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印度首艘 P15B 驱逐舰服役,6 年前只造个船底就匆忙下水?

回答
印度首艘 P15B 型驱逐舰“维萨卡帕特南”号(INS Visakhapatnam)的服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在它“6 年前只造个船底就匆忙下水”的背后故事。这艘驱逐舰的服役,对于印度海军来说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其国产舰艇建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回顾其漫长的建造过程,以及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足以让我们对其进行一番深入的剖析。

首先,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 2015 年,那一年,“维萨卡帕特南”号按照惯例进行了安放龙骨和下水仪式。按照正常的舰艇建造流程,下水通常意味着船体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具备了基本的浮力和结构完整性,可以进行后续的设备安装和调试。然而,在“维萨卡帕特南”号的案例中,当时的“下水”更像是为了“标记一个节点”,因为除了一个大概的船体轮廓,大部分的武器系统、电子设备、动力装置等核心部件都还没有安装上去。用一种比较直观的比喻,这艘驱逐舰下水的时候,更像是一辆已经组装好车身和底盘,但发动机、变速箱、座椅、内饰,甚至轮胎都还没装上去的汽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其实是多方面的,也折射出印度国防工业在项目管理、技术集成和供应链协调方面长期存在的一些挑战。

政治因素与“赶进度”的压力: 在军工领域,特别是大型舰艇的建造,往往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希望尽快展示国家自主国防建设的成果,向外界传递一个强大的信号。在这种“赶进度”的压力下,一些本应在船体建造阶段完成的工作,可能会被推迟到下水后进行,以满足某些预定的仪式性节点。这种做法虽然能赢得眼球,但往往会拉长整体的建造周期,并且可能导致后续的安装调试工作更加复杂和低效。

技术集成与模块化建造的挑战: 现代驱逐舰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集成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包括雷达、导弹系统、电子战设备、舰炮、声纳等等。这些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和兼容性是巨大的挑战。印度海军和马扎冈船厂在 P15B 型驱逐舰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协调来自多个供应商(包括国内和国际)的设备,并确保它们能够无缝协同工作。如果前期的设计和集成规划不够充分,或者在供应商选择和技术引进上出现延误,就很容易导致项目进度滞后。模块化建造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尤为重要,但如果模块间的接口标准不明确,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会影响整体的进度。

供应链的脆弱性与国产化率的追求: 印度在发展自主国防工业的过程中,一直强调提高国产化率。这本是好事,意味着能够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掌握核心技术。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建立起一套强大且可靠的国内供应链体系。对于像 P15B 这样的先进舰艇,其所需的很多关键部件,例如某些高精度传感器、先进的电子战套件、高性能的推进系统部件,国内的生产能力可能还不够成熟,或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研发和生产。如果国内供应链无法及时提供合格的部件,就可能导致项目停滞。同时,即使采购进口部件,也可能面临国际政治局势、出口限制等不确定性。

项目管理与协调能力的不足: 建造一艘现代化的驱逐舰需要一个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能够协调船厂、设计院、供应商、海军代表等多方力量,并且要能够预见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过去,印度的一些大型军事项目,确实在项目管理和跨部门协调方面暴露过不足。这可能包括预算超支、延误交付、质量问题等。对于 P15B 型驱逐舰这样的项目,其复杂性更是对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仓促下水”的后遗症: 就像前面提到的,6 年前那次“下水”更像是一个符号性的节点。之后的几年里,“维萨卡帕特南”号才开始接受大部分关键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这意味着它在船坞里又“泡”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建造工作从一个阶段转移到了另一个阶段,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慢”的问题。反而,在下水后进行大规模的设备安装,其难度和风险可能更高,因为船体的很多内部空间已经被占用,安装和布线工作会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在船体建造尚未完全定型时就匆忙下水,也可能对船体的结构完整性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尽管设计和建造方会尽力避免)。

那么,这艘驱逐舰的服役,其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呢?

