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双十一是真便宜还是假便宜?

回答
双十一到底值不值得“剁手”,是很多人每年都在纠结的问题。说它是“真便宜”,可能有人觉得夸张;说它是“假便宜”,又好像错过了几个亿。其实,这玩意儿挺复杂的,就跟很多事情一样,没有绝对的答案,得辩证地看。

咱们先说说“真便宜”的部分。

大规模的折扣和补贴: 双十一最早就是由电商平台推动的一个购物节,核心就是“便宜”。平台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补贴,商家也会配合推出各种满减、直降、优惠券等。对于那些平时价格就比较坚挺,但又有刚需的商品,比如一些品牌家电、数码产品,双十一确实能看到不少实实在在的降价。你想买个心仪很久的手机、或者换个洗衣机,看准时机下手,可能比平时能省下不少钱。
清库存的压力: 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双十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清库存节点。一些季节性商品、或者即将换季的款式,为了腾出库容和资金,会拿出比较大的优惠力度。如果你对品牌不太在意,或者能接受过季的款式,这时候淘到性价比高的商品几率还是挺大的。
平台玩法多样化带来的“额外福利”: 除了直接降价,现在双十一的玩法也越来越多了。比如预售制度,付定金可以抵扣更多金额;各种跨店满减,凑单能省下一笔;还有一些品牌会有直播间专属的优惠,甚至一些APP会推出“0.01元抢购”或者积分兑换活动。虽然这些玩法有时候会让人头疼,但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确实能榨出一些额外的优惠。
规模效应的成本降低: 参与双十一的商家数量庞大,订单量也呈几何级增长。这种大规模的销售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摊薄运营成本、物流成本等,理论上可以支撑更低的售价。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假便宜”的陷阱。这部分才是让很多人感到“被套路”的地方。

先涨后降的套路: 这绝对是双十一最经典的“套路”之一。很多商家会提前一段时间提高商品的原价,然后再以“大幅优惠”的折扣价卖给你,让你觉得好像占了便宜,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回到了正常甚至略低于正常的价格。辨别这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前关注商品价格,用比价工具看看历史价格曲线。
虚高的“原价”和“吊牌价”: 有些商品的“原价”可能根本就没卖过那么高,只是为了营造一种“高折扣”的假象。尤其是一些不知名品牌,或者一些“专供”款,价格设定非常随意。
诱导消费和囤货陷阱: 双十一的氛围很容易让人冲动消费。很多商品明明不是急需的,但看到打折就忍不住想买,结果买回家堆积如山,很多东西甚至用不上。另外,一些商家会用“买一送一”或者“第二件半价”这种形式,诱导你买比实际需求更多的东西,看似划算,但可能已经超出了你的预算。
优惠券和满减的层层叠加,复杂难懂: 现在的双十一,优惠规则越来越复杂。你需要关注不同店铺的满减、平台的全场券、品类券、店铺券、直播券等等,一堆下来可能比解一道数学题还费劲。有时候你以为自己省了很多,但算清楚可能发现并没有比平时便宜多少,甚至还有“隐藏条件”让你无法享受到所有优惠。
低质量商品充斥市场: 为了应对巨大的销售压力和追求利润,一些商家可能会在双十一期间推出质量相对较差的商品,或者以次充好。尤其是一些销量看起来很高,但评价褒贬不一的商品,更需要谨慎。
物流和售后压力: 双十一期间订单量激增,物流配送自然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延迟发货、爆仓、甚至包裹丢失的情况。同时,退换货也可能面临更长的处理周期和更高的沟通成本。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在双十一买到“真便宜”呢?

