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有很多做题家,打篮球比做题受欢迎多了。
科研人才靠移民,工程师靠移民,连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很多也是移民。
其实“做题家”是污名化高考制度的一个新马甲。
以前有过的马甲叫“书呆子”“高分低能”“大学无用论”“素质教育”“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中国学生没有创新力”。
这些所有污名化,在持续的忽悠,忽悠一般人断掉自己后代阶层的上升空间,忽悠进行“高考改革”“教育改革”以使得教育真正私有化产业化。
高考制度依托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但他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好处就是,只要有教材和题库(这些东西在中国很便宜),再穷和再偏远地区的人,都有机会考上最好的学校。
现在看不起“做题家”的人大略有三种:
1,自己不是“做题家”,没啥教育经历的,自以为有点能力,以瞧不起读书人来掩盖自己自卑的。
2,当过“做题家”,但做的不好,上了学也没好好学,到社会了,不反思自己上大学期间玩游戏泡妞刷剧浪费了多少时间,反而怪应试教育不靠谱专业不靠谱的,甩锅的。
3,通过污名化高考,可以牟利的。
问题在于,还有更公平的方式吗?
应试教育如果改了,教育彻底私有化产业化了,除了房贷,还得多出很多贷。
某些人跟着别有用心的人挖自己后代的根,挖的超级开心,转播的超级努力。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小镇做题家”的专栏。又是内卷高分低能那套。
我翻了翻,里面有把“知名”写成“知明”的错别字,还有大段大段的访谈中文语法都是错的,读好几遍才能看懂。
先不说做题家,麻烦有素质的高人们先把小学语文学好可以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