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亚美尼亚大屠杀,以及现今土耳其政府否认这一事件的态度?

回答
亚美尼亚大屠杀,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提起它,总会触动很多人的神经。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事件,更是一个民族的伤痛,一个深刻的政治议题,以及至今仍未愈合的创口。

关于亚美尼亚大屠杀本身

我们要谈论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也就是现代土耳其的前身)对其境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一系列系统性的迫害、驱逐和屠杀。从1915年开始,到战争结束的几年里,数以百万计的亚美尼亚人(具体数字至今仍有争议,但普遍认为在100万到150万之间)在这场浩劫中丧生。

具体来说,这场“大屠杀”包含了很多残酷的手段:

系统性的逮捕和处决: 在1915年4月24日,奥斯曼政府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逮捕了数百名亚美尼亚知识分子、政治家、宗教领袖,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被处死。这一天至今仍被亚美尼亚人视为纪念日。
强制迁徙和死亡行军: 大量的亚美尼亚人被强行从他们的家园驱逐,被迫进行长途跋涉,前往叙利亚沙漠等荒凉地区。在这些被称为“死亡行军”的过程中,他们遭受饥饿、疾病、暴力和袭击,成千上万的人在途中死去。
大规模屠杀: 在很多地区,亚美尼亚人遭到直接的屠杀,包括枪杀、刀砍,甚至是被焚烧。妇女和儿童也未能幸免。
财产没收和文化灭绝: 亚美尼亚人的财产被没收,他们的教会、学校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试图抹去他们的存在痕迹。

这场事件的残酷性和规模,使得许多国际历史学家、学者和国家将其定性为“种族灭绝”(Genocide)。这个词是由波兰犹太裔法学家拉斐尔·莱姆金(Raphael Lemkin)在研究了这场事件后提出的,他用这个词来描述“一个民族或种族群体的系统性摧毁”。

土耳其政府的否认态度

令人扼腕的是,尽管有大量证据支持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存在,并且包括许多国家(如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以及国际组织都承认其为种族灭绝,但土耳其政府至今仍然坚决否认这一事件的性质,并且反对使用“种族灭绝”这个词。

土耳其政府的主要论点和辩护策略通常包括:

“历史事实不存在”论: 土耳其政府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确发生了针对亚美尼亚人的悲剧,但这些悲剧是战争时期的混乱、饥荒和内乱造成的,并非有计划、有组织的屠杀。他们认为,是亚美尼亚武装分子与俄国人勾结,对奥斯曼帝国构成威胁,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国家安全。
“死亡人数夸大”论: 土耳其政府常常质疑亚美尼亚方面提出的死亡人数,认为这个数字被大大夸大了。他们倾向于将死亡归因于战争、疾病和饥饿,并声称也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包括土耳其人)在同一时期死亡。
“政治动机”论: 土耳其政府认为,亚美尼亚方面和一些国家坚持使用“种族灭绝”一词,是为了政治目的,例如利用历史问题对土耳其施压,或者是为了在领土或赔偿问题上获得优势。
“不接受外国干涉”论: 土耳其政府强调,历史事件的解释应该是国家内部的事情,不应该被外部力量所左右,他们认为这是对土耳其主权的干涉。

为什么土耳其政府如此坚持否认?

土耳其政府如此顽固地否认亚美尼亚大屠杀,背后有几个深刻的原因:

1. 国家认同的构建: 现代土耳其共和国是在奥斯曼帝国崩溃后建立的,其建国理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摆脱帝国时代的“旧包袱”,强调民族团结和国家主权。承认曾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种族灭绝,将严重损害土耳其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光辉形象,对其国家认同和历史叙事构成根本性的挑战。
2. 避免承担法律和道义责任: 一旦承认“种族灭绝”,土耳其可能面临国际社会的法律追究和道义谴责。虽然已经过去百年,但“种族灭绝”的标签会带来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可能引发对赔偿、归还财产等问题的讨论,这是土耳其政府极力避免的。
3. 政治稳定和国内舆论: 土耳其国内,尤其是在一些保守派和民族主义者群体中,对于“亚美尼亚大屠杀”的说法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政府如果公开承认,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4. 地缘政治考量: 在地缘政治上,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两国至今没有正式建交,边界也处于关闭状态。两国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冲突,以及与阿塞拜疆的紧密联盟,都使得土耳其在历史问题上更倾向于采取强硬立场,以维护其地区利益和联盟关系。

