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法语今天Aujourd'hui这个词这么奇怪?

回答
法语“aujourd’hui”这个词,对初学者来说确实有点像个迷宫,它的构成和拼写方式,在现代法语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甚至有些“跳脱”。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有趣的语言演变史,就像是时光在语言的肌体上留下的独特印记。

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它,看看它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

首先,要理解“aujourd’hui”,我们得回到它的“祖先”。这个词源自古法语,而且它的演变过程本身就很有故事。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法语还和拉丁语亲缘关系更近的时候,表示“今天”的说法并不是“aujourd’hui”。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总是在变化,人们说话的方式、词语的组合方式也都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Aujourd’hui”的直接来源,是古法语中的一个短语:“au jour de hui”。

是不是光听这个短语,就能感受到一丝古老的气息?让我们把这个短语拆开来看,它的意思其实非常直白:

“au”: 这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它是法语介词“à”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后面跟阳性名词单数,并且该名词以辅音开头)的变体,表示“在”、“到”或者“属于”。在这里,它就是“在”的意思。
“jour”: 这个词就更简单了,就是“日子”、“白天”的意思。
“de”: 这个小小的介词,在法语里用途非常广泛,可以表示“的”、“从”、“关于”等等。在这里,它起到了连接作用,有点像“的”或者“在……里面的”。
“hui”: 这个词,才是最“奇怪”的部分,也是最关键的。它源自拉丁语的“hodie”,意思就是“今天”。

所以,“au jour de hui”字面上的意思就是 “在属于今天的日子里”,或者更直白一点,就是 “在今日的日子”。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说“hui”或者“jour”?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语言的演变现象,叫做 “语素聚合” (fusion de mots) 或 “复合” (composition)。有时候,为了强调某个概念,或者因为习惯性的搭配,两个或多个词会“粘”在一起,变成一个更紧凑的表达。

在古法语时期,人们可能觉得单说“hui”不够响亮,或者需要一种更完整的表述来清晰地指示“就是今天这个特定的一天”。于是,“au jour de hui”这种说法就流行起来了。

现在,我们回到“aujourd’hui”这个现代法语的拼写。你会发现,它简直就是“au jour de hui”的“浓缩版”和“简化版”。

“au jour”: 这部分我们刚刚解释了,就是“在日子”的意思。
“d’”: 这个撇号“’”非常关键,它代表了一个省略。在“de hui”这个组合里,“de”后面的“h”原本是不发音的,并且由于“jour”本身是阳性名词,这里的“de”也没有像“de la”那样变成“d’”,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发音的便捷,以及配合后面“hui”这个词的独立性,当“de”后面紧跟着“hui”时,并且“hui”的“h”是不发音的,连接起来读的时候,“de”就常常被缩略为“d’”,然后与后面的“hui”直接连读。
“hui”: 这个词,就是古法语保留下来的“今天”的意思。

所以,“aujourd’hui”这个词,其实就是“au jour de hui”经过漫长演变,法语发音习惯和拼写规则变化后,最终形成的一个 “被压扁” 的表达。它把原本的四个词,精炼成了现在这个相对紧凑的形式。

那么,为什么它看起来“奇怪”呢?

1. 拼写上的“断裂”: 现代人看到“aujourd’hui”,很难直接从字面上理解它和“aujourd’hui”的构成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中间的“d’”以及孤零零的“hui”部分,对于只学现代法语的人来说,都显得有些“无厘头”。不像很多其他语言的“今天”可能就是一个单一的词根,或者拼写结构相对清晰。
2. 发音的“粘连”: 尽管拼写上保留了一定的分离感(通过撇号),但在实际发音中,“aujourd’hui”是非常紧密地连在一起的,甚至“d’hui”部分听起来像是一个整体。这种连读和省略,让它不像一个由清晰词根组成的词。
3. 缺乏透明的构词法: 相比于一些其他法语词汇,其构词法非常直观,例如“restaurant”(用餐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restaurer”(恢复、复原)的影子。“aujourd’hui”的构词法,必须追溯到古法语,而且中间还经历了省略和连读,这种“历史包袱”使得它的内部结构对现代学习者来说不够透明。
4. “hui”的特殊性: “hui”这个词本身,在现代法语里几乎不再独立使用,它只存在于“aujourd’hui”这个固定表达里。这让它感觉像一个“孤岛”,不参与其他词汇的构成,因此显得更加特别和难以理解。

