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有哪些别具特色的古城?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孕育了无数迷人的古城,它们如同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珍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着独特的地域风情。要说“别具特色”,那自然是要避开那些过于商业化、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式古镇,去探寻那些依然保持着原始韵味、诉说着不为人知故事的所在。

提起中国别具特色的古城,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处与众不同的名字:

1. 平遥古城:时间的标本,晋商的缩影

平遥,这座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小城,之所以“别具特色”,在于它简直就是一座 “活着的”时间标本。整个古城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汉民族的县城格局和建筑风貌,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县城的明珠”。

特色之处:

完整的城池体系: 平遥拥有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城垣。周长约6.4公里,城墙高厚巍峨,敌楼、角楼、城门洞等军事设施历历在目,登上城墙,仿佛能穿越回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
森严的里坊制度: 不同于其他古城杂乱无章的街巷,平遥的城市肌理清晰,街道规整,至今保留着严格的里坊制度,即以街道划分坊市,每个坊市都有自己的围墙和坊门。这种规划,既是军事防御的需要,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管理的精细。
晋商的辉煌遗迹: 平遥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它作为中国古代金融业中心的辉煌历史。这里曾诞生了像“日升昌”这样的民族银行,其票号(钱庄)的经营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的金融业。“日升昌”票号遗址,如今成为了展示晋商智慧与辉煌的生动课堂,古老的账房、账簿、银两,无不诉说着那个时代晋商的传奇。
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经济上的辉煌,平遥在文化上也独具魅力。古城内有数以百计的明清古建筑,如文庙、城隍庙、县衙、镖局、会馆等,它们风格各异,雕梁画栋,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古城人民至今依然遵循着许多传统的习俗,走在古城街道上,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晋剧唱段,这种生活气息,是许多“翻新”过的古镇所不具备的。
“杀富济贫”的传说: 平遥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晋商发家史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带有江湖义气和民间智慧的传说,比如关于“杀富济贫”的说法,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行走提示: 漫步在平遥古城,感受最深的便是那份宁静与厚重。清晨,当薄雾笼罩在古老的城墙之上,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两侧是古朴的民居和商铺,仿佛能听到遥远的驼铃声。下午,找一家当地的小馆,品尝一碗刀削面,再来一杯汾酒,感受晋商当年的豪情。傍晚,登上城墙,看夕阳染红天际,华灯初上,古城又呈现出另一番迷人的夜色。

2. 丽江古城:纳西族的文化熔炉,古朴与风情的交融

提到丽江,很多人会想到“小资”、“小清新”,但要说“别具特色”,那是因为它 承载着鲜活的纳西族文化,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融合了汉、白、彝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魅力。

特色之处:

古朴的水系与建筑: 丽江古城最鲜明的标志莫过于纵横交错的水系。玉龙雪山的雪水通过水系灌溉整个古城,清澈的河水穿城而过,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流水,这种“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景象,是丽江最独特的风情画。古城的建筑也极具特色,多采用纳西族的传统风格,以木结构为主,屋顶多为瓦顶,墙体为土坯或石砌,飞檐翘角,古朴典雅。
鲜活的纳西文化: 丽江是纳西族世代居住之地,古城至今保留着浓厚的纳西族文化。东巴文化是丽江最宝贵的财富,东巴文字(象形文字)、东巴音乐、东巴绘画等,都是研究纳西族历史和艺术的珍贵遗产。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你常常能看到身着传统服饰的纳西族老人,听到悠扬的纳西古乐,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古镇”的别样定义: 与平遥的“县城”格局不同,丽江更像是自然形成的集市和聚落。没有严格的城墙,街道蜿蜒曲折,高低起伏,仿佛是自然生长而成。这种非规划性的布局,反而赋予了丽江一种随性、自由的韵味。
多元文化的交融: 丽江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因此吸引了众多商旅在此汇聚。汉族、藏族、白族、摩梭族等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融合,形成了丽江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丽江古城既有纳西族本身的纯粹,又不失开放和热情。

