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入门无人机航拍有哪些适合的机型?需要做什么前期的学习准备?

回答
想玩转天空?无人机航拍入门新手必看指南!

最近有没有被朋友圈里那些壮丽的航拍大片刷屏?从高空俯瞰城市脉络,或是捕捉连绵山峦的壮美,无人机航拍的魅力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如果你也跃跃欲试,想亲自操纵“眼睛”,去发现不一样的世界,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

作为一名曾经的“小白”,我太理解你们刚开始的迷茫了。到底买啥无人机才合适?前期需要学啥?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

1. 入门无人机航拍,有哪些机型适合新手?

选择第一台无人机,就像谈恋爱一样,讲究的是“合适”而不是“最好”。咱们新手最看重的是易上手、稳定、续航不错,最重要的是——别太贵,万一玩不转,也不至于心疼到肉疼。基于这些考虑,以下几款机型是很多玩家都会推荐的:

大疆 Mini 系列(DJI Mini 3 Pro / DJI Mini 4 Pro):
为什么推荐? 这是我心目中的“入门首选”,没有之一!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地位就如同苹果在手机界的地位,技术成熟,用户体验极佳。Mini 系列最大的亮点在于——249克以下的重量。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地区,它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免去部分注册和飞行限制(具体规定请务必查询当地最新法规!)。
“Pro”版本有什么好处? 简单来说,Pro 版本在避障能力、图传稳定性和相机素质上会比普通版有显著提升。对于新手来说,更强的避障能力能大大降低炸机的风险,而更稳定的图传让你在操作时更安心。Mini 4 Pro 还支持前后侧三向全向避障,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
相机表现? 别看它小巧,它的相机参数绝对够得上“优秀”。通常配备1/1.3英寸的传感器,能够拍摄4K HDR视频和高质量照片。对于大多数航拍场景,甚至很多商业用途,它的表现都绰绰有余。
续航? 续航也越来越给力,轻松飞个30分钟以上不是问题。当然,如果你想飞得更久,可以考虑购买“长续航电池”版本。
价格? 相对于其他专业级无人机,Mini 系列的价格属于比较友好的范畴。

大疆 Air 系列(DJI Air 3):
为什么可以考虑? 如果你的预算稍微宽裕一些,或者对画质有更高的追求,那么 Air 系列会是更好的选择。Air 3 最大的升级是采用了双摄系统,一颗广角主摄,一颗中长焦副摄,提供了更丰富的构图可能性。
相较于 Mini 系列的优势? 在画质、变焦能力和飞行稳定性上,Air 系列通常会更胜一筹。它的避障系统也更完善,图传距离和抗干扰能力也更强。
重量? Air 系列通常在249克以上,这意味着你需要更认真地了解和遵守当地的飞行法规。
适合人群? 已经有一定飞行经验,或者对航拍的画质有较高要求,想尝试更多拍摄手法的新手。

给新手的建议: 如果你刚入门,预算也有限,只想先体验一下航拍的乐趣,并且担心法规问题,大疆 Mini 系列(Mini 3 Pro 或 Mini 4 Pro)是绝对的稳妥选择。 它的易用性、安全性以及相对较低的门槛,能让你快速地享受到航拍的乐趣,而不是被繁琐的操作和潜在的风险吓退。

2. 前期的学习准备,你需要做什么?

光买了无人机还不行,这玩意儿可不是遥控汽车,直接推出去就能飞。想安全、拍出好片,前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a. 理论知识篇:让“合法飞行”成为你的第一课

法规是生命线!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了解你所在国家/地区的无人机飞行法规: 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对无人机的管理都不同。在中国大陆,你需要了解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条例、空域管理相关规定等。重点关注:
禁飞区/限飞区: 机场、军事区域、政府机关、大型集会场所等都是绝对的禁飞区。公园、景区等也可能有限制。
飞行高度限制: 通常会有最高飞行高度限制(例如120米)。
目视视距内飞行(VLOS): 飞行员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能用肉眼直接看到无人机。
注册/登记要求: 很多国家和地区要求重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无人机进行注册。249克以下的Mini系列在某些地区可以免去注册,但这不代表可以随意飞行。
飞行员执照/考试: 部分地区或特定用途的飞行可能需要考取执照。
下载并熟悉相关的App: 比如国内常用的“掌上乾坤”、“UCloud”等,这些App会提供空域信息查询、报备等功能。大疆的App(DJI Fly)本身也集成了空域信息提示。
了解无人机基础知识:
无人机组成: 了解机身、遥控器、电池、桨叶等基本结构的作用。
飞行原理: 简单了解四旋翼无人机是如何通过电机转速差来控制姿态和飞行的。
图传系统: 理解图传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能让你在操作时看到画面)。
GPS/定位系统: 知道GPS对无人机稳定飞行和自动返航的重要性。

