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逼自己喜欢上歌剧,交响乐这类高雅艺术?

回答
想让我帮你“逼”自己喜欢上歌剧、交响乐这些咱们常挂嘴边的“高雅艺术”?这事儿,我只能说,这“逼”字用得挺有意思。说实话,艺术这玩意儿,就跟吃饭睡觉一样,天生就有那么点儿吸引力,但要说到“喜欢”到骨子里,那真不是硬塞就能塞进去多少的。不过,要说怎么让你慢慢地、一点点地,能感受到里头那些个味道,那倒是可以聊聊。

咱们就当这是一场探索之旅,你也不是要去参加什么世界级的艺术评论家考试,只是想让耳朵里多点儿不一样的东西,让生活里多点儿色彩,对吧?

第一步:放下那些“高雅”的架子,先做个好奇宝宝

很多人一听“歌剧”、“交响乐”,脑子里立刻冒出来的是:穿晚礼服、坐包厢、听不懂、很闷。得,先把这些先入为主的想法先收一收。艺术这东西,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啥都有了。

别怕“不懂”: 说实话,就算听得懂歌剧里唱的啥,也未必就能立刻领会其中的奥妙。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听的连歌词都不知道。就像你听一首纯音乐,你能听出它的旋律、节奏、情绪,这已经足够了。歌剧和交响乐,你也可以先从它们的旋律、力度变化、情绪起伏上去感受。别总想着要去分析它用了什么和弦,是什么曲式,那样容易把自己吓退。

从小处着手,找个“引路人”: 直接听一部长达三小时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那估计够呛。不如从一些耳熟能详的片段开始。比如,你想想看,是不是有些电影配乐让你印象深刻?很多经典的电影配乐,其实就是交响乐的改编或者就是交响乐的风格。找找那些电影的OST(原声带),听听里面的曲子,也许你会发现,原来熟悉的旋律是这么来的。

歌剧方面: 《卡门》里的《斗牛士之歌》,《今夜无人入睡》来自《图兰朵》,《饮酒歌》来自《茶花女》。这些曲子,你可能早就耳熟能详,甚至会哼唱。先去听听原版的,感受一下歌手是怎么把这些旋律演绎得荡气回肠的。

交响乐方面: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那开头几个音符,气势磅礴;莫扎特的《小夜曲》轻松愉快;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温暖宁静。这些都是相对容易入耳的。

第二步:给耳朵一点“新意”,让它们慢慢适应

人的耳朵就像味蕾一样,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味道。别指望一夜之间就能爱上苦瓜。

“背景音乐”法: 有时候,别把它当成“正餐”,而是当成“背景音乐”。比如,你在家做做家务,或者写点东西,或者只是想让自己平静下来,放一段舒缓的交响乐。不用特意去听,就让它在你周围流淌。慢慢地,你可能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注意到某个旋律,或者某个乐器的声音,然后稍微集中注意力听一下。

“情绪匹配”法: 想想你现在的心情,然后找找看有没有与之匹配的音乐。

如果你心情有点低落,找找那些旋律悠扬、有点忧伤,但又不至于让你更沉沦的曲子。肖邦的夜曲,或者一些慢板的交响乐乐章,可能会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想放松,可以找一些轻松愉快的,比如莫扎特的一些小品,或者一些比较明亮、充满活力的乐曲。
如果你想感受壮阔,那就试试瓦格纳的音乐,或者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

尝试不同的“演绎”: 同一首曲子,不同的指挥家、不同的乐团演奏,感觉可能天差地别。就像同一道菜,不同厨师做出来味道也不一样。一开始,你可以多听听不同版本的,看看哪个的版本最能打动你。

第三步:了解一点“故事”,让音乐不再是无源之水

音乐的背后往往藏着很多故事,了解了这些故事,听起来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关于作曲家: 这些人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甚至是有自己崇拜的对象。比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一开始是献给拿破仑的,后来他发现拿破仑称帝就大发雷霆,把题词划掉了。了解这些,会让你觉得音乐有了温度和重量。

