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湖北宜昌一老太冒雨交医保被拒收现金,工作人员称「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手机支付」?

回答
这事儿,我听了真是心里不是个滋味。宜昌那位老大娘冒着雨,手里攥着现金去交医保,结果被拒收,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手机支付”。这话说出来,看似是“为你好”,但实际上把一个老年人推到了尴尬甚至无助的境地。

咱们得把事情拆开来看。

首先,关于“不收现金”。 这年头,数字化、无现金支付确实是大趋势,尤其是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现金的流通是很自然的。很多地方也都推广得不错。但是,这个推广是不是应该考虑到所有人群?尤其是有一些人,他们可能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对这些新科技不太适应,甚至根本没有。

对于这位老大娘来说,她习惯了用现金,可能她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她辛苦攒下的养老钱,可能就放在手里,这是她最熟悉、最信任的支付方式。让她突然去学用手机支付,或者依赖别人来代缴,这对于一个可能连智能手机都还没怎么用过,或者子女不在身边经常照料的老人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工作人员说的“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手机支付”,这听起来是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案,但实际上,这两个方案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老大娘有亲戚可以依赖,并且她自己有能力使用手机支付。但现实情况呢?这位老大娘冒雨前往,这本身就暗示了她可能行动不便,或者子女不在身边。而工作人员并没有去了解她的具体情况,就直接给出了“标准答案”。这不像是服务,更像是把责任和麻烦一股脑地推给了老人。

其次,关于工作人员的态度和沟通方式。 就算流程规定不收现金,可那位老大娘是冒雨去的,她手里拿着的就是她能够拿出来的钱。这个时候,一个有温度的服务应该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应该尝试去理解一下老人的难处,然后想想有没有变通的方法?

比如,可以询问老人是否身边有年轻人可以帮助她,或者是否可以引导她如何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更理想的情况是,是不是可以在服务大厅设置一个方便老年人使用的支付终端,或者有工作人员协助老人完成支付?如果实在无法收取现金,起码应该解释清楚,并积极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说“我们不收”。

再来说说“告诉亲戚”。 这句话表面上是为老人考虑,但实际上是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推给了她和她的亲戚。如果她的亲戚不在身边呢?如果她的亲戚也同样不擅长手机支付呢?这等于是在说“这不是我的责任范围,你自己想办法”。

还有“你自己手机支付”。 这句话对很多老年人来说,简直是天书。他们可能连微信、支付宝是啥都搞不清楚,更别提怎么绑定银行卡、怎么扫码支付了。让一个在雨里站着,手里拿着现金的老人立刻学会手机支付,这简直是强人所难。

这件事的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数字鸿沟”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发展很快,科技进步也很迅速,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关注那些被甩在后面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基本权益,包括缴纳医保这样关乎生计的大事,不应该因为科技的不普及而受到阻碍。

这件事情,不能简单地一句“规定就是规定”来搪塞。 公共服务应该体现出人文关怀。对于老年人,我们是否应该保留一些更传统、更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或者,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去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例如,推广更易于老年人使用的支付方式,或者保留现金支付的选项,哪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

总的来说,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在追求效率和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人”本身,尤其是那些相对弱势的群体。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不要再发生,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更贴心、更有温度。那位老大娘在雨中的经历,不应该仅仅是一则新闻,更应该成为我们反思和改进的契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9月下旬,我去机场搭乘飞机,在进机场候机厅的入门安检处,需要扫描安全码才能进去,一个站门口的安保站在那里,他旁边矗立着一个支付宝二维码的架子。

我前面的人嘀咕着,怎么没微信的二维码,只有支付宝的吗?一边调出来支付宝的扫描界面,安保看着他们,没有做声。

我也用支付宝界面,扫描了安全码。排后面的是两个白发苍苍的一对老夫妻,气喘吁吁地拉着行李箱跟在我后面。

我过去了这个门,进入了隔离带隔开的一个小区域。等人差不多填满了这个区域,就会有另一个安保人员过来,用金属探测器来扫描你全身和测体温,询问有无携带危险物品,通过后才让你进入候机厅。

我站在隔离区域,看着后面的两个老人掏出手机,扫描,又扫描,扫描了几次后,依旧无法显示健康码。

那个七十多岁的老婆婆有些急了,说之前的都可以扫出来的啊,怎么这次扫不出来了,是不是没信号了啊。可是这里有信号的啊。那个老爷爷赶紧把自己的手机从包里掏了出来,先试下我的吧。