首先,印度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向前迈了一大步。 P15B 型驱逐舰是印度海军设计和建造的最新一代驱逐舰,其性能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先进水平。它装备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垂直发射系统(能够发射防空导弹、反舰导弹等)、先进的舰炮以及反潜作战能力。这艘驱逐舰的服役,将显著提升印度海军在区域内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在防空、反舰和反潜等领域。

其次,它验证了印度在大型水面舰艇自主建造方面的能力。 尽管过程漫长且充满挑战,但印度海军和马扎冈船厂最终还是成功地完成了 P15B 型驱逐舰的建造和服役。这对于印度国防工业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能力证明,有助于积累更多建造先进舰艇的经验,为未来的项目打下基础。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6 年前那次“仓促下水”的背后故事,也揭示了印度国防工业体系中仍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这艘驱逐舰的服役虽然是成功的,但其漫长的建造周期、潜在的成本超支以及在项目管理和技术集成方面的挑战,都值得我们深思。这并非仅仅是一个海军装备采购的问题,而是关乎到整个国家国防工业的效率、创新能力和战略规划。

总而言之,印度首艘 P15B 型驱逐舰的服役,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军事事件。它既代表了印度海军力量的增强,也暴露了印度国防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理解其服役背后的“6 年前只造个船底就匆忙下水”的曲折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印度在自主国防建设道路上的努力与困境。这艘驱逐舰的服役,可以说是印度军事现代化征程中的一次“迟到的胜利”,也为未来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P15B和P15A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对上层建筑进行了修正,从而改善了舰体的RCS;调整了声呐位置;战斗管理系统和数据网络进行了一些改进(值得注意的是,原定配属给P15B的127炮被取消,仍然沿用P15A的76炮,127炮可能配属给P17A)。虽然印度人经常用P15A对标052C,用P15B对标052D,但显然从P15A到P15B的进步远没有052C到052D的进步那么显著。

回到问题本身,如何看待P15B的服役?我只能说客观上确实能促进印度海军的发展,但是比较有限。我并不是说加尔各答或维沙卡帕特南是一无是处的产品,作为集成了十几个工业强国产品的大型驱逐舰,P15A/B确实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

  • 8000吨级的大舰体带来了高改装冗余和更好的生活环境。
  • 曙光和罗罗提供的动力组充沛且稳定,对反潜作战非常有利。
  • УКСК 3С14可以携带16枚Brahmos,反舰火力相当强劲充沛,对类似巴基斯坦海军这种防空能力孱弱的海军能够造成相当显著的威胁。
  • 反潜能力非常亮眼,舰首主/被动声呐+德国授权的ACTAS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双机库搭载2架海王+2具双联533鱼雷+2具12联Смерч2火箭深弹,称得上是相当优秀的搜潜和攻潜配置。
  • CAE提供的综合管理系统据称值得期待,虽然实际效果只有客户知道。

当然,正如人们普遍印象中的那样,P15A/B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甚至严重到掩盖了其优点,导致P15A/B总体上来说很难算得上非常成功的产品,比如:

  • 造价高昂,这对于军费拮据的印度来说尤其沉重。虽然得益于庞大的体量,印度的总军费还是可观的,但印度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需要养,同时外购需求也很频繁。
  • 建造周期过长。如果说建造P15A的时候,因为技术困难和修改设计而带来的建造延宕还是比较正常的,建造P15B为什么又延误了这么长时间?如上文所说,P15B相比P15A没有显著的进步,承建商也是Mazagon没有发生变化,却仍然发生了严重的建造延宕,从开工到交付花了11年的时间,项目管理能力值得怀疑。
  • 子系统的厂商来源过于复杂,一方面造成了成本问题,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集成问题,印度是否有能力很好地实现子系统之间的兼容值得怀疑。
  • S波段的主雷达EL/M-2248虽然凭借较轻的重量获得了不错的视野,但其功率对于最中坚的主力舰来说是否足够经常受到质疑。另外,用于补充的LW-08远程雷达也是比较老的产品。
  • 糟糕的防空火力,这也是P15A/B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巴拉克8几乎是现役主流远程防空弹中最糟糕的存在,2马赫的极速+70km的射程,可实现的接战次数相当感人。巴拉克8的优点是够轻够小,用速度换射程,使得以色列在千吨级的轻护萨尔5和萨尔6上就实现了区域防空能力,但是P15A/B八千吨的大船体干嘛非得用巴拉克8啊?而且还只装48枚。射程增长版的巴拉克8er将射程推到了150km,但是这玩意今年三月以色列才刚试射,印度拿到巴拉克8er准备等到什么时候?
  • 巴拉克8使得敌军突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那势必应当加强近防能力吧?但P15A/B居然用AK630作为近防武器,这都21世纪20年代了,新建主力舰居然还在用AK630,为什么要在这种地方莫名其妙地控制成本啊?

