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最近在知乎上回答老家相关的问题,都是负面的。
尤以这件事最为严重!真的是挺难过的...
家父就是老台铁员工(退休了)...我总结一下台铁的问题吧:
引19年的新闻:
台鐵已累積虧損1,300億元,現在每天一發車就賠近400萬元;百年老店囿於 _ 營機構的限制,薪資沒空間、常態過勞,覓人才無誘因,員工大退休潮又即將來襲。
这段文字简直就是台铁现况的总结。
技术部分,既有没钱造成的相关技术人才青黄不接,也有“全都是”采购自国外的...衍生问题。
没钱、没人、没技术,就像是三道大符咒,不断给台铁这个百年老店诅咒、加伤害。
固然这次的事看似是意外...
就像危楼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出事。
那这件事之后,台湾政府、台铁能有啥作为么?
不可能的,别想了。
我列一下台铁重大死伤事故列表吧(from 2000年)。
上午8时42分,由田中开往花莲的278次太鲁阁列车,行经纵贯线埔心车站南侧之幸福水泥厂平交道时撞上闯越平交道的砂石车,并将砂石车车斗推行约500米后于埔心车站内出轨,造成列车前三节(40TED1010、40TEM1019、45TEP1010)出轨、车头40TED1010经撞击后全毁,铁轨被扯断,电车线杆也遭撞断,导致纵贯线南北双向全部中断,事故造成司机员蔡崇辉不幸殉职,22名旅客受伤(其中1名重伤、21名轻伤),事故编组TEMU1009+1010则到2015年初才完成修复。
上午7时26分,由台东开往新左营的302次自强号(编组DR3051-3096-3052=DR3003-3072-3004)行经南回线枋野—枋山间的枋山二号隧道东口外时撞击土石流,导致列车车厢脱轨分离10米,造成乘客17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事故后DR3051-DR3096-DR3052整组报废。
晚间约10时,一列由新竹开往基隆的1258次区间车(编组EM509+EM504),在进入松山车站月台前,第6车45EP509行李架上之行李箱发生爆炸,造成25名旅客受伤。
由树林开往台东的6432次普悠玛列车(编组TEMU2007+TEMU2008),于下午约4时50分时行经宜兰线新马站前弯道时以时速141公里高速出轨,8节车厢全数出轨,其中第3、5、7、8节车厢翻覆,造成18名乘客死亡、215人轻重伤。事故编组因受损严重将在调查完毕后报废除籍,成为第一组因事故而全列报废的倾斜式列车。
哦,麻利麻利空,马里空,空空空!
哦,麻利麻利空,马里空,空空空!
再来一遍:
哦,麻利麻利空,马里空,空空空!
那啥,我一直说那边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那边是这样的,它们从咱们这边赚了很多钱。
但是呢,从来不买咱们这边的东西。即使是咱们有明显优势的、价廉物美、技术可靠的东西也不买。比如连美国都往咱们这采购的机车、列车。
那边就是可着一个劲买日本、美国的。热脸贴人家屁股。但是日本总是坑他们。
2018年普悠玛列车出轨。普悠玛这种列车,产量很低,除了日本根本没有其他地方用。这种列车,拐弯的时候为了少减速,质心是可以向弯内方向移动的。你想想看,火车这种东西,搞它酿的质心移动,能可靠吗?结果翻车也死了不少人(怎么看待台湾的普悠玛列车出轨事件?)。
实际上,那破地方,汽车车祸、飞机祸、火车车祸都不少。上个月还大巴事故呢(台湾一游览大巴车撞上山壁致5人死亡、10人重伤、30人轻伤)。上个星期还两机相撞掉海里呢,没找着。
就和那群高华一样,这些我都看不见,就是看不见。整天南坡万!
另外,普悠玛出事时就说,台铁入不敷出,快经营不下去了,只能减少员工,开列车经常是一个人,周末的时候还经常是不懂技术的管理人员来顶班。后来也没改,一切照旧。
还有,那地方地震也不少,日本买给它们的建筑减震器材,后来发现多年来都是造假的(日本假减震器售往台湾 网友调侃:蔡英文会说日本通共)。
现在那地方号称人均3万多美元了,但是财政收入就是上不去,还不如深圳。养老金、健保金都岌岌可危了。整天买美国破铜烂铁的武器却不差钱。
我能说什么呢?
哦,麻利麻利空,马里空,空空空!