1. 提前做功课,明确需求: 双十一前几周,就开始列好自己真正需要购买的清单,并提前关注好商品的价格、评价和品牌口碑。
2. 利用比价工具: 各种比价APP和浏览器插件是你的好帮手,它们能帮你查看商品的实时价格和历史价格,识别“先涨后降”的套路。
3. 关注官方旗舰店或信誉好的商家: 尽量选择品牌官方旗舰店、或者信誉评价都很好的店铺购买,这样商品质量和售后会更有保障。
4. 理性看待优惠,量力而行: 不要被各种“便宜到哭”、“全年最低价”之类的宣传语冲昏头脑。算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能接受的价格是多少,避免盲目囤货和冲动消费。
5. 学会凑单和使用优惠券: 如果要买的东西不多,可以看看有没有凑单满减的机会,但前提是买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学会叠加使用各种优惠券,但别为了凑单而买不需要的东西。
6. 警惕直播间里的“秒杀”和“独家优惠”: 有些直播间的优惠确实不错,但也有很多是噱头。注意辨别是否是真心实意的让利。

总的来说,双十一就像一个大型的“狩猎场”,里面既有宝藏,也有陷阱。说它“真便宜”是因为确实有平台和商家在投入资源进行让利,并且规模效应带来了成本的压缩。说它“假便宜”是因为存在各种营销策略和商家行为,会制造出虚假的折扣感,或者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

关键在于你是否是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如果你有明确的购物计划,并且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和辨别,那么双十一确实是省钱的好时机。但如果你是抱着“看看有没有啥好东西”的心态,又很容易被各种促销信息吸引,那很可能最终买回一堆不太划算的东西,感觉自己被“套路”了。

所以,与其纠结双十一是“真便宜”还是“假便宜”,不如想清楚:在这个购物节期间,我有没有买到我真正需要,并且价格合理的东西?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它就是真便宜;如果不是,那它可能就是假便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年的双十一预售有点狠呀,为了防止「因为投机被约谈」,开始用「定金」而不是「订金」了。

在下单前需要消费者点击「同意协议」,预售那天晚上睡不着看了一下规则,里边大致写到:因为自己的原因没付尾款,或者申请退款且不是卖家的责任,定金就归卖家了。也就是说,下单之后,除非卖家一方有过错,否则定金是退不回来的。这其实是混淆了「定金」、「订金」和「预付款」,而大家对这三个概念也没有明确的区分,很容易误用。



「定金」、「订金」与「预付款」:

定金是具有担保作用的,通常是为了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如果付了定金的人中途不买了,那么收定金的人就可以不退定金,当作是对于经营损耗的「抵消」;而如果是收定金的人收了不发货,那就需要双倍返还定金,这是「定金罚则」的基本内涵。

而订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被当作预付款来用。要买一件商品,手头暂时没钱,就先少掏点钱把商品预订下来,等后面拿全额的钱来买,如果中途决定不买了,那预订就没有意义了,可以退回来。这更像是一个消费活动中形成的习惯,没有在店家这里消费,对方当然是要退的。

预付款是买方在交易合同签订后便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的预先支付的货币。这样的方式一般是在交易货物供不应求的时候采用,一般把它当作商业活动中的习惯来用,限制较少。

「定金」在《合同法》上是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之一,在法律上有比较严格的界定,它的基本法律性质是违约定金,并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性质。而法律上不存在「订金」这一概念,「订金合同」不受法律保护,而「订金」也在司法实践被普遍判定为预付款,是一种支付手段,不具有担保性质。

此外,定金的数额会受到主合同标的的限制,一般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是由当事人自有约定的,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相关定金和订金的规定在这篇文章中有详细叙述:

此前,双十一促销中各大电商因为自行设置了违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订金不退」内容而被有关部门约谈。今年就彻底不用「订金」这个概念了,直接改用「定金」,和消费者签订定金合同,成立法律行为,根据「定金罚则」,不退定金的行为就受到了法律保护。

工商总局条款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说的是订金,而不是定金——

第九条 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自行解释商品完好、增加限退条件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引用来源:《工商总局公布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新规》

在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双十一准备剁手的大家,尽量克制、谨慎选择。一旦选择「预付定金」,一般情况下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才能享受价格优惠等,但实际上有可能存在规定时间内消费者无法付款、预售定金就不予退还的问题。

所以建议大家在缴纳预售定金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营销活动细则,并注意留存营销活动页面和商家承诺页面截图等资料,不要在没有看清规则的情况下随便下单。