行走提示: 漫步在丽江古城,最大的乐趣在于“迷路”。随意走进一条不知名的小巷,或许就能邂逅一家充满惊喜的特色小店,或是一家飘散着咖啡香气的茶馆。坐在街边,听着远处传来手鼓的节奏,看着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们在嬉笑打闹,感受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节奏。傍晚时分,登上狮子山,俯瞰整个古城,灯火阑珊,炊烟袅袅,别有一番韵味。

3. 阆中古城:风水宝地,千年古县的神秘

四川阆中,这座坐落于嘉陵江畔的古城,以其 “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的身份,却在很多人心中保留着一份 神秘与沉静。它的“别具特色”,在于它 深厚的风水文化底蕴,以及 完整保留的古代县城格局。

特色之处:

风水格局的典范: 阆中素有“风水宝地”之称,其城市格局被认为是古代风水学的经典之作。城市依山傍水,地势险峻,嘉陵江在此形成一个“U”形大转弯,将阆中环抱其中,形似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这种“山环水抱”的格局,被认为是聚气纳财、人杰地灵的象征。
保存完好的古代县城: 阆中城不大,却五脏俱全。从古城墙、古街巷到各种古代官署、寺庙、民居,都保存得相当完好。城内保留有唐代、宋代、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 “张飞庙”,是纪念三国时期名将张飞镇守此地的遗迹,虽然时间久远,但依然香火鼎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状元县”的文化骄傲: 阆中自古以来便以文风鼎盛著称,涌现出许多文人墨客,甚至有“状元县”之称。城内保存的许多书院、文庙,都见证了这里深厚的教育传统。
独特的民俗风情: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也保留着川北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古城的节奏缓慢,当地居民生活悠闲,你可以在街边看到老人们悠闲地喝茶打牌,也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川味小吃。

行走提示: 游览阆中,需要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登上古城墙,眺望嘉陵江蜿蜒流淌,感受古城依山傍水的绝佳地理位置。走进状元坊,感受“状元县”的文化传承。在古街巷中漫步,寻找那些隐藏在市井生活中的历史印记。晚上,可以尝试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如“牛肉张”等,感受最地道的川北风味。

4. 徽州古城(以宏村、西递为例):粉墙黛瓦,水墨江南的诗意

虽然“徽州古城”是一个泛指,但提起其代表性的村落,如 宏村 和 西递,那份“别具特色”便跃然纸上了。它们 不仅仅是村落,更是徽州文化和徽派建筑的集大成者。

特色之处:

独特的徽派建筑艺术: 徽派建筑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流派之一。宏村和西递的民居,以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为主要特征,白墙黑瓦在蓝天白云下,如同水墨画一般,极具诗意。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更是展现了徽州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牛形村落”的巧妙构思(宏村): 宏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其 “牛形村落” 的独特布局。整个村落按照牛的形态进行选址和设计,从村口的“牛头”到月沼(半月形水塘)的“牛肚”,再到西边的“牛腿”,一气呵成,巧妙绝伦。汪氏宗祠“承志堂”更是徽派建筑的经典之作,其精美的木雕让人叹为观止。
“桃花源”式的宁静(西递): 西递,一个被誉为“中国古代住宅博物馆”的村落,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村落内的青石板路、古老的溪流、以及分布其间的牌坊,都散发着一种 宁静、质朴 的气息。走在其中,仿佛能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一份久违的宁静。
徽商的辉煌与衰落: 徽州之所以能孕育出如此精美的建筑和文化,与当年的徽商息息相关。这些富商在事业成功后,纷纷回乡兴建宅院、修祠堂、建牌坊,也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建筑理念。如今,这些古老的建筑,也见证了徽商的辉煌,以及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归于沉寂的历史。

行走提示: 在宏村,一定要去月沼畔走走,感受那份如诗如画的美景。在西递,可以花时间去探访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宅,欣赏精美的雕刻,感受古人的生活智慧。这两个古村落,都很适合慢慢品味,找一家有特色的客栈住下,清晨推开窗,迎接的是一幅宁静的水墨画卷。