总的来说,P15A/B肯定不是一无是处的产品,尤其在反舰和反潜上值得赞誉,但过于突出的缺点使其很难承担舰队中坚的重任,由于P15B没有针对P15A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所以我很难给P15B很高的评价。

关键在于,印度究竟需要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印度人的规划有问题吗?

我们先来看一些国际经验。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量,最迟从冷战中期开始,一些传统海军强国选择将防空和反潜这两项重要任务拆解,由不同的舰型承担,比如说欧洲(俄国以外)海军三巨头:

  • 英国海军过去的type42+type23/22;现在的type45+type23;未来的type45+type26/31。
  • 法国海军过去的卡萨尔/絮弗伦+乔治莱格/图尔维尔;现在的地平线+FREMM/乔治莱格;未来的地平线/FREMM(DA)+FREMM。
  • 意大利海军过去的德拉潘妮/勇敢+西北风/山地步兵;现在的地平线/德拉潘妮+FREMM/西北风;未来的DDX/地平线+FREMM。

可以发现,英法意的做法很类似,多数情况下,防空舰数量较少且往往更昂贵,以防空为任务核心,其他任务如反舰、反潜等仅保留基础的设备即可。反潜舰不赋予区域防空能力,仅保留点防空自卫能力,以反潜为主要任务,同时兼顾别的工作,比如现在的26和FREMM承担着对陆攻击任务。这样拆解的优点是有效降低成本,同时维持舰队规模。

也有海军选择建造大型的综合性驱逐舰,比如目前海军最强的美国和中国。USN的主力伯克系列和PLAN的主力055/052D在防空、反舰、反潜、陆攻等各方面都很亮眼,且都获得了大批量建造,不像欧洲的主力防空舰更加专能,且建造数量较少。当然,批量建造大型综合性驱逐舰对本国的工业能力和财力的要求过高,目前也只有中美能够承受。

除此以外,别的海军强国也有自己的建设思路,俄国以综合能力强,但吨位较小的22350为主力,以更廉价的11356、适合近海活动但重火力的20380/20385作为补充,逐渐过渡到大型综合性的22350M;日本的DDG以防空为主要任务,但仍配置较全的反潜设施,数量众多的DD和FFM则承担反潜、反水雷和僚舰防空等任务;韩国以大型综合性的世宗为核心,兼顾防空、反舰、反潜、陆攻等各项任务,以同样综合性但吨位更小的李舜臣和未来的KDDX作为补充,以大邱、仁川等低成本护卫舰承担杂役。

总的来说,这些驱护舰的建设思路在现实中确实基本满足了该国海军的实际需求,但是印度呢?