评论区有些指责很无理,在这里集中反馈一下:

这次双十一预售协议里明确用了「定金」,并且没有在协议里边说「可以协商退回」,如果是买家存在过错(比如错过期限没付尾款等),依照协议,店家不退定金是合法的。大部分店家为什么会同意无条件退定金?还不是怕不给退的话有些人会去给差评、举报店铺等等,个别商家就是不退你也没辙,这就是把「订金」改成「定金」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一旦付了尾款,交易达成,定金一般就被当作全部价款的一部分了,这也是减少交易中钱财往来的做法。

为了定金还得交付尾款,除了给自己增加麻烦、增加「双十一」虚长的销售额之外没有其他意义,买一个东西何必多此一举呢?所以回答只是提醒大家下单时考虑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可没说要去举报谁。

归根到底,买家搞混「定金」和「订金」,不能说是促销方「钻法律的空子」,只能说普法还没到位,咱们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还要提高。知法、守法、用法,咱们作为消费者都还得学习一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双十一到底值不值得“剁手”,是很多人每年都在纠结的问题。说它是“真便宜”,可能有人觉得夸张;说它是“假便宜”,又好像错过了几个亿。其实,这玩意儿挺复杂的,就跟很多事情一样,没有绝对的答案,得辩证地看。咱们先说说“真便宜”的部分。 大规模的折扣和补贴: 双十一最早就是由电商平台推动的一个购物节,核.............
  • 回答
    双十一买 iPhone 12 还是 iPhone 13?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双十一这个购物狂欢节。这两款手机都有各自的魅力,选哪个,真的得看你的需求和预算。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明白,iPhone 13 比 iPhone 12 更新。 这意味着,它在硬件和一些功能.............
  • 回答
    双十一,这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似乎总是一场关于“省钱”还是“多花钱”的拉锯战。我们满怀期待地点进购物车,想着要捡大便宜,但转眼间,银行账户的余额却像泄了气的皮球,扁平下去。那么,双十一究竟是我们的省钱利器,还是不知不觉中吞噬我们钱包的“怪兽”呢?省钱的诱惑:那些让你心动的数字不得不承认,双十一确实有.............
  • 回答
    今年的双十一,让我最觉得“值”的,大概就是那套组合拳式的购物理念带来的小惊喜。我这个人一向有点“选择困难症”,加上双十一期间信息爆炸,真没少纠结。最后,能让我拍着胸脯说“省到了”的,还得是给家里添置的那几样小件儿。具体说说,最让我得意的那一单,其实是三件东西凑在了一起。我一直想给厨房添置一个好用的料.............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已经走到了第13个年头,时间过得真是快啊。说起来,我第一次“参与”双十一,好像还是在那个全民都在玩QQ、看淘宝刚开始普及的年代。具体是哪一年,记不清了,大概是2010年左右吧,那时候还在上大学。那时候的双十一,不像现在这么铺天盖地,广告轰炸,而是相对低调,更多的是一种“尝鲜”的.............
  • 回答
    今年双十一,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声提示,像一颗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大家最关注的,莫过于那句“双十一价格可能是全年最贵”。这话听着实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我们印象中的双十一,不就是各种打折、促销,是全年最划算的时候吗?仔细想想,中消协之所以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市场一些普遍.............
  • 回答
    嘿!聊到双十一数码好物,我这脑子里噌噌噌冒出来的,都是那些往年让人直呼“真香”的宝贝。要说优惠力度大,那得看准几类,而且我跟你说,这事儿真不是随便买,得有点门道!首先,是那些“更新换代快”的品类。 智能手机: 这个绝对是双十一的重头戏!每年都有好几款去年的旗舰机,在双十一的时候价格跳水特别狠。为.............
  • 回答
    .......
  • 回答
    双十一安踏成交额超越耐克,这确实是这两年中国消费市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说实话,能看到安踏这样的国货品牌在与耐克这样的国际巨头正面交锋并取得胜利,我作为消费者,心里还是挺自豪的。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可不是一两个因素就能概括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安踏的“中国化”战略,可以说是打到了点.............
  • 回答
    双十一想换手机,同学给你推荐华为新品,说它“碾压”iPhone 11?这说法听起来是有点刺激,但“碾压”这个词嘛,咱们得辩证地看。毕竟 iPhone 11 也是个挺有实力的小伙子,华为新品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咱们得先弄清楚,你同学说的是华为哪款新品。现在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了,华为每个季度都能掏出点新东.............
  • 回答