哦,麻利麻利空,马里空,空空空!
继续:哦,麻利麻利空,马里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空!
-----
有人认为我没扯到点子上,认为这一次是意外事故。事实并非如此。
目前来看,
1、工程车是否在下滑时直接撞中列车?不确定。很可能是工程车先下滑,列车经过时撞上工程车。
2、列车有刹车痕迹,说明列车发现了工程车,试图减速。但是因为面临拐弯处,发现太晚了。
3、为什么那么大的拐弯?线路不行、基建不行呗。
4、刹车系统有没有问题?尚待调查。
5、工程车为什么会下滑?目前看来是没拉手刹。一辆工程车,在挨着铁路的斜路面上停着,不拉手刹,难道不是台铁的工程管理问题?在此施工的单位也是台铁雇佣的。台铁有没有相关的规章?规章有没有得到执行?
6、工程人员的素质?堪忧。
7、为毛要在这里施工?据说是为了防止石头下滑。我大陆几十年来,有没有因为石头下滑砸铁路的情形?建国初期也许有。现在没听说过吧?石头能砸铁路,还是因为铁路的施工标准定得低。为毛定得低?基建能力差、少花钱啊。
8、据说站票是日常存在的,而且站票经常超过标准。显然,运力不足。
9、为毛运力不足?为毛基建能力差?基建设备不能自产,买日本、美国的啊。
那边的电视名嘴,一口一个“难得”发生这么大的事故。
两个星期前的大巴车翻车就又抛之脑后了。迷之确幸!
台湾因为其政治地位的特殊性,其实一直是中国大众(包括台湾人自己)对世界政治经济认知的灯下黑。其实除了“好”或“不好”的标签以外,台湾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它虽然在很多硬性指标上达到了高收入或者发达经济体的门槛,但是其整个社会形态,从经济活动到生活方式,是非常第三世界的,它是一个高收入的第三世界
台湾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像一个东南亚或者拉美国家,唯一的区别是,台湾保住了一些高净值产业和资本集群,从而避免了去工业化后的衰退。对于大多数后发发达经济体来说,能做到原始积累和产业升级,都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都是因为其在发展阶段抓住了机遇,做了正确的事,完成了从经济模式到政治体制的全面现代化改革,对于这些经济体来说,高效的治理体系,合适的政治制度,全面的基础建设,自主的科技研发,这都是在发展道路上的必修课,如果做不到的话根本就摸不到发达经济体的边,东南亚和拉美很多国家的失败教训都被反复讨论了
只有台湾是个例外,你越了解台湾,你就越会觉得台湾与它26000美元(高于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亚)的人均GDP不相称。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寒酸的城市建设和残破的基础设施,可能是乌烟瘴气的政坛和群魔乱舞的民俗,但是在我看来最说明问题的还是台湾交通系统骇人听闻的安全记录
比如说台湾民航,以2300万人一岛之力,不到一亿人的年旅客量,与香港新加坡同一量级的体量,过去三十年里出现六起重大空难,数次造成飞机报废的严重事故,造成近900人死亡,在航空业安全性空前进步的今天可以说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倒车选手。这6起重大空难里,4起飞行员误操作,1起地勤操作违规,1起机场标识不规范(新航历史上唯一一起致命空难),可以说除了飞机没问题,哪儿哪儿都有问题
比如说台铁,只运营13条线路,合计1085公里的台铁,仅仅是过去的十年,就出现了7起重大伤亡事故,18年刚刚发生普悠玛出轨事故,才过去3年而已
当然大家更“熟悉”的还是台湾的旅游大巴,很多生于95年之后的朋友注意不到的是,你一生中坐过的最劣质最危险的四轮机动车,很可能是你在台湾环岛游时坐的旅游大巴。考虑到岛上的公路本身就不算很安全,能允许这种东西上路可以说相当魔幻
没有高楼大厦,你可以说最美的风景是人;没有坚船利炮,你可以说你只要小民尊严。但是你堂堂一个高收入经济体,花大价钱四处购买最先进交通工具的体面政权,把交通安全搞成这个样子,要怎么解释?人民出个门,都不知道能不能安全到达,这也叫有尊严吗?