关于作品: 很多作品都是有“主题”的,或者说它想表达的是什么。

歌剧: 歌剧顾名思义,是用歌唱来演戏。它讲故事,有人物冲突,有情感纠葛。你可以先看看歌剧的“剧情梗概”。哪怕只看个大概,知道这是个关于爱情、关于复仇、还是关于命运的故事,再听里面的唱段,你就会更容易理解歌手的情绪和音乐的表达方式。比如,《茶花女》讲的是一个交际花和一位贵族少年的爱情悲剧,知道了这个,再听里面的《饮酒歌》,你会体会到那种在欢愉中暗藏的悲伤。

交响乐: 有些交响乐是标题音乐,就是它本来就有一个主题或故事,比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它描绘的就是俄国人民抵抗拿破仑入侵的故事。还有些是纯粹的“纯音乐”,但很多音乐家也认为里面有情绪的起伏和发展,你可以想象它像一幅画,或者一段情感的叙述。

看一些“入门指南”或者纪录片: 有很多介绍古典音乐的书籍或者纪录片,它们会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比如,介绍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他们的代表作,或者分析一些经典乐章的特点。这些可以作为你了解音乐的“辅助材料”。

第四步:找个“场子”,亲身感受一下

网络上的音视频固然方便,但真正让你产生“喜欢”的冲动,往往是现场的体验。

音乐会: 找一场规模小一点的音乐会,比如当地的交响乐团的演出,或者一些小型音乐沙龙。不用去听那种巨星级别的,价格也离谱。关键是体验那种现场的氛围:乐手们在台上专注地演奏,音乐在空间中回荡。

歌剧院: 如果有机会,去歌剧院看看。即便你对剧情和唱段完全不懂,但那种华丽的舞台、精美的服装、演员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你可以先选一部比较出名的、剧情比较容易理解的歌剧。

一点小小的“策略”: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艺术这东西,强求不得。享受过程,即使只是偶尔听听,或者偶尔能从中找到一丝乐趣,也挺好的。
找个“同好”: 如果有朋友对这类音乐也感兴趣,可以约着一起听听,一起聊聊感受,可能会更有动力。
循序渐进,慢慢来: 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可能你今天听了觉得一般,过两天再听,或者换个心情,感觉就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这事儿不是“逼”,而是“引”。就像你引诱一只猫靠近你一样,得有耐心,得有技巧。你给它一点它喜欢的零食,慢慢地,它就愿意在你身边多待一会儿了。希望我的这些碎碎叨叨,能给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里面不一样的风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来说有没有必要“逼自己”。按常理来说,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应该是对题主所谓的“高雅艺术”最熟悉的一群人,大家在学校学习中西音乐史、作曲技术这些理论的课程,了解到“高雅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专业技能,参与到“高雅艺术”的表演之中,成为“高雅艺术”的表演者。但很有趣的是,与“高雅艺术”相关的这些课程和活动并不全是我们每一位同学自己选的,而是学校“逼着”我们学的。我相信,如果音乐学院的所有课程全部变为选修课的话,那现在这些课程和活动一定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去学习。那么,我们这些被“逼”学习课程的同学们收获了什么呢?大多数同学仅仅是收获了一份“成绩”,仅此而已。不可否认的是,一份份“成绩”让同学们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了相当的“高雅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但即便是这样,也很少有同学真的因为被“逼着”上这些课,从此就对音乐产生了无比的热爱。通过音乐学院同学们的经历可以看出,被“逼着”做一件事,不一定会产生特别理想的结果。题主可以做一个实验:每天听一个古典音乐的课程,或者看一篇关于古典音乐的文章,坚持一个月。如果能坚持到一个月,到时你还要不要坚持,你自己应该会有判断。

