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中生把英文写成印刷体有用吗?

回答
高中的英文书写,尤其是印刷体,确实是有用的,而且其价值远不止于应付考试那么简单。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现在大家都是用电脑打字,手写印刷体好像没什么必要了。但仔细想想,它的用处其实渗透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掌握得好,还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

首先,我们得承认,从基础的应试角度来看,写好印刷体依然是必要的。

考试评分标准: 虽然很多考试允许用电脑答题,但很多科目,尤其是中国学生普遍接触的科目,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试卷需要手写完成。无论是语文的作文、数学的解题过程,还是英语的作文、填空题,清晰工整的手写体都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字迹潦草难辨,即使内容写得再好,阅卷老师在辨认过程中也会耗费更多精力,无形中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和评分。特别是英语考试中的作文部分,良好的书写能够让你的文章更易读,更容易被理解,直接关系到得分率。
规范性要求: 尤其是在英语科目中,很多填空题、选择题答案的填写都要求使用标准的印刷体字母。如果你的字母写得不像印刷体,比如把“a”写得像“o”,把“i”和“l”混淆,很容易在客观题部分就失分。所以,掌握标准的印刷体是保证考试准确性的一个基础环节。

但除了考试,印刷体在日常学习和个人成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深远和多元。

加深记忆,提升理解: 动手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当我们用印刷体认真书写每一个英文字母和单词时,我们的大脑会调动更多的感官参与进来。视觉上看到字母的形状,手部肌肉通过反复书写形成记忆,甚至可以配合读音来记忆。这个过程比单纯的看和背更能帮助我们内化单词的拼写和结构。很多时候,你写一遍,比看十遍效果还好。这种“手脑结合”的学习方式,对于记忆单词、短语甚至复杂的句子结构都非常有帮助。
培养专注力和耐心: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是越来越难得的能力。写印刷体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专注和耐心的过程。你需要一笔一画地将字母写规范,将单词写工整。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注意力会被集中在书写本身,远离手机的干扰,培养一种沉静下来的能力。这种专注力一旦养成,会迁移到其他学习任务上,让你更容易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同时,对于细节的把控,也锻炼了你的耐心和细致。
提升阅读和辨识能力: 很多学习资料、试卷、甚至一些英文原版书籍的封面、标题等,都会用到印刷体。如果你能够熟练掌握印刷体的各种字体特点,在阅读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更快地识别和理解信息。反之,如果你的印刷体辨识度不高,在阅读一些印刷体材料时可能会遇到障碍。
为未来打下基础(尤其是未来想出国留学或从事与外语相关工作): 虽然我们现在主要用电脑,但如果你未来有机会出国留学,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依然需要手写填写表格、写报告、做笔记。尤其是一些学术性的场合,整洁的手写体能展现你的严谨和专业。即使在国内,如果你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或者需要处理大量英文文档,一口流利的外语和一手漂亮的英文印刷体,都能让你在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你的书写方式,也是你专业素养的一部分。
提升个人形象和品味: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字迹能够反映出他的个性和品味。工整、漂亮的印刷体能够给人留下积极、认真、有条理的印象。这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在一些社交场合,如果需要填写英文姓名、地址等信息,清晰的印刷体也能让你显得更加得体和有修养。就像我们小时候学写字一样,漂亮的字迹总是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英文印刷体也是一样,它能让你的个人形象加分。
学习英文的“根基”: 英文印刷体是英文书写的基础。就像学中文,如果你连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都掌握不好,你的书法就很难写得好。英文印刷体也是一样,它是构成单词、句子的一切字母的基本形态。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形态,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进而去学习更复杂的语法和表达。如果你在印刷体阶段就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字母形状错误、大小写混淆等,这些问题可能会伴随你很久,影响你日后的学习。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英文印刷体呢?