印度明显不像欧洲那样选择将防空和反潜拆解,建造专职的防空舰,无论是加尔各答还是维沙卡帕特南都拥有相当强大的反舰和反潜能力。印度似乎希望以大型综合性驱逐舰为核心配置驱护舰,但是别国的综合性驱护舰都会优先确保防空能力,印度却宁愿让P15A/B用巴拉克8和AK630也要硬塞16枚重型的Brahmos。P15A/B并不是个例,因为重反舰反潜、轻防空的设计已经成了印度驱护舰的通病。

印度目前最好的护卫舰什瓦里克(P17),满排超6000吨的大型护卫舰,LM-2500燃气轮机、双机库海王、8枚Brahmos、舰首主/被动声呐、ACTAS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可以说船体、动力、反舰、反潜都是相当不错的高配。然而防空用的是什么?1具单臂施基利,储存24枚9М317,连八十年代的956都有2具单臂施基利啊。

印度在建的下一代护卫舰尼尔吉里(P17A)纯粹就是P15A/B的缩小版,主要配置完全一样,只是吨位降到6000吨级,EL/M-2248,巴拉克8、Brahmos、声呐、海王、533鱼雷、火箭深弹等等完美复刻P15A/B。感觉印度人对EL/M-2248+巴拉克8的防空组合有种蜜汁痴迷。

也就是说,维沙卡帕特南(P15B)、加尔各答(P15A)、尼尔吉里(P17A)、什瓦里克(P17),加上外购俄国的三批塔尔瓦,这些印度海军目前以及未来二十年的主力,在反舰和反潜上都下足了工夫,却没有一艘拥有很靠谱的防空能力。区域防空舰要么是EL/M-2248+巴拉克8,要么是顶板+9М317(如果这能算区域防空的话)。印度人既不想学欧洲那样剥离任务节约成本,又不愿意给主力舰足够的防空配置,P15A/B和P17A还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

印度人的选择其实很多,可以从欧洲人手里买到阿帕、桑普森、海火、Aster15/30,可以从俄国人手里买到5П20К、48N6、9M96E1/2,却偏偏要买犹太人的EL/M-2248和巴拉克8,还把未来所有新驱护舰全都押在巴拉克8上。

