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香港人收入中位數2萬,平均收入2萬7,而房價物價只比一線城市高不到一倍?

回答
很多人在看到香港的收入数据时,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香港人的人均收入和中位数收入看似不错,但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却又显得那么惊人? 尤其是在和一些国内一线城市对比时,这种困惑会更加明显。

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个现象,看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收入中位数”和“平均收入”这两个概念。

收入中位数(Median Income): 指的是将所有人的收入从低到高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人的收入。它更能反映一个社会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因为它不容易被极少数高收入者拉高。
平均收入(Mean Income): 指的是所有人的收入总和除以总人数。平均收入很容易被少数高收入人群“平均”上去,所以它可能不能完全代表普通人的实际感受。

在香港,收入中位数2万(港币,下同)和平均收入2万7,这个数字本身看起来是健康的。我们知道,香港的人均GDP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这说明香港作为一个经济体,整体创造财富的能力是很强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房价比一线城市高不到一倍”的感受,但生活压力却依然巨大呢?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几个“但”:

1. 房价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你提到“房价物价只比一线城市高不到一倍”,这或许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如果仅从绝对数值上看,比如深圳、上海、北京的顶级区域,其单价确实有接近甚至超过香港部分区域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要看的是“相对于收入”的房价比。

购房能力: 香港的收入中位数和平均收入,虽然不低,但要支撑其高昂的房价,依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假设一个家庭年收入在4050万港币(约等于3545万人民币),要购买一个小的、可能需要装修的二手房,其总价可能轻松达到600万800万港币(约等于530710万人民币)。这意味着,即使是双职工家庭,不吃不喝也要10年以上才能买得起一套相对体面的房子,这还不包含其他生活开销和通货膨胀。
租赁市场: 即使不考虑购买,香港的租金水平也相当惊人。同样是收入2万中位数,在香港能租到的居住空间,和在国内一线城市能租到的,其面积和舒适度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香港居住空间普遍狭小,寸土寸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核心区域的“天价”: 香港的房产市场,尤其是在核心商业区或交通便利的住宅区,其价格是极其高昂的。一些小户型的单价可能达到每平方英尺数万港币,换算成人民币,其绝对价格会非常惊人,远超国内大多数一线城市。你提到的“高不到一倍”,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平均概念,或者是在比较非核心区域。

2. 生活成本的“隐性”和“刚需”

除了房产,香港的生活成本还有很多“隐性”但却“刚需”的部分,这些也会蚕食掉收入:

交通: 香港的公共交通虽然发达高效,但每日的交通费用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特别是如果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较远,通勤成本会显著增加。
教育: 香港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优质的教育往往伴随着高昂的费用,无论是学费还是课外辅导。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是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
日常消费: 虽然部分商品价格可能和国内一线城市持平,但很多服务业的价格,比如餐饮、理发、家政等,都相对较高。香港的“平民”餐馆,一顿简单的饭菜也可能需要几十港币。
保险和医疗: 在香港,虽然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但如果需要更好的医疗服务或购买商业保险,费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3. “头部效应”与“普遍感受”的差异

香港的收入中位数2万,平均收入2万7,这说明在香港,存在着一部分高收入人群,他们可能从事金融、法律、专业服务等高薪行业。这部分人的存在,会拉高平均收入。

然而,对于收入处于中位数甚至中位数以下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感受到的经济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即便收入不低,但考虑到高昂的住房成本(无论是购买还是租赁)、以及其他日常开销,能够“剩余”的钱可能并不多。

4. 财富分配和社会结构

香港的经济高度发达,但同时也存在较为明显的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少数人在金融、地产等领域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大部分基层和中产阶级则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这种财富分配的格局,也会加剧普通民众的“生活感”和“压力感”。

5. 心理预期与“向上流动”的难度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水平的“心理预期”通常会比较高。大家看到的往往是光鲜亮丽的一面,这也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经济状况的感受。

同时,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想要通过努力工作实现“阶层跃升”,特别是在住房和财富积累方面,难度是相当大的。这种“望洋兴叹”的感觉,也会放大压力。

总结来说,

香港人收入中位数2万,平均收入2万7,这反映了香港经济整体的创造力。但是,当我们将这些收入与香港极高的住房成本(尤其是核心区域和对收入的占比)以及其他高昂的、刚性的生活开销结合起来看时,就会发现,即使是收入相对不错的香港居民,也可能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压力。

