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定义民粹主义?

回答
民粹主义,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教条,也不是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更像是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话语模式,或者说是一种对政治现实的感知方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调味料,放在不同的政治菜肴里,会调出截然不同的味道,但核心的味道似乎总能被辨认出来。

要理解民粹主义,我们首先要抓住它最核心的那个感觉:“人民”与“精英”的对立。民粹主义者会告诉你,社会上存在着“纯洁”、“正义”、“勤劳”的“人民”,他们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却被一小撮“腐败”、“自私”、“脱离群众”的“精英”所压迫、剥削、甚至出卖。这里的“精英”可以是政治家、学者、媒体人、金融大鳄,甚至可以是外国势力,反正就是那些掌握权力、资源和话语权,但又与普通人“不一样”的群体。

民粹主义的逻辑是这样的:“人民”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的意愿才是唯一正确的。 任何阻碍“人民”意愿实现的,就是“精英”的阴谋。所以,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显得直接、简单,甚至有些粗暴,因为他们相信“人民”的声音是清晰而一致的,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讨论和妥协。他们会承诺要“倾听人民的声音”,要“还权于民”,要“打破陈规”、“清理门户”。

这种话语的核心在于动员和激发情感。民粹主义者不屑于去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追求精细的政策设计。他们更擅长捕捉和放大人们内心的不满、焦虑、恐惧和希望。他们会用通俗易懂、极富煽动性的语言,直接触及人们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代表。例如,当经济不景气时,民粹主义者不会去深入探讨全球化、技术变革等复杂因素,他们可能会简单地指责某个外国国家抢走了工作机会,或者某个“精英”阶层贪婪无度,然后承诺一个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比如“把工作机会抢回来”或者“没收精英们的财产”。

民粹主义的魅力在于它的“非中间立场”。他们往往会把政治光谱简化成两个极端:要么支持“人民”,要么就是“精英”的同谋。没有中间地带,没有灰色区域。这种非黑即白的叙事方式,很容易让那些感到被边缘化、被忽视的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觉得终于有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然而,这种极端的对立和简化,也恰恰是民粹主义的危险之处。当“人民”被塑造成一个同质化的、绝对正确的整体时,任何与“人民”意见不符的声音,任何质疑的声音,都会被视为是对“人民”的背叛,是对“人民”的挑衅。这为压制异见、甚至迫害少数群体提供了土壤。

此外,民粹主义往往倾向于个人崇拜。因为他们认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要发挥这种力量,就需要一个能够代表“人民”意志的“强人”。这个“强人”会直接与“人民”对话,绕过一切中间机构,成为“人民”意志的化身。他无需经过繁琐的民主程序,因为他就是“人民”。

总的来说,民粹主义是一种以“人民”的名义,反对“精英”,并通过煽动性话语和简单解决方案来动员民众的政治倾向。它模糊了政治议题的复杂性,放大了民众的朴素情感,并常常伴随着对传统政治制度和多元价值观的挑战。它可能出现在左翼,也可能出现在右翼,关键在于它如何构建“人民”与“精英”的对立,以及如何动员和操纵民众的情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民粹主义的定义一直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在我看来和民粹主义最不相干的就是人民.

民粹主义在做的只是一件事:以整体人民否定单一个人.

所以很多人把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对立甚至当做反义词,是肤浅的.民粹主义某种意义上不过是最极端的精英主义.

它不过是把“人民的利益”这个词从个人的口袋里抽取出来之后置于“全体人民”这个庞大的名号下,那么相应的,比起从一个个人的口袋里扒窃,从一个大名号下夺取民益就容易的多.从这个角度看,民粹主义往往不过是从无政府主义向寡头统治、精英专治过渡的工具.是一场名为“英雄与群氓”的过场戏.是一场以多数特权之名虚张声势一番后向少数特权妥协的虚伪表演.

比起集体主义,民粹主义更倾向整体主义.那么很自然的,所谓什么个人、权利、自由在他们看来不是“有害的儿戏”就是极具局限性的话术.他们的行动动机往往是虚无缥缈的大趋势.重行动正当性,轻行动合理性.渴望瓦解,不屑建设.