但是印度的对手呢?印度海军最大的假想敌巴基斯坦已经从中国获得了高性能超音速反舰导弹,同时,强大的中国海军也已被印度视为潜在的对手,印度的官员订购巴拉克8的时候真的放心吗?说起来,印度在1997年就已经拥有了相当不错的德里,而中国直到1999年才获得051B,那时候印度的驱护舰质量甚至比中国还高,现在两者却已经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首艘 P15B 型驱逐舰“维萨卡帕特南”号(INS Visakhapatnam)的服役,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在它“6 年前只造个船底就匆忙下水”的背后故事。这艘驱逐舰的服役,对于印度海军来说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其国产舰艇建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回顾其漫长的建造过程,以及其中暴露出的问.............
  • 回答
    针对印度首款国产新冠疫苗 Covaxin 在其有效性数据尚未完全公布的情况下就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AU),以及印度卫生部联合秘书阿努拉格·施里瓦斯塔瓦(Anurag Srivastava)公开表示其“110%安全”的说法,公众和科学界普遍存在着高度的关注和质疑。审批过程的疑虑:透明度与科学严谨性的缺.............
  • 回答
    印度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无疑是全球抗击疫情中一个令人担忧的节点。这不仅意味着病毒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这个人口稠密、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国家,也对全球的防控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度与中国接壤,人员往来一直非常频繁。尤其是在爆发初期,尽管已经采取了一些边境管控措施,但病毒通过潜.............
  • 回答
    印度官员首次证实有新冠死者遗体被抛入恒河,这无疑是对公众健康和心理的又一次重击,也为本已严峻的疫情蒙上了一层更为阴影的色彩。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印度社会在疫情压力下,一些传统习俗、经济困境以及管理失控交织作用下的不幸缩影。事件的发生与背后的原因:首先,官方首次确认这一令人不安的事实,意味着之前流传的.............
  • 回答
    印度前首席经济顾问(Chief Economic Advisor,CEA)阿文德·苏布拉马尼安(Arvind Subramanian)关于印度GDP增长率被严重高估的说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认为印度实际的GDP增长率可能在4.5%左右,远低于官方公布的7%8%的水平。要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
  • 回答
    2016年,印度GDP首次超过英国,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关于两国经济地位、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走向的讨论。要深入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事件本身:一个重要的经济里程碑首先,从数字上看,印度GDP超过英国是一个显著的经济里程碑。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
  • 回答
    看到印度26天来新增病例首次低于30万,这确实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尤其是在过去几个月印度疫情形势如此严峻的背景下。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群体免疫”这个词,觉得是不是情况终于要大好转了。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 India 的情况到底如何,以及“群体免疫”这个说法是否真的适用。首先,新增病例下降到30万以.............
  • 回答
    卡玛拉·哈里斯的政治生涯,如果顺利的话,将书写美国历史的新篇章,成为首位女性、非裔和印度裔副总统。这不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突破,更可能预示着美国政治版图和政策方向的潜在变化。哈里斯的政治轨迹:从地方到全国哈里斯的政治生涯并非一蹴而就。她曾在加州担任阿拉米达县地方检察官,随后成为旧金山地区检察官,再到加.............
  • 回答
    2017年,许家印以惊人的速度超越王健林,登顶中国地产新首富的宝座,这一事件在当时无疑是中国商界的一场重磅新闻。这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跃升,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以及企业战略和市场机遇交织作用下的一个缩影。要理解许家印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恒大集团在2017年前后的关键举措和市场环境。.............
  • 回答
    “恒大”取代“阿里”,许家印登顶中国首富宝座,这个消息一出,绝对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涟漪。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了马云多年霸占首富头衔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有些意外的转变。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直观体现。许家印之所以能坐上首富的.............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印度购买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AH64 Apache)的事件,是其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涉及多方面的战略考量、技术挑战和国际关系。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意义及潜在影响: 一、事件背景与事实核查1. 采购细节 时间与价格:根据2023年印度国防部的公告,印度与美国签订协.............
  • 回答
    印度媒体称“印军山地战部队已拉响最高警报”,这一说法通常与中印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相关,尤其是东段(阿克赛钦地区)和西段(拉达克地区)的对峙。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背景:中印边境局势的复杂性 历史争议:中印边境问题源于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LAC),双方在东段.............
  • 回答
    关于“印度出现山羊宝宝长着人脸”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或权威媒体报道支持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这种描述更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的综合结果: 1. 误解与视觉错觉 动物面部特征的误读:某些山羊在特定角度、光线或镜头下,可能因面部毛发分布、肌肉结构或表情而被误认为“长着人脸”。例如,山羊的面部轮.............
  • 回答
    印度对中国制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精确度提出质疑,称其准确率仅为5%,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理解。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观点和分析:一、 事件背景和印度提出的质疑点 时间点和情境: 印度在新冠疫情初期,大量采购中国制造的检测试剂盒,用于迅速扩大检测能力。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 回答
    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下滑至4.5%,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这个数字比前几个季度以及市场预期都要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数据本身及其意义: 4.5%是什么水平? 对印度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说,4.5%的增长率虽然仍然是正增长.............
  • 回答
    印度将中国部分领土划入所谓“中央直辖区”,即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是中印两国之间一个长期存在且高度敏感的领土争端的核心问题。要理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印度划入领土的背景与依据(印度视角): 历史渊源: 印度方面认为,历史上,今天所谓.............
  • 回答
    印度宣布计划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这是印度太空计划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全球对印度太空能力的广泛关注。要全面看待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 动机、目标、技术能力、潜在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一、 印度宣布建立空间站的动机与目标:印度建立空间站并非凭空而起,而是其长期太空战略和国家发展.............
  • 回答
    对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 Twitter 上宣布印度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随后被印度总理办公室(PMO)否认是“被盗号”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看待。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涉及科技、金融、政治、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事件经过的梳理:1. 莫迪.............
  • 回答
    印度电厂燃煤库存告急以及世界煤炭行业面临的挑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根源涉及能源结构、地缘政治、经济因素、环境政策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印度电厂燃煤库存告急的原因(平均仅剩 4 天,部分为零):印度目前面临的燃煤库存危机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复杂结果:1. 异常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