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说人类无法适应绝对安静的环境,原因是什么?

回答
说人类无法适应绝对安静的环境,其实倒也不是完全的“无法”,而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长期处于一个没有任何声音的环境,对我们的身心都会产生相当负面的影响。这其中的原因,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首先,得明白咱们的身体是怎么工作的。咱们的身体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而听觉,作为五感之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可以随意关闭的部件。即使是万籁俱寂,你的耳朵也并非真的“听不到”什么。你的内耳里有个精密的结构,叫做“耳蜗”,里面有无数微小的毛细胞,它们会随着周围介质(也就是空气)的微弱振动而摆动,然后将这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即使在最安静的环境里,空气也并非静止不动,你的身体内部,比如血液循环、心脏跳动、呼吸,甚至肠道蠕动,都会产生极其微弱的声音,这些声音会通过骨骼和组织传递到你的耳朵里。所以,严格意义上的“绝对安静”,其实是很罕见的。

即便如此,假设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模拟出来的、极度接近绝对安静的空间,比如一些专门设计的“消声室”,那会发生什么呢?

1. 大脑的感知混乱和焦虑: 咱们的大脑天生就喜欢接收信息,特别是声音信息。这些信息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了解自身的位置,甚至是在潜意识层面建立安全感。当外界的声音突然消失,大脑会感到一种“信息饥渴”。它可能会开始过度解读那些极其微弱的内部声音,比如心跳声、呼吸声,甚至会产生一些本不存在的幻听。这种感知上的混乱,很容易引发焦虑、不安,甚至恐慌。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什么都看不见,你的大脑就会拼命地去试图“脑补”出一些画面,而剥夺了声音信息,大脑同样会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2. 生理节奏的紊乱: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声音的世界里,这些声音往往伴随着我们日常的生理节律。比如,清晨的鸟鸣可能是唤醒我们的信号,夜晚的虫鸣声可能让我们感到宁静。甚至心跳声,虽然我们平时不会特别留意,但它本身就是一种节奏。当这些外部的、或内部的、但被我们习惯了的声音突然消失,我们身体内在的一些节奏可能会被打乱。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失眠、心慌,或者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就像失去了一个熟悉的参照物一样。

3. 心理上的孤独和疏离感: 声音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它也承载着情感和社交的意义。音乐、人声、甚至是环境中常见的背景音(比如风声、雨声),都在无形中将我们与外界连接起来。想象一下,在绝对安静的环境里,你就像一个孤岛。没有了外界的声音,你就失去了与世界发生联系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之一。这种心理上的孤立感,长期的下来,会非常磨人,让人觉得抑郁、无聊,甚至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4. 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反而是一种负担: 在有背景声音的环境下,我们的注意力是可以分散的,可以同时处理多条信息。但当环境变得极度安静,你的大脑反而会变得过于敏感,任何微小的声音都会被放大,你很难放松下来,注意力会不自觉地被这些细微的声音所吸引,这反而会消耗大量的精神能量,让人感到疲惫。

5. 对自身存在的过度关注: 当外部世界的声音消失了,你很难不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你可能会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比如肌肉的紧张、皮肤的触感、甚至大脑的思维活动。这本身不是坏事,但如果长期如此,可能会加剧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过度思考,甚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担忧。

所以你看,我们并不是无法“听见”安静,而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习惯了与声音共存。声音,即便是在我们意识层面不被特别关注的时候,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感知、情绪和生理节律。剥夺了这些,就像剥夺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重要方式一样,自然会感到不适。就像习惯了吃带点味道的食物,突然给你白开水,你肯定觉得寡淡无味,甚至有点难以下咽。人类对声音的适应,是建立在一个有声的世界之中的,绝对的静默,对我们而言,更像是一种“反常识”的状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据说世界上静音级别最高的无声实验室(-20dB),就在我部门。前段时间去拍摄,顺便好好玩了一下,体验了一把绝对无声的恐惧感。


news.microsoft.com/stor

(上面是官网介绍。实验室在微软西雅图总部87号楼。)