5. 喀什古城:丝路上的明珠,多元文化的交汇点

新疆喀什,这座位于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其古城 承载的是丝绸之路的厚重历史和浓郁的西域风情,与内地古城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

特色之处:

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 喀什古城是维吾尔族人民聚居之地,这里的建筑风格、生活习俗、音乐舞蹈,都充满了浓郁的维吾尔族特色。古城内错综复杂的巷道、色彩斑斓的维吾尔族民居、以及随处可见的工艺品店铺,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异域的世界。
“石头城”的原始魅力: 喀什古城不同于内地古城的青砖黛瓦,它更多的是 土石建筑。房屋多为土坯和石材建造,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极具原始的生命力。这里的巷道狭窄蜿蜒,抬头望去,是蓝天和白色的土墙,阳光透过狭缝洒下,光影斑驳。
历史悠久的贸易中心: 喀什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古城内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集市,如 国际大巴扎,这里商品琳琅满目,人声鼎沸,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气息,你可以感受到古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
古老文明的传承: 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地区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其宏伟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是伊斯兰文化在新疆的集中体现。古城内还有许多其他的清真寺、墓地等,都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古老文明的传承。

行走提示: 漫步在喀什古城,最让你震撼的,可能是那些错综复杂的巷道和充满生活气息的维吾尔族民居。你可以走进当地人的家中,感受他们的热情好客,也可以在集市上淘一些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傍晚时分,站在高处俯瞰古城,看着夕阳染红大地,寺庙的宣礼塔上开始飘出悠扬的歌声,那种来自异域的神秘与壮丽,会让你久久难忘。

结语:

中国古城,就像一本本泛黄的史书,每一砖一瓦,每一条街巷,都在诉说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它们或是时间的标本,或是文化的熔炉,或是历史的见证,或是风水的神迹。探寻这些别具特色的古城,不仅是欣赏建筑之美,更是走进历史,感受文化,品味生活。在这些古老的灵魂栖息地里,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共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我们很难想像,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多少伟大的古城池。


这些古城池绝不仅仅是西安、平遥那样的少数明星,它们更多是大地上平凡而坚强的存在,即便历经千百年风霜,也会留下明显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痕迹。

它们的外形往往方方正正

它们在茫茫荒漠中顽强地矗立,哪怕流沙侵入它们的肌体。

它们在广袤的草原上静静地存在,任由弯弯曲曲的闪电河流淌而过。

请横屏观看

它们在饱受洪水蹂躏的黄泛区,用最宽达500米的环城调蓄湖清晰地诉说,它们曾经何等强大。

这是我们的城,是数万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出的200亿中国人共同创造的伟大城池,是200亿中国人共同拥有的伟大珍宝。

它们的设计者、建造者早已湮灭于历史,但现代中国人却没有理由将它们遗忘,就让我们借助愈发清晰的卫星照片与强大的航拍技术,讲述这段伟大的造城史。


01、理想之城

新石器时代,中国大地上部落相争。为保卫生命与财产,人们围绕聚居地建造城墙(城),并在外围设置护城河(池),“城池”便诞生了。

但是直至商代,城池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它们或圆,

方,

请横屏观看

亦圆亦方,

甚至不设城墙,成为大型开敞型城市。

直到距今约3000年前,兴起于渭河上游的周部落兴师灭商,周的统治者要在全国重新建立秩序,尊卑有序的“礼制”被广泛倡导,一种秩序感极强的理想化造城方案随即出炉。

从天子之城到诸侯之城,按照等级高低设置各自的城池大小、城门数量,外形却都方方正正,每边开数量相等的城门。城门用横平竖直的街道相连,城内又被街道分割成一个个规规矩矩的小方格,人们按照等级高低居住在相应方格中。