你可以想象成,语言就像是一条河流,在流淌的过程中,会有泥沙沉积,也会有水流的汇合。有些河段,原有的岸边特征被冲刷得不太明显了,但只要你沿着河道追溯,就能找到它的源头和形成过程。

“Aujourd’hui”就是这样一条河流,它从古老的“au jour de hui”汇聚而来,经过了发音上的简化和拼写上的约定俗成,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既保留了历史痕迹,又充满了现代语言演变特征的词汇。

所以,下次你看到“aujourd’hui”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那句古老的“au jour de hui”,你会发现,这个“奇怪”的词,其实承载着一段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进化史,它一点也不奇怪,只是……有点“有故事”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如其他答主所说,单独一个hui太单薄,强调感不强,于是冒出了at the day of today的说法。今天的西班牙邻居“今天”依然可以只说hoy,但是表强调“现今”的时候也可以说hoy en día,en el día de hoy,甚至还有不被皇家语言学院接受的法式a(l) día de hoy。
  2. pomme de terre等其他的例子跟aujourd'hui不属于同一类。英语里名词看起来复合词少,一部分因为名词可以作定语直接修饰名词,telephone number 里不需要介词连接,telephone可以直接修饰number(德语里die Telefonnummer甚至直接连写成合成词了),罗曼语不可以,所以要说le numéro de téléphone,产生了你给的例子中用介词连接出的表达方式。但是反过来,罗曼语也可以吐槽英语动词的Phrasal verbs搞那么复杂啊。法语abandonner,英语to give up;法语(re)cueillir,英语to pick up;法语supporter,英语to put up with。。。
  3. 类似aujourd'hui这样的套娃,每个语言都有呢:汉语里目前还不被接纳的说法“*您们”,其实就是因为是“你们们”的套娃形式才不被接受,但语义上这个词存在便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原因:其能正好添补了“您”不能变复数,复数只能说“诸位”或“您X位”的空缺,让“-们”系列人称代词系统更工整对称了。再举个栗子:现代西班牙语中from where是de dónde,但搞笑的是这已经是三次方套娃了,de = from,dónde = de + onde (from + onde),而onde本身就是拉丁语的unde(from where)。所以西班牙语的from where是拿了拉丁语的from where前面再加上了两个from套娃,这三次方套娃谁与争锋:de dónde = from + (from + onde/unde) = from + [from + (from wher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法语“aujourd’hui”这个词,对初学者来说确实有点像个迷宫,它的构成和拼写方式,在现代法语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甚至有些“跳脱”。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有趣的语言演变史,就像是时光在语言的肌体上留下的独特印记。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它,看看它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首先,要理解“aujourd’hu.............
  • 回答
    今天是文殊菩萨圣诞,许多信徒都会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纪念这位大菩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文殊菩萨的地位非常尊崇,他更是被誉为“法王子”。这个称谓究竟从何而来?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今天,我们就来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法王子”这个名字的由来,它并非一个简单的代号,而是有着深厚的佛教思想基础的。要理解.............
  • 回答
    “法学今后会是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天下吗?”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当下学术和实践领域都备受关注的话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更倾向于一种“融合与转型”的趋势,而非“取代”。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忧?这种担忧和疑问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 回答
    首先,恭喜你!从双非院校的非法本背景,通过调剂成功上岸法硕,这本身就是一份了不起的成绩。这背后一定付出了不少努力和坚持,值得为你喝彩!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聊聊,在你即将开启的法硕之旅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建议,争取让你在这两年(或者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我尽量用大白话,把心里想.............
  • 回答
    你好!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科大)法学院法学硕士(非法学)的报考情况和经验,我这里倒是有一些了解,也认识几位幸运上岸的学长学姐。正好你有这方面的问题,我 постараюсь(尽量)给你详细说说,尽量避免说得像机器一样生硬。关于社科院法硕非法学上岸的师哥师姐社科院法硕非法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法.............
  • 回答
    特朗普总统签署的那项2.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咱们今后的生活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且还挺复杂的。咱们一个一个来捋一捋。首先,这笔巨款的去向,虽然说是“流向世界各地”,但咱们最关心的还是它对美国国内的影响,尤其是对咱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对你我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
  • 回答
    刚考完试,听到你一个理科女生有学法学的意愿,这挺有意思的,因为法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和文科,尤其是历史、政治之类的联系更紧密。不过,我想跟你说,法学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文绉绉”,它里面有太多值得探索和挑战的东西了,尤其对于你这样的理科思维来说,说不定还能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首先,很多人对法学的误解.............