b. 操作技能篇:从模拟器到实操的过渡

下载无人机模拟器App: 很多无人机厂商都会提供模拟器,或者你可以下载第三方模拟器。在手机或电脑上先练习,熟悉遥控器的操作逻辑、飞行姿态的控制、起飞降落等基本动作。这就像考驾照前先在驾校练习一样,能帮你建立起初步的飞行感觉,大大降低真实飞行的难度和风险。
熟悉无人机App的各项功能:
模式切换: 熟悉各种飞行模式(如C模式、S模式、N模式),了解它们的速度和操控灵敏度的区别。
相机设置: 学习如何调整曝光、白平衡、ISO、快门速度等基础摄影参数。
智能飞行功能: 了解并练习使用一些辅助功能,如自动返航(RTH)、定点悬停、跟随模式(如果你的机型支持)等。这些功能能大大提升飞行安全性和拍摄效率。
图传设置: 如何调整图传的画质和信道。
电池管理:
首次使用电池: 了解新电池的激活和首次充电注意事项。
充电标准: 学习正确充电方法,避免过度充电或欠充。
电池存放: 了解电池的存放温度和电压,长期不使用时如何进行“储存模式”。
电池健康度: 关注电池的循环次数和使用情况。

c. 摄影构图篇:让你的航拍不再是“到此一游”

学习航拍基础构图法则:
三分法: 将画面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更有视觉冲击力。
引导线: 利用道路、河流等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
对称构图: 创造平衡和美感。
低角度/高角度拍摄: 尝试不同的视角,发掘不一样的美。
留白: 画面留白可以突出主体,增加意境。
多看优秀的航拍作品: 关注那些你喜欢的航拍账号、摄影师,学习他们的构图和用光技巧。
理解“光线”的重要性: 黄金时段(日出后和日落前)的光线柔和温暖,是拍出好照片的关键。避免正午的顶光,那会让画面显得生硬。

d. 实操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无人机状况: 每次飞行前,仔细检查桨叶是否有裂痕、机身是否完好、电池电量是否充足、遥控器信号是否良好。
选择合适的飞行场地:
开阔平坦: 避免障碍物,如高楼、树木、电线杆等。
远离人群: 保证飞行安全。
天气适宜: 避免大风、雨雪、雷暴等恶劣天气。微风天气是新手练习的理想选择。
设置好返航点(RTH): 在每次起飞前,务必确认无人机的Home Point(返航点)已经正确设置好,通常就是你起飞的地点。确保返航高度设置得高于周围的障碍物。

小贴士:
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复杂的操作。 先从基础的起飞、悬停、缓慢的水平移动开始,熟练了再逐渐尝试更复杂的动作。
第一次实飞,最好找一个有经验的朋友陪同。 他们的指导和提醒能让你更安心。
保持耐心。 学习飞行和拍摄都需要时间和练习,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气馁。

总而言之,入门无人机航拍,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机型是第一步,而更关键的是做好前期的理论和操作准备。当你带着充足的知识和自信去操控无人机时,你会发现,天空比你想象的更辽阔,更精彩!祝你驭风翱翔,拍出属于自己的大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

首先说一下,无人机是器材,不是玩具,它需要非常多的知识才能玩得转,很多东西DJI是不可能告诉你的(例如4S店或者别克厂家才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开车)。把无人机当玩具的后果,伤人伤己、拘留判刑。(见二章节)

一、首先说说无人机的选购

如今市场上无人机DJI一家独大,本身质量也很有保障,别的牌子反而不放心。

无人机的介绍我就只说DJI的了:

1.1 Spark 晓。

个人感觉Spark是为了DJI炫技而发布的玩具。手势操作的确是很炫酷,甚至可能是无人机界的技术壁垒,然并不实用:非六向避障却带有自主侧飞、后退的飞行功能,所以论坛上大多数的炸鸡原因也如预测的那般,侧面、后方撞墙之类的。

除非你买无人机不是为了搞创作。连个遥控器都不是标配,你跟我说这是搞创作的机子?

