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您想多了,不是炮放的少了,节日气氛淡了。
是节日气氛淡了,所以炮放的少了。。。在小城市体现的尤其明显,因为一二线城市很早就严格禁放,小城市属于自然演进的不怎么放炮。
原因就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宗族血亲聚集的情况被打破了,过年实际上变成了以小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行为,而传统节日,无一例外是针对大血亲宗族的一种仪式。而对于个体来讲,放不放鞭炮,本身无助于渲染节日气氛,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更重要的是住小区不让放炮(我爸妈小区就有一些人搬进来非要放二踢脚,把20楼的玻璃崩碎了还不停的放了一会,最后被拘留15天,给人家修玻璃,赔给人家三万各种损失费),所以放不放无所谓的情况下,不放是有利的选项。
下面就是关键了,为什么洋节越来越热闹,传统节日越来越寡淡。
因为洋节在咱们国家,根本就不是洋人那个意义,经过商业包装以后的洋节,注重的是个体的宣泄,个性的发散,个体感官刺激,俗称high起来,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怎么开心怎么过,没有什么定势,而且不必顾忌一大家子人如何如何,所以在城市商业文明中,变得异常热闹。传统节日呢,极强的仪式感,宗族血亲绑定的前提,导致了其本身不适应现代社会,逐渐就寡淡了。
其实这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有相似之处,那个问题是,为什么越来越反感亲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