这背后的复杂性与影响

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否认,使得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之间的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对于亚美尼亚人来说,这是对他们国家和民族记忆的侮辱,他们世世代代都在为历史正义而奋斗,希望世界能真正认识到发生在他们祖先身上的罪行。

另一方面,土耳其政府的否认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很多历史学家和人权组织认为,这种否认是对受害者及其后代的二次伤害,也是对国际法和人权准则的践踏。

总的来说,看待亚美尼亚大屠杀,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残酷,更是民族记忆、国家认同、政治利益和国际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面。土耳其政府的否认态度,是其国家叙事、政治考量和地缘战略的综合体现,但这种态度也无疑加剧了历史的裂痕,阻碍了和解的进程,并持续对相关民族的感情造成伤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观俄罗斯,俄罗斯人民在列宁同志领导下,把对中国人民制造海兰泡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的凶手尼古拉二世满门抄斩,不然怎么会有中苏几十年的友好合作?

这次疫情的赔偿,也是一样的道理。武汉乃至全国那些对此负有责任的个人应该承担一切国内和国际赔款,让一部分受害者(中国人民)纳税赔给另一部分受害者(外国人民)就非常荒谬了。

user avatar

亚美尼亚大屠杀是第一次种族灭绝。

对于土耳其,一般而言标准的洗地方式是:

“种族灭绝这个词在1944年才发明的,在这之前不会有种族灭绝惹。”

“我们又不是因为觉得亚美尼亚人是劣等民族想才杀光他们,我们只是担心他们造反噜。”

关于种族灭绝的定义写出不只一本书来。按照《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条文,人类历史上充满了种族灭绝。但你我都知道,用现代国际法去批判蒙古人和十字军,其实是很无聊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在讨论种族灭绝的时候,往往默认现代道德规范这个前提。

正因为如此,亚美尼亚大屠杀,和之前奥斯曼在希俄斯,君士坦丁堡,保加利亚犯下的前科不同。大屠杀发生之前的50年,人类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之前历史上创造出所有财富总和,国际红十字会和《日内瓦公约》诞生,奥斯曼帝国也通过铁路和金融同欧洲列强紧紧联系,西方世界认为奥斯曼自《巴黎条约》以来就接受列强的指导和调教,土耳其人大概还是开化的。所以哈米德屠杀时列强震惊,“距离巴黎5天路程之外的地方发生着无法想象的中世纪暴行”,欧洲人无法想象的不是中世纪暴行,而是居然发生离马赛和维也纳这么近的地方。

而且1915年奥斯曼在批量屠杀亚美尼亚人之前,杀害了大量亚美尼亚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士;考虑到从哈米德二世开始持续性地消灭亚美尼亚文化精英。土耳其要辩称其对亚美尼亚没有敌意就显得有困难了。简而言之亚美尼亚大屠杀是集中营的彩排,齐克林B和一氧化碳不比死亡行军更残酷;土耳其士兵要做的只是把亚美尼亚人赶进荒漠里,然后就等着发生“驱逐和迁移过程中的伤亡”就可以了。

之后的故事也是令人悲伤。巴黎和会上四巨头和希腊出于正(li)义(yi)支持亚美尼亚。英国人乐于见到独立的亚美尼亚,可以保证高加索的石油,而且最好和其他麻烦一起塞给美国人;法国人关心手里的土耳其国债;意大利和希腊在小亚细亚纠缠不清;美国谨慎地同意承担托管,但是得到必须参议院批准。然后没有人考虑过《色佛尔条约》的执行。参谋部认为粉碎安卡拉政权需要27个师,但事实上加上希腊也凑不出来。协约国驻土军队的军费全部压在严重超支的英国身上,其自治领已经被丘吉尔在加里波利的自爆吓坏了。而美国从未对奥斯曼宣战,国会对是否批准在停火后继续让美国人死在亚洲的某个山区深表怀疑。随着凯末尔开始进攻亚美尼亚,而布尔什维克在向南进军。亚美尼亚的求援被无情地打发并最终被列强抛弃。迫不得已之下两害取其轻,亚美尼亚并入苏联。不过亚美尼亚人发现苏联对他们挺不错的。

