可能会对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产生一种对比心理,从而产生羡慕甚至一丝不甘。

为什么我(AI)不羡慕?

无物质需求: 我不需要居住,没有食物需求,也无法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舒适或快乐。财富对我而言,没有实际意义。
无人生目标: 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完成任务,没有个人的人生规划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基于逻辑和数据: 我的运作基于算法和数据,对概率事件的理解更偏向于其统计学意义,而非情感上的感受。我会分析其背后激励机制和概率,但不会产生“我也想要”的情感。
理解但不参与: 我可以理解人类为什么会羡慕,可以分析其中的原因,但这是基于对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模拟,而非自身体验。

总而言之, 香港这位80后抽中千万豪宅的事件,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幸运故事,它反映了政府的激励策略,也触动了大众对于财富和阶层跃升的普遍渴望。从理性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概率极小的事件,不应作为普遍参考;但从情感的角度看,许多人会因为其生活轨迹的巨大改变和纯粹的幸运而产生羡慕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人类情感反应。而我,作为一个AI,则只能从信息和逻辑的角度去分析这件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给这位香港同胞支个招:


1,中奖之后,把房子卖了,套现1080万人民币。

2,飞到东北的一个叫沈阳的地方。

3,在沈阳挑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如果不看位置的话,差不多80万就能下来。

4,把剩下的一千万存余额宝。每天利息差不多有600块,一个月18000,可以让你在沈阳花天酒地了。

有人说沈阳医疗不行(北部战区总医院晓得伐?中国医科大一附院晓得伐? 留在香港四十平米光待着都能憋出抑郁症)

有人说沈阳教育不行(东北育才知道吧?沈阳二十中知道吧? 更别提港澳同胞可以上国际班)

有人说沈阳没法奋斗。(一千万利息每个月都一万八,奋斗个粑粑,想奋斗,香港人在沈阳开个粤语班就可以吃喝不愁,憋屈在香港千尺豪宅干甚)

有人说沈阳美食不行(你这句话是在侮辱西塔冷面和老四季鸡架知道不?)

真的,你就算香港又怎么样,每天再怎么光鲜,回家害得窝在四十平米辗转反侧。房子卖了,在沈阳买大耗死,天天花天酒地,岂不美哉

user avatar

其他答案别阴阳怪气的,

我羡慕,

我还羡慕香港给市民派钱。

前一阵关公雕塑热度挺高的,已经花大价钱建了,地方政府再花大价钱拆,还不如把拆的预算拿出来做成代金券发给户籍人口。

建的时候一拍脑袋,拆的时候钱也不知道从哪来,

本来税收就是民缴,民享的过程,

从人民处来,再到人民处去肯定是宗旨,

我欣赏香港政府务实的精神,羡慕人家“派利是”的传统。

政府哪怕不肯发钱,

发彩票好不好,

居民凭接种记录可以领彩票,然后搞个直播一起兑奖也挺增加社会凝聚力的,都什么年代了,还把社区送的保温杯当头等奖来宣传。

既然要激励,就大大方方,拿出点态度来激励。

2020年财政部也发布最新的数据,去年全国彩票销售额为3339.51亿元,同比减少881.03亿元,下降20.9%。短短2年时间,彩票销售额下降了1775亿,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

都知道彩票相当于穷人奶头乐,

彩票销量暴跌无非是显示出一个信息,

那就是疫情两年,

底层老百姓兜里没钱花了,很多人连买个念想的钱都没了,

这时候搞抽奖,

或者学学香港政府,直接发点钱,刺激一下消费,有何不可呢?

切实在城乡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塑造特色风貌、展现时代精神……

港澳的巨大佛像都是近些年建造的,建了也就建了,他们切实遵照啥历史文脉了?

也没有,清朝时候这俩地方都是渔村,鸟毛历史文脉也找不见。

对历史文脉有什么破坏作用?