这叫第三世界
其实台湾的落后又何止这一处?台湾的军工产业,拖延连着拖延,弊案连着弊案,组装都装不好不说,军工项目居然能被皮包公司骗钱,这种事在第三世界也算丢人;台湾的高等教育,守着全东亚第二好的基础坐吃山空,现在连韩国都不如,有点本事的人才都去美国;台湾的农业生产,不想着基础建设惠及农民,不想着科技进步提高竞争力,一门心思想着收智商税赚容易钱,结果农民又苦又穷看天吃饭,很难说比人均GDP低六成的对岸强;台湾的社会风气,封建迷信,鸡鸣狗盗,坑蒙拐骗层出不穷,整个社会乌烟瘴气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表面上,看台湾的数据,看台湾的文宣,看台湾人的话术,仿佛是什么高度发达的地方,但其实你越了解它的方方面面,你就越会觉得,这地方不是有什么缺点,不是有什么不足,它就是一个第三世界,再普通不过的,占据这世界大多数的第三世界
那为什么台湾会成为这样一个高收入经济体里的第三世界飞地呢?之前说了,其他的经济体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过程中,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项必修课,只有做对了大部分的事,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台湾呢?台湾先天有一个与其体量不相称的,高度富足的上层建筑,蒋匪帮从大陆带去的资金和人才使全球化早期的台湾相对其他的第三世界经济体具有资金技术教育等等全方位的优势;而在台湾迅猛发展,即将迎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大陆改革开放使台资获得了大量利润,这些利润反哺台湾,稳固了台湾的电子和化工产业;之后,台湾又得到了ECFA,事实上嵌入了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大陆的完整产业链,从而使自身虽先进却比较单薄的产业链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在这一轮一轮的红利下,台湾不用操心什么社会变革,却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直至今日
台湾是风口上的猪,它最大的成功就是这阵风一直没停
但是风口上的猪仍然是猪,台湾虽然很富裕,但是文明不是钱能买来的,也不是有钱就能从天而降的,更不是只要自吹自擂就能言出法随的。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上,我希望台湾人民,如果他们还自我认同为健全的人的话,能够痛定思痛,多加反思,把台湾社会扳回前进的轨道上
呆湾啊,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花莲列车脱轨,不要让宜兰大桥坍塌,不要让旅游大巴成为陷阱,不要让F5E总是坠海!
台铁这真是车在路上开,锅从天上来。
列车太鲁阁号是正常行驶在轨道上的,如果没有意外,会按照既定速度通过隧道。但就在通过隧道时,隧道上方坠下一辆工程车,砸中太鲁阁号列车车身,导致车身变形出轨。
目前的消息是,列车共有8节车厢,乘客约350人,1至3节车厢已疏散约60人,4至5节车厢变形抢救中,多人无生命征象。
希望后续有更多的人被救出来吧,那些嘲笑着怎么把事故原因怪罪到大陆头上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态。
死的都是同胞,政治立场不该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乱说话。
愿逝者安息。
目前已确认至少35人遇难。
举例典范长昭的,希望去了解下94年的千岛湖案。
睚眦必报不是中华民族的风格~
从现场图片看,大体可以推断,在这里公路大转弯的地方在修一个停车平台。停在这个坡上的一辆工程车侧翻滚下轨道,正好被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头迎头撞上,带入到隧道口。
死亡人数这么多是可能6节车厢都在狭窄的隧道发现剧烈的碰撞。这一个标准的人祸,完全是工程车停车不当造成的。今年是台海多事之秋,天上掉了那么多战机,现在陆上出了这么大车祸。还是祝两岸和平,在海上别再出事了。。。。
长沙市区,京广线正线树木岭-新开铺区间有一段也是铁路在沟里,城市道路在上方。不过除非南二环出现连续追尾,车辆侧飞出去的重大事故,不至于车辆落到沟里侵线撞上列车,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台湾既有线历史都很长了,都能上溯到日据时代,沿线地貌情况本身就十分复杂。修一条高速线已经是台铁财力的极限了,想把既有线全面改造也没有这个资金,只能引进摆式列车以求有限提速。像这次这种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重特大侵线事故发生之后,除了甩锅给工程车所属的施工方,不知他们能拿出多少资金和措施全线整改了。。