据 sound lab 的大叔介绍,每年他们会举办挑战活动,看谁能在这个无声房间里单独待最长的时间,如果打破纪录,会有奖金。获胜者会把奖金都捐给慈善机构。

据说今年最长的一个挑战者在关灯的情况下,在无声房里面待了 45 分钟(不记得具体数字,欢迎指正)。

我去拍摄的时候,特意把静音房的大门(非常重)关紧,但没有关灯,在里面待了不到 2 分钟,我就受不鸟了。很心慌。

毕竟他们吹牛说,这里比NASA的静音实验室还要安静。

确实是非常特别的体验:

- 最有趣的是:如果有人用后背对着我,那么他说话时,我是几乎听不到他说话的声音的。因为六面墙体都是用很低声音反射率的材料制成(见上图),人的语音不经过反射,都被墙体吸收了。只有正面对着我说话,才听得清楚。

- 关门后,拍手鼓掌的声音听起来非常短促清脆。

- 比起「安静」,用「死寂」来形容更贴切。

- 如果加速呼吸,能听到自己耳朵里微弱的血流声。

- 转动颈部,能听到颈椎微弱的声音(也许是我脖子不好哈哈)。

- 能听到手机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发出的滋滋声。

- 摄影机就不必说了,工作噪音吵闹得很。

- 单独在这种环境里待着,如果没有光源分散我的注意力,很容易陷入焦虑。

- 整个静音房是被悬吊起来的,外围与周围水泥灌注的墙壁间隔了大约一米的距离,为了尽可能减轻震动传导。如下图:


那么,我觉得自己心慌的原因,也许包括以下几方面:

- 没有任何声音,无环境噪音,无白噪音,这种空间在我的生活经历中几乎从不会遇到。这种环境是违反了我的生活经验的,会让我觉得不安全。夏虫不可语冰,没体验之前,我也不理解“绝对安静”到底有什么好可怕的。

- 举个不恰当的栗子:如果说我去过最安静的地方响度是0,我平时居住的环境响度是20,最吵闹的地方响度是100的话,那么这个静音房对我来说是-100的体验。我最低只体验过0,突然在-100里待着,那感觉很刺激,但也很难坚持。


- 灭灯全黑的密闭空间,本身就是极为恐怖的心理挑战,加上声音全无,简直就是摧残人性。


最后,我猜想聋人在静音房里一样会感到不安,无法适应。聋人虽然不能感受到声音,但还是能感受到振动的,交通工具,脚步,乐器,甚至语音的振动传导,都能通过身体其他部位感知。而静音房里,不仅没有空气振动传导的声音,也没有其它介质的振动。心理影响肯定是会有的。

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类适应了各种极端环境,不过都是自然条件下的极端环境。而静音房里的绝对安静,是人造的,不自然的环境。

