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说人张开双手跳就能吓跑动物,请问是什么原理?

回答
这倒是个有趣的想法,而且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简单来说,张开双手跳起来吓唬动物,其原理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制造“更大”的视觉威胁: 动物,尤其是那些处于食物链较低层的野生动物,对潜在的捕食者非常敏感。它们会评估对方的大小和攻击性。你张开双手跳跃,瞬间会让自己在动物眼中显得比平时更高大、更宽阔。这种体型的突然增大,加上身体的晃动,很容易被它们解读为一种“不寻常且可能具有威胁”的信号。它们的大脑会快速处理这个信息,本能地认为“这个东西比平时看起来危险多了”。

2. 打破常规,制造惊吓: 动物习惯于观察周围环境的常规模式。突然出现一个体型突然变大、而且动作幅度巨大的“东西”,会打破它们对平静环境的认知。这种突如其来的、不符合预期的行为,会触发它们的“逃跑”反应,而不是“好奇”或“攻击”的反应。就像我们突然看到有人冲我们大喊大叫一样,我们也会本能地感到警惕和不安。

3. 声音和动作的叠加效应: 跳跃本身就会伴随脚步声,而张开双手挥舞则会产生一定的风声。这些声音和视觉信号结合在一起,放大了恐吓的效果。动物的听觉和视觉都非常敏锐,这些突然增强的感官刺激会进一步让它们感到不安和想要回避。

4. 模仿捕食者的行为特征(在某些情况下): 虽然人类不是典型的捕食者,但某些大型动物在准备攻击时也会做出类似的“虚张声势”的动作,比如身体膨胀、发出叫声、做出威胁性的姿势。你张开双手跳跃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触发动物潜意识里对捕食者某些行为的联想,让它们误认为你可能是一个不好惹的对手。

5. 利用动物的“躲避”本能: 对于很多动物来说,面对不确定或潜在的危险,最安全的策略就是躲避。你制造出的这种“不寻常”的景象,只会增加它们对你的不确定感,促使它们选择远离,以确保自身安全。它们更愿意避开麻烦,而不是冒着受伤的风险去接近一个看起来很“奇怪”的生物。

那么,为什么这种方法对某些动物有效,但对另一些却无效呢?

动物的种类和习性: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警觉性和逃跑策略。比如,一些胆小的鸟类或小型哺乳动物,对突然的动静反应会非常迅速。而一些大型草食动物,如牛、马,虽然也可能被吓到,但它们的反应可能更多是警惕和观察,而不是立即逃跑,尤其是在它们认为自己体型占优的情况下。
动物的“社会化”程度: 如果动物经常接触人类,并且没有受到过伤害,它们对人类的警惕性会降低。它们可能已经将人类视为一个熟悉的(尽管有时有点吵闹的)存在,而不是一个潜在的危险。这时候,你单纯张开双手跳跃,可能就不足以引起它们的恐惧了。比如,城市里的鸽子,你跳起来,它们可能只是悠闲地挪开一点地方。
与动物的距离: 离得越近,这种突然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效果越好。如果动物离得很远,它们可能根本就没注意到你的动作,或者它们对这种刺激的反应阈值更高。
动物当时的状态: 如果动物正在进食、休息,或者正在照顾幼崽,它们可能会对外界的干扰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正在进食的动物可能更不愿意被打扰,而被你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到也更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试图用这种方法去“戏弄”大型或危险的动物。 比如熊、野猪、狼等等。这些动物的攻击性很强,而且体型也足够大。你试图用这种方式吓唬它们,很可能适得其反,反而激发了它们的攻击性,将你置于危险之中。对于这些动物,最好的策略是保持距离,安静地观察或悄悄离开。
这种方法更适合于避免与一些小型野生动物发生不必要的接触,或者在它们可能闯入你活动区域时进行驱赶。 比如,在郊外徒步时,遇到可能挡路的野兔或松鼠。

总的来说,张开双手跳起来吓跑动物,是一种利用视觉和听觉上的突然变化来触发动物“躲避”或“警惕”本能的简单方法。它让你的体型在动物眼中瞬间变得“不对劲”,从而增加它们的恐惧感,促使它们选择远离。但切记,这种方法并非万能,并且对某些动物存在潜在的风险,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动物种类来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提是动物跟你不熟悉……

吓不跑就只能干一架:

其实上面是开玩笑的,

以下是正经回答:

人类的正常站姿:

当一个两米多高、200来斤、硬拉能拉起四个你的家伙站在你面前,你有没有考虑过跟他干一架?

所以,体型彪悍、力量强大的人,只是站在你面前,你就不敢跟他干架了,展示自己的强大,是征服对手或者避免冲突的一种策略;

而动物这东西,它们又不懂得怎么锻炼,都是天然野蛮成长的,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那么,怎么展示自己的强大呢?

装呗……

动物的正常姿态:


而动物的恐吓姿态:



而且不仅是恐吓,求偶的时候某些动物也需要展示强大:


所以你懂了吧,

你面对一个(不熟悉你)的、体型没有你大的动物,张开双臂,

动物的反应:

要么它觉得你好像要干它,它害怕,

要么它觉得你好像要干它,它更害怕。

当然这只是恐吓策略而已,真要干架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人和动物一样,一旦本来就决定干架,就不需要展示力量了,直接干就完了。

人类准备干架的架势: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格斗架势是侧面对着敌人,而不是正面面对,

这样就显得没有那么大了,不是就没有恐吓性了吗?

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呢?

答案是为了减少对方的攻击面积。

正面接敌,你的整个正面都是对方可攻击的范围,而侧身的情况下,上边有上肢保护,下边有大腿保护,你的软肋、肚皮、生殖系统全都被这个姿势隐藏起来,因此会起到一定防守作用。

动物也是如此:



前面的视频,我178cm,65kg,正常情况下我这样展开双臂吓唬动物,野猫野狗转身就跑了,

而来福(就那大黑狗)太信任我了,它知道我不会伤害它,所以它无所畏惧。


当然,以上理论是建立在一个“量级”概念上的,

如果你展开双臂面对这玩意:

那么在它眼里,

你就是这玩意:


老虎内心:这玩意儿好可爱啊,好想一屁股坐死啊



就这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