事故的经过、原因很多高赞答主都说的差不多了,我来说点题外话。从这些事情也可以管孔窥豹,来看看台湾社会到底是发生了什么问题。
1.事故发生以后,台湾主流媒体自由时报马上搬出台湾星座大师唐绮阳的预言,并且尊称唐绮阳为“国师”,认为她预测的非常之准。准到让人起鸡皮疙瘩。唐绮阳是台湾著名的星座专家,开有多个节目,也上各大节目给人讲星座讲运势,赚的盆满钵满。
台湾怎么讲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吧。在关键时刻就请神送鬼的,不尊重科学。台湾当下大旱缺水。台湾地方官员居然集体去庙里拜神求雨,并且跪拜长达两个小时。简直是匪夷所思。然后求不到雨来,当地议员还质询官员是不是没有遵照流程事先沐浴更衣?那画面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官员集体拜神求雨。中间为台中市长卢秀燕。当天他们集体跪拜两小时。
2.台湾有可能跟国际脱钩太久,凡事上了点热度,被国际媒体关注到了,不管是丧事还是喜事,立刻变成台湾之光,雀跃之情溢于言表,拿出来大书特书。三立这次就立刻专题报道,台湾被国际关注到了,CNN和NHK都即使报道。上次台湾长荣公司的货船堵住苏伊士运河,台湾官员声称这是让世界看见台湾。
3.事故发生后,台湾“交通部长”林佳龙“亲自坐镇”指挥救灾。然后事故发生地的类似大陆乡长或者镇长职务的公职人员居然公开拍林佳龙的马屁。称其“有部长会做事”佳龙部长用心、积极、不回避的态度在处理危机。还称林佳龙辛苦了。
要知道,死亡的人数还在上升,救灾还在进行当中,这个时候就把悲剧强硬的转为喜剧。连台湾网友都看不下去,说这个人怕马屁也不挑一下时间点,实在太恶心。
4.蔡英文在昨天刚刚去视察过台铁。对台铁可谓是赞不绝口。最后还要台湾的铁路运输和铁路文化步入到一个新的台阶。这次视察可谓是你好我好大家一片好。结果第二天就发生了这样的惨烈事故。台铁其实近年来发生多起重大事故,平时小事故更是不断。政府有去改善吗?台铁有去改进吗?在台湾这样选票大如一切的社会当中,凡事都要政治化考量。对于选票没有好处和帮助的事情,基本上蓝绿两党都不愿意去做。
另外由于意识形态的愿意,台铁的车辆和技术都采购自日本或者欧洲。如果有人提出大陆的高铁技术也很好,马上会被戴上“亲中卖台”的帽子。2018年台铁普悠玛出轨事故(18死190余伤),台铁方面战战兢兢的向日本厂商求偿,但日本方面并不怎么理会。也不愿意承担责任。
5.事故发生以后,台湾政府各官员、各个民意代表、地方官方官员都抢在第一时间发脸书。从蔡英文到当地官员。用词、配图都比较讲究。都是出自专业团队之手。不是说这样不好。但是作为官员和民意代表,第一时间应该去协助或者帮助救灾,而不是在社交媒体博版面和存在感。
而且在蔡英文发文后,民进党的“立法委员”还要在评论里面排队留言。这是不是很像粉丝控评?
6.台湾也不是没有明白人。
之前也有人提出要尽快建环岛高铁,或者尽快提升台湾东部铁路系统建设,让台湾后山地区的人(花莲台东)回家的路更加顺畅。
结果,想法一提出来,先是立场先行,蓝绿互相批斗,你说我的想法不可行,我说你是要从天价建设经费当中捞好处。反正就是无休无止的口水战争。也没有人去真正的落实和推动。
然后各路环保团体、动保团体跳出来说这个会破坏环境、破坏动物生存环境。要维持台湾东部海岸的原生态发展。一些当地的少数民族专家学者也接受采访,说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会带来更多游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会破坏原生态的文化。。。。反正就是反对反对还是反对。
但真正的后山居民,他们的通行、交通的诉求因为政治正确的原因(环保、动保、文化等)却也没有媒体愿意多报道。最后就是不断发生事故的老旧铁路线、老旧车辆。
台铁近年事故总结:
7.还是因为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原因。
蔡英文第一时间感谢日本方面的关心和慰问、在推上和前首相安倍晋三互动。她也感谢美国在台机构的关切和关心。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发来的慰问一一感谢,既显得有礼节也争取国际曝光。让世界看见台湾。
台湾的媒体比如自由时报、三立等都第一时间报道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台湾的关心。
但大陆国台办和海协会也在第一时间传达了慰问和哀悼。结果绿媒基本没报道。只有中国时报提了一下。蔡英文更是不会亲自回应。
馬鹿め!我が日本の列車が世界一!
