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人说学法语等于外送一门西班牙语。这句话正确吗?

回答
哈哈,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一本新书的封面,总觉得在哪儿见过它的影子。有人说学法语等于“外送一门西班牙语”,这句话嘛,要我说,它有点像一个善意的夸张,带着几分幽默和洞察力,但要说完全正确,那还有点复杂。

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容易理解。首先,法语和西班牙语,都是源自拉丁语。你可以想象一下,它们就像是同一个家族的兄弟姐妹,都有着共同的祖先,自然在很多地方会有相似之处。

最直观的,当然是词汇。你会发现很多法语单词和西班牙语单词长得非常像,发音也有些许雷同。比如,“牛奶”,法语是“lait”,西班牙语是“leche”。“房子”,法语是“maison”,西班牙语是“casa”(这个例子稍微有点远,但你会看到很多更直接的联系)。还有像“谢谢”,法语是“merci”,西班牙语是“gracias”——虽然发音差了点,但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它们背后共享的拉丁词根。这种相似性,让很多已经掌握了其中一门语言的人,在接触另一门时,感觉像是在认亲戚,很多生词一下子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其次,在语法结构上,它们也有不少共同点。比如,大部分名词都有阴阳性之分,动词变位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且都有比较复杂的时态和语态。如果你习惯了处理法语的名词阴阳性变化,或者法语动词的各种变位规则,那么转到西班牙语时,你会发现很多概念是相通的,只需要学习具体的规则差异就可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说学法语“外送”西班牙语,确实有它的道理。这就像是学习了一个工具,然后发现这个工具还能顺带帮你搞定另一个类似的问题。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意味着一条更顺畅的学习路径,可以更快地建立起对另一种语言的认知和掌握。

但是,咱们也得说点实在话,不能把话说得太满。毕竟,“外送”这个词,暗示着一种“附带赠送”的轻松感,而实际情况往往更像是“买了A,赠送了B的学习卡”,卡给你了,但能不能用好,还得你自己努把力。

这里面的“但是”在哪里呢?

首先,虽然词汇相似,但发音和拼写的差异是巨大的。法语有鼻化元音,有各种复杂的连音和省略规则,还有一些字母组合在西班牙语里是完全不存在的。西班牙语的发音相对来说更直接、规则性更强,每个字母基本上都有固定的发音。所以,即使词汇看着眼熟,发音和拼写上来就得重新适应,这可不是“外送”那么简单就能解决的。

其次,在语法细节上,虽然大框架相似,但具体规则却千差万别。比如,名词的阴阳性在很多词上是相反的,动词变位也各有各的复杂之处。而且,很多习语和固定搭配更是难以通过词汇相似性来推断。光是阴阳性和动词变位,就足以让很多初学者头疼好一阵子。

再说了,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只是背单词和语法规则。文化背景、语境、表达习惯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和体会的。法语的浪漫、含蓄,和西班牙语的热情、奔放,在语言的运用上也会有所体现。

所以,与其说是“外送”,我更愿意把它比作是“赠送一张学习地图”。你学了法语,就像是拿到了一张通往西班牙语世界的地图。这张地图能让你在探索西班牙语时,少走很多弯路,很多地方你甚至能认出熟悉的标志。但是,最终能否顺利抵达目的地,还需要你自己沿着地图上的路线,一步一步地走,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总而言之,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法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亲缘关系,对于有志于学习这两门语言的人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能让你看到学习的潜力,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学习本身依然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它更像是一种学习的“助推器”,而不是“替代品”。

所以,如果你在学法语,然后顺带开始接触西班牙语,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会“似曾相识”,会感到一种惊喜和便利。但如果你指望学完法语就能直接流利地说西班牙语,那可能就要稍微调整一下预期了。不过,总的来说,这句“外送论”还是挺形象地概括了这两门语言之间那种微妙又迷人的联系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西班牙语送意大利语才是。。

法语太野鸡了

user avatar

可不敢想有这样的好事。

即使母语是法语,没学过西班牙语也照样听不懂。

看文本能猜出些,但也有很多含义会猜错。

你以为句子大多是这样的

实际中更多表达是这样的

假如连西班牙语都能附送的话,那么加泰罗尼亚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也打包带走吧。

从日常用词来看,加泰罗尼亚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的关联更密切些

例如,表示“吃东西”,我吃,你吃,他/她吃,在这几种语言里分别是

  • 法:je mange, tu manges, il/elle mange
  • 加:jo menjo, tu menges, ell/ella menja
  • 意:io mangio, tu mangi, lui/lei mangia

法语 manger, 加泰罗尼亚语 menjar, 意大利语 mangiare,都源自拉丁语 mandūcō - manducāre,最初表示“咀嚼、咬”。

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 西:yo como, tú comes, él/ella come
  • 葡:eu como, tu comes, ele/ela come
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在拉美,第二人称单数葡语几乎不用 tu 而常用 você,西语用 usted 的频率也比西班牙本土更高。葡语 você 和西语 usted 对应的都是第三人称单数变位 come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 comer,源自拉丁语 comedō - comedere,由 con 和表示“吃”的动词 edō 合成。