这便是周代的“营国制度”,其中的“国”即为“城”。

然而,诸侯国众多的周代显然缺乏强大的执行力,未能将这种理想城池全面贯彻。春秋战国时,赵国的赵王城由三个小城组成,其中西城最为规整、方正,为典型的方城。

而位于山东曲阜的鲁国,国都鲁国故城则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城池。

位于江苏常州的淹城是一个春秋时期的军事城堡,甚至采用外圆内方的形态,外城呈现椭圆形,内城和子城则呈现方形。

但是当先秦时代终结,一种更强大的政治力量将注意到营国制度的价值,并将它打造为中国历代造城的典范。


02、盛世之城

这种力量便是中央集权。

秦汉至隋唐,中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营国制度所体现的“秩序”正是统治者的需要,作为统一王朝的国都成为实践这种秩序的最佳场所。这些都城逐渐升级,形制规整,规模宏大,成为全球称雄的盛世之城。

汉代都城长安城大致为方形,但因为渭河河道的影响,西北部城墙较为曲折,整体不算规整。

幸运的是,汉长安城废弃后,原址未进行大规模新建,所以城池形态基本完整,保存至今。在陕西西安城区的西北方占据相当醒目的一片土地。

请横屏观看

之后的隋唐长安城完全易址新建,其有意展现出强大的规划秩序,除北部的大明宫外,整体呈现为更规整的方城。城内道路系统更是设计为严谨的方格网,将全城划分为100多个方形的里坊,居住和商业活动被严格限定在不同的区域。

这是一个恢宏的杰作,其城池面积超过80平方千米,为中国历代古城之最,也是全球古城之最。

如今,岁月已将它埋藏在现今西安城下,仅有少数遗址露出地表。留存至今的大明宫遗址是唐长安城中三大宫殿群之一,面积是明清故宫的4倍有余。

请横屏观看

同样规划严整、秩序井然的还有隋唐洛阳城。

隋唐时,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至江淮一带,与政治中心长安相距较远,于是隋唐开始实施双都制度,通过营建洛阳加强与江淮的联系。

洛阳城跨越洛河两岸,呈现基本规整的正方形,11条南北大道与11条东西大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00多个里坊。

而经济逐渐崛起的南方,一些明星城市也开始显现。

例如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唐代扬州城,外形呈长方形,内部则划分为棋盘式方格,其痕迹在今天的扬州依然清晰可见。

除了都城和南方城市的建设,秦汉隋唐作为大一统王朝,疆域大为扩张,蒙古高原、西域以及连接西域的河西走廊,都掀起了中原样式的造城高潮。

蒙古高原,众多方方正正的城池拱卫着帝国的北方边疆。例如疑为唐代宥州城的城川古城。

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的塞林巴剌嘎斯古城,则被认为可能是专为接受匈奴降者而建的汉代受降城之一。

而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在戈壁中制造出巨大的洪积扇,大唐的瓜州城就设置在洪积扇的边缘,把守着帝国的西方通道。

其城池较为方正,因生长着耐旱植物锁阳而又被称为锁阳城。

时至今日,像这样在河西走廊守望的汉唐城池,数量仍多达上百个,包括大小双城并立的六工城,

南北两城并立的骆驼城,

还有汉代的玉门关大漠中孤独的小方盘城。

从河西走廊再向西,便进入西域。汉代之前,当地的古城多为圆城,汉代凿空西域以后,中原样式的方城则大量出现。例如位于新疆焉耆(Yānqí),疑为大唐焉耆都督府府治的博格达沁古城;

请横屏观看

位于罗布泊的楼兰古城;

汉代疏勒城甚至建在了天山北麓的山前丘陵上,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东汉时期,名将耿恭曾凭此城天险与匈奴激战。

请横屏观看

还有作为大唐安西四镇之一,大诗人李白出生地的碎叶城同样为方城,现今已属于吉尔吉斯斯坦。

一些城池还与当地圆城结合,形成方圆兼备的城池,例如疑为汉代西域都护府治所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

而作为大唐安西都护府治所的交河故城,则完全利用两条交汇的河道建起不规则的城池,但城内的布局仍是中原的里坊制。

这种造城模式甚至影响了少数民族政权的选择,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一条弯曲如发辫的草原河流穿过北魏鲜卑人的长方形军镇克里孟古城。