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字母形态: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可以参考一些英文书写指导的书籍或者网站,了解每个字母的正确书写方法。
保持大小写字母的规范: 大写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应该写在上面那条线上,小写字母则要注意它们在三条线(上线、中线、下线)中的位置,特别是那些带有“尾巴”或者“钩子”的字母。
注意字母之间的连接和间距: 虽然是印刷体,但单词中的字母还是要有一定的间距,让单词看起来清晰。每个单词之间也要有适当的空格,避免连成一片。
多加练习,持之以恒: 没有什么能比反复练习更能帮助你掌握这项技能的。每天花一点时间,哪怕是抄写几个单词,也要保证它们的规范和美观。
对照模仿: 找一些优秀的英文印刷体范例,仔细观察,然后尝试模仿。

总而言之,高中生把英文写成印刷体,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它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能力培养,一种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基础技能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识地去掌握和提升它们。所以,花点时间把英文印刷体练好,绝对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到现在还是有人不理解,高考从来都不是用来考察知识水平的,而是用来考察执行力的。


每每出现这种高考的话题,总有一群人蹦出来说,“某某有什么用?”“这是培养中国人的奴隶意识,是在讨好。”“我在某国的情况是怎样怎样”....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说一个5%的高考生优秀时,他优秀在哪里?

如果稍稍有意识的关注一下这个人群就会发现,他们的优秀往往不体现在丰富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而是体现在他们近乎恐怖的执行力上。

他们总是能不打折扣的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自作聪明地筛选出所谓“有意义的内容”

他们能读完书单上的每一本书,而不是掏出一本“素材大全”拾人牙慧...

他们会做完数学题目,而不停下来思考“以后买菜也用不到对数,还学它干嘛?”这种蠢问题。

而这种,常常被人看不起的“书呆子”,往往在日后的的工作学习中仍能保持这种执行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远比知识水平更可贵的品质。

执行力不是完成力,不是奴性,而是执行对自己的要求,是对自己的尊重。

你说要17天背完的单词,你说要两个月提升的名次。有人要求你么,你做到了吗?

换句话说,那些即使没人逼着你做的事情,那些你自己的目标,你完成了吗?

还有所谓的批判精神和信息筛选能力,如果你真的具有比教师还优秀的信息筛选力和对高考的判断力,那样最好。怕就怕在这条前面要加上一个“自认为”。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在潜意识里把它划归到“没用”还自诩有“批判意识”。其实,挺没品的。

希望通过高中教育的得到“学习”本身就是种天真的想法,高中,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修行。

让那些拥有耐心,坚持,执行能力,和对自己负责的人进入大学。

把那些抱怨,彷徨,懒惰,自作聪明的人留下。

这就是高考的作用。

没有人在意你的作文的句子是否优美,单词是否准确,书写是否流畅。

在意的是,你肯为这件事情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是否具有反复锻炼自己的心性...

学生付出了耐心和时间向阅卷人证明自己有将一件事情坚持下来做到完美的能力,凭什么不值得获得高分呢?

什么?你说英语能力....

用低速度写完作文几乎等价于更高速的完成阅读等项目,凭什么就不能说英语能力比你高呢?

所执行的事件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份执行力才是真正被考察的项目

如果你看到这,还要像

@Hannibal Lecter

@Suji Yan

一样跟我说这是讨好老师的傻逼行为,就当我没说。

耽误您时间了,别去评论区去聒噪了....


请仔细阅读上面这句话▲。评论区撕的铁骑突出刀枪鸣,精彩纷呈,欢迎参观。

望阅读评论区后再进行评论,不友善言论参见

在知乎上看到三观不正的评论是什么样的体验? - 徐晨松的回答

谢谢。

2015.10.18

user avatar

其他答案说写印刷体很浪费时间,可能反过来这正是老师的用意吧==

我印象中高考英语题很容易剩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段时间如果重新看阅读题,有可能想太多把对的改成错的。

那还不如慢慢写作文,把字写的清楚一点,写完看看就交卷,就不会有坐着没事乱改答案的情况了…

user avatar

有用。至少在中国的应试教育里,非常有用。

前几天我还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个新闻,而且觉得腐国人民太大惊小怪了,这在中国高考考生眼里真的只是很寻常的技能。

我读的高中并没有衡水那么大的名声,但是我知道把字写得工整秀气是对阅卷老师最起码的尊重。

当时大家还被要求英语作文每一行的左边对齐,右边也要对齐,我们又不是电脑,上哪找居中功能啊,只能快写到行末就开始计算距离。

拿到答题卡之后绝对不准折叠,不能被身子压皱,不能碰到一点水渍汗渍,涂卡时要精准无误涂满每个格子,我记得班主任还特意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让我们只练习涂答题卡,然后交上去机器扫描。

