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的套利机会摆在河北河南山东湖南这些省的考生面前了。
江苏作为之前公认高考难度较高的省,对于”高考移民“应该没什么限制,新政策出台需要时间,本地考生水平应该也不会在1-2年内突然增长,录取名额也不会突然大幅缩水。
至少2022,2023届,应该是可以去移民套利的。
江苏高考有神话?如果没有,何来崩塌?苏吹的高考的才有神话,要崩塌也是苏吹崩塌。
先看看2000年的数据:
看看2000年各省市的分数线,不知道哪些省份同江苏的试卷一样,也没有各省份一本率的数据。但是可以假设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等省份的试卷与江苏省一致,拿来初步对比一下,那么江苏省的高考何来神话?
江苏省高考在2000年就是个常规省份的配置,没有神话,江苏高考可能好,但是好得有限,根本达不到苏吹吹的高度,超出群峰境界,上限也就是群峰中一座。
再来看2001年的数据:
2001年各省市分数线,3+x卷的试卷应该是一样的,江苏省理科重点本科线(一本线)低于浙江、湖北、湖南,与四川、安徽等省份相当,还是没有神话,注意还是没有各省一本率的数据。
又来看2002年的数据:
看看2002年各省市分数线,不知道哪些省份同江苏考的试卷一样,也没有各省份一本率的数据。可以拿来初步对比一下,江苏高考可能是比较好的省份之一,但是根本达不到秒天秒地秒宇宙的地步,哪里来的神话。
还来看2003年的数据:
试卷应该不一样,怎么神话?按照表中的数据,感觉辽宁、江苏、河南、广东试卷应该一样的,但是广东省的分数太高,所以,试卷也有可能不一样。
江苏省从2004年起开始自主命题,连这个也要吹?
题难是容易把前面的学生拉开差距,对排名最靠前的最有利,所以都巴不得题目再难一点,以便于拉开与后面的距离。题稍微简单一点,前面的学生差距会缩小,甚至会出现平时十几名的高考冲到学霸前面来,但是整体上并不影响排名,几十万人的考试,有人发挥好,有人发挥差,本来就属于正常现象,个体数据的异常不会影响几十万人的整体排名。
说一个人因为题难分数低,考不上理想的大学,那么他的名次被谁占据了?
说一个人因为题简单分数高,考上好的大学,那么他的名次本来属于谁的?
一去一来,对于个人或有利或有害,但是对于整体没有影响。题目难或简单,对于几十万的考试,根本就没有影响,录取是按名次来的,不存在题难的时候更难上大学的情况,或反之。
所以,题难的神话,从头到尾都是苏吹自我意淫的神话。如果一个考试能够保障百分百上清华,那么哪怕是考竞赛题,录取上也很简单。如果一个考试只有万分之一的会被录取,那么哪怕是考幼儿园的数数题,录取上也很困难,全部都是满分,就要抓阄,万分之一的概率被抓中,概率还是低。
苏吹口中的地狱模式、葛军、清明上河图、寒风中的保姆、打压等,都是自说自话的题难,从来就不是问题,大学录取比的是排名,排名看人数比例。
看看苏吹口中的50%中考录取率,其实全国大部分省份也是约50%的录取率,北京、上海这两个直辖市也不是很高。网上找的图,2017年、2018年的中考录取率,不保证完全正确。
看看2018年的数据,江苏省56.5%中考录取率,略小于全国平均值。作为2021年与江苏省语文、数学、外语同卷的湖南、广东、河北、河南、山东、福建等省份,都与江苏省中考录取率相当,湖北省略高。
东北地区,因为改开时国企多的缘故,计划生育容易执行,现在录取率高一点,可以理解,毕竟新生人口少。
所以,江苏的中考录取率,根本不存在传说中的刻意打压。
所谓的“国立中央大学”拆分,实际是“院系调整”,南京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在华东区,得到的仅次于上海,根本不存在拆分。至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某些校友幻想超过清华北大,这个白日梦在2012年的110周年校庆就醒了。
清华大学2011年百年校庆,热闹非凡,捐赠破十亿。对比下,某些高校就显得很寒碜了。不说政界,有人会幻想被打压的,但是商界总不可能也被打压吧。结果却是,两校校庆捐赠总额连清华大学的零头都不如,所以某校造了某杰出校友捐赠4.1亿人民币的大新闻,这个参见《2012年某校决算》,当年捐赠总收入也就1亿多。当然即便造了假,还是不如清华。如果比政界,说句难听的话,清华大学哪怕只算一届的毕业生,就比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从1952年起毕业的厅级以上干部还要多。
当年盛行合并就能秒杀清华北大的说法,在2012年现形了,“杰出校友”们不行就是不行,赶超清华北大的声音从此消失了,不接受事实也没有办法,现实总会让你能够接受。多接受几年,别说吹了,连幻想都没有。
苏吹的高考神话也会这样,多考几年全国卷,今年可以意淫只有语、数、外试卷一样,语文改卷难,那以后呢?只要再考几年,慢慢的适应,适应了也就接受了,几年后,别说吹,连幻想也会消失。
因为苏吹,不行还要瞎吹,高考是比排名,跟题难不难没有关系。吹了这么多年,秒天秒地秒宇宙,今年露底了,江苏高考就是一个常规省份的配置,吹得太高,忽然掉了下来,于是成了全国的笑话。
看看下面这个王炸,这苏吹,在“究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北?”下的回答,目前在问题下有截图显示是18220的高赞,居然幻想江苏的专科生,在其他地方能轻松上清华大学???
