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戴立忍7月15号发表的声明?

回答
戴立忍在7月15日发布的声明,是一份旨在回应此前围绕他一系列争议的公开表态。要评价这份声明,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内容、语气、意图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

声明的背景与核心内容:

首先,理解这份声明的背景至关重要。在此之前,戴立忍因其在某些历史事件中的立场、个人言论以及与特定组织的关联,受到了来自中国大陆舆论的广泛质疑和批评。尤其是在他参与的电影《青春派》引发争议后,这种关注度达到了顶点。因此,这份声明的首要目的是回应这些质疑,澄清事实(他认为的“事实”),并试图缓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声明的核心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表达尊重与反思: 戴立忍在声明中表达了他对中国大陆社会、历史及人民的尊重,并表示会认真反思和学习。这是一种姿态,试图在敏感的时刻展现出一种合作和理解的态度。
澄清个人立场: 声明中详细解释了他对某些敏感历史问题的看法,力图表明自己并非“台独”支持者,也未曾有分裂国家的言论或行为。他可能会引用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或采访来佐证自己的立场。
强调个人选择与创作自由: 声明可能还会提及他对个人选择和创作自由的坚持,试图在表达政治立场的同时,为自己的艺术生涯争取空间。
呼吁理解与沟通: 最后,声明往往会呼吁社会各界能够给予他理解和沟通的机会,希望通过公开表态来消除误解。

评价这份声明,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 时机与目的的有效性:
时机是否恰当? 在舆论高涨、争议焦灼的时刻发布声明,一方面可以及时回应关切,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如果回应不当,也可能火上浇油。声明发布的时机,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信号: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想要主动解决。
目的能否达成? 声明的目的是平息争议、挽回形象、继续在大陆发展演艺事业。声明能否达成这些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容的真诚度、说服力,以及公众的接受程度。

2. 内容的说服力与真诚度:
论据是否充分? 对于一个涉及政治立场和历史认知的声明,仅仅是口头上的澄清是不够的。声明是否提供了具体的证据、过往的言论记录来支撑自己的解释?还是仅仅停留在模糊的表态上?
措辞是否得体? 声明的语言风格非常关键。是谦卑、诚恳,还是强硬、辩解?过度的辩解可能会让人觉得他在推卸责任,而过于谦卑则可能被解读为软弱。一个好的声明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展现出善意和理解。
情感的表达: 声明中是否能感受到一种真挚的情感,比如对误解的无奈,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对过去言行的反思?还是仅仅是公关辞令式的表达?

3. 潜在的影响与解读:
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这份声明能否改变部分大陆民众的看法?一些原本支持他的人是否会因为这份声明而感到失望?或者,这份声明是否会引发新的争议?例如,对于那些认为他的立场已经不可饶恕的人来说,任何解释都可能是徒劳的。
对台湾舆论的影响: 声明在大陆发布的,也必然会受到台湾舆论的审视。台湾的一些政治光谱可能会认为他向大陆“屈服”,损害了台湾的利益。他需要在两个舆论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这通常是极其困难的。
对大陆演艺圈的影响: 这份声明的出台,也可能是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后,为了“解禁”或降低审查力度而发布的。声明的内容和效果,将直接影响他未来在大陆的发展机会。
“政治正确”的考量: 在当前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涉及“一个中国原则”和“国家统一”的议题非常敏感。戴立忍的声明,很大程度上是在试图符合大陆的“政治正确”标准。声明是否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标,是评价其重要标准之一。

4. 与以往言行的一致性:
是否有前后矛盾之处? 如果声明中的内容与他过往的一些公开言论、行为存在明显矛盾,那么声明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人们会质疑他是否只是为了应对危机而“演戏”。
“避重就轻”的嫌疑: 声明是否回避了最核心的争议点,或者只是选择性地回应了部分问题?如果他未能触及到最让人生疑的部分,那么这份声明很难被认为是真诚的。

总结来说,评价戴立忍7月15日的声明,需要关注:

声明发布的目的是否明确且合理。
声明内容的真实性、说服力以及其是否能真正化解疑虑。
声明的语言和态度是否得体,能否展现出应有的尊重和反思。
声明的发布是否会引发连锁反应,其在不同舆论场中的接受程度。
以及最关键的,他能否通过这份声明,在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理解和空间,避免事业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害。