我们的草稿纸有时也要被收上去检查,因为高考草稿纸有限,必须小心规划合理使用,以至于后来我们连草稿纸都字迹统一大小相同,不歪不斜。

最不能忍的是,卷子上只要涂了一个墨团,用了一点涂改液透明胶,就能被叫进办公室聊半个小时人生。

在这样的鞭笞下我也变得非常谨慎,每一份卷子每一本书都整理得纹丝不乱,不止是作文书写,我把数学卷子都当做一项作品来看待,慢慢地我做完一张卷子几乎不用橡皮,不会有一处涂改,单是卷面就经常被老师拿来展示。

然而我当时真的不觉得这有什么卵用,比起工整得像打印体的卷面,我更想要聪明的脑袋和好看的成绩啊。

但是在高考时,在毕业之后,我终于发现高中那些老师看似苛刻的要求多么明智。考语文时,坐在我旁边的女生一拿起答题卡就认真地重重地对折了,据说这样扫描的答题卡上是有一条很深的黑色痕迹的。英语交卷时我瞟了她一眼,涂卡也涂得很轻,只有淡淡的灰色,电子阅卷时很容易扫描不出来。后来这个女生,确实复读了。

老师收卷时我看着前面几个人的卷子,有的作文写得密密匝匝,有的写得龙飞凤舞,最常见的是出格,划痕和各种修改符号。

我松了口气,觉得当老师在酷暑天改了上千份卷子见识了无数奇葩的卷面和糟糕的书写之后,我的那份答案,至少是能让他舒心地耐着性子看下去的。

安徽那年的数学非常难,印象里全校只有一个人上了130,这在往年是不可能出现的,考完数学之后很多女生就在考场外面崩溃大哭,我心里也知道不妙,但是还是镇定地回了集合的教室。晚上没有忍住和同学对了答案,不出所料,最后三个大题,我一点儿都没有做出来——不是没写出最后答案,而是一个小题都没能做出来。

但是我心里还是比别人踏实,因为我把所有可以找出来的推论,不管有用没用,全都写上去了。而且因为时间充裕(反正我知道做不出来答案) 我的字迹非常清晰,论述十分详细,在这种难度很大的情况下绝对比别人有优势。

这一年全省和我一样最后三个大题全部不会的人大概有99%,可是我可以确定,我是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里的佼佼者。

我不比他们任何一个人优秀,我只能庆幸书写和细节在这个攸关未来的时刻起了作用。

那些觉得写字只要清晰可辨就足够的人大概是没有像我们一样体验过高考大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受吧。

后来进了交大,起初我非常诧异在这样的高校里,居然真有字写得连小学生都不如的。错字别字很常见,笔迹歪歪扭扭,后来问过之后才知道他们大多是竞赛保送或是自主招生录取的 (无意冒犯,我对于这些同学都非常敬佩,有说法是天资很高的人往往字写不好,因为手指无法跟上思维的速度),作为一个小镇来的姑娘,我从来不觉得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在我受的教育里,字才是我的第二张脸。

我记得在长途车站问陌生的阿姨借走充电线她让我留一个名字和号码时,我蹲在长椅边,她端详着我一笔一划写名字,突然说:丫头字写得真秀气,算啦算啦,不用留了,读书的孩子知礼数,守信用。

我也记得汪涵在节目里聊起如何追到妻子杨乐乐,他说当时他没有登门拜访,没有见过双亲,他只在火车上给乐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当杨乐乐把信拿给她父亲看时,他同意的原因就是:小伙子字不错,可以试试。


你只看到他们打印体般的卷面,没有看到的是他们重复的枯燥的千万次练习,没有看到他们被培养出的对待每一份检阅的认真谨慎,没有看到他们对未来所抱有的比同龄人更高的追求。

在同样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人里,我倾向于喜欢字迹工整的。在同样能完成一项任务的人里,我更敬重那个顺道把不必要的细节也兼顾到的。

永远都能达到标准,这是做事。

永远比标准多做一点儿,这是为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