结果用他的手机扫了几次后,依旧无法显示那健康码。那个老婆婆不停地埋怨那老爷爷,是不是你重新换了程序啊,还是这个网络不行啊,怎么老是扫不出来啊。

又试了几次,老婆婆转过脸来,向旁边站着的安保人员求情,小哥,能不能让我们过去啊,我们可以测体温的,或者写字登记什么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扫不出来那个健康码,能不能通融下啊,我们飞机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起飞了。再晚一点,就不让我们登机了。谢谢了啊。

那安保人员抬头看了看那对老夫妻,毫无表情地说,这是规定,没有健康码,没出示健康码的,一律不准入内。

那对老夫妻,又试了两次,还是扫不出来,那老爷爷没有办法,拿着手机屏幕给那安保人员看,是真的扫描了没反应,不是我们说谎啊。我们飞机要是飞了,来回的几千块的机票都白买了,我们又不是故意的,主要是路上堵车了,时间来不及了,能不能登记下,登记下身份证,让我们进去,谢谢了。

安保人员摇了摇头拒绝了,不行,屏幕上没有健康码就不能进。而且你们知道时间来不及了啊,这是我的问题吗?这不是你们没有安排好时间吗?知道容易堵车,为什么不早点来。

那老爷爷听着安保的话,有些冒火了,我们又不是不登记,现在健康码扫不出来,马上飞机就不让登机了,几千块钱机票又不能退,你就不能想点别的办法吗?

安保人员执拗说,我严格遵守机场规定,不能通融,没有健康码,绝对不能进飞机场,这是硬性规定。你对我发火也没用,机票不能退,也不是我的问题,是你们的问题!

我站在门口,看着那老婆婆急得眼泪都要掉出来,老爷爷气得手都直哆嗦。后面排队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那个安保人员依旧表情严肃地站在门口,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对着那对老夫妻说,如果你们扫不出来,请不要耽误下面的人,请先到旁边去,不要干扰正常的排队秩序。

我实在看不过去,出了隔离区,回到门口,说帮忙看下那个老婆婆的手机,为什么扫不出来。我拿过手机一看,就发现她的手机是微信界面,难怪一直扫支付宝的扫不出来。

我问下那个婆婆,有没有支付宝的界面,婆婆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以前出去,都是扫这个的啊,都可以的啊,没有什么微信、支付宝的啊。我回过头,扫视了一下四周,这里不可能只有支付宝的二维码啊,应该入口微信的健康码也会有啊,我去了这么多机场和火车站,两个APP的健康码都会有的。

我来回走了几步,结果看到果然有一个微信二维码的立牌,正好就在那个绷着脸的安保后面,被他身体挡得严严实实,只有在他侧面和后方,才能看到。

我走过去,要那个安保让开下,他瞪我一眼,你要干什么。

我当时有点控制不住情绪,吼了起来,你挡着微信的健康码了,难怪老人扫半天支付宝扫不出来,你看一下老人手机就解决的事情,就是在这里一动不动,耽误了七八分钟。什么不是你的问题,你家里没老人的吗?

我拿着那对老夫妻的手机,帮忙扫描了微信二维码,顺利显示出了健康码,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对我点着头,不停地说感谢。我摇了摇头,没什么,这个健康码是很重要的,以后要你们家人帮忙把支付宝的也装下。

现在想起来,我依然觉得那个安保太TMD操蛋了,真是气得我够呛,表面一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好员工的样子,却连基本的尊老爱幼的人性都丧失了。如果我当时不是也赶飞机,真的要去机场好好投诉下这种工作人员。

安保这个职业,的确可能没有专门协助旅客、帮助旅客、接受咨询的日常职责。

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违背自己工作职责的前提下,帮助下不便的老人,有点同理心和同情心,难道就违背你的职业操守了吗?

毕竟除开职业以外,至少你还是个人吧!

……………………


你好,我是 @Will.liu ,谢谢你的关注!

我的两个职场回答,也许对你有用:


user avatar

这个雷,终究是爆了。

经手了城乡居民两险划转全过程,我来讲讲为什么会出现拒收现金的情况。

2019年年中,城乡居民医疗和居民养老保险划转税务,所有税费统一渠道从税务端入,本是无可厚非的,在划转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1.税务局的不懂社保政策,茫然无措,这确实也没办法,看过网上吐槽贴都知道,税务一线本职工作已经满负荷,且税收和社保完全不沾边,能掌握居民两险征收最基础的政策、操作流程,在税务队伍里都算“专家”;