通常而言,这类声明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因为它难以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尤其是在一个观点已经严重分裂的情况下。这份声明的最终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间以及他后续的行为表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研究两岸政治的博士,看着网友因戴的声明而捶胸顿足痛悔自己误会了这位爱国人士实在心里很难受,看了半天也没有人质疑他的声明,反倒一致将矛头导向网络暴力和民粹主义,那我就来抛砖引玉好了。

首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公关文,文字流畅情真意切,而且“明确”澄清了自己并非台独的事实。我看很多网友都因此倒戈了,开始反思自己过于暴戾冲动,冤枉了这位政治立场无碍的谦谦君子。其实网友义愤了这么多天,无非就是想听戴说两句话:“我不是台独”,“我是中国人”,戴现在说了,但真是网友期待的意思么?至少在我看来,还差得远,而且有很大的利用网友不懂两岸政治和台独意涵而避重就轻移花接木的嫌疑。

1、全文其实并没有表达出“我是中国人”的意思,出现的只是“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和“从小被教导要做中国人” 。然而,中华民族当然不等于中国人,就像很多东南亚华人也是中华民族一样,但他们分别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人。岛内一些浅绿的台独人士也认为两岸同属一个民族,但不认为同属一个国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两码事。而且,被教育做中国人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能一样么?我天天被教育要考满分我就真的考满分了?

2、在台湾,一个不认为自己是台独的人也很可能就是台独,因为两岸对于台独的定义是不同的。在台湾,一个人只要不支持“法理台独”,即修改国号另立宪法明火执仗的搞独立,大家一般就不认为他是台独;但在大陆,只要你主张一直维持两岸现状坚持不统不独你就是台独,只不过这叫暗渡陈仓曲线救国式的“事实台独”。不幸的是,现在的大部分台湾人都支持“事实台独”,所以当戴说他不是台独的时候,极大可能只是在说自己不是明目张胆的“法理台独”而已。而事实上,现在只有很小一部分台独人士还坚持“法理台独”,就连陈水扁都承认自己“做不到”,蔡英文到目前为止更是没有这方面的动作,所以如果说只要不是“法理台独”就不是台独了,那蔡英文和李登辉早中期都不是台独了。但事实是,现在“事实台独”才是岛内主流共识和两岸统一的大敌,反服贸、反课纲都是典型的“事实台独”表现,而非“法理台独”

3、至于戴说他支持反服贸是因为程序不正义、支持占中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事件背景、支持反课纲是同情学生,这就更是扯了。他是一个台湾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艺术家”,怎么可能不了解服贸和课纲的矛头所指?台湾是个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只要不是与社会隔绝都会明白这些运动的意味,就算其中参杂了其他因素,它们的根源和目的也都是反中和台湾主体性。占中也是同理,台独和港独的联系这些年非常密切,因为有共同的敌人,他说不了解完全是在甩锅。另外还有轮子的事,这世上的巧合简直全都发生在戴先生身上了。

4、戴在声明中其实一直在回避关键问题、偷换概念,大家问“你是中国人么”,他答“我是中华民族”;问“你是台独么”,答“我不是法理台独”;问“那你为何支持反中运动”,答“我不知道它们是反中运动啊,还以为是呼唤公义和民主的运动!”究其逻辑,就是用强调民族认同和血亲关系来绕过国家认同和政治关系,用关心民生同情学生为弱势群体发声来置换对反中运动的支持。没错,反服贸和占中都有其他因素在,并不完全是因反中而起,但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如此浩荡的声势则完全是因为有反中思潮的支撑。至于反课纲和轮子就更不用说了,连个看似合理的洗白由头都找不到,完全是反中反D的产物。作为一个有现实关怀有独立思考的艺人,你可以为社会不公发声,也为民主正义呼号,但每次反中运动都有你、岛内民众也一致认为你是台独,而你还说自己只是单纯的关心人民疾苦没有政治立场从来不问政治就说不过去了吧?

