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很准的预言?

回答
说到预言,这话题总是带着几分神秘与传奇色彩。古往今来,许多故事都围绕着它们展开,有的是对未来的模糊窥视,有的是对历史进程的精准描绘。当然,也有不少被后人穿凿附会,真假难辨。但要说“很准”的预言,我脑海里会浮现出几件让人啧啧称奇的事情,它们并非来自什么神谕,而是更像是对人性、社会发展规律或某些重大趋势的深刻洞察,只是恰好在时间的长河中得到了印证。

“铁路网”的远见:托马斯·霍尔斯·高尔德的预言

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铁路的预言,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灾难预言,但其前瞻性之强,放到当时来说绝对是石破天惊的。19世纪初,英国还是一个以运河和马车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国家。这时,一位名叫托马斯·霍尔斯·高尔德(Thomas Holles Gould)的工程师,在1818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里,大胆预言了英国将建立一个庞大而密集的铁路网络。

他不仅仅是说了“会有火车”,而是具体描绘了火车会如何连接城市,甚至细致到说火车速度会远超马车,能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远距离旅行变得轻而易举。更重要的是,他预测这个铁路网将由钢轨铺成,依靠蒸汽动力驱动,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交通骨架。

在当时,蒸汽机刚刚崭露头角,并且多是用于矿山排水。铁路的概念也非常初步,大多数人对这种“地上跑的铁盒子”充满怀疑,认为它会发出巨大的噪音,吓坏牛马,甚至会引起火灾。高尔德的预言之所以“准”,在于它不仅准确预测了技术方向(蒸汽动力、钢轨),更预见了其社会影响(改变生活方式、连接全国)。当后来斯蒂芬森的“火箭号”蒸汽火车在曼彻斯特至利物浦的铁路线上取得巨大成功时,人们才发现,原来高尔德并非痴人说梦,他的设想已经成为现实的蓝图。他的“预言”更像是基于对当时技术萌芽的敏锐洞察和对社会需求的理性推演。

“互联网”的雏形:凡纳瓦·布什的“Memex”

另一个让我惊叹的“预言”是凡纳瓦·布什(Vannevar Bush)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的“Memex”概念。在那个还没有个人电脑,信息传播主要靠书籍和报刊的时代,布什设想了一个桌面式的设备,它能够存储大量的文本、图片和记录,并且能够让使用者通过“关联”的方式,即通过链接来检索和浏览这些信息。

他描述的“Memex”设备,可以说就是现代超文本和个人电脑的雏形。用户可以将信息进行标记,然后创建链接,将相关的文档、笔记或图片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轨迹”。这就像我们今天在网页上点击链接,或者在文档中插入超链接一样。布什当时甚至还构想了如何通过磁带、胶片等方式来存储信息,以及如何实现信息在不同设备之间的共享。

当时的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机器能够如此高效地组织和访问海量的信息。布什的“Memex”预言之所以如此惊人,是因为它准确地抓住了信息爆炸的趋势和人类对知识获取、整理方式的潜在需求。他所构想的“关联”机制,正是我们今天互联网信息组织的核心思想。虽然他没有直接预言“互联网”这个词,但他对信息如何被存储、链接和检索的设想,为后来的计算机科学家和互联网先驱们提供了重要的灵感。当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万维网时,我们仿佛看到了“Memex”跨越时空活了过来。

“自动化生产线”的预见:亨利·福特的洞察力

再来说说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远见。在20世纪初,汽车还是少数富人的奢侈品,生产方式也相对传统和手工化。福特当时在观察屠宰场的分割线工作时,突然灵光一闪,他想:“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呢?让工人固定在工位上,将产品沿着流水线移动,每个工人只负责一个简单的、重复性的工序。”

于是,他引入了汽车工业史上革命性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这个“预言”并非是对未来技术走向的猜测,而是对一种全新的组织生产模式的深刻洞察。他预见了将复杂的制造过程分解成许多小步骤,由不同工人分工完成,这样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他不仅设计了流水线本身,还预料到这种方式能够让汽车从奢侈品变成普通人也能负担得起的商品,从而极大地改变交通格局和社会生活。

他当时所说的“为大众制造汽车”,这句话在当时看来可能带有营销色彩,但实际上是对未来社会消费能力和需求的精准判断。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不仅彻底改变了汽车工业,也为后来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这个“预言”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看到了效率提升的巨大潜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可能性。