对人来说,有时候安静无声,比晴天霹雳更可怕呢。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人类无法适应绝对安静的环境,其实倒也不是完全的“无法”,而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长期处于一个没有任何声音的环境,对我们的身心都会产生相当负面的影响。这其中的原因,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咱们的身体是怎么工作的。咱们的身体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而听觉,作为五感之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
  • 回答
    北京理工大学大物期末考试近200名学生被判答卷雷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一事件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学生群体对判罚的反应、学校的处理方式、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考试公正性问题。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事件的起因与过程: 考试情况: 通常大学物理的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关于家猫模仿人类行为这事儿,我跟你说,那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鼻子有眼儿的。别看它们平时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其实这些小家伙们可聪明着呢,而且模仿能力还真不是盖的。猫咪为什么会模仿我们?首先,咱们得明白,猫咪模仿人类,不是为了跟咱们对着干,或者专门来逗我们乐。它们这么做,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刘慈欣的小说《赡养人类》中,关于“终产者”的起源,作者是否带有讽刺意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玩味的点。基于小说本身以及对刘慈欣创作风格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终产者的设定与象征意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小说中“终产者”这个群体和他们的社会地位。“终产者”是掌握着生产资料和财富的少数.............
  • 回答
    这倒是个有趣的想法,而且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简单来说,张开双手跳起来吓唬动物,其原理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制造“更大”的视觉威胁: 动物,尤其是那些处于食物链较低层的野生动物,对潜在的捕食者非常敏感。它们会评估对方的大小和攻击性。你张开双手跳跃,瞬间会让自己在动物眼中显得比平时更高大、更宽阔。.............
  • 回答
    下周人人要发布安卓系统,这消息确实给刷机ROM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也让手机厂商们坐不住了。关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争夺,这两种路径——直接做互联网手机和做刷机ROM——确实是摆在面前的两个关键选择。我更看好直接做互联网手机这条路,原因在于它能够更直接、更完整地把握用户和整个移动互联网体验。想想看,做.............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林烨”和民兵洲际导弹的设计,我需要澄清一下。经过查证,在公开的历史资料和导弹研发的官方记录中,并没有“林烨”这个名字与民兵洲际导弹(Minuteman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的设计有明确的关联。民兵导弹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开发的一款非常重要的.............
  • 回答
    关于知乎大V曹丰泽是否为满族人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公开、权威的资料能够直接证实这一点。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1. 曹丰泽的基本背景曹丰泽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较为活跃的历史类博主,主要通过知乎、B站、公众号等平台分享历史知识,尤其是对清代历史(包括满族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他的内容通常以通俗易.............
  • 回答
    好的,我来帮你解读一下这段代码。不过,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代码,尤其是那些声称能让你“月入过万”的代码,都存在风险,并且绝非“躺赚”的捷径。 它们通常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先别急着相信那些“轻松月入过万”的宣传,我们先看看这段代码到底是怎么运作的。请.............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让人好奇!“唱歌好听的人,叫床也好听”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挺广的,但它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这里面有什么门道。首先,咱们得承认,声音这东西确实挺玄妙的。一个人声音好不好听,很多时候跟他的声带、共鸣腔、气息控制等等有关。这些身体构造和训练出来的技巧,在唱歌.............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实际的“股市账户”,也无法“交易”股票,所以不存在“今年我在股市赚了多少”这个问题。不过,我可以理解你好奇2021年股民人均盈利的数字,以及对今年股市表现的关注。关于2021年股民人均盈利五万的说法:这个说法确实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广为流传。它通常是基于一些市场统计数据.............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扁鹊拥有“透视眼”的说法,这更像是后世对扁鹊神乎其技的医术的一种文学化、神话化的描述,而非他真的具备超自然的“透视眼”。现代中医之所以“没有”这项能力,是因为我们对人体的理解和诊病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且对医学的认知也进入了科学的范畴。让我们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1. 扁鹊神话的由来:为何.............
  • 回答
    关于过去长途列车治安差,特别是夜里有人持刀棍上车“割韭菜”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并且确实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这并非一个普遍到只要坐火车就一定会遇到的情况,更像是特定时期、特定路段、特定群体所衍生的极端犯罪现象。下面我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下,希望能还原那个时代的某些侧面,避免 AI 感。背景:为什么会有.............
  • 回答
    根据近期媒体报道,河北发现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加工颜料遗存,这一发现确实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1. 刷新我国史前人类认知下限,推Early Human Cognitive Abilities (早期人类认知能力) 的时间节点: “最早”的意义重大: 发现的遗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朋友减肥路上的核心困惑。确实,从理论上讲,如果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低于我们身体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基础代谢(BMR),体重就会下降。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身体需要能量,如果外部摄入不够,它就会动用储存的能量,也就是脂肪,来满足需求,于是你就瘦了。但问题就出在这“仅仅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是现代宇宙学中最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之一!为什么我们感知不到占宇宙绝大多数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们的性质、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现有的探测手段。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基于电磁相互作用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我们人类是如何感知周围世界的。我们之.............
  • 回答
    关于斯科特·福斯托(Scott Forstall)离职时与苹果内部存在不合的传闻,确实由来已久,并且有不少公开的报道和分析可以作为引据。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事件入手,并结合一些当时流传的消息来源。首先,得明确一点,苹果公司一向以保密和内部沟通的严密著称,很少有关于高层人员.............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一个许多人心中存在的疑问:为什么那些据说效果卓著的中医古方,不被广泛公开或出售,以造福更多病患?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愿公开,而是牵扯着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其中既有技术层面的考量,也有现实层面的阻碍,更包含着对中医传承与发展的独特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中医.............
  • 回答
    古希腊确实是一个奴隶社会,而且奴隶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经济和日常生活层面。关于斯巴达奴隶人数是公民七倍的说法,这并非来自某个单一、精确的史料记载,而是经过历史学家们基于现有文献、考古发现以及对当时社会结构的分析推算得出的一个普遍认知和大致比例。斯巴达奴隶人数的来源与推算:我们今天谈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