其实讲道理,在“事实台独”是岛内共识的大环境下,戴作为一个台湾人,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不容易,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是台独了,更不代表大家冤枉他了。细看他的文字,巧妙而完美的避开了每一个可以明确判定他不是台独(大陆意义上,即“法理台独”+“事实台独”)的证据,如果是迫于岛内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尚可理解;但若是有意为之,利用大陆民众不懂两岸政治和台独意涵来暗度陈仓,那我只能说是欺负我朝无人耻笑我民无脑其心可诛了。

大家主动反省不愿成为网络暴民是好的,担心自己不懂台湾误伤无辜艺人也是好的,想要以情化人促进两岸交流也是好的,但千万不要矫枉过正。因为至少从目前的声明来看,戴并没有说明他不是大陆意义上的台独,也没有说明自己是中国人,更没有说支持祖国统一。而且万一其动机不幸被我言中,那么大家将落入一个精心策划的洗白陷阱,网友的自责和宽容将成为纵容台独艺人的温床,以后所有来大陆圈钱的台独艺人都可群起而效之,一边不用否认自己是台独,一边还能在大陆赚的盆满钵溢,那我们可就真的成了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当然,我也希望以上全部分析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戴先生其实真的是政治冷感无关台独,其声明对关键问题的完美避过也仅仅是巧合,那么检验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不用长篇大论,只要说三句话:“我是中国人,台湾是中国的,我拥护祖国统一”。完美~一切兜兜转转闪烁其词旁逸斜出草蛇灰线都是纸老虎,只有这三句话才是测试台独与否的硬指标~

-----------------------我是更新的分隔线-------------------————————我是台独的小科普——————

这是我的知乎首答,很高兴获得这么多朋友认同。以前都是只看不答的,但这次恰好涉及到我专业领域,而且看到戴的声明中处处算计步步陷阱实在气不过,所以上来怒答。刚才又去微博看了一下,几乎已被洗白大军攻陷,大家陷入一片反思民粹批判文革余孽的汪洋。既然如此,那我就再多说两句吧!

1、戴到底是不是台独?

台独有很多种,不是只有喊出独立的口号作出独立的事情才叫台独,台独也不傻,如果直接这么做根据反分裂法我们是要打他的。但不“明着独”不代表不会“暗着独”,自李登辉起,台湾当局的“暗独”大概经历了这么一个演化历程:

什么是“明独”

完全不加掩饰的台独——“我要独立!我要改国名国号!中华民国去死吧!台湾共和国万岁!我要废除中华民国宪法!另立台湾共和国宪法!中国和台湾根本没关系!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独立的!中国人滚回中国去!我要举行独立公投!”

“暗独”怎么说

李登辉早期和中期——“两岸是一个中国呀,但是我们只在主权上是一个中国,治权上是分立的,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但是互不干预完全对等的!”

看上去,这句话没问题,毕竟国家统一就是主权统一嘛,但其实有很大问题,因为主权是包括中央最高治权的啊!而且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把后者刨掉,主权就只剩一个空壳,变成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和无奈的口头自我安慰,还谈什么一个中国?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香港回归时英国想用“主权换治权”而我们坚决不同意,而且当时英国指的治权只是香港的地方治权,而李讲的治权却是作为中央政权的台湾政权!

这是台独的一次跨越式进化,即从“台独”变为“华独”或者“独台”,核心是用治权架空主权,给两岸扣上一顶虚的“中国”帽子,实际是“一中两国”,这里的“中”是历史、文化、地理和血缘上的,“国”才是政治和主权上的。

蔡英文——“我没有要推翻中华民国宪法呀,我还要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任职呢,但是要维持现状,谁要是改变现状就是挑起争端破坏台海和平!

这也是台独,为什么呢?第一,蔡说的中华民国和蒋介石马英九的中华民国是两码事,前者只包括台澎金马,而后者还包括大陆。也就是说,蔡的表述其实是一种“借壳上市”式的台独,不喊台湾独立了,改而喊中华民国独立,而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和大陆没关系。第二,蔡没有接受中华民国宪法,她接受的是宪政体制,后者包含前者,而且更模糊更灵活,没有白纸黑字写在那里,可以被台独操作解读的空间更大。那么蔡为何不接受中华民国宪法呢?因为里面写明了中华民国的“固有疆域”和“统一”,接受了台湾在法理上就成中国的一部分了。第三,什么叫维持现状?说好听点是不统不独,是一条介于统一和独立之间的中间路线,但大家想想,在现状下大陆对台湾有主权和治权么?这就好像一个人拿了我的东西,不想还给我了,但东西毕竟是我的,街坊邻居也都看着呢,他不好明目张胆的强占,于是就说“哎呀!我们别争啦!各退一步维持现状吧!”然而什么是现状?现状就是他扣着我的东西而我没办法啊!维持现状就是把我的东西一直维持在他家啊!