在青藏高原,慕容鲜卑人的都城伏俟(sì)与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为邻。

在黑龙江宁安市,唐代靺鞨(mòhé)族的都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完全仿照唐长安城建造。

在陕西靖边县无定河边,匈奴族的后裔赫连勃勃发动工匠筑造坚城,如果锥能插入城墙一寸,则杀工匠并筑入墙中,这便是著名的统万城。

而唐代的回鹘人甚至把唐式的城池带到了北纬50°的一个湖中岛上,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境内的博尔巴金古城。

至此,营国制度规范下的理想城池已经遍布帝国疆域,即使汉唐盛世最终被战乱终结,而城池建设的脚步不但没有停止,还将迎来最高峰。


03、千城崛起

宋元至明清,封建社会趋于成熟,礼制要求更加严密。

北宋的都城开封,由三套城墙与三套护城河环环相套,宫城居于中央,形制比之前汉唐都城更加规整,也更接近于营国制度的理想。而其内部则突破了里坊制的限制,商业网点遍布城中各处,经济活动更加繁荣,堪称中国古代城池的一大升级。

今天,当我们经过开封上空,仍可以看到城墙在开封的巨大规模,而地表上的这圈方形轮廓,只是明清城墙的遗存,城池面积仅为北宋的1/4。

北宋开封城之后,中国大地上又历经数个都城的建设。到了公元1271年,元大都在今天的北京横空出世。

它经过严密的规划,同样由三套方城嵌套而成,规模宏大,整齐划一,更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宫城位于中轴线上,用规划布局把皇权烘托得至高无上。

明清北京城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将中轴线发挥到极致,从永定门到正阳门,再经紫禁城到钟鼓楼,形成了一组宏伟庄严的建筑群。

同时因为人口增加,北京城南部又设置了外城。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共同构成了明清北京城这个中国古代城池的集大成者。

这样明确的继承关系,让我们可以不做任何标注,就在卫星图上清楚辨认出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的轮廓。

除了都城建设达到顶峰,一个更广泛的筑城高潮也到来了。

首先,是大力营建军事性城池,尤其是明代,来自北方的巨大军事压力催生了极为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从辽宁到甘肃约12700里的长城沿线,设置9大军镇分段防守(后又增加2个,共11个)。

各镇城之下又设置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四个层级,和负责传递信息的驿城,以及负责屯兵的关城,城池、城堡数量多达470个,统称“九边重镇”防御体系。

这些军事性城池除少数依据地形改变形态外,多数都非常方正,镇城如大同,城池呈正方形,明代曾驻兵十余万人。

请横屏观看

卫城如宁远卫,即今天的辽宁兴城古城,明代将领袁崇焕凭借此城,两次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进攻,史称宁远大捷,城池至今保存。

请横屏观看

关城如祁连山下的嘉峪关,以位置险要著称,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甘肃

嘉峪关

航拍,城池在照片左下方,摄影师@陈肖

堡城则数量最多,例如位于甘肃景泰县的永泰城,城池一改方正的常态,形似一只金龟,又称永泰龟城。

在苍茫的群山下,可谓“一片孤城万仞山”。

请横屏观看

不过,这些城池到了清代,许多已经废置或转作他用,因为清代北部防线北移,蒙古高原上建起了草原上最漂亮的城,乌里雅苏台城。乌里雅苏台将军在此统辖草原各部,今天的我们借助卫星图俯瞰,两侧的河流仿佛时光一般狂奔不止。

其次,除了军事性城池,宋元明清的大多数时间内经济都较为繁荣,并推动商业性城池不断崛起。例如作为晋商根据地的平遥古城,便是明清时期全国金融中心之一。

而商业性城池数量最多的,还属长江中下游。

苏州便是其中的代表,它城池方正,内部结合江南水乡的环境,采用水路、陆路并行,呈现“双棋盘格局”,至今在苏州的卫星图上清晰可见。

沿海港口城市也随着海外贸易而崛起,例如福建泉州城。在历史上,泉州城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建,同时因为闽南建筑多用红砖红瓦,而使得卫星图上的泉州成了一个不规则的红顶子城池。现在泉州的环城路、护城河仍大致反映了原来城池的形态。