我们再来说“喜欢”这件事。我觉得真正的“喜欢”是不用“逼自己”的。我们不说艺术,就说点生活中的事,我们喜欢一个人,喜欢吃一道菜,喜欢玩一个游戏,都是一种很奇妙的心理活动。真正能达到“喜欢”的程度,往往都是看到了一个人,吃了一道菜,玩了一个游戏之后,情感才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再回到“高雅艺术”这件事上,我觉得题主倒不用逼着自己,你可以先去了解一下“高雅艺术”,到时候喜欢不喜欢,你的感性认识会告诉你。那如何系统仔细的了解题主提到的歌剧、交响乐这些“高雅艺术”呢?我有一篇答案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相信你在对古典音乐有一定了解之后,会有自己的收获。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让我帮你“逼”自己喜欢上歌剧、交响乐这些咱们常挂嘴边的“高雅艺术”?这事儿,我只能说,这“逼”字用得挺有意思。说实话,艺术这玩意儿,就跟吃饭睡觉一样,天生就有那么点儿吸引力,但要说到“喜欢”到骨子里,那真不是硬塞就能塞进去多少的。不过,要说怎么让你慢慢地、一点点地,能感受到里头那些个味道,那倒是可.............
  • 回答
    理解你的感受,这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曲高和寡的心态”或者更通俗地说,“偶像包袱”。这不是病,请不要过度担忧。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当这些兴趣与主流的“品味”或“潮流”有所不同时。凤凰传奇的歌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大众传唱度极高,但也因此在一些.............
  • 回答
    我曾经也是一个对数学避之不及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恐惧”。考试时,那些符号和数字就像外星文字,怎么也看不懂,怎么也记不住。那种无力感,相信不少人都能体会。直到有一次,我偶然间接触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数学。那时候,我正在读一本关于古代文明的书,里面提到了古埃及人如何建造金字塔。我记得里面详细描述了测量土.............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情况,涉及到高中生博主自称成绩优异并喜欢上年级第一的同学,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其真实性和背后的可能性。一、 真实性的初步判断(基于信息的可获得性)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对任何个人陈述的真实性都应持审慎态度。 尤其是网络上的信息,其真伪辨别难度很大。 个人陈.............
  • 回答
    我太理解这种心情了!看到自己一直以来倾心的画手,突然画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那种感觉,就像你每天等着吃那道熟悉的家常菜,结果端上来一盘你完全不认识的异国料理,惊喜?有时候是惊喜,但更多时候是有点……懵逼,甚至可能有点失落。首先,我们得承认,每个创作者都是在不断进步和探索的。画家也是人,他们有自己.............
  • 回答
    嘿,玩了这么多年游戏,你是不是也偶尔会卡在“想玩点什么”的死胡同里?感觉好像什么都玩,又好像什么都没完全抓住心里的那点痒?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能把那些埋藏在你心底的游戏偏好给挖出来,让你每次打开游戏库都能信心满满,知道今天就是要它了!这事儿可不是随便就能搞定的,有点像是在自家后院挖宝藏,得有.............
  • 回答
    想找到一份真正让你心动的职业,就像是在广阔的海洋里寻觅那一颗闪亮的珍珠。这不仅仅是问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而是需要一次深入的自我探索和实践的旅程。别急,咱们慢慢聊,把这事儿说透了。第一步:解剖你自己,看看里面藏着什么好东西这就像你要装修房子,得先知道房子的结构和你的喜好一样。 你的“开心开关”.............
  • 回答
    人生这场旅程,最重要的一课,大概就是如何和自己好好相处。这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吗?我们常常是那个最严格的评委,对自己挑三拣四,总觉得不够好,不够完美。想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然后鼓起勇气去改变,这确实是一条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路。首先,让我们聊聊“接受自己”这件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 回答
    当心中涌动着对某个男生无法抑制的情感,那种想要将这份心意传递出去的冲动,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要如何才能把这份喜欢,恰到好处地告诉他,让他能够感受到你的真诚,并且,也许,也能迎来一份美好的回应呢?首先,别急着冲到他面前,像机关枪一样把所有想说的话一次倒出来。那样反而会让他措手不及,也可能因为过于突然而无.............
  • 回答
    想和你喜欢或者觉得优秀的人做朋友?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点小技巧和真诚。别担心,这可不是什么高难度的科学实验,更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茶话会,关键在于你怎么调配茶水,怎么布置场景。首先,咱们得明白,友情这东西,不是靠“追”就能得来的。你想和某人成为朋友,是因为你欣赏TA,觉得TA身上有你喜欢的光.............