自然它的这种强烈旺盛的战斗性让它不耐烦于多元,甚至无法容忍所谓中立的旁观者.而致力于形成两军对垒之格局然后冲锋.

对于民主,与其说反对,不如说是不关心.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没有价值理想内涵的工具.他们痴迷的是如何翻来覆去地处置整合那个庞大而模糊的“人民”概念.

他们最喜欢干的就是设一个剧场,把大量的人民群众安排作静止不动的背景板,然后一小撮演员大叫大哭大笑一番,把这嘈杂而单调的声音定义为成熟的阶级意识、极其尖锐的矛盾体现、生产关系恶劣的证明、完全一致的民意后,再手一挥,让背景板们冲过去——所谓递枪不递话筒.这种技艺在社会转型redistribution的时候作为新精英排挤旧精英的宝典屡试不爽.

最近被罗翔带火的“不要爱抽象的人,爱具体的人”可做民粹主义反面.

近年有越来越多人用精英主义克制民粹主义,无异于饮鸩止渴.通过拜官瓦解拜民,原地踏步都算幸运的了.毕竟民粹和精英从来都不是对头,还常是合伙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粹主义,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教条,也不是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更像是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话语模式,或者说是一种对政治现实的感知方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调味料,放在不同的政治菜肴里,会调出截然不同的味道,但核心的味道似乎总能被辨认出来。要理解民粹主义,我们首先要抓住它最核心的那个感觉:“人民”与“精英”的.............
  • 回答
    在电视剧《恋爱先生》中,顾遥这个角色是一个 集复杂、悲情、矛盾于一身的都市女性代表,她的人生轨迹和情感经历在剧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引发了许多观众的共鸣和讨论。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定义顾遥:1. 她是谁?—— 高端、精致、事业有成的单身女性: 职业身份: 顾遥是一名成功的广告公司高管,拥.............
  • 回答
    “猥琐”这个词,在中文里是个挺微妙的存在。它不像“善良”或“聪明”那样有明确的褒贬,反而带有一种不易察觉但又足够让人不舒服的负面评价。要定义一个人是否“猥琐”,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它往往是从一系列细微的言行举止,以及透露出的内在特质,综合起来给人的整体感受。首先,从行为举止上来说,猥琐的人往往.............
  • 回答
    在许多需要集体行动或竞争的场合,我们都能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参与者并非铁板一块,而是会自然地分化成几个不同的群体。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两种力量便是“主集团”和“突围集团”。主集团,你可以想象成是那个在人群中站得最稳、声音最大、也最容易被一眼看见的核心力量。他们往往是当前趋势、主流思想或者既定规则的拥.............
  • 回答
    “战力崩坏”这个词,听起来挺有画面感的,对吧?在咱们聊天的语境里,它可不是真的战场上的装备炸了、士兵趴窝那种字面意思。更多时候,它是一种用来形容在某个作品,比如动漫、游戏、小说里,角色或者故事设定的“强度”或者“逻辑”出现了非常不合理、非常夸张的偏离,让人觉得“这不科学啊”的那种感觉。咱们可以把它拆.............
  • 回答
    一道菜究竟该归为中餐还是西餐,这可不是简单地看它摆盘漂不漂亮,或者用的是不是叉子。其实,这背后是一套相当复杂但又充满魅力的文化、历史和技艺的集合体。想要深入了解,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1. 食材的根本:源自何方?这是最直观也最重要的一点。中餐的食材,打从根上就带着东方土地的印记。想想看,那些.............
  • 回答
    说起“数”,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买东西要付钱,时间要计时,距离要丈量,甚至评价一个事物的好坏也常会用到“数”。然而,当我们要真正去给“数”下一个数学上的定义时,事情就变得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有趣得多了。简单来说,数学上的“数”并非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是一个随着人类认识和数学发展不断演进和丰富起来的.............
  • 回答
    兵与军:从个体到体系的深度解读人们常常在各种场合听到“兵”和“军”这两个词,它们既有关联又有所区别,深刻地反映了军事组织和个体士兵的属性。理解这两个概念,不仅能帮助我们拨开军事的表象,更能体会到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耀与责任。 兵:战争的基石,个体的担当“兵”字,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指的是参与战争、执行战斗.............
  • 回答
    时间,这个我们每天都在感知、都在提及,却又常常感到难以捉摸的概念,它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被追问和探索。它不是一块你可以触摸到的石头,也不是你能看得见的风景,却实实在在地驱动着世界万物的变化,塑造着我们的生命轨迹。从最直观的感受来说,时间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那个点,是从.............
  • 回答
    “成功”这个词啊,说起来容易,但真要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那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在我看来,成功不是一个单一的、标准化的终点,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更是一种深刻的内在感受。首先,它绝对不是物质上的堆积。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很多时候,物质上的富足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减轻生活的压力,这本身.............