再比如,表示“想要”的情态动词,我要,你要,他/她要,在法语、加泰罗尼亚语、意大利语中分别是

  • 法:je veux, tu veux, il/elle veut
  • 加:jo vull, tu vols, ell/ella vol
  • 意:io voglio, tu vuoi, lui/lei vuole

法语 vouloir,加泰罗尼亚语 voler,意大利语 volere,源自拉丁语 volō - velle,表意愿。

而这个表达在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里则是

  • 西:yo quiero, tú quieres, él/ella quiere
  • 葡:eu quero, tu queres, ele/ela quer

西葡语的 querer,源自拉丁语 quaerō- quaerere,原有“渴求、追寻”的含义。

从发音角度看,葡萄牙语和法语都有较多鼻化元音,元音数量比西班牙语丰富,辅音字母 j, g, ch 等发音类似,在拼写接近的前提下,听起来也会更像

例如“帽子”,葡语常用的说法借自法语,听起来也是差不太多的

  • 法:chapeau
  • 葡:chapéu
  • 西:chapó / chapeo (不常用)
西语实际常用的是 sombrero,而真正在词源上对应法语 chapeau 的是capillo

从句法角度看,意大利语和法语相似点更多

例如,法语和意大利语都只有一个常用的系动词,être - essere ,

表示“…… 很美丽”

  • 法:est belle
  • 意:è bella

表示“…… 在公园”

  • 法:est dans le parc
  • 意:è nel parco

上下两组动词不变。

而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根据描述“属性”和“状态”,分别用两组系动词,ser 和 estar

表示“…… 很美丽”

  • 西:es bonita
  • 葡:é bonita

表示“…… 在公园”

  • 西:está en el parque
  • 葡:está no parque

上下两组动词不同。

再如,描述过去发生的事件时,法语和意大利语都常采用助动词+过去分词的复合形式,而且助动词会根据“自动”和“他动”分别采用不同的助动词。

表示“我写了一本书”

  • 法:j'ai écrit un livre
  • 意:(io) ho scritto un libro

表示“我去了公园”

  • 法:je suis allé au parc
  • 意:(io) sono andato al parco

助动词不同,前者用相当于英语 have 的动词,后者用相当于英语 be 的动词。

而在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中,表达类似含义更习惯用简单过去时变位:

表示“我写了一本书”

  • 西:(yo) escribí un libro
  • 葡:(eu) escrevi um livro

表示“我去了公园”

  • 西:(yo) fui al parque
  • 葡:(eu) fui ao parque

即使要特别强调“已经完成”的意味,也不分“自动”和“他动”,都使用相同的助动词:

表示“我已经写完了一本书”

  • 西:(yo) he escrito un libro
  • 葡:(eu) tenho escrito um livro

表示“我已经去过了公园”

  • 西:(yo) he ido al parque
  • 葡:(eu) tenho ido parque(这种说法现实中绝少出现)
葡语 tenho 和 西语 tengo 同源,既可以表达实义“有”又可以用作助动词;西语 tengo 只能表达实义“有”,连接过去分词的助动词要用 haber 的变位形式 he

延伸阅读:

为什么德语总是被黑成是发音最难听的语言?