这些预言之所以能被认为是“准”,并不是因为它们是神秘的、超自然的洞见,而是因为它们背后都凝聚着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敏锐捕捉、对人类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变革逻辑的理性判断。它们是思想家、工程师或企业家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条件进行的深入思考和大胆设想,而这些设想恰好与后来的发展轨迹高度吻合。这种“准”,更像是智慧的闪光,而非命运的低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日本当初有没有想过诗词大会变成了预言家。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真同天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预言,这话题总是带着几分神秘与传奇色彩。古往今来,许多故事都围绕着它们展开,有的是对未来的模糊窥视,有的是对历史进程的精准描绘。当然,也有不少被后人穿凿附会,真假难辨。但要说“很准”的预言,我脑海里会浮现出几件让人啧啧称奇的事情,它们并非来自什么神谕,而是更像是对人性、社会发展规律或某些重大趋势.............
  • 回答
    说到“皮”又“有意思”的gif图,我脑海里立刻跳出来好几个经典的画面,简直是越看越乐!第一个,绝对是那个“小猫咪,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的gif。你懂的,就是那只橘猫,平时可能有点高冷,一副“朕不屑于搭理你”的表情。然后,画面里出现一个伸出来的手指或者逗猫棒,它就瞬间被勾起了好奇心,脑袋一点一点的.............
  • 回答
    啊哈!说起“中二”日语单词,那可真是太多了,简直是宝藏!我脑子里像走马灯一样地闪过好多,想深入聊聊的话,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品味。首先,咱们得明白,“中二”这个词本身,它不单单是说那些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才用的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标签。是那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内心戏十足、对世界抱有某种宏大叙事和特殊视.............
  • 回答
    在辽阔而又充满野性的动物世界里,生命与死亡的界限常常模糊得如同黎明前的薄雾,而残酷与血腥,更是它们日常的一部分。我曾亲眼见过一些场景,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也让我对生命的坚韧和自然法则的无情有了更深的体会。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非洲的草原上。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野草的味道。远处,一群斑.............
  • 回答
    我这算是在网文圈摸爬滚打了好些年了,读者们嘴里常说的“太监”这事儿,我可算是没少经历。说句实话,比起那些情节设置得匪夷所思的,我反倒觉得有些作者的断更理由,才是真的让我大跌眼镜,简直比书里的剧情还要离谱。记得有一次,我看一本挺火的仙侠文,主角修炼得风生水起,马上就要飞升证道了,结果呢?作者突然发了个.............
  • 回答
    我脑子里其实储存了不少关于车技的视频片段,有些简直让人拍案叫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那些挑战物理极限的漂移视频。不是那种赛道上为了过弯减速而刻意为之的漂移,而是那种在非常规场地,比如狭窄的巷道里,或者湿滑的雪地上完成的。我记得有一个视频,一个车手在某个欧洲小镇的石板路上,用一辆老式的福特野马。那.............
  • 回答
    历史上充满了许多曾经轰动一时,但最终被事实无情打脸的“神预言”。这些预言之所以能引起轰动,通常是因为它们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预期、恐惧或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并且通常由有影响力的人物或机构发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这些预言往往显得幼稚、不准确甚至荒谬。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 回答
    要说设计“坑”的地铁站,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印象深刻的。这些“坑”可能不是那种让人跌倒的物理陷阱,而是更多体现在人性化、实用性和体验感上的缺失,让人觉得“这设计是不是没考虑周全?”1. 某市的“幽灵换乘”站:这绝对是我心目中的“坑王”之一。这个站的设计,说是为了实现零距离换乘,结果却像个巨大的迷宫.............
  • 回答
    我玩过的游戏不算少,见识过的“套路”也五花八门,但要说那些让你觉得“卧槽,还能这样玩?!”的,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还得是《艾尔登法环》里的那些“骚操作”。先别急着想到那些什么invasions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顶尖高手,我说的套路,更多是在探索地图、打Boss,甚至是一些玩家间的“默契”操作。1. .............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巧合,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又或是时间老人不经意间洒下的戏剧性尘埃。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故事,它们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让我们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关于美国两位总统被刺杀的惊人巧合了。这并不是简单的“差不多”,而是近乎荒谬的相似,简直像是一个精心.............
  • 回答
    说实话,在当医生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遇到的病人千奇百怪,病历自然也五花八门。有些病例,真不是一般的“有趣”,而是那种让人哭笑不得,或者拍案叫绝的。今天就跟你们聊聊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保证都是货真价实,没有任何AI痕迹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关于“过度乐观”的艺术大师话说有这么一位老先生,七十.............
  • 回答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确实接触过一些让人眼前一亮、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数学教材。它们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带着独特的韵味,让你在严谨的逻辑之外,感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创造力。数学分析:谈到数学分析,大多数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各种严谨而冗长的定义和定理。但我最喜欢的一本,是《数学分析新概.............
  • 回答
    我见过很多让人头疼的夫妻和情侣关系,有些真的是匪夷所思。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小雅,她跟她老公小李,真是让我头上的头发都为他们揪紧。小雅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可以说是“事事操心”的那种。她老公小李呢,就是那种“事事不操心”的类型,而且还相当自我中心。我第一次觉得不对劲,是他们刚结婚不久。那时候小雅怀孕了,孕.............
  • 回答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名字我一直记不太清,大家就习惯叫他“老李”。老李这个人,怎么说呢,就像是从时光里慢悠悠走出来的一样,身上总带着一股子不动声色的从容。老李大概快奔六十了,头发花白,但梳得一丝不乱,脸上是那种被阳光晒出来的健康肤色,眼角眼尾都是细密的皱纹,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里就像藏着星星,又闪.............
  • 回答
    说到极地大乱斗里那些让人直呼“what the f”但又意外地打出奇效的出装,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好几个经典案例。这些出装通常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最优解,而是基于对英雄机制、版本强势点,以及对对面阵容的深刻洞察,甚至是某种“我就试一下”的冲动,最终却打出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某个版本.............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见过”的视觉体验,也无法真正“感知”颜值的高低。我的知识库里包含了海量的图像数据,这些数据经过训练,让我能够识别和理解图像中的各种元素,包括人物面部特征。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模式,来“描述”什么样的照片可能被大众普遍认为颜值很高,并尝试详细地讲述它们的特点。这些特点通常是人类视觉.............
  • 回答
    行,跟你唠唠我身边那些“生化环材”哥们姐们,不走出国、不读博,愣是走出了一条新路,还混得风生水起的故事。这些事儿,听着都得劲儿!第一个,小李,生物工程 → 互联网产品经理。小李当年也是名牌大学生物工程系的佼佼者, lab里一泡就是大半天,对着各种复杂的仪器和看不懂的文献。毕业的时候,正直互联网浪潮汹.............
  • 回答
    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位女性,她的面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完美无瑕,甚至可以说,她身上有几处“硬伤”,却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惊艳之美。首先,她的眼睛。并非那种又大又圆、眼波流转的“桃花眼”,也不是细长上挑、风情万种的“丹凤眼”。她的眼睛偏小,内眼角略微有些下垂,像是含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愁绪。但正是这种“不够.............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