工匠精神再创辉煌!工匠精神世界第一!日本工匠一出手就是大动作,没有大动作,哪敢惊动您?
日本制造已经进入了末路,近十年来的爆雷,不断摧毁日本制造的神话,早在前几天的小米发布会,看到雷布斯发布的新logo,很多人都觉得,雷总被坑了,被坑得好惨。幸好,小米失去的是钱,而台湾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不仅失去了钱,还失去了命。
前有苏伊士运河大船搁浅,后有列车出轨,台湾今年开春仿佛中了邪一样,倒霉事连连。水路出事,陆路出事,该不会过段时间空中航路出事吧?集齐海陆空之后,是不是表示台湾的好日子到头了,会发生一件更加倒霉的事情,让台湾被拖进泥潭,然后从此开始进入急速下坡路,一落千丈呢?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吉兆啊。第一次是印度人掌舵,这一次是日本人造车,猪队友都让台湾遇上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地方蒸蒸日上,这个地方的死对头会友下坡路。台湾今后的路会很难走了……
台湾啊!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
啊啊我比别人卡认真~我比别人卡打拼~为虾米为虾米比别人卡歹命~
没想到一向自诩为亚洲之光,民主典范的台湾也会出这么大的铁路安全事故。
这使我想起来一段话:
“台湾,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
这次发生事故的太鲁阁号TEMU-1000型动车组的身世,与台铁现役动车组一样,都从日本引进,该车原型车是JR九州885系动车组,而885的车头造型酷似德国ICE3动车组。
太鲁阁号于2004年从日本订购,用于宜兰线北回线等线路的提速运营。该车四动四拖,结构速度150千米每小时,运营速度控制在130千米每小时。作为一种摆式列车,TEMU-1000和885系一样,通过过弯时主动摆动车体,提高过弯极限速度,缩短运行时间。
但同为窄轨摆式列车的台铁普悠玛号,已出现过因故障和违规操作出轨的重大事故,此次事故虽然并非车辆本身原因导致,但也为台铁摆式列车的运营前途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从个人观点来看,我认为窄轨铁路是没有未来的,而盲目相信日本经验,在窄轨铁路上进行摆式列车提速运营,不仅吃掉了相当一部分线路的安全裕度,也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偷懒行为罢了。本次事故如此严重,除了事故原因本身过于罕见,很可能也有窄轨列车本身横向稳定性不佳和台铁线路质量问题的因素。台铁的破落正是台湾基建整体落后的缩影,只好希望台铁和台湾人的运气,下一次能好一点。
救援图在后面更新了,来自台铁救援部门。直接crtl+F搜索「救援」即可。
这已经是近年来台铁第二次严重事故了。上一次是「10.21」「普悠玛号」超速过弯倾覆脱轨事故(2018.10.21,遇难18人、受伤207人)。
普悠玛、太鲁阁可是台铁的「门面」,我们很多火车迷去了宝岛,都迫不及待要去体验、拍摄这两款列车。
2018年,「普悠玛」号倾覆;2021年,「太鲁阁」号脱轨。事故连连,暴露了什么呢?
这次事故起因是,卡车「滑落」侵限(术语: 侵入列车行驶空间)与即将进入隧道的「太鲁阁号」相撞,导致列车部分车厢在隧道内发生脱线、倾覆,造成车辆损毁、人员伤亡。
就新闻中报道出来的现场情况,可以对这次事故给个大致的判断:
下面我就这三点简单说一下,或许能还原出事故的真相:
铁路行车,安全第一。
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车辆操控安全,还有行车环境的安全。
车辆操控失当,是造成2018年台湾铁路「10.21」事故的根本原因,台铁方面司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不足酿成了惨祸。行车环境,包括电务(信号)、工务(线路以及铁路周边的管制)。
电务方面,信号冒进导致的事故,台铁也已发生过多次,例如2007年6月15日,北上3902次运行于宜兰线(大溪-大里区间)发生信号冒进,与待避的南下2719次发生碰撞,造成5名乘客死亡、17人受伤。
工务方面,就是对线路进行保养杜绝事故发生、对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隐患进行排除,台铁本次「太鲁阁号」脱线事故由「卡车意外滑落」引起,这里的「意外」,并不是意外!而是,当事方(卡车操作者)安全意识单薄,运营方(台铁)未排除可能产生危险的隐患!