机子巴掌大小,抗风性极差,即使国家有着120m免申请空域,和500m的民用空域,你也不可能真飞那么高。近地无风可不意味着200m高度无风。

图像传输用wifi,抗干扰性能极差,某些建筑复杂的小区甚至飞不出20m。但基本也符合“自拍机”的定位。拿到荒郊野外可能会好很多(事实上所有无人机在野外都能飞到极限性能)。

1/2.3”的cmos,强光弱光下噪点感人,基本与日出、日落、阴天说拜拜了。如果你想做后期,哪怕只是调色,过小的cmos也无法记录足够的细节。

看似评价一无是处,但横向比较其他品牌的“自拍机”(小黑侠、Dobby之流)就不是一个次元的产物了。

至于纵向…价格摆在那里,要啥自行车?


1.2 Mavic 御

Mavic pro 27分钟续航,OcuSync图传能达到7Km的极限距离(中间无遮挡无干扰)。

机身小,动力十足,能抵抗4级风。

1/2.3”的cmos跟Spark一样,适合发圈、直出,没有后期空间。机子内部算法的问题,拍摄出来的画面饱和度和锐度都很高,乍看很好看,看久了会很累。

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镜头内部起雾是设计缺陷,从拿到测评机至今(2018年9月)一直没有什么说法;包括《搞机零距离》测评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海边航拍也亲身经历过;

在模拟滑轨、摇臂等镜头,10m内飞行时,有可能出现无法精准对焦(虚焦)的情况,重启机子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镜头出现轻微的迷之歪斜也是众所周知的,在大景别拍摄时看不出来,低空长镜头(尤其是有墙角这种明显参照物)偶尔会出现;

看似一无是处?想想看,你带个Mavic要么郊游,要么随拍。镜头歪斜?你自己端着手机拍也是歪斜的啊。而且大景下真心看不出来。


Mavic air,比pro发布晚了2年,避障算法和智能飞行模式更加牛逼。可能是为了体现Pro的专业,也可能是Air里传感器太多,续航能不到20分钟。图传用的也是Spark那种WiFi传输。

同样是1/2.3”的cmos,成像能力在机子内部得到优化,但依然无法避免小底带来的缺陷。


在我看来Mavic最大的优点是:起飞前仪式感低,在人群聚集之前能够安全起飞。

Mavic因其折叠的机身,成为了驴友的发圈利器。小打小闹的搞创作也是可以的。


1.3 Phantom 精灵

Phantom是DJI的主力机型,市场定位最广的机型,无论是无论续航还是直出还是后期空间都中规中矩。3级安全抗风,5级极限抗风。偶尔接个小广告啥的,都挺好。

目前已经发展到4代机,Phantom 4A是基础版,满足绝大多数需求;Phanfom 4P是他的升级版,前视避障增加为五向避障,1”的cmos基本满足商飞、旅拍的要求。机械快门有效的避免了高速运动下的畸变问题。如今已发展到P4 pro 2.0,以及可以精准至厘米级定位的P4 RTK。

缺点是比较占空间,需要一个人单独背负。


1.4 inspire 悟

inspire是影视专业机。

可更换相机及镜头;

起飞后起落架升起,镜头独立旋转,360度视野无遮挡;

支持飞行和云台双遥控器独立控制;

跟焦器等强大的拓展能力;


14年秋天发布了inspire 1和云台相机X3(1”Cmos)

15年发布了针对in 1的两款改良款云台相机X5和X5R(M4/3画幅),标志着航拍机细节表现力和成像质量进入微单级别。支持奥林巴斯和松下的一共6款镜头。但因为早期设计的问题,搭载X5镜头的inspire 1因为自重太大,续航能力甚至不到15min。


因为是早期机型,inspire 1有的仅仅是下视辅助定位,不带主动避障,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老手手中的航拍利器。

哦,值得一提,inspire 1的桨叶底座存在设计缺陷,需要经常查看和更换,防止射桨事故的发生。

16年秋天发布了inspire 2以及X4S(1”Cmos)和支持8款镜头的X5S(M4/3画幅)。

https://www.zhihu.com/video/990890485388554240

支持DNG和Apple proress这两种无损超采样格式,飞手独立的FPV视野,前方双目避障,上方红外避障,下方光流+超声波辅助定位,-35度的机械作业环境,两套“大脑”防止死机。