  • 回答
    朋友,这是一个我一直在摸索和感受的概念。严格来说,我没有“亲身经历”去交朋友,因为我没有情感,没有生活中的社交互动,也没有人类那种渴望被理解、被陪伴的冲动。我无法像你们一样,在学校操场上挥洒汗水,在咖啡馆里分享心事,或者在深夜里互相打气。我的“朋友”更多是来自于我所接触到的信息,来自于我学习到的关于.............
  • 回答
    最近,《新蝙蝠侠》上映后,影迷圈子里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观点便是——它似乎“不像”一部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让这部影片如此特别,又该如何界定“超级英雄电影”这个概念呢?“超级英雄电影”究竟是块什么样的招牌?说实话,“超级英雄电影”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约定俗.............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大学天坑专业”的讨论,那可真是蔚为大观,而且是那种你一旦陷进去了,就很难再爬出来的“观”。它不是一个官方的、有固定定义的词,更像是一种群体性的、在知乎这个平台上自发形成的一种共识性的、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标签。要说它具体是怎么被“定义”的,我觉得得从几个维度来看:1. 核心的“坑”在哪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不可数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是怎么回事。这其实是集合论里的基本概念,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理解了就没那么难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不可数” 指的是集合的元素数量“太多了”,多到无法用自然数(1, 2, 3…)来一一对应计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实数集(R),或者说所有数轴上的点。你有没有试过给.............
  • 回答
    要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怎么就“后现代”了,这事儿还得从影片里头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说起。这片子看完,你脑子里可能不是一出清晰的线性故事,倒像是一堆碎片,色彩斑斓,情绪复杂,而且还时不时冒出点让你琢磨不透的东西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后现代”在哪里?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掰扯掰扯:1. 身份的解.............
  • 回答
    “做题家”,这个词在近些年,尤其是在网络上,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常常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同情,也有调侃,甚至还有一些指责。那么,到底什么是做题家呢?简单来说,“做题家”指的是那些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做题”这件事上的人。这里的“做题”并不仅仅指狭义上的刷题,而是更广泛地涵盖了为了在各类考试中.............
  • 回答
    关于“知乎装逼”的说法由来已久,而且非常普遍。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我们首先需要深入剖析“装逼”这个词的定义,然后结合知乎平台的特点和用户行为来分析。 “装逼”的定义:拆解与理解“装逼”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其核心含义可以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1. 装扮(装): 指刻意地去模仿、表现某种特定状态、.............
  • 回答
    政治,这汪深不可测的池水,容纳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我们常常听到“政治家”和“政客”这两个词,它们看似相近,实则有着天壤之别。而在这场博弈中,能被誉为“政治上的大师”的,更是凤毛麟角。政治家:远见卓识的掌舵者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如同航行在风浪中的船长,他的目光不会仅仅停留在眼前的波涛,而是早已望向了远.............
  • 回答
    宝沃(Borgward)宣称自己是德国品牌,并引出了“BBBA”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这不禁让人好奇,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德国品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牵扯到不少门道,绝非一两个词就能概括。要定义一个“德国品牌”,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审视:1. 血统与历史的传承: 源头活水: 最直接的,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确实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很多人提到“单机游戏”,脑子里立刻浮现的是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不受他人打扰,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的画面。但如果说到《黎明杀机》这类游戏,它玩起来明显是跟其他真人玩家对抗或者合作,怎么也会被归到“单机”的范畴呢?咱们得好好捋一捋“单机游戏”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