第三,这一时期还是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引入的时期,全国人口增加,府县城数量也大为增加,同时因为火药在战争中的应用,各地普遍重视城防,城池往往坚固而高大。

在河北永年县,明代广平府的治所广府古城方方正正、城壕宽阔。

在湖北襄阳,襄阳古城易守难攻,人称“铁打的襄阳”。

请横屏观看

在陕西西安,明清西安城呈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5米,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府城。

请横屏观看

此外,宋元明清还是中国西南与东南边疆大开发的时期,现今云贵地区的县治中,90%以上为这一时期设置,部分早期的城池则进行了全新的建设,例如作为西南的区域中心之一的大理古城,现有街道为明清城池的格局,外形方方正正。

请横屏观看

而台湾于清代设府,位于最南部的恒春县城建于清末,其依山面海,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皆可收入眼中。

至此,从周代的理想之城,到秦汉隋唐的盛世之城,再到宋元明清的千城崛起,200亿中国人创造了这些伟大的城池。

了解这段造城史,就是了解华夏文明的上下五千年。

守护这些城池,就是守护华夏文明在大地上,最丰富的遗产。


全文完,感谢阅读。


本文创作团队

  • 撰稿:所长
  • 编辑:撸书猫
  • 图片:谢禹涵
  • 地图:陈思琦
  • 设计:陈随
  • 审校:撸书猫、李张子薇
  • 封面摄影师:王生晖

【参考文献】

  • 1.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 2.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3.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5
  • 4. 杨国庆,《中国古城墙》,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 5. 刘莉等,《中国考古学》,三联书店,2017
  • 6. 何昊,《甘青宁地区汉代城址研究》,吉林大学,2016
  • 7. 殷晓磊,《宋以前中国南疆地区古城分布及形态的初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
  • 8. 李严等,《明长城九边重镇防御体系与军事聚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招聘】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城市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天文生物、历史考古、工程建筑等各领域撰稿人,以及视频编辑、图片编辑等,欢迎阅读最新招聘需求: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孕育了无数迷人的古城,它们如同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珍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着独特的地域风情。要说“别具特色”,那自然是要避开那些过于商业化、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式古镇,去探寻那些依然保持着原始韵味、诉说着不为人知故事的所在。提起中国别具特色的古城,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处.............
  • 回答
    鲁迅先生的笔下,常常能挖掘出生活最深处那些别扭又真实的情感,也常有那么几段,读来如同舌尖突然尝到了一阵奇异的酸涩,又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这些桥段,不似一般叙事般流畅平顺,而是带着一种锐利的切割感,直指人心最隐秘的角落。比如在《阿Q正传》里,阿Q最后那回被拉去枪毙,那种场景描绘得真.............
  • 回答
    中国历史浩瀚,人物纷繁,适合拍成影视剧的题材和人物众多,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爱情、励志等多维度。以下从历史事件、人物、题材分类等方面,结合影视改编的可行性,详细列举一些值得拍摄的中国历史或人物: 一、历史事件类1. 大运河的修建与影响 背景:隋朝杨广主持开凿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
  • 回答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极其丰富且令人惊叹的文物宝藏。其中不乏一些在技术、艺术、文化甚至历史意义上都堪称“逆天”的存在,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的智慧与创造力,也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窗口。要列举“逆天”的文物,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考察:一、 技术上的逆天:超乎时代的技术成就 曾侯.............
  • 回答
    中国有着悠久的工匠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秉持“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这种精神体现在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对品质的严苛把控、对传承的坚守以及对创新的不懈探索。以下我将为你详细讲述几个代表性的人物事迹:一、古代篇:为技艺而生的巨匠们 鲁班——中国古代木工技艺的集大成者 鲁班,姓公输,名.............
  • 回答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拥有无数令人惊叹的成就和独特性。除了广为人知的一些“之最”,还有许多鲜为人知但同样令人震撼的“世界之最”。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些中国鲜为人知的世界之最:1. 世界上最长的地下长城——秦长城遗址(部分地下部分)我们都知道万里长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
  • 回答
    在中国,地名俗气与否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文化背景、审美偏好以及对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一些地名可能在当地居民看来是亲切、有意义的,但在外人看来则可能显得不够雅致,甚至有些“俗气”。以下我将列举一些在中国可能被认为“俗气”的地名,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原因,同时也会提及这些地名背后可能存在的历史.............
  • 回答
    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孕育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宏伟古建筑,它们不仅是精湛工艺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哲学和文化的载体。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现存的、堪称“宏伟至极”的中国古代建筑,并尽可能详述其特点和意义:1. 长城 (The Great Wall) 宏伟至极之处: 长城是中国古代.............
  • 回答