2.全新开发的专用POS机直接接入税务系统,一旦出现问题,社保基层征收单位会先问税务怎么回事,税务一查我这儿正常的呀,联系上级部门主办,主办查了一通也没什么问题呀,再去找社保的上一级部门查上一级权限的数据,这就导致,原本社保联系自己的上级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得到税务来转一圈,且因为不熟,每次转达传递的有效信息非常之少,信息共享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3.系统bug层出不穷,只显示缴不起,不显示原因,涉及多个部门、来来回回多个环境,只能各种渠道和方法去试,据说社保局的金保网系统刚上线没两年刚摸熟,换成税务的专POS机完全不一样,新东西嘛总要慢慢学,系统对重复缴费的(与职工保险重复、与大学生医保重复、不同区域重复参保等等)均不设置前置审核,所以需要人工清理一大堆的数据,这期间难免出错,再说说退费,系统傻X到没法发起退费,退费需在社保所提交资料,审核无误流转到税务局,税务局再流转到社保局,由社保局退钱,但是税务局还得在系统中发起运维删除缴费记录,没错,是运维,删除,而没有正常的退费流程;

4.信息流转环节变多,老百姓办事等更久,社保登记信息传递到税务成功,税务系统设置档次、签订三方协议后可自动扣款,大家也别太期待自动扣款因为会出故障和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基于对老百姓负责,去年我们主动清查出某个镇有上百个没缴纳成功的,后面一系列补缴措施走流程也是折腾吐了,一度需要上上级层面去沟通,当然,没让老百姓跑路,这事儿本来就是我们系统造成的,老百姓不应该背锅,没给人家待遇造成影响已是万幸;

5.最大的bug是,交现金那部分,原本社保的系统是可以直接交现金的,划转之后的模式是,经办人员用自己的银行卡办理一个虚拟户,收取现金的时候通过这个虚拟户进行申报,当天下班之前要把现金存到该账户系统自动扣款,否则就会造成逾期,有滞纳金不说,影响个人诚信事大,要知道街道社区很多经办人员也就是拿着两千工资的临时工,所以一度造成社保和税务之间矛盾非常大,社保就反问了,为什么不用税务人员的信息办理虚拟户,还真是哑口无言,最后谁也没说服谁。

如果你是街道或社区工作人员,你愿意用自己的信息自己的银行卡办理虚拟户吗?你愿意每天下班之前跑一趟把收的现金存账户里吗,不要说提前让账户有余额当套现,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十几万,试想有多少人银行卡里有这么大流动资金的,更何况收了现金保管不易,万一丢了呢、万一收到假钱呢,自己承担吗,那一个月工资可能也不够赔的。

为方便交现金的老百姓,很多部门会设置一张空卡,老百姓拿着到旁边银行存了回来刷卡,或者实在年龄太大就用自己的支付宝微信帮忙交,然后把现金给自己,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同时有上百个交现金的,一张卡必然周转不过来,比如都用自己的微信支付宝帮忙交,人多了同样存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系统设置不合理。基层人员对这一bug苦不堪言、反馈无处次,但也没什么后文。

从客观、主观讲,不想收现金都是有成因的,且接触钱的部门,不让收现金也是有内部规定的,腐败案件太多不再赘述,所以通过入库即进国家金库的方式规避腐败风险,当然,这也不是题中现象出现的借口,对较年轻、工作量繁忙时段可以引导老百姓线上缴费,但视频中仅一人办事、年龄大到走路颤颤巍巍、外面还下着雨,确实应该特事特办。

今年系统进行了升级,抵挡次升高档次可以补缴差额,退费也可以直接在系统通过发起退费流程的方式,也设置了重复缴费审核,系统也在一步步完善和优化。希望经过本次舆情事件,不仅要整治工作作风,系统也能改进,在智能化的过程中留一些特定渠道,不让老百姓受罪,也让基层打工人少为难,毕竟,无论划转也好、改革也好、新系统也好,都是为了方便老百姓,而不是制造拦路虎。

user avatar

同样的回答真的是是可以反复使用啊……

想听真话么?

真话就是高龄群体是被放弃了的。

我就是在金融科技领域做咨询的,说直白一点就是告诉银行怎么不掉队,再不数字化互联网化变革那就只有靠政策吊命了。

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分野,亚洲尤其是中国是接受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非洲紧随其后,相比欧洲就是老古董,现在都还有去邮局领工资汇票的,而且说得就是金融一直很发达的瑞士。

在亚洲,只要你一说快转型,银行就点头,有道理,对的对的,就是要什么都上线,敏捷开发搞起来,APP做起来,什么时候能完全取代柜台啊,什么时候能把人工成本降到最低啊,那个AI能不能用来接客户电话啊……