给一个我在云南昆河铁路(昆明 - 河口)沿线拍到的图片(位置 K37,阳宗海/七凸坡)。
昆河铁路由于建造时代久远(运营至今整整111年),线路落石、塌方隐患很多。作为运营方的昆明铁路局,对每一个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隐患逐一排查、消除或监控,雨季对可能会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设立「防洪加巡点」。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安全!并且是万无一失的那种安全。
「追求万无一失」,才叫真负责。... 我喝个水,你们点个赞。嗯,继续..
太鲁阁号,是台湾铁路管理局引进的一款「摆式列车」。
什么叫摆式列车,通俗地讲就是列车会「摆」,也就是过弯道会「歪着身子」!
细心的你可能要质疑了,「列车过弯本来就是倾斜的啊!」
说得没错,但是我们看到的和谐号、复兴号或者普速列车(绿皮车)过弯时,是因为轨道超高(术语:两根轨道存在高差),列车通过时,自然「歪着身子」,这样抵消掉「离心力」。但是「摆式列车」不一样,「摆式列车」有一套「倾摆机构」,使列车通过弯道时自动倾摆,这样列车过弯速度就能更快!
大陆铁路也曾考虑过引进摆式列车,甚至京沪高铁建造方案有一个就是「缓建新线,改建既有京沪线,运行摆式列车」。中国曾引进过一款摆式列车——X2000,用于广深铁路。但是最终经过综合考量,并没有将摆式列车参与既有线提速,京沪高铁「摆式列车方案」最终也没有落地。2007年,广深铁路X2000摆式列车被「第六次大提速」上线的CRH1型动车组替换下线。同年在东北开行的CRH5,也在国产化生产进程中摒弃了「倾摆功能」。
使用摆式列车提速的本质就是:
在既有线路参数无法提升的情况下,通过对车辆性能提升,来提升运行速度,也就是「超频」。而摆式列车对车辆保养、线路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产生的运维成本也高于普通列车。
我个人认为,摆式列车的运用是对运营方有一定要求。
台铁引进日本的摆式列车,无非就是想在既有铁路上提升列车速度,改善铁路运行效率。背后是台湾地区近年基础建设落后的颓势。但是就摆式列车的高维护要求,台铁方面能否养护到位?摆式列车对线路质量的高标准,台铁能否给予充分保障?让人存疑。
术语:窄轨铁路,轨距小于1435毫米的铁路。中国台湾省的铁路轨距(除高铁外)为1067毫米
作为「窄轨狂热者」,有一句话不得不说(其实很不愿承认),
相比准轨、窄轨稳定性差很多!
列车车速不快的情况下(20km/h),窄轨小火车列车很舒服,比如网红「云南建水小火车」。
但是一旦速度提升,窄轨列车稳定性差的毛病暴露无遗。笔者曾前往越南体验过窄轨(米轨,1000毫米轨距),那个叫晃!
虽然卧铺,但睡不着,就怕翻车,提心吊胆一整夜。要知道越南铁路的时速才60公里左右!
而台铁的「太鲁阁号」时速多少?
台铁啊台铁,你说你胆肥不肥?
日本技术,确实,「太鲁阁号」脱胎于JR九州885系电车。但是线路环境可是差得很远,安全意识、你确定你们在同一水平么?
确实,摆式列车可以从列车层面提升速度,但是窄轨本身的稳定性是不如准轨的。窄轨摆式列车只是在「吃」安全余量。如果轨道质量不佳、列车维护不良,事故隐患就已经埋下。
窄轨,还是慢慢开吧。
要提速,上准轨!
更新,在火车迷交流群里看到了台铁的「救援」手图:
这么看,伤亡应该是很严重的。哎!
听说收藏点赞走心的回答,知乎会给你推送更多精彩回答呢~
猜你喜欢:
我是 @凸峰 ,喜欢高铁、更喜欢云南米轨,喜欢旅行、更喜欢徒步铁路;关注我,听更多故事~
爱铁路,有温度:)
啪啪打脸!就在前几天,3月25日,台湾还发布了记取18年普悠玛血泪教训的侦办实录。
所以,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这是制度问题!