看看这类苏吹,今年分数出来了,江苏本科线是417分。
假设今年江苏省的专科生高考分数能到450分,那么哪一个省450分能上清华大学?
苏吹说语文改卷难、压分,好,语文直接增加50分,算500分,又有哪一个省500分能上清华大学?
苏吹说物理、历史是自主命题,题目难,改卷也难,还压分,好,直接算满分100分,哪怕总分算600分,哪一个省又能上清华大学?
自己上专科,没点数?搞笑的是,仔细检索这个答案居然超过3.5万的高赞,确实吓人,说明在江苏省内,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江苏省内的某些三本生一直有“三本战清华,专科超985”的说法,真是:
武林至尊,三本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专科不出,谁与争锋。
没有想到这种答案居然有3.5万的高赞,在这个问题下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原回答,可能是因为今年高考出分后,被举报要求修改?很多点赞的小苏吹发现,江苏的专科生确实不如清华大学,赶紧举报一波
既然江苏省的专科生都想着自己能轻松上清华大学,那么江苏的高考神话为什么不崩塌呢?
今年语数外与某些省份一致,总计450分,物理、历史各100分,其它2科为赋分制,各省大同小异,也就是总分750分,有650分可以拿来对比,哪怕减去语文的150分,还有500分一致。
但是无论如何,专科生都超不了清华,吹得太高,掉了下来,被群嘲,现实本该如此。
利益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随便说两句。任何考卷、任何科目的任何年份,都是:这一年出难了,下一届就简单,再下一年又难了。居然没有任何一年是恰到好处的。---- 所以,如果你是上面管事的,面对八省联考的结果,会做啥?肯定叫江苏的阅卷老师“把关严一点”“不要和别的省造成太大差距”。结果一压就压过头了。所以,下一届江苏考生应该是获利的。下一届阅卷之前,肯定会说“不要把分数压过头”“以至于均分和其他省差距太大”。我可以肯定,一样把握不好,结果就是大放水。等到几年来回震荡,终于趋向平稳时----对不起,下一次考试改革来了。
这不是挺好的吗, 说明江苏高考的艰难程度, 虽然也不算怎么容易, 但是还不至于太艰难.
本省的学生, 念个差不多的大学 ,然后在本省, 或者本市, 找个差不多的工作, 人生总不至于hard模式.
而不像有些省份, 本省高校很少, 外省能分给的名额又有限,
高考想考个大学难的要命,
本省就经济基础较差, 想打个工都要背井离乡,
为了生活, 他们离开了过了二十几年的家, 然而却并没有能力建立一个新家;
想回老家躺平当农民, 农村都已经没有耕地了,
实在是太惨了!
我可以再推荐一下东北地区的房子, 花几万块钱买一套房子, 再把户口迁过去,
然后子女就可以享受在高考比较容易地区的优惠人生, 值, 真值!
我十年前江苏考生,本来就想不通江苏考生怎么就被吹上天了
你就看看江苏考生那个情况,一个个全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里就富养的,能有什么拼搏精神?
江苏考生普遍没有什么“靠读书来翻身”的想法,只要能上本科,对,哪怕是三本,父母就很开心了,家里出了大学生,而不像知乎网友眼里只有985211那样
人父母啥思路啊:什么北上广深竞争环境激烈,要拼学历?滚!我儿子/闺女就是三本毕业,就是要靠工作能力吊打你们985211。什么?混不下去?回来,家里早就备好房子了,回家享福,赚多赚少无所谓
父母都这想法了,你觉得考生能有啥压力
唯一的压力只有老师能给了,你知道怎么给的吗?
张三,你要考985
李四,你目标是211
王五,你双非就行
赵六,你能念本科就可以了
然后等放榜结果出来,四人都实现了目标,四人的满足感是一样的
所以江苏的学生,包括小学初中,成绩好的基本都是喜欢读书的,成绩差的基本都是讨厌学习的,这是江苏学生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联系的基本规律
不以任何外在压力为转移!
而且是从中专到博士,大家都能坐在一个桌上聊到一起去的
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去争抢什么生活资源,我是中专,你是博士,但我们的生活都一样美好
所以你说江苏高考神话破灭也好,江苏考生不行也好,无所谓,江苏考生真的没有动力跟你去争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