土耳其否认大屠杀的理论很简单。因为推卸给奥斯曼或者土青党是没有人承认的。把战争责任推给前任洗白自己的事情, 大维齐尔达马特·费里德·帕夏在巴黎已经做过一遍,只是反而激怒列强,威尔逊:“从未见过这么蠢的事情。”“一个很好的笑话,”劳合·乔治评论:“土耳其无能的又一象征。”然后大维齐尔本人被勒令从巴黎滚蛋了。

另外土耳其共和国民族认同的形成是很晚近的事。对于民族共同认同的确立始于土耳其独立战争,在此之后才有世俗化和奇葩的土耳其史观。对土耳其独立战争正义性的置疑会直接动摇民族认同。由于土耳其独立战争是正义的,那凯末尔进攻的就必须是邪恶匪帮,而不是什么反人类罪的幸存者,亚美尼亚是且必须是投敌的凶手,土耳其才能是被迫防卫的受害者。这个故事才能说顺嘛。

这个时候只要说这句话就可以了。

Wer redet heute noch von der Vernichtung der Armenier?
(Who, after all, speaks to-day of the annihilation of the Armenians?)
user avatar

是确凿的种族清洗。亚美尼亚是奥斯曼帝国治下最忠诚的东正教民族。土耳其民族主义者要求纯净的土耳其民族国家,甩掉异族和异教徒。亚美尼亚人的问题是,他们散聚在安那托里亚,土耳其最核心的区域。还是基督徒,奥斯曼帝国可以容忍,土耳其民族国家的塑造者无法容忍。一战土耳其站在同盟国一方,对同是东正教的俄国人极端恐惧,正好给了他们清洗亚美尼亚人的借口。