奉劝台当局有精力多关心民生,有钱多想想基建,不要整天把人民辛辛苦苦赚的一点钱都去买一些二手武器屯着当废铁。
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就个是偶然事件,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要怪台当局。
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应该都会知道,这种所谓的偶然事件,背后往往都是有很多的安全隐患的,从事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从来都不是在意外发生后去采取措施,而在在平时就要采取措施,发现隐患、堵住隐患,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都等到事故发生了再去采取措施,那要领导还有什么用?
所以,不要把锅甩给那台车,那个施工人员。
其实大家可以回看一下,17年以来,台湾就发生了多起列车事故。
2017年10月24日,台东开往树林的431次“普悠玛”号列车2至6节车厢在花莲三民站内发生脱轨事故,当时无人伤亡。
已经发生了脱轨事故,但是台当局显然没有吸取教训。
18年普悠玛再次发生事故,10月21日16点50分,台铁普悠玛6432次列车于东山至苏新间东正线发生出轨事故,造成18人死亡、190人受伤。
连续的发生事故,原因是什么?
一年的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多次事故,改了吗?从结果来看,显然没有。请台当局,停止继续草菅人命。
根据目前的消息来看,直接原因是有一辆工程车在边坡上施工,但是因不明原因滑落,刚好砸到正准备进入隧道的太鲁阁号,造成列车出轨。
图片来自“看台海”官方微博
偏个题,作为云南铁路的从业人员来说说,云南铁路是典型的山区铁路,跟台铁的运营环境很类似。
云南铁路现状,典型的有111年历史的窄轨滇越铁路,到普速单线成昆铁路,到提速至160单线大临铁路,再到时速300+的沪昆高速铁路。为什么云南铁路的技术水平和安全运营情况明显优于台湾?
首先就是制度问题,台伪反动政权和岛上的两栖鲑鱼就是烂货只会越来越烂,不要说我不友善,战情室、乡民来冲康、57爆新闻、寰宇全世界…观后感而已。
其次从我的工作环境来说,我们对从业人员可是极不友善,但带来的却是安全的极大保障。有这么几点十分鲜明:
1.对于干部,有句话叫“干部不能检查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每个干部每月都有指标,没问题也要给你挑出问题。
2.每年设防洪期,防洪期一到就是军令如山倒全员24小时手机开机,高危区域直接派人24小时驻守,遇到大雨该限速该停车绝不含糊,工务人员直接冒雨上道巡视。
3.像这种单线又跑动车的线路,隧道口都要上摄像监控,摄像监控列车调度员会看、铁路公安会看、工务部门会看。及时发现隐患都是有奖的。
4.异物侵限系统,跨线桥公跨铁等重点部位,要是汽车撞破围栏,异物侵限报警直接联动列控系统列车调度员。
5.线路全封闭,连成昆铁路这种老山区铁路都给你围的死死的。像该事故类似地形,工务的早就混凝土钢轨什么的绝对隔离,怎么可能发生车掉去线路上的事。
6.施工配合。临近铁路不是你想施工就能施工的,施工前审批报备交施工配合费不能少,施工期间工务供电通信信号专业人员要在场盯控。怎么可能发生如此施工车辆掉到线路上没人管的事。
7.火车司机每个操作都要手指口呼瞭望不间断,铁路公安上线巡逻视频巡视,对沿线群众爱路护路宣传,粘贴报警电话。
8.每个月局领导添乘检测列车全覆盖检查,工务供电通信信号都要对自己专业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要录问题库闭环管理。
即使我们的管理已经非常严苛,但作为从业人员我每天上班仍然是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岛上的鲑鱼们就是被小确幸麻痹了。最后愿车上的中国人平安。
国台办应该改变思路,硬气一点!
既然认为台湾是咱们中国的,那就要把台湾的事故当内务来对待,而不是绑住手脚,不敢置喙,不敢插手人家的内部事务,最后只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那又和其他国家礼节性交往有什么区别呢?
错误示范:
大陆方面对“太鲁阁号”事故表示深切哀悼,由衷慰问,海峡两岸心连心,并决定给予人道主义救援基金1000亿美元以示两岸友好,同时密切关注后续救援情况。
正确示范:
大陆方面惊闻台湾火车出轨事件死亡人数高达41人,在全国范围内,近十年没有出现过如此严重的城市轨道交通恶性事故。大陆方面要求台湾当局尽快调查并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布事实真相,督促有关部门追责相关责任人。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严厉批评台湾当局不把人命放在心上,大陆人民永远与台湾人民站在一起!