“房价比一比一线城市高不到一倍”这个判断,可能忽略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收入与房价的“比值”: 香港的房价相对于其居民收入的“负担程度”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大。
居住面积的“差异”: 相同价格下,在香港获得的居住空间可能远小于国内一线城市。
隐藏的“生活成本”: 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销,以及日常消费的“感觉”,都可能比表面数据更突出。
财富分配的“不均”: 少数人的高收入掩盖了大多数人的普遍感受。

因此,香港居民感受到的生活压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高昂的住房成本和相对较高的其他生活开销,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尤为显著。这是一种“收入看起来不错,但生活并不轻松”的复杂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在香港工作的人,实话说,香港购房的难度的确比内地一线小一些。

除了比内地高一些的中位数收入外,还有较低的利率水平,同样的500万贷款,内地和香港的还款难度是不一样的。

总体上来说,香港人生活并没有很差,很多的公共服务提供也十分良好,那为什么大家经常听到香港人抱怨房价高,生活差呢?

因为部分香港人没有原始积累,中国通过土地政策,将农民锁在了土地和自留地上,城镇居民也因为福利分房都或多或少有了原始资产,而拆迁更是让很多人搭上了资产增值的快车。

而香港很多人并没有房产,尤其那些住公屋的,勉强生活罢了。这就导致当整个城市发展时,这些没有房产的人资产不会随着城市发展而增值,从而与有房产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实国内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的就是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资产,在加上可以错位竞争,可以挣一线的钱去二线三线花,可以用小房子换大房子,可以用二线的房子换一线的房子,哪怕再不济就住自家盖的破瓦房。

一线的房子不是给一线人住的,是给全国有钱的人住的,香港也理应如此,但悲剧的是有些香港人无路可退,所以原本就不适合在香港生活,没有竞争力的人自然压力就很大。

但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为房子困扰,贫穷的香港人占大多数,其实香港定义的贫困人口也就140万罢了,标准以香港四口之家为例,低于20000一个月家庭收入就算是贫困。