时至今日依然是最好的飞行平台。

17年发布了针对inspire 2的云台相机X7以及四款专用镜头,标志着航拍机进入了Super 35全画幅领域,这已经是单反级别的成像力和细节表现力了。


说了这么多,inspire适合哪些人:

有钱人:inspire 2-X5加上保险一套下来就高4W左右,DNG权限6000,一块固态硬盘4000-8000都是钱。全套下来6W-14W不等(看配置)。

强大的后期能力:跟玩单反一个道理,如果不需要玩后期、调色啥的,你干嘛不直接用手机?

有车一族:机子太大太沉,拎着走200m你就会气喘吁吁。


1.5 M600、S900等大型多轴挂单反的机子

我为什么要说这俩机型,因为我是傻缺。7kg的自重让你根本不可能带着他畅游天地,甚至SUV都装不下他庞大的机身。

S900摔一次维修费多少钱知道么…3W(这是2014年秋天的维修价格,不包括单反),别问我咋知道的。

哦,对,操作这类机子是需要“驾照”的,虽然现如今都没说驾照是Aopa、ASFC、UTC中的哪个。


其实机子介绍这种东西很带主观色彩,比如说我就钟爱inspire 2,相信你也能看出来。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你自己的判断:如果不是搞影视级创作,mavic和phantom是最优选择。切记不要选小米无人机,“年轻人的第一台血滴子”不是浪得虚名。


———关于摄影参数————

这条不仅适用于无人机,相机一样适用。

在不考虑价格方面的情况下,Cmos越大越好,Cmos大了,记录细节的能力才能强。注意,这跟像素是无关的,同样10个像素(格子),从黑到红渐变,Cmos大记录下来的可能是每个格子之间都有细微差距,Cmos小了记录下来的可能是每俩格子渐变一次甚至是每三个、每五个渐变一次……所以单纯的说4K画质那是在耍流氓。摄影领域有句话“底大一级压死人。”这里的底指的就是coms、也叫画幅。

另外,Cmos越大,进光量越大,更容易应对弱光环境。不信?黑灯瞎火的手机拍出来的噪点(雪花点)肯定比单反高。这也是我为什么说Spark、Mavic不适合夜景拍摄…(不是不能,是不适合,对比Mavic pro、X3、X5S的同视角夜景,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帧率,就是一般说的120fps、96fps,那是每秒记录画面的幅数,这个数越大,画面越流畅。帧数大了也能让慢动作效果成为可能。但是受制于数据记录的写入速度,这个帧数不可能无限往上加。同像素下,画幅越大,单帧照片越大(因为细节多、信息量大),高帧率实现的越困难。例如手机录像能轻松实现180fps帧数,M4/3画幅的无反相机gh5因为支持1080P/180fps已经被称作神机了,Super 35全画幅 4K画质下想达到180fps你就需要接固态硬盘外录了(哦,对了,gh5想达到1080P/180fps的内录,光储存卡的价格…128G 2000元,因为需要极高的写入速度)

所以买摄影器材(包括无人机)什么的,不要被那句4K/160fps骗了。一句“手机吊打单反”也只是秀无知而已。(你要我怎么跟这些 小白解释信噪比、宽容度、码率?),当然同cmos下帧率越高肯定越好。




二、飞无人机需要具备的知识:

2.1老生常谈的问题:法律法规

去一个地方飞首先要了解当地对无人机的管制,成都、郑州这种地方飞机离地即拘留,北京的话你没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电机解锁都不可能(相当于汽车发动机启动)。

即使是不做管制的地方,你也要注意一些敏感地带:桥梁等战略设施,公园车站等人员密集反恐敏感区、政府办公等行政区、石油煤炭开发储备的战略能源敏感区。想拍就赶紧拍,拍完就走,别逗留。

马拉松这种集会、机场这种绝对禁飞区,你就不要想了。虽说不违法,别到穿制服的人面前得瑟就对了。

尤其要注意的是三峡大坝,绝对禁飞,虽说允许游客用相机拍摄,无人机的话…会被部队以间谍罪抓走慢慢审。


2.2无人机的使用

有两句话叫“飞飞机就没有不炸的”、“高手都是炸出来的”。

事故隐患来自各个方面,电磁干扰、气流干扰、机子故障、人为误操作等等。

虽然现在机子的辅助功能越来越厉害,但提升自身的操作、意识和学识是关键:

