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对退子弹的观点是否定的,认为只是以讹传讹或者艺术加工。目前广为流传的,关于日军拼刺刀退子弹的原因就是,这三八大盖的穿透力强,一枪俩眼,拼刺刀的时候容易击穿对手而击中战友。
首先,老式的栓动步枪,用的都是全威力弹,近距离射击一枪两命的情况非常常见,这个并非是三八大盖独有,英军的.303、德军的7.92*57mm重尖弹、苏军的7.62*54mmR都是存在这个现象的。虽然友版6.5mm子弹相对来说穿透能力更强一些,但大家半斤八两。这方面有点站不住脚。
第二在防止枪械走火上,和所有栓动步枪一样,三八大盖保险位于枪机尾部,那个旋钮就是保险。三八大盖上保险的设计呢,上了保险,枪机和拉机柄直接被锁死了,拉机柄拉不动,扳机扣不动,根本没法击发了。
上图红圈就是保险,向右旋转就可以。目前已知三八大盖有两种保险,一种是带有一个凸起的,类似于拨片性质,直接拨动即可;另一种是带有凹陷,可以拧,多数是下图的操作方法,用手掌按住,直接一旋转就可以了。不管是哪种呢,其实都很方便了,上保险不存在什么难度问题。而且,上保险如果还带有难度了,这保险其实没啥意义了。
有一种关于"拼刺刀退子弹"的说法是,上保险的动作类似于拉动拉机柄。这个说法的可能性确实是有,如果用手掌按动旋转,确实是像在拉动旋转枪栓,尤其远距离看,的确有几分类似握着拉机柄旋转。所以那些所谓的抗战老兵所说退子弹,确实可能是这种说法。
第三从栓动步枪这个原理上看,三八大盖五发子弹,他这个击发,是要有几个动作的,装填、闭锁、击发、开锁、抽壳、抛壳。你得先上膛,正常子弹是放在弹仓里的,想击发,你就得先通过枪机把子弹从弹仓里面推进枪膛里,然后扣扳机,通过击针击发就可以了。然后你再想击发,你就得拉动拉机柄,退出刚打的那一发的弹壳,然后把下一发推进去。
所以开枪之后不要有任何操作,也不存在再次击发的可能,操作简单便捷。
第四从操作上来说,三八大盖底部是有一个弹板的,如果真的退子弹的话,下面一扣,所有子弹(除了枪膛里那发)都会退下来,相比知下,影视作品里一发一发退这事有点站不住脚。
第五,对于拼刺刀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拼刺刀,就是鬼子向对方阵地发起猪突战术了,另一种是被动拼刺刀,就是对方突然冲过来了。第一种情况,你确实是有时间退弹或者上保险,但是第二种情况,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先开枪,开完紧跟着冲上去,你根本没时间退子弹了。
第六,再次需要用枪的时候重新装填,这个很麻烦,有点不合理,而且丢一地子弹这是后勤会骂娘的,就算家大业大也不能这么霍霍。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拼刺刀退子弹观点很不合理,而且日本官方没有正式说法,而且教材和操典之类的也没有明文规定,所以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站不住脚。
以上。
栓动式步枪的问题,保险不靠谱。在用枪当冷兵器对拼的时候,容易保险移位,枪栓异动,然后就击发了。
击发了有什么坏处呢?有人说是怕误伤队友,其实根本不是。其一,拼刺刀的时候随机射出一发,大概率打不到任何人;其二,就算能打到人,打到敌人的概率还是大于打到队友的概率,毕竟枪对的方向敌人居多。
误击发的真正坏处是什么?是枪的后坐力。全威力步枪弹的后坐力相当大,就算用肩抵着枪托射击,倘若没有心理准备,还是会被推一个踉跄。手持步枪和敌人拼刺刀的时候,突然来这一下,枪还能拿得稳?
所以说,拼刺刀前退出枪膛里的子弹,是为了避免误击发这种对自己不利的突发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