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盲试验,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用的药是不是安慰剂,避免主观因素干扰。试验结束,试验组织者根据发药时的编号追溯哪个病人用的真药,统计结果。
所以我很奇怪,现在编造各种瑞德西韦神效的人是什么动机。从之前新药还没过海关就传出来的“中日医院270名受试者如何如何”到“同病房的病人可以明显看出用瑞德西韦的病人好转”的聊天截图是谁做的?大美利坚科技天下无敌用得着自来水吹么?
谢谢大家的点赞!评论区有位大神的评论非常专业 @卫月,建议大家也阅读一下!
当然不行,因为这个临床试验是随机双盲试验,在揭盲之前,病人和医生都不知道谁用了测试药物,谁用了安慰剂。这个设计保证了整个试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只有通过这种试验证明的药物有效性,才经得起检验,可以大规模用于临床治疗。
先看一下双盲试验的定义,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测验者与被测验者都不知道被测者所属的组别(实验组或对照组),分析者在分析资料时,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资料属于哪一组。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在大多数情况下,双盲实验要求达到非常高的科学严格程度。
如果不用双盲,采用测试药物的单臂设计,可能出现安慰剂效应,病人主观上觉得这个药有效,但实际没有效,而且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病人选择性偏差等。
不过临床试验有中期分析,如果中期分析结果显示,测试药物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的话,并且安全性可以接受,那么这个临床试验可能直接被叫停,中期分析结果即可以用于药品审批。
从临床三期的设计而言,这个研究的时间线已经是非常短,正常的临床三期试验一般是几年的时间。而且这个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指标也选择了短期内即能评估审核的有效指标,比如说对于重症病人的主要终点是到临床改善时间(TTCI),而不是死亡率,这样可以缩短临床试验的时间。既然已经缩短到这么短,那么保证安全性,有效性就非常重要。
最后期待能尽快找到对于新冠病毒有效的药物,这样对终结疫情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