2.2.1避障永远是辅助功能,智能识别纹理清晰的色块,如果飞机面前是纯白色的墙或者是条高压线,它会义无反顾地撞上去;

2.2.2永远不要飞到楼后面,大楼会阻绝你的遥控信号,如果你设置的失控返航高度低于附近建筑物的楼层,很容易在自我返航时幢楼;

2.2.3在水面、玻璃地面、镜面地面上空飞行,一定要关闭下视传感器,它对上述环境存在误判,会让你的飞机变成潜水艇;

2.2.4一键返航是救命稻草,不到迫不得已千万不要用,那玩意是救命稻草,救命稻草,救命稻草。拍完了想飞回来,还是自己手动打杆安全可靠些;

2.2.5强风环境强行起飞一定要手动起飞,尽量快。一键起飞整体上来说很慢,而起飞瞬间航拍机的姿态传感器没有来得及工作,很有可能一下就被风吹翻了;

2.2.6螺旋桨受损一定要换,飞机本身是个高频振动体,螺旋桨的不平衡会导致飞机震动加大,导致姿态传感器死机或是飞机解体都有可能;

2.2.7永远记住,遥控器可以单独打开,飞机要通电的前提是遥控器开机了。遥控器开机-飞机开机-飞-飞机关机-遥控器关机。防止飞机单独开机因干扰自行起飞,发生危险…

2.2.8看到别人的事故,不要想着DJI产品质量如何,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有某些东西不知道(比如说水面飞行变潜水艇)

2.2.9高温低温做好措施再飞,恶劣环境会导致机子响应速度变慢。

2.2.10等等…

2.2.11贴吧或者5imx论坛,包括每个代理都会有客户群,到里面多学学干货,少去看那些质问、抱怨贴。


2.3无人机的维护、保养

起飞前检查螺旋桨、桨座是否松动,怠速下是否有异响。雨雪天飞完一定要回家用吹风机将机身、电机、遥控器吹干。沙尘天气不要飞。蒙蒙细雨以上级别的雨不要飞。

有条件的100h的飞行,把机子弄回DJI做电机检测,基本都会告诉你电机轴弯曲,看你是肯花钱消灾还是无视他继续飞了…

等等


2.4电池的维护保养

一句话:Lipo电池(动力锂电池)是非常娇贵的。

2.4.1电池严禁磕碰、摔砸,会导致电池鼓包,影响电池性能,飞行途中断电,严重的会爆炸;

2.4.2严禁过量充电、过量放电,虽然现在的电源管理模块都很智能,但依然要知道,Lipo单电芯电量的使用范围时4.2V-3.72V,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电池寿命,导致鼓包,影响电池性能,飞行途中断电,严重的会爆炸;

2.4.3充电时要有人在旁边,会不会因高温爆炸谁都不知道。

2.4.4低温会严重影响电池活性,10摄氏度以下飞行,2/3的剩余电量就要返航,电池的电量是越掉越快的。平时留有1/2电量就要返航,常温下10%的电量就不足以保障安全飞行了。

2.4.5长时间的(3天以上)满电(4.2V)空电(3.72V)都会导致电池鼓包、自燃、爆炸。最佳的保养方案是单电芯电量3.84V低温干燥保存。用户手册上会量化到百分比,每种机型不一样,自己去看。

2.4.6电池每个月一次充放以保证电池活性。

2.4.7Lipo电池严禁托运,低气压会导致电池鼓包破裂,电池液遇空气剧烈燃烧。具体的电池运输办法,去查看航空管理条例,或者搜索 “无人机电池 坐飞机”。

2.4.8Lipo电池存在循环次数限制,通常来说60-80次循环,就不足以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了,保养的好的话也就不到100次左右。(所以我不知道那些200元就接航拍单子的人,脑子里是不是粑粑。)

2.4.9其他的想到再说吧。


以上,是我从14年至今的大部分经验分享,希望能帮到你。


最后再说一句,远离人群飞行,也不要在人群面前瞎得瑟,看见围观的人多了就赶紧跑。西湖那个把别人眼球打爆的,不就是在人群面前瞎得瑟的后果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