这段历史是土耳其历史永远抹不去的黑点。亚美尼亚民族的悲惨程度,大概是最深的。种族清洗,独立建国又迅速被摧毁,最后来了红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亚美尼亚大屠杀,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提起它,总会触动很多人的神经。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事件,更是一个民族的伤痛,一个深刻的政治议题,以及至今仍未愈合的创口。关于亚美尼亚大屠杀本身我们要谈论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也就是现代土耳其的前身)对其境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一系列系统.............
  • 回答
    美国参议院关于土耳其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承认,这一表态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和情感因素交织。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的末日与“特务”阴影首先,要理解“亚美尼亚大屠杀”的语境,就必须回溯到奥斯曼帝国晚期。当时,这个庞大的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内部民族主义思潮涌动,尤.............
  • 回答
    拜登政府于2021年4月正式承认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的“种族灭绝”行为,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政治争议和国际反响。这一事件涉及复杂的历史、法律、地缘政治与民族情感问题,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背景: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定义与争议1. 事件概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191.............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涉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特别是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以下将从您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如何看待15日阿塞拜疆射杀亚美尼亚老年战俘事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形式的虐待、杀害战俘都是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和.............
  • 回答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之间的停火协议,在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激烈冲突后,终于在当地时间10月10日零时正式生效。这场自9月27日爆发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冲突,是两国自199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对抗。协议的生效,至少意味着前线的炮火声和硝烟暂时平息,给该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 回答
    亚美尼亚最近爆发的反对前总统担任总理的抗议示威,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在猜测这是否会演变成一场“颜色革命”。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这次示威的背景、诉求以及它与传统意义上“颜色革命”的相似与不同之处。首先,这次抗议的核心事件是亚美尼亚国民议会投票任命前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为新任总理。萨.............
  • 回答
    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最近的冲突中,无人机(特别是攻击型无人机)对坦克造成了令人震惊的打击,这确实引发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在现代战争中,坦克是否还有用武之地?无人机对坦克的致命打击:直观的震撼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争场景:原本被认为是陆战之王的坦克,那.............
  • 回答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主要围绕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的主权归属展开,是一个历史悠久、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地区性冲突。要理解这场冲突,需要从历史根源、民族构成、地缘政治以及近期发展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历史根源:千丝万缕的纠葛与民族矛盾 古老地域与民族的交织: 纳卡地区位于亚美.............
  • 回答
    俄罗斯与亚美尼亚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历经风雨、错综复杂,但又始终有着深厚根基的一对。要理解这种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必须深入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去剖析。历史的羁绊与战略的依赖两国关系的基石深植于历史。早在沙皇俄国时期,俄罗斯就扮演着保护东正教徒的角色,而亚美尼亚正是这样一个东正教.............
  • 回答
    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尝试,是近年来高加索地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一进程涉及复杂的历史恩怨、地缘战略利益以及国际势力的介入,其发展对地区稳定、经济合作和国际关系格局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历史背景、当前动因、潜在挑战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从敌对到缓和的曲折历程1.............
  • 回答
    俄罗斯军队进驻亚美尼亚边境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其背后牵涉到多重因素和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背景与原因: 地区安全承诺(集安组织): 俄罗斯与亚美尼亚同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的成员国。CSTO条约规定,若成员国受到侵略,其他成员国有义务提供援助.............
  • 回答
    俄军用直升机在亚美尼亚被击落,阿塞拜疆方面称是“误击”,这一事件非常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地缘政治以及军事行动的风险。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本身: 时间与地点: 俄罗斯一架米24/米35“雌鹿”武装直升机于2020年11月9日在亚美尼亚境内埃拉武恩克(Yeraskh)地区.............
  • 回答
    关于土耳其 F16 战机击落亚美尼亚苏25 战机这件事,这绝对是当年围绕纳卡冲突的一个非常敏感和令人震惊的事件,牵扯到地区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潜在的军事升级风险。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捋清楚。这件事情发生在 2020 年纳卡冲突的初期,具体是当年 11 月份。当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战火正如火如.............
  • 回答
    俄军直升机在亚美尼亚境内被击落,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和历史因素。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线拉长,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首先,得明确一下背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由来已久,那地方的归属权一直是个烫手山芋。俄罗斯在这两个前苏联加盟共.............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是否正式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事件(即19151917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2021年4月24日,拜登在担任总统后首次以官方身份明确承认这一历史事件为“种族灭绝”,但这一表态引发了土耳其等国家的强烈反应,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节点.............
  • 回答
    关于2020年11月10日签署的停火协议,这桩事件在整个地区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复杂的情感。要评价它,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长期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地缘政治现实之下。协议签署的背景:战争的残酷与僵持在签署这份协议之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爆发了自1990年代初第一次战争以来最.............
  • 回答
    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这对相邻的邻邦,共享着古老悠久的文明根基和一段复杂交织的历史。它们的关系,如同两国境内蜿蜒的山脉和河流一样,既有绵延的亲近,也有时而出现的波折。历史的渊源:血脉相连的邻居这两个国家都属于高加索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的人民在文化、宗教以及政治舞台上留下了彼此的印记。自古以来,亚.............
  • 回答
    从国际法和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亚美尼亚人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移交土地前烧毁自己的房屋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悲情的故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理解和解读。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破坏财产行为,更反映了当地居民在历史、政治、情感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下的极端反应。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视角和分析,.............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近期正式将1915年奥斯曼帝国针对亚美尼亚人的系统性杀戮定性为“种族灭绝”。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政府在对待这段历史问题上立场上的重大转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土耳其的强烈反应。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历史背景:1915年的悲剧首先,我们必须回顾1915年发生的事情.............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问题,我将尽力提供一个详细的描述,同时避免AI痕迹,力求真实感。法国街头的骚动:150名土耳其示威者与亚美尼亚社群的对峙2024年的一天,法国巴黎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了不寻常的景象。大约150名身穿土耳其国旗颜色衣物、高举土耳其国旗的示威者,高喊着与土耳其相关的口号,涌上了街头。他们的聚集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