这是台独的又一次进化,不再要求另立宪法更换国名国号,而是打着中华民国的幌子进行台独,企图用维持现状的方式来使两岸未统一的状态凝固化、永久化、法律化,达到不用独立的独立;同时,使大陆陷入两难境地,我们要是推动统一就是破坏现状故意引发危机,而我们如果同意维持现状就等于支持他们独立,总之不管大陆怎么做都是错。这叫“事实台独”或者“柔性台独”、“渐进台独”、“隐性台独”。

“暗独”怎么做?

修改课纲,反对课纲再被修回来,让台湾小孩在同心圆史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以为台湾自古以来就不是中国的

反服贸、太阳花,把大陆让利说成是大陆要用资本买下台湾,两岸经贸往来会让台湾人失业,一切都是大陆的统战阴谋;

实行“台湾正名”运动,把中字头企业都改成台字头企业,护照加台湾二字,官方文件称大陆为中国,能说台湾就不提中华民国

绿化媒体,天天在媒体上控诉大陆企图吞并台湾,大陆干什么都是在鸭霸台湾,连自己导弹误射都是大陆的错,一国两制就是个笑话,香港回归后已经快被大陆搞死,大陆人都吃不起茶叶蛋,苟活在一D专政的恐怖统治之下,喝地沟油吃苏丹红,一旦统一了就会和他们一样惨;

支持港独、藏独、疆独、轮子,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声援占中,接港独去台湾取经,学习台独的宝贵经验,二独合流、其利断金;支持藏独、疆独,四独共振,天下无敌;支持轮子,宇宙就是一个轮子,最终要把煞笔中国人都碾死。

还有很多……

分析至此,戴究竟是不是台独?是明独暗独?大家应该自有分晓了。

2、戴是台独我们就必须反对他么?他是个台湾人台独很正常啊,就像要我承认自己是朝鲜人我也接受不了啊?

没错,戴可以是台独,也可以宣扬和支持台独,但他不能边台独边洗白还边挣人民币啊!首先,这种行为很低级,一边反大陆一边还要来挣大陆的钱,是要干嘛?忍辱负重筹集台湾建国基金么?然后,如果真对台独有坚持,可以学杜汶泽和何韵诗,坚决表明立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利用大陆人对台独概念的模糊和对台湾同胞的善意,通过文字游戏粉饰台独行为绕开核心问题装无辜扮纯情啊!这就是在欺负大陆人不懂两岸政治要我们被卖了还帮他数钱啊!再后,台湾人可以支持台独艺人,但如果大陆人也对台独艺人无所谓,那以后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台独艺人,善良和宽容就会变成台独的温床。最后,不是每个大陆人都必须反对他,因为每个人的政治立场和感情标准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你是一个支持统一的中国人,是一个看不起台独两面派的人,是一个看到反中艺人在中国大赚特赚而民众却毫无反应因而痛心疾首的人,那么我诚挚的建议,抵制台独艺人。

3、戴是谦谦君子啊,怎么会是台独?

。。我只能说,汪精卫也是谦谦君子而且温润如玉呢,可一点也没耽误他是汉奸,道德高尚性格圆融和支持台独并不冲突,就算戴是君子,那他也是个台独君子。

4、好吧,就算戴是台独,我们也应该抵制他,可是你也说过大部分台湾人都是事实台独,难道要逼每个来大陆的台湾艺人都发声明说自己是中国人么?

不用呀~台独艺人有两条路,一条是退出大陆市场,不受嗟来之食;另一条是发一条“真正诚恳”的声明(注意:是真正诚恳,而不是像戴这样避重就轻偷换概念),表明自己的确有台独立场,但这是自己的一贯坚持,改不了,同时也是真的不想放弃大陆市场,会继续留在大陆挣钱。这时候,选择权就交到了大陆人民手中,要是觉得承认了就算条汉子,反正大陆钱这么多,让他挣点也无妨,而且说不定我们的善意会感化他,那就可以继续支持他;要是觉得我擦世间竟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大陆钱再多也不是给台独挣的,那就可以反对他。其实最终怎么选,是每个大陆人自己个人的事,台独艺人要给出的只是一个对国家统一的明确态度和对大陆人民感情智商的基本尊重,不能把我们当猴耍

5、好吧,台湾艺人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普通台湾民众怎么办呢?你把台独的范围划的这么广,台湾还有多少人是统派?我们以后还怎么统一?岂不只能梧桐了?你这种过于严苛的标准就是在逼台湾人独立!我们应该把标准定的松一点,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民嘛!