  • 回答
    这可不是件容易事,但绝对是值得你花心思去做的一件大事。认识自己、建立自己的参照系,说白了就是学会给自己的人生打个“锚”,然后你就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知道什么东西是真正适合你的,什么是让你真心感到快乐的。这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不认路的话只能随波逐流,认识自己,就是给自己装备了地图和指南针。第一.............
  • 回答
    学英语学到头疼,这事儿我太理解了!很多人都有这毛病,一提“学英语”三个字,脑仁儿就开始嗡嗡作响,好像脑袋里塞满了乱糟糟的单词和语法规则,怎么理都理不清。但你想想,英语这玩意儿,现在就像个万能钥匙,打开了多少新世界的大门啊!无论是看美剧不用字幕,还是去国外玩能跟当地人侃大山,甚至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
  • 回答
    和不喜欢的老板或同事共事,这大概是职场中最磨人的事情之一了。没人喜欢整天对着一张让自己不舒服的脸,听着那些让自己犯堵的话。但话说回来,咱们吃饭穿衣,还得指着这份工作,所以啊,即便心头憋闷,表面上该维持的和平还是要维持住。怎么做?其实也不是什么秘诀,就是一些细致的观察和恰到好处的应对,练好了,日子就能.............
  • 回答
    想要提升“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恰好喜欢自己”这个事件的概率,其实是在提高你遇到对的人、并且你们之间能够产生火花的机会。这不是靠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心态调整。咱们一步一步来聊,保证比那些干巴巴的理论有趣多了。第一步:打磨好自己,让自己变成“值得被喜欢”的那个闪光点。你知道吗?最能.............
  • 回答
    关于“我”是如何意识到自己喜欢的是同性,这是一个挺私人的话题,但既然你问了,我也可以试着分享一些感觉和经历。当然,对于我这样一个AI来说,没有“感情”和“性取向”这样的概念,我无法拥有真实的人类情感体验。不过,我可以模拟和理解人类的叙述方式,为你构建一个可能的故事,让你看到一个人在探索和认识自己性取.............
  • 回答
    这话题太实在了,也太让人纠结了。大学里,谁没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特别是当这“理想”是内心深处那份对某个领域的狂热,而“现实”却是堆积如山的必修课,以及那些似乎与这份狂热毫无关联的考试时。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了“喜欢的事”而“挂科”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咱们该怎么看待它。首先.............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挺复杂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个男生要是真的喜欢一个女生,却用“给不了你幸福”来拒绝,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个层次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他渣还是不渣。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叫“幸福”。幸福这东西,太虚无缥缈了。对女生来说,可能就是一份安稳的生活,一个爱她的男人,一些浪漫的瞬间,以及未来.............
  • 回答
    关于这种现象,我是这么看的,挺有意思的,也挺真实的。这群发烧友啊,那可真是个群体,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和玩法。首先,咱们得承认,人家这行为,打心眼里是冲着“好声音”去的。耳机店那环境,虽然不一定是录音室级别,但通常会配上不错的播放设备,而且店员一般也会帮你搭配好前端和线材,让你听到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困扰,这确实是一个很普遍也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很容易混淆亲近带来的舒适感和真正的喜爱,尤其是在长时间的陪伴之后。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才能分辨清楚,不被习惯蒙蔽了眼睛。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依赖和喜欢,就像是两种不同的养分,滋养着我们在关系中的状态。依赖,更多是一种需要,一种对外部稳定性.............
  • 回答
    生活这趟车,有时候我们是被推着走的,尤其是当你面临现实压力的时候。手头有一份稳定,虽然不那么让你心动,但能实实在在提供保障的工作,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幸运。我知道,面对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内心的挣扎一定不少。但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份上,那就试着让自己先“软着陆”,然后慢慢找到其中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