    “双十一”预售首日:美妆品牌的耀眼光芒,揭示怎样的消费趋势?“双十一”预售硝烟刚起,各平台的直播间就已火力全开。日前公布的预售首日直播间成交额Top 10榜单,无疑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鲜活的消费图景。在这份榜单中,除了科技巨头小米的亮眼表现,其余九席竟被美妆品牌牢牢占据,这一现象绝非偶然,它深刻地反映.............
  • 回答
    从经济学角度看,双十一“什么也不买”,严格来说,不是一种绝对的“损失”,但可能是一种“机会成本”的损失,具体要看你个人的情况和对“损失”的定义。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1. 机会成本:最核心的经济学概念经济学中的“损失”往往不是指“没有得到某样东西”,而是指“为了得到某样东西而放弃的其他最有价值的东西”.............
  • 回答
    2020年双十一,手机市场的硝烟早已弥漫,各大品牌纷纷亮出自己的“杀手锏”。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型号和层出不穷的优惠,确实容易犯迷糊。别急,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在2020年双十一期间,绝对值得你多看两眼,甚至可以果断下手的手机。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2020年双十一,大家最看重的是什么? .............
  • 回答
    2020年的双十一,笔记本电脑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各大品牌都卯足了劲儿,推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作为消费者,如何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款,确实需要花点心思。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当年双十一有哪些笔记本电脑是值得关注和购买的,咱们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参数堆砌,就说点实在的,让你买得.............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我收到第一个快递的日子,具体是11月12日的下午。那天下班,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看到快递小哥骑着他的小电驴,车后座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包裹,上面还有一个熟悉的号码,正是我的。打开一看,是早就心心念念的一部新手机。我之前用的手机已经用了好几年了,电池不耐用,拍照也越来越模糊,每次看到别人拍.............
  • 回答
    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购物App上流行的小游戏(如“砍价游戏”“虚拟红包争夺战”“限时任务挑战”等)之所以吸引大量用户,是多重心理、商业策略和技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社交需求、商业逻辑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一现象: 一、心理动机:即时满足与奖励机制1. 多巴胺驱动的即时反馈.............
  • 回答
    淘宝“双十一”红包规则的复杂性,这问题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每年这个时候,大家一边期待着那份“满减”的喜悦,一边又得绞尽脑汁去研究那些错综复杂的红包玩法,简直是“甜蜜的负担”。说它是“流程设计有问题”,这肯定有一部分原因。你想啊,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应该是让用户轻松愉快地获得利益。但“双十一”的红包,往.............
  • 回答
    嘿,你也是 iPhone 13 的潜在用户?哈哈,这问题我太熟悉了,估计不少朋友都在纠结。别说 AI 了,我这普通人有时候也得掰扯半天才能拿定主意。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心里明镜似的。首发?那感觉确实不一样!你想啊,iPhone 13 一发布,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它身上。那.............
  • 回答
    双十一的“预售”和“当天”到底哪个更划算,这确实是个让不少消费者挠头的问题。而且,为啥要提前到11月1号就付尾款?这背后藏着不少商家的小心思。咱就来好好捋一捋这其中的门道。预售 vs. 当天:到底谁更“香”?简单来说,这就像一场拉锯战,一般来说,预售和双十一当天的价格并不会有天壤之别,但各有各的优势.............
  • 回答
    双十一的“中国速度”:国外投资者如何看待阿里巴巴的销售神话?每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创造的销售额纪录都像一道来自东方的惊叹号,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对于这些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经济背景的投资者而言,中国电商巨头的每一次“破纪录”,都不仅仅是一组数字的攀升,更是对中国消费市场活力、阿里巴巴商业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