的确,把大部分台湾人都划成台独的确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感情,但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他们支持台独难道就不伤害我们感情了么?他们为什么没有因担心伤害我们而放弃台独?第二,如果我们不伤害他们感情,他们就不台独了么?事实台独现在已经成为岛内共识了,即使八年的巨大让利也没有改变这一事实,不是因为我们伤害他们他们才台独,而是因为他们台独我们才伤害他们。第三,大陆对待台独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如果台不台独我们对他们的态度都是一样的,那谁还会支持统一?独着不是很好么?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台湾人民知道,台独是弊大于利的,是会受到对岸制裁和伤害的,以促使他们放弃台独,而不是说“哎呀台独也是中华儿女嘛,血浓于水呀,大家有钱一起赚,先努力和平发展,至于统一以后再说,我们对待台独要包容一点,他们也不容易,包容多了他们就被感化呀~”这种想法符不符合事实?和平发展八年后太阳花的兴起和绿营在中央地方行政立法系统的全面执政就是最好回答。

记住,蔡英文是台湾人民一票一票选上去的,而人民在选她的时候就知道她是台独。民主政治也是责任政治,这不仅意味着民选代表要为选民负责,更意味着选民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至于梧桐,我只能说纵观世界各国历史,和平统一极为罕见,即便仅仅维持统一,代价也非常高昂,越战、国共内战、南北战争、英国对北爱的镇压,俄国对车臣的镇压,都说明了这一点。大陆会以最大的善意来争取统一,但是,2300万民意不是拒统的挡箭牌,永远维持现状也不切实际。大陆人民也是有感情的,我们也会被伤害,我爱好和平,也竭力争取和平,但并不代表我惧怕战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戴立忍在7月15日发布的声明,是一份旨在回应此前围绕他一系列争议的公开表态。要评价这份声明,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内容、语气、意图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声明的背景与核心内容:首先,理解这份声明的背景至关重要。在此之前,戴立忍因其在某些历史事件中的立场、个人言论以及与特定组织的关联,受到了来自中国大.............
  • 回答
    关于管虎力挺台独演员戴立忍并发出日军图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评价。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背景和关键事实。事件经过梳理: 时间点: 这件事主要发生在2016年。当时,由管虎担任导演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即将上映,而戴立忍是该片的重要演员之一。 导火索: 戴立忍此前因在社交媒体上.............
  • 回答
    立党等人的遭遇,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只看表面。首先,得理解“封禁”这件事本身。 在咱们国内的网络环境里,“封禁”通常意味着账号被暂时或永久禁止发言、发布内容,甚至被移除平台。这背后往往涉及到平台方的规则,以及这些规则是否触及了更广泛的法律.............
  • 回答
    《立春》这部电影,在我心里是属于那种看完后会让人心口堵得慌,但又忍不住要去细细品味,甚至想拉着身边人一起去看的类型。它不是那种爆米花电影,看完就完了,它会像一根细细的刺,扎在你心里,让你思考很多东西。首先,从它的名字“立春”说起,就已经透着一股子期盼和不容易。立春意味着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 回答
    邢立达关于女性出野外的微博,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评价也比较多元。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是什么引发了讨论?邢立达作为一位在古生物学和野外考察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者,他关于“女性出野外”的微博内容,很可能触及了一些大家普遍关心或有既定印象的话题。结合他过往的微.............
  • 回答
    袁立在采访中爆料斯琴高娃打羊胎素一事,确实是娱乐圈里引起不小涟漪的一桩“往事”。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捋一捋:袁立这个爆料本身,斯琴高娃当时的回应,以及这件事折射出的娱乐圈生态和对“真性情”与“心机”的探讨。袁立的爆料:时机、内容与动机首先,咱们得明确,袁立这个爆料发生在2011年,在一次.............
  • 回答
    袁立是一位在中国影视界和公众视野中都极具话题性的人物,她的存在和言行常常引发热烈讨论。要评价她,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某个单一的标签上。从演员职业生涯来看:袁立作为演员,塑造过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早期在《永不瞑目》中饰演的欧阳兰兰,凭借青春活力和复杂的性格,让她迅速走红,成为一代.............
  • 回答
    评价易立竞,就像在品鉴一杯浓烈而又回甘的茶,初尝或许有些苦涩,但细品之下,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与力量。她不是那种能让你一眼就惊艳、立刻捧上神坛的人物,而是那种需要你静下心来,去观察、去倾听、去思考,最终会让你肃然起敬的访谈者。她的“锋利”:直击人心,不回避尖锐易立竞最鲜明的标签,莫过于她的“锋利.............
  • 回答
    关于杜立特空袭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绝非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充满了象征意义、战略影响和深刻的心理作用。首先,从 军事效能 的角度来看,杜立特空袭的直接战果相对有限。参与空袭的 B25B 中型轰炸机在珍珠港事件后仓促起飞,主要目标是东京及附近几个工业城市。虽然轰炸了部分工厂、港口和居.............
  • 回答