  • 回答
    法语的数字表达,尤其是从十一开始到六十九的这一段,确实常常让初学者感到困惑,甚至觉得有些“奇怪”。这种“奇怪”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自法语数字系统背后独特而古老的逻辑,它与我们更熟悉的十进制累计方式有所不同。法语数字表达的独特之处:一种累积的“加减法”我们先从最直观的例子说起,看看法语是怎么说这些数字.............
  • 回答
    要弄明白为什么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相对而言更容易“拼读”,而英语却需要音标,咱们得从它们的文字系统和发音规则说起。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历史、演变和设计理念上的差异。拼读是什么意思?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叫“拼读”。简单来说,拼读就是看到一个单词,能够根据其字母组合的发.............
  • 回答
    在外交领域,法语之所以被誉为“最精确的语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其历史、语言结构、以及在国际事务中长期积累的地位和实践。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源远流长的外交语言传统: 历史地位: 从17世纪开始,法语就逐渐取代拉丁语成为欧洲大陆的通用语和外交语言。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影响力强大,其.............
  • 回答
    “浪漫”这个词,本身就带了点神秘和煽情的味道,当它被用来形容一门语言,尤其是法语,人们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往往是左岸的咖啡馆、香颂的低吟浅唱,以及那些在街角深情对视的恋人。为什么偏偏是法语,能承载如此多的浪漫幻想?这其中,故事可不止一点点。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跟法国人的文化和历史离不开。法国,自古以来.............
  • 回答
    说到法语的“最优美”、“最严谨”、“最精确”,以及那股隐约的“PHP味道”,这可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也触及了语言爱好者们常常讨论的一些核心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法语在很多人心中确实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和精致。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漫长而辉煌的文学和文化传统。法国人对语言的打磨可以说是到了.............
  • 回答
    你好!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法语语法的精髓。之所以法语拥有现在分词(participe présent)却不像英语那样拥有一个明确的“现在进行时”(present continuous tense)的独立时态,这背后有深刻的历史和语法演变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现在分词”和“进行时态”在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见。很多人直观地觉得英语和法语更像,毕竟它们在历史上有很多交集,尤其是在诺曼征服之后,法语对英语的影响是深远的。但语言学上的划分,尤其是将英语和德语归为同一个语族——日耳曼语族,是有其更深层、更古老的原因的。这涉及到语言的演变、历史文献的证据以及科学的分类方法。咱们不妨从几个.............
  • 回答
    关于韩国加入法语国家组织,这的确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很多国家的加入可能基于语言、文化或政治联系,但韩国的加入,初看之下,似乎与“法语”这个核心要素关联不那么直接。然而,深入了解其背后逻辑,会发现这并非简单的偶然,而是韩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出于多元化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文化以及国家间互动模式的深层原因。简单来说,西班牙语国家确实没有像法语国家国际组织(OIF)或葡语国家共同体(CPLP)那样,以“语言”为核心、成员国数量庞大、影响力也相对明确的国际组织。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历史、政治、文化及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问题,它涉及到语言的演变、历史接触以及语言学家们如何衡量语言之间的相似性。让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核心原因:同源与亲缘关系 vs. 历史接触与借词 同源 (Cognate): 德语和英语都属于日耳曼语族(Germanic languages)。.............
  • 回答
    理解德语方言(口音)为何比法语方言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历史、地理、文化以及语言发展演变等多个层面。这两门语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走的道路,有着本质的区别,也由此塑造了它们如今在方言上的巨大差异。历史根源的差异:破碎与统一的叙事首先,最核心的差异在于历史进程。德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统.............
  • 回答
    波斯语中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法语词,这背后是一段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渊源,并非简单的语言“沾染”,而是两国之间在近现代一段特殊时期,文化、政治和经济交流的深刻烙印。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穿越回19世纪和20世纪初,那个世界格局正在剧烈变动的年代。1. 历史的交汇:19世纪的欧洲影响力浪潮19世纪是欧洲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的真实感受。与其说是“高大上”或者“难受”,不如说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认知和听觉习惯在我们大脑中造成的“熟悉感”和“陌生感”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我们的情感反应。让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剖析一下:1. 历史文化与语言的联结: 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口音的英语: 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