为什么日文比韩文看起来容易看懂?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德法西等40种语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一本新书的封面,总觉得在哪儿见过它的影子。有人说学法语等于“外送一门西班牙语”,这句话嘛,要我说,它有点像一个善意的夸张,带着几分幽默和洞察力,但要说完全正确,那还有点复杂。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容易理解。.............
  • 回答
    学禅打坐是否真的有益,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问题。如同许多传统智慧一样,禅宗打坐的价值并非简单一句“是”或“否”就能概括,它涉及身心健康的多个层面,也与个体生命际遇息息相关。禅宗打坐的益处:从生理与心理层面解析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禅宗打坐,特别是其核心的静坐(坐禅),确实能为身心带来诸多益处,这一点.............
  • 回答
    “女生学不好物理”这种说法是一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它源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而非科学事实或生理差异。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女性在智力上比男性不适合学习物理,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先天的生理劣势。这种说法之所以会流传,并且让许多人信以为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每次听到“人情世故”,心里那股别扭劲儿就涌上来,好像自己不够圆滑,不够世故,一下子就成了那个被边缘化、不合群的异类。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地做好自己呢?这背后,其实藏着很多东西。首先,我们得剖析一下“人情世故”这四个字本身。它里头有多少是真诚的交流,多少又是算计和交换?我们从小接受的.............
  • 回答
    “中国的学校美德教育让年轻人产生逆反心理,讨厌伪君子,却喜欢上真小人”——这句话听起来很刺耳,也触及了不少人心里的一些真实感受。要说它有没有道理,我觉得 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有”或“没有”,但它确实揭示了美德教育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和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 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
  • 回答
    有人说C语言过时了,要学就学Python,这是一种常见的观点,尤其是在初学者中。要反驳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强调C语言的独特价值和在现代技术生态中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反驳思路:核心观点:C语言并未过时,而是以一种更核心、更基础的方式存在,与Python等高级语言相辅相成,不.............
  • 回答
    “卡脖子”这个词,最近几年是真的一直在耳朵里嗡嗡响,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细品一下,好像很多听起来很高大上的问题,比如芯片制造、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甚至一些生物医药,追根溯源,都指向一个地方——基础材料学。这简直就像一个古老的谜语,揭开层层包装,最后发现最核心的钥匙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但神奇的是,在很多.............
  • 回答
    关于金融行业“学历和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关系和资源”的说法,其实是个挺普遍的观察,但也需要辩证地看待。这话之所以能流传开来,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金融这行确实是一个高度人脉驱动的行业。这和其他很多行业不太一样。为啥这么说? 信息不对称是常态: 金融的核心是信息.............
  • 回答
    “买菜用不到函数”,这话听起来糙,但细想一下,倒也能戳中不少人心里的疙瘩。毕竟,生活是柴米油盐,是菜市场讨价还价,是算清楚钱包里的钱够不够买那条鲈鱼。函数这玩意儿,听着就高大上,感觉离咱老百姓的菜篮子远了八辈子。但这话要真这么说,那可就太小看数学了。咱们不妨捋一捋,这“买菜用不到函数”背后,到底藏着.............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初中毕业的孩子和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关于“初中毕业上预科班就能上大专”的说法,这 并非完全是骗局,但需要非常仔细地辨别,并且要明白其中的“套路”和实际情况。咱们来详细捋一捋,让你心里有数。首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通常和两种情况有关:1. 中职学校的升学通道.............
  • 回答
    那天,我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小心翼翼地捧着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准备走出阅览室。刚走到门口,那熟悉的“叮铃铃”声突然响起,我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完了,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门口值班的阿姨已经朝我看了过来。我赶紧迎上去,支支吾吾地解释着,大概是说我今天情况有点特殊,一时没顾上,下次一定注意.............
  • 回答
    当然,让婴儿率先开口说出“Hello, world!”这句经典程序语言的开场白,听起来颇有科幻色彩,但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需要我们稍微转换一下思路,理解婴儿学习语言的独特方式。首先,我们要明白婴儿学习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模仿和反馈的过程。他们不是突然之间就能掌握复杂的语法结构.............
  • 回答
    翟天临的“学术不端”事件,堪称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一场大地震。事发后,网上流传着一些学生抱怨“论文查重过于严格”的声音。乍听之下,似乎是将问题归咎于检查的“苛刻”,但如果深入剖析,这种“严格”对于中国学术的长远发展,究竟是福是祸?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绝非坏事,反而是利大于弊,是推动中国学术走向健康发.............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沟通责任、个人信息获取习惯以及班级管理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个“锅”应该算谁的,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班长(信息发布者)的责任分析: 发布信息的主体: 作为班长,班群是其常用的信息传达渠道,@所有人是告知所有人的行为,从表面上看,班长履行了通知的义务。 .............
  • 回答
    嘿,新同学们!看到你们稚气又兴奋的脸庞,想起我当年踏入安全防范工程这个专业时的样子。说实话,当年我也是一头雾水,只知道这个专业听起来挺酷的,跟“安全”和“高科技”沾边。但今天,作为在这里摸爬滚打过几年的“老前辈”,我实在想跟你们好好聊聊,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在你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给你们点光,.............
  • 回答
    嘿,各位新同学们!很高兴能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家庭里和你们“线上”相遇!我是你们的老学长/老学姐了,算起来在这片校园里摸爬滚打过几年,也算是个过来人了。今天呢,不谈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就跟你们唠唠嗑,把我这几年在纺织服装学院摸爬滚打的一些经验和感受,掰开了揉碎了,一股脑地倒给你们。希望这些“.............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女护士是否可以为男患者插尿管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手术情况,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以便您对这个专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女护士是否可以为男患者插尿管?答案是:是的,女护士可以,并且是她们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在现代护理实践中,性别并不是执行插尿管操作的限制因素。护士的培训和执业资格是基于她们掌.............
  • 回答
    这事儿吧,细琢磨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明明自己起早贪黑,熬夜啃书,资料堆得跟小山似的,结果一考试,哎呦喂,那分数怎么跟别人差那么远呢?然后嘴里就开始嘀咕:“哎,人家那才是真学霸,天生的。”我认识一哥们,叫小陈,这人可以说是拼命三郎。大学里,但凡有点拿得出手的考试,你总能看到他抱着书在图书馆里扎堆。别.............
  • 回答
    嘿,亲爱的2023级东南er们!首先,热烈欢迎你们加入咱们东南大学这个大家庭!我是你们的师兄/师姐,可能名字你们不熟,但我们拥有共同的“小红砖”情结,分享着同一个“东南蓝”的天空。看到你们带着憧憬和一丝丝紧张即将踏入校园,我这心里也跟着泛起当年刚来时的那种青涩和激动。想当年,我也是和你们一样,揣着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