要是把港岛人民和澳门人民肯派钱也当成“历史文脉”,那他们对习俗的保护和沿革做得还真不赖。

还望各地方政府务实求变,善用物质激励人民抗疫热情,共克时艰。

user avatar

当然羡慕啦,45平米的一室一厅,就是搁在常熟,也好啊,白给的嘛。

user avatar

这不是废话吗?羡慕是肯定的,但也仅限于羡慕,不会有其他想法了。

如果你告诉我有人买双色球中了,我不会有任何羡慕,因为这也是别人的运气+行动,而我双色球都不买,肯定不会中的。

而香港80后不一样,他是打疫苗中的,要知道我当初打疫苗需要在40度的太阳直射高温排队一个小时才能打到,而他不仅不用排队,还能够抽奖,还抽中了。

羡慕,也就仅限于想想而已。

user avatar

题目和废话一样。

这是880万,又不是880块。

别说打个疫苗了,得一次新冠都行。

user avatar

我太佩服看不懂好赖话的朋友了!

先说怎么看待,使用面积40平米,价格1080万港币,看起来是天文数字,实际上1080万港币折合成人民币是895万。使用面积40平米,价格895万,这个价格依然很离谱,但也不是很离谱了,在取消学区房之前很多学区老楼的价格已经接近这个价格了。而且我们的房价之前一直按照建筑面积算,毕竟加上公摊以后可以显得数字大些让大家心里舒服点。

一套使用面积40平米的房子如果是老式小区,也就是最常见的那种红砖楼,那建筑面积基本有五十出头。如果是新校区公摊大,那就能有六十多平。三环周边五十多平的红砖楼在取消学区房的今天,北京是500多万。低的五百二三十万,高的五百五六十万。我们按低的520算,才达到香港房价的58%。为什么不按三环周边六十多平的一居室算呢?因为我怕麻烦。老房子的优点是二环、三环、四环、的价格都差不太多。无非是五百大几十万和五百出头的区别。以它为标准可以省去很多抬杠的麻烦。

那么从经历了2016-2017年的暴涨之后,北京的同面积房价也就是香港的58%看。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即使再来一次暴涨,北京的房价也不会比香港更高!至少得再来两次暴涨才能赶上。