在非洲,银行更是激动,可惜就是没钱,不然立马就想要做个本土版支付宝出来。

在欧洲,只要你一说,银行就摇头,哎呀我们的客户七老八十的,难啊,到时候APP做了,线下业务也不能少,成本没看到降只看到增加了,还是维持现状吧……

这种分野是因为人口结构。

在非洲,人口年龄中位数是18岁,虽然智能手机普及率有点捉急,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预计到2025年才能做到67%,但是年轻人就是核心,年轻人就是未来,年轻人都喜欢用智能手机。

非洲银行本来就拿不下年老客户,那就把心情都转移到年轻人身上来。

在欧洲,中位数42岁,老龄化严重,而且是越老越有钱,年轻人是真正践行月光的,又死活不买房,银行才不管这些只知道花钱又不来贷款的家伙。我要推的是理财,我要存款,我要放贷。所以智能化哪怕是个好噱头,银行自己都不愿意动,反而是N26和Revolut这种专门针对年轻人的纯手机银行火了。

在亚洲,其实可以看看日本,那也是老掉牙的国家,去旅游的都知道,日本的数字化就做的最烂,从政府到银行都不给力,推一个电子个人身份证搞了那么多年才覆盖18%的人口。

而咱们国家,一手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一手是人口基数足够大。

在互联网化数字化方面有非洲的劲头,再加上内部的金融科技企业冲击又大,银行憋着想要转型;电子政务又是很好的政绩,各地政府都在推,有人领头,懂的自然懂。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结构性阵痛。

这个阵痛就要让高龄群体来承担。

这叫什么?往好听了说,叫数字鸿沟;往难听了说,叫赛博专政,系统性「抹除」不通网的人。

我就是听一个总部在画了一个圈的地方的股份制银行大佬说的:高龄群体是被放弃了的。

从商业角度来说,他们不是业务主力,对银行新产品接受程度不高,服务起来还特别费劲,用不来电脑用不来手机,银行智能柜员机都搞不懂。

最开始银行还害羞带臊的搞转型,生怕抛弃高龄群体被清算。

结果,大家品:这次疫情期间,政府都推出健康码,没个智能手机,别说坐火车坐飞机了,出门买菜,甚至去医院都被挡在外面。

咱们都别装外宾,咱们国家的事情,什么不是看上面是怎么带头的。

8月的时候,哈尔滨一位老人因无法扫描健康码而被公交车司机赶下了车,你说谁错了?公交司机执行规定,老人没有智能手机。

昨天抱起94岁老人做人脸识别激活社保你说谁错了?支行执行规定,老人身体不便。

说灵活执行的人,肯定是没在企业里面待过的,你有这个权限么?给大家介绍一个职场入门级知识:背锅。基层人员被政策导向的锅,了解一下。

说什么无权拒收现金的,说什么银行要上门服务的,我只能说……哎……知乎扩招了……还没有理解「理想」「规定」「实操」之间的区别。

怎么办?

总不能说时代太快等等你的人民吧……总不能每次都是基层出来道歉吧……

只能让人民加把劲,子女努把力,政策制定的时候也留个口子,顾忌一下中国还有1.8亿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

user avatar

问题出在……

根子就在……

处置工作人员没用,以后这种情况还会有

你得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说白了,中国人口这么多,就算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也有十几万人呢

三千个县,一个县也有几十例了

而现在的问题是,这种突发事件出现后,上层不给基层指导意见,出事了还拿处分基层来背锅,那结果只能是基层死板的执行规定了,反正我是执行规定,再怎么样也就是一个警告训诫,你要是违规帮忙了,那就搞不好要记过了。

聊城那个推荐病人买外国药物然后被病人举报的医生这么快大家就都忘了?

那个医生如果执行规定,病人再怎么哭,媒体炒作的再厉害,也就是批评教育,一旦说你去买外国的药,那么一举报,就是严肃处理,这一辈子就毁了。



我们现在给孩子交钱一般就是转账或者微信支付宝

而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交钱要在钱上写自己名字

为啥呢?

这样收到假币,就知道是谁的了


而如果知乎上有政府机关或者国企的朋友,应该知道,那些系统是真特么难用,让人严重怀疑是拿五千万招标,然后层层转包最后五千块钱请大学生做的课堂作业……

那么问题来了

系统是死板的,作为一个工作人员,你不能收了钱然后用自己的支付宝缴纳吗?

那么更严重的问题就来了

你这么干了以后

一传十十传百

老头老太太们就会都来这里找你缴费

我就问你,你接还是不接?

有一两个老头没缴费说缴费了你把钱贪污了你怎么证明?

接了,假币你怎么处理?

你工资够不够赔的?

以前看焦裕禄的纪录片,焦裕禄当担保人,让群众贷款种树,现在我就问了,知乎上一个一个喊的震天响,有几个敢给群众当担保人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