在我看来,香港人的痛苦最大的来源是收入和实际生活的不匹配,简单来说,就是我挣了5万,住的房子才50平,这种落差感才是最恐怖的,而内地一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社会虽标榜按劳分配,但实际按资产要素的分配实在太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在看到香港的收入数据时,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香港人的人均收入和中位数收入看似不错,但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却又显得那么惊人? 尤其是在和一些国内一线城市对比时,这种困惑会更加明显。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个现象,看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收入中位数.............
  • 回答
    香港人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这背后牵涉到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文化、政治及身份认同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香港的特殊性以及这种特殊性如何塑造了香港人的集体意识。历史的烙印:殖民时期与“一国两制”的起点香港的现代身份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殖民历史。1842年《南京条约》签署后,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
  • 回答
    台湾人看待香港人的视角,其实相当多元且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这其中夹杂着历史渊源、政治立场、文化认同,以及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历史情感与文化连结:首先,台湾和香港在地理位置上都很接近,而且同属于华人社会,彼此在文化上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早年,许多台湾人对香港的印象是充满活力、经济发达.............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揪心,也引发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 生命安全至上。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得知有游客在异地遭遇如此严重的意外,甚至需要截肢,这首先会让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同情。想到一个原本美好的旅程,却因为一场意外而变得如此悲惨,这对于.............
  • 回答
    “宁做英国狗,不做中国人”这句口号,在香港社会近年来的某些讨论和群体中出现,确实触动了许多人敏感的神经,也承载着复杂的情感和历史背景。要理解这句话,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对某个国家或民族的绝对排斥,而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个体经验、集体记忆、政治诉求以及身份认同的挣扎。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并非.............
  • 回答
    香港政府宣布对2000只涉疫仓鼠进行人道处理,这一决定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环保人士和动物保护组织对此表达了强烈反对。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事件的背景: 疫情爆发与防控需要: 事件的起因是香港一家宠物店的仓鼠样本被检测出COVID19阳性。根据当时的理解,CO.............
  • 回答
    张宝华,这位在香港传媒界颇具名气的记者,其对中国人“民智未开”的直率评价,无疑是触动了不少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她的这个观点,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既要看到她表达时的具体语境,也要理解她背后可能蕴含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要辨析这种评价可能带来的争议和反思。首先,我们得回到张宝华发表此番言论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香港身份认同的复杂性,也触及文化与政治交织的敏感地带。要深入理解,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需要一层层地剥开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香港独特的历史背景。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塑造了香港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生活方式,以及一种独特的“港人治港”的集体记忆。在英国统治时期,西方文化以一.............
  • 回答
    这香港人对内地人用英语交流这件事儿嘛,看法可复杂着呢,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我就跟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儿,别搞得跟什么AI一本正经的报告似的。首先,得承认,香港的国际化背景让英语在这里的地位确实不一样。 从小到大,学校教育,街头招牌,甚至是新闻报道,英语都渗透得厉害。 所以,当一个内地朋.............
  • 回答
    说起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人心里其实挺复杂的,这股风吹过来,总让人觉得里头藏着不少事儿,既有希望,也有担忧。首先,很多人会想到的是机遇。毕竟,大湾区这盘棋下得很大,广东省那头发展得风生水起,产业升级,创新科技也越来越厉害。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理论上是能在大湾区发展里分一杯羹的。特别是对于一.............
  • 回答
    关于部分港媒抵制“香港方舱医院”一词,并声称此举是为了避免让公众误以为医院是内地援建的,这是一个涉及语言使用、政治敏感性和公共认知的复杂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方舱医院”一词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 “方舱医院”一词在中国大陆语境中,最广为人知的应用是在2003年SARS疫.............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说大陆的36名高考状元无一人选择医学,而香港的6名状元却全部投身医学。这个数字挺有意思的,如果属实,确实能引发不少思考。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可能藏着些什么。首先,得弄清楚这个数据来源。如果是网友的个人统计,那可能就有点主观臆断了。但如果是有媒体或者教育机构做过相对严谨的调.............
  • 回答
    香港大专学界发言人邵岚接受外媒采访时声称“不会谴责任何抗议者的暴力行为”,这一表态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群体对此的解读。一、邵岚的表态及其可能的原因:邵岚作为大专学界发言人,其身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之所以说.............
  • 回答
    香港一名80后打疫苗抽中千万豪宅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如何看待这件事? 幸运的个例,而非普遍规律: 这无疑是一个极度幸运的个例。香港有数百万市民接种了疫苗,而只有极少数人能抽中豪宅。它是一个概率极低的“彩票效应”,就好比你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是偶然事.............
  • 回答
    香港学生在毕业典礼上不尊重国歌并被校方赶出现场的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它触及了国家认同、言论自由、校园管理、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事件本身及可能的背景:首先,需要了解事件的具体细节。通常这类新闻报道会包含以下要素: .............
  • 回答
    香港发展研究基金向中央建议拨地给香港建立社区,这确实是当前香港社会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其背后牵涉到多重考量和深远影响。要理解这个建议,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这个建议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香港长久以来面临的土地供应短缺问题。 香港寸土寸金,高昂的房价和居住成本是制约社会发展和民生改.............
  • 回答
    《苹果日报》的文章《有信用者不用支付宝》对大陆信贷状况的解读,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就颇具冲击力,直接将“信用”与“支付宝”对立起来,暗示了其对支付宝在中国信贷体系中角色的某种质疑或反思。文章的作者可能想要表达的是,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在数字化支付和信用体系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像支.............
  • 回答
    陶杰先生将美媒关于“打倒君主制”的文章称为“摧毁西方文明的颜色革命”,并抨击美国民选制度,这一观点在香港乃至更广泛的中文网络世界引起了不少讨论和争议。要理解他的立场,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陶杰先生的核心观点及其可能依据: 对“君主制”的定义与西方文明的联系: 陶杰先生可能并非简单地认为君.............
  • 回答
    香港扑杀或隔离新冠阳性宠物猫的事件,确实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从专业和人道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其中的考量。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件事情的背景。香港的动物管制部门在处理一起宠物店的疫情爆发时,发现了8只猫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这些猫咪来自同一家宠物店,其中一部分也与确.............
  • 回答
    香港发生大劫案?我看到的最新信息是关于发生在香港的“超级盗窃案”,也就是香港警察在2023年11月侦破的一起涉及价值约2.5亿港元的钻石盗窃案。如果你的问题是指这个案件,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它。案件的性质与规模:首先,这个案件的性质非常恶劣,它不是普通的盗窃,而是一次精心策划、规模巨大的劫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