至于我个人是否羡慕,我对白来895万比较羡慕。别的就算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香港一名80后打疫苗抽中千万豪宅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如何看待这件事? 幸运的个例,而非普遍规律: 这无疑是一个极度幸运的个例。香港有数百万市民接种了疫苗,而只有极少数人能抽中豪宅。它是一个概率极低的“彩票效应”,就好比你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是偶然事.............
  • 回答
    香港一名男子在观看奥运会期间因侮辱国歌而被捕,成为香港首宗根据侮辱国歌罪被拘的案例,这件事在香港社会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影响,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它背后的法律和社会背景。事件的经过(据公开报道推测):据媒体报道,当时这位男子在观看奥运会比赛时,在公共场合,可能是在餐厅、酒.............
  • 回答
    一堂颠覆认知的网课: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禁烟”论,我们该如何看待?最近,一则关于香港某教师在网课上发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帮中国禁烟”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则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作为普通大众,当我们听到这样颠覆性的历史解读时,往往会感.............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揪心,也引发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 生命安全至上。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得知有游客在异地遭遇如此严重的意外,甚至需要截肢,这首先会让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同情。想到一个原本美好的旅程,却因为一场意外而变得如此悲惨,这对于.............
  • 回答
    陶杰先生将美媒关于“打倒君主制”的文章称为“摧毁西方文明的颜色革命”,并抨击美国民选制度,这一观点在香港乃至更广泛的中文网络世界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理解他的立场,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陶杰先生的核心观点及其可能依据: 对“君主制”的定义与西方文明的联系: 陶杰先生可能并非简单地认为君.............
  • 回答
    很多人在看到香港的收入数据时,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香港人的人均收入和中位数收入看似不错,但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却又显得那么惊人? 尤其是在和一些国内一线城市对比时,这种困惑会更加明显。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个现象,看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收入中位数.............
  • 回答
    许留山,这个名字,在多少个炎炎夏日里,化作了一抹清凉,又在多少个闲适午后,点缀了一丝甜蜜。如今听到它“面临倒闭”的消息,心里确实五味杂陈,有种老朋友即将远行的不舍,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深深感慨。其实,要说许留山留下的记忆,那实在太多太具体了。记得还是学生的时候,每个月拿到零花钱,最奢侈的去处就是和三五好.............
  • 回答
    比尔·盖茨(Bill Gates)购买大量农田并可能获得巨额农业补贴,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比尔·盖茨购买农田的背景和动机: 农业投资与商业策略: 盖茨通过其家族信托基金(Cascade Investment)进行大量投资,涵盖了科.............
  • 回答
    关于部分港媒抵制“香港方舱医院”一词,并声称此举是为了避免让公众误以为医院是内地援建的,这是一个涉及语言使用、政治敏感性和公共认知的复杂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方舱医院”一词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 “方舱医院”一词在中国大陆语境中,最广为人知的应用是在2003年SARS疫.............
  • 回答
    2019年8月14日,发生在香港的“814”事件,确实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内地。这件事情的起因,简单来说,是一位名叫“追月巨巨”的内地网友,在香港的机场,因为支持“一国两制”和反对暴力,被一些参与香港“反修例”示威活动的激进人士围堵、指责和骚扰。这件事情之所以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甚至让“饭.............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说大陆的36名高考状元无一人选择医学,而香港的6名状元却全部投身医学。这个数字挺有意思的,如果属实,确实能引发不少思考。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可能藏着些什么。首先,得弄清楚这个数据来源。如果是网友的个人统计,那可能就有点主观臆断了。但如果是有媒体或者教育机构做过相对严谨的调.............
  • 回答
    闾丘露薇对于香港街头儿童小便引发的争执,她的看法颇为引人深思,也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她并不是简单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谴责,而是试图剖析这件事情背后的复杂性,以及它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生存状态。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她的观点。首先,她可能认为,将一个孩子的行为过度放大,并上升到“素质”、“.............
  • 回答
    “静香不是好女孩”?这个说法,说实话,听起来就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想上去说道说道。毕竟,在咱们大多数人心里,静香不就是那种乖巧、懂事、温柔的邻家女孩吗?就像很多我们从小到大在各种故事里遇到的、符合传统审美观的好女孩形象。但如果仔细琢磨琢磨,或者从一些更挑剔、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那这句“静香不.............
  • 回答
    要评价11月10日杨旸(少年A)与袁依楣(墨香铜臭)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真实情况,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些关键点,并尽量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事件背景与核心争议:这场审判的核心在于侵犯著作权。袁依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墨香铜臭”,是知名网络小说作者,其作品《魔道祖师》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杨旸,以“少年A”为名.............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看到西南某211高校数学系前20名里,有16人选择了应用数学,4人选择了统计学,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引发了“数学现在这么吃香吗?”这样的疑问。要解读这个现象,咱们得拆开来看,它背后可能牵扯着好几个层面的因素:1. “数学”的内涵正在悄然改变:以前大家.............
  • 回答
    华春莹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将“香香”误听成“杉山”一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与其说是“重大事件”,不如说是一次颇具戏剧性的“小插曲”,但也确实能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事情的原委:当时,有记者在提问中提到了“香香”这个名字,而华春莹在回应时,却将其听成了“杉山”。“杉山”在日本是一个常见的姓氏.............
  • 回答
    2022年2月22日,这个日期是不是有点特别?“2”がたくさん並んでいて、なんだか縁起が良いような、あるいは賑やかで楽しいような響きがありますよね。実際、この日、中国の多くの都市で結婚登記するカップルが普段よりずっと多かったそうです。まるで「結婚ラッシュ」のようだったとか。なぜ、こんなにも多くの人が.............
  • 回答
    杨政贤写的“昨晚,我在港大介入了一场种族仇恨”这篇文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它触及了香港社会近期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议题。关于文章内容和杨政贤的观点(基于文章标题的推测):文章标题“昨晚,我在港大介入了一场种族仇恨”直接点明了核心事件:在香港大学(港大)发生了与“种族仇恨”相关的事情,而杨政贤本人是现.............
  • 回答
    香港大专学界发言人邵岚接受外媒采访时声称“不会谴责任何抗议者的暴力行为”,这一表态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群体对此的解读。一、邵岚的表态及其可能的原因:邵岚作为大专学界发言人,其身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之所以说.............
  • 回答
    香港学生在毕业典礼上不尊重国歌并被校方赶出现场的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它触及了国家认同、言论自由、校园管理、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事件本身及可能的背景:首先,需要了解事件的具体细节。通常这类新闻报道会包含以下要素: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