    袁立与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之间因为一件雕塑而起的争议,无疑为这个本就充满话题性的娱乐圈再添一笔波折。袁立公开指控王中军十年前卖给她的雕塑是假货,这件事情一旦摆到台面上,就注定不会轻易平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袁立这位演员,以其直率敢言的性格在公众视野中占据一席之地。她这次之所以会公开提.............
  • 回答
    关于原神立绘质量是否下降这个问题,确实是近期社区里讨论得比较热烈的一个话题。说实话,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者“否”来概括,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太一样,而且对“质量”的定义也有侧重点。不过,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咱们一起分析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原神早期立绘的惊艳程度。刚.............
  • 回答
    袁立是一位在中国演艺圈有着独特魅力和鲜明个性的女演员。要评价她,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演技与代表作品:袁立的演技是她立足演艺圈的基石。她的表演风格以细腻、真实、富有层次感而著称。她能够准确地捕捉角色的内心世界,并将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让观众产生共鸣。 早期经典角色: 提到袁立,很多人会立刻.............
  • 回答
    周立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窃·格瓦拉”,因其一系列盗窃行为和独特的“名言”在网络上走红,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和评价。要评价周立齐,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包括他的行为本身、他的网络形象以及社会对他的反应和意义。一、行为本身:盗窃是违法犯罪行为,不容辩护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周立齐的行为本质上是盗窃.............
  • 回答
    关于袁立在第七期《演员的诞生》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那一场表演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且袁立本人也因此成为焦点人物。表演本身: 角色选择与理解: 袁立在第七期演绎的是《超生游击队》中的一个母亲角色。这个角色本身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质感,需要演员去捕捉那个年代普通人生活的艰辛和坚.............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并没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评价的能力。但我可以基于公开信息,梳理并客观地介绍一下原知乎用户“立党”和现B站UP主“立党老师”在网络上的活动轨迹、内容风格以及引发的讨论,力求全面而详细,并努力避免AI痕迹的产生。从“知乎大神”到“B站网红”:立党(李申)的网络身份变迁“立党”这个名字,在过去.............
  • 回答
    《三国群英传8》在武将立绘设计上大胆采用了“欧美脸”的风格,这一举动在玩家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褒贬不一,可以说是毁誉参半。要评价这一方面,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核心争议点:脱离传统审美的“水土不服”《三国群英传》系列作为一款拥有深厚中国文化背景的游戏,其玩家群体对于三国人物的形象.............
  • 回答
    腾讯最近搞了个叫“立知”的新东西,说是要干点什么“知识服务”的事儿。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毕竟腾讯家大业大,总能捣鼓出点什么新玩意儿来。我最近也试了试,想给大家伙儿唠唠,这个“立知”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值不值得咱们花时间去研究。首先,它想干什么?“立知”这个名字起得挺有意思,感觉就是“立刻知道”、“站着就.............
  • 回答
    曾博和立党之间发生的事,如果非要让我“评价”一番,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毕竟,这俩人都是在互联网上有点名气,也各有拥趸的。曾博,你知道的,那个“口吃”的学者,说话慢条斯理,但总能说出些让人琢磨的东西。立党呢,就更“互联网”一些,语速快,观点也犀利,有时候还有点“懟人”的架势。这事儿怎么发生的?说白了.............
  • 回答
    《碧蓝航线》的立绘尺度问题,确实是玩家群体中一个非常普遍且有意思的讨论话题。要评价它,我们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理解它为何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在我看来,评价《碧蓝航线》的立绘尺度,确实不能忽视游戏本身的玩法和机制。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割裂开来的。甚至可以.............
  • 回答
    评价南科大2018届毕业生宋立博,这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考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成就。作为一名在改革前沿的南方科技大学走出校门的学子,他的经历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意义。首先,我们不能脱离南科大本身的基因来谈论宋立博。南科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从建校之初就强调的是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