不对呀。兄弟们。定性不对了呀。
怎么都在说车型,轨道这种技术问题啊。
1、一辆工程车,手刹没挂。
停在拐弯处。然后倒着滑落到铁轨上。
工程车在火车到达前,已经横在铁轨上。
另外,在山里,其实很安静。工程车碾压植被,砸到铁轨上,动静是非常大的。震天动地。我认为现场施工人员第一时间,一定已经知道出了大问题。
那这个时候,任何轨道,车型,只要高速撞过去,灾难都难以避免。
所以车型,高铁,轨道这些技术问题,在这个事件中,都不核心。至少,现场讨论这些,没有实际意义。
2,时间问题。
我觉得就这个事情本身,有一个核心问题:在争分夺秒的一个钟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以分钟计,每一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报道,评论,模拟视频,都忽视这个问题。
这就造成了一个错觉,大家默认为:工程车横轨后几秒钟,火车马上就到了。直接撞上了。
可这是事实吗?
很可能不是!
台湾轨道交通不稠密。太鲁阁号的班次并不多,每天只有6~8班左右。最短间距一小时一班。
那目前有个关键信息不明确:工程车横轨后多久,火车到达。
是半个钟头?10分钟?还是5分钟?
或者。。。10秒钟?
这个时间,就有可能起死回生。
时速为160公里的火车,不论货客,不论重量,紧急制动的绝对安全距离为1400米。3分钟左右时间足够。(实际可能需要用时仅为45~57秒左右。)
那为什么太鲁阁没有提前3分钟收到预警信息?
在即时通信如此发达的时代,3分钟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报警信息没有传递到火车司机?
中控调度跟火车之间,有专门的联控系统。信息传递可以专线且快速。为什么没起作用?
整条接警系统+预警系统+调度系统,平时准备了没有?临时处置都正确吗?每个环节真的都尽力了吗?真的不能为将死的50条生命,挤出3分钟吗?
真的不能吗?
不清楚。
没有报道,也没有信息。
3、8车厢作为车头,撞到工程车。
然后脱轨,冲进山洞。
事实上火车没有倾覆,且山洞内的空间有限。在这种环境下,依然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那么火车是不是没做出任何紧急减速制动的反应???
直接就撞了,然后怼进山洞里?
如果没山洞卡着,这8节车厢是否会整个飞出去?是不是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也就是说,哪怕用手机的手电画大圆圈,做闪烁报警,任意国家的火车司机绝对都看得懂。也有可能把伤亡降到最低。
可现场做了吗?
哪怕跑着、爬山头。或者去远点儿的轨道上,烧衣服,烧树枝预警——这种复古的,下意识的,最基本的,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工预警动作也没做?
1分钟都没争取到?
1分钟都TMD没有?
直愣愣的,130时速,直接撞上的?
那现场的每一位目击者,有没有声嘶力竭、筋疲力尽的去跑,去喊,去预警,去想办法?
真的不能为50条生命,跑出1400米,跑出3分钟吗?哪怕就1分钟呢,不能跑吗?
真的不能吗?
不清楚。
没有报道,也没有信息。
你看,现场还原。
这个事情,就大概率不是技术问题。
这个定性不对。
至少不是优先讨论的方向。
从工程车滑落到预警和调度。
分分秒秒,各个环节。
就是人的问题。管理的问题。执行的问题。有没有疯了一般的尽力的问题。
就事件而言。
1,讲真,我这人厚道。特别善的大善人。
看着别人遭灾受罪,就心疼。
写上一个回答,对着自己选的照片哭了无数次。
可只要是那岛的事儿,我真是一句好话都不想说。没话可说。
你们还记不记得16年,陆客大巴火烧车事件——司机自焚,导致车上26位大陆人全员遇难。你们记不记得当时岛民的评论,都说了什么。
太恶毒。
太坏。
唉。
扎心。
盼逝者安息。
盼灾难不再来。
2,台铁的线路总长是1114.5公里。最高运营时速是150公里/小时。自2000年至今,20年,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3人)12起。
大陆线路总长是14.63万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小时。自2000年至今,20年,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3人)13起。
台铁,是隶属台湾交通部的公营单位。
是“国企”。
那就这群货的执政能力,到底是TMD什么东西!
酒囊饭袋。不务正业。
就是人不行。人是真的不行。烂透了。
统一,是便宜他们了。
好自为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