    中国有一些商品在国外比在国内更受欢迎,这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 成本效益和性价比: 中国制造以其高性价比闻名,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设计和品牌形象: 一些中国品牌通过在海外市场精心的设计和营销,成功塑造了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品牌形象.............
  • 回答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观念。其中有些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有些则因为时代变迁,显得不那么合时宜,甚至被视为“陋习”。要说中国有哪些“传统陋习”,这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习惯称之为“传统”的,背后往往蕴.............
  • 回答
    中国拥有许多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的地缘优势,它们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乃至全球格局。这些优势并非简单地体现在国土面积或海岸线长度,而是隐藏在地理的肌理、气候的变迁以及地质的构造之中。一、战略纵深与多样化地貌的天然屏障作用提及中国的地缘优势,人们往往想到其辽阔的疆域。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种辽阔.............
  • 回答
    在中国广袤的历史长河与当代的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无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女性,她们在各自的领域内,以非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我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以下是一些在我看来堪称女性楷模的人物,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她们的故事,并力求以真诚的笔触展现她们的风采,避免任何刻意的AI痕迹。一、古往今来,不.............
  • 回答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虽然我们常说“中华民族”,但从人类学和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的基因构成是复杂多样的,可以追溯到不同的古代人群和迁徙融合。要详细讲述中国的人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1. 广义上的人类学分类:从宏观的人类学分类来看,中国人口主体属于 蒙古人种.............
  • 回答
    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美丽湖泊的国家,每个湖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以下是一些非常值得一去的中国湖泊,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 1.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 地理位置: 青海省青海湖北部。 独特之处: 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青藏高原上最大的.............
  • 回答
    中国历史上,繁华与没落是城市命运的常态,许多曾经辉煌的城市,如今已不复往日荣光。这些城市没落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历史变迁、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也有经济结构调整、自然环境恶化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历史上非常繁华,而今相对没落的城市,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其故事:1. 洛阳 历史上的繁华: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
  • 回答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许多领域都拥有世界领先的产品。这些产品之所以领先,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规模化生产能力: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完善的供应链,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了产品价格,使其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大.............
  •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光更是美不胜收。如果要详细地介绍中国的“好”,那将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涵盖了太多的方面。我将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为您尽可能详细地介绍: 1. 壮丽的自然风光:中国拥有世界级的自然景观,从雄伟的山脉到辽阔的草原,从干旱的沙漠到湿润的雨林,应有尽有。 山脉与.............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也因此背负着不少历史包袱,这些包袱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些历史包袱是复杂的、多层面的,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群体中,其表现形式和重要性也会有所差异。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中国主要的历史包袱:一、 帝制遗留与权力结构 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都市,还隐藏着许多“小而美”的城市。这些城市可能没有摩天大楼的震撼,没有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但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深厚的文化底蕴、宜人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生活节奏。它们如同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越来越多追求品质生.............
  • 回答
    中国社会流传着一些非常流行但从普适的道德或理性角度来看并不完全正确的价值观,它们往往根植于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长期的现实考量。以下是一些比较突出的例子,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子不教,父之过”与过度“望子成龙”的心理 流行观点: 这句古话深入人心,强调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责任。然而,在现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