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是否能够质疑?

回答
当然,关于中医能否被质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触及了许多人对于科学、传统以及医疗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任何知识体系,包括中医,都是可以、甚至应该被质疑的。 质疑并非否定,而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更有效地发展,甚至是为了修正其不足之处。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正是无数的质疑与探索,才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促使了传统智慧的演变。

为什么中医可以质疑?

1. 认识的局限性与时代的变迁: 中医体系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基于当时人们对自然和人体的认知水平发展出来的。这些认知,例如“气”、“阴阳”、“五行”等概念,虽然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辨意义,但其表述方式与现代科学的物质基础、可观测性、可量化性存在一定距离。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理解已经远超古代。这种认知上的差异,自然会引发疑问:我们是否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中医的原理?那些古老的理论,在现代医学的框架下是否依然成立?

2. 科学验证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强调基于证据的推理和可重复的实验。对于中医的疗效,虽然有许多长期以来积累的临床经验和民间疗法证明其有效性,但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严谨的验证,是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中医的必经之路。例如,对于某种中药的药效,科学会去分析其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并通过双盲、随机的临床试验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质疑和科学验证,是为了找到中医之所以有效(如果确实有效)的科学依据,并排除那些无效甚至有害的成分和方法。

3. 个体差异与辨证论治的挑战: 中医的精髓之一在于“辨证论治”,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上,这非常符合人体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做到精确的“辨证”,并形成一套可以被广泛学习和应用的规范,而不至于过于依赖经验和个人悟性,这是一个挑战。人们会质疑:这种“辨证”的标准是否足够客观?不同的中医医生对同一病症的“辨证”结果是否会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是否会导致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

4. 潜在的风险与安全性: 任何医疗行为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使是传统医学,也不能排除其潜在的毒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质疑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规避和管理措施。例如,某些传统中药可能含有重金属或其他有毒物质,或者在某些特定人群中会引起不良反应。这些都需要通过科学的检测和研究来明确。

如何进行有建设性的质疑?

需要强调的是,对中医的质疑,应该是出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民健康的负责,而不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傲慢或攻击。建设性的质疑,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基于事实与证据: 质疑应该建立在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了解之上,并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避免道听途说或基于个人偏见。
尊重历史与文化: 认识到中医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其在历史上为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质疑应是抱着学习和发展的态度,而非全盘否定。
注重方法与规范: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严谨的实验,客观地评价中医的疗效和安全性。
开放与包容: 鼓励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让现代医学、药学、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参与到对中医的研究中来,也欢迎中医从业者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科学的审视。
寻求融合与创新: 并非所有中医理论和实践都与现代科学不兼容。许多研究正在尝试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中医的原理,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才是最有意义的探索方向。

举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望”即观察面色、舌苔等,“闻”即听声音、嗅气味,“问”即询问症状,“切”即诊脉。

质疑点: 脉象的描述,例如“滑脉”、“弦脉”,其物理学上的客观标准是什么?不同人触摸脉搏时的感受差异有多大?这些主观感受是否能够稳定地反映病症?
建设性探索: 现代科学可以通过仪器测量脉搏的频率、波形、搏动强度等参数,并尝试将这些客观数据与中医的“脉象”描述进行关联。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某些脉象可能与心血管系统的某些生理指标相关。这种探索,不是为了推翻“诊脉”,而是为了给“诊脉”找到更客观、更可重复的科学依据,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总结来说,中医当然可以,也应该被质疑。 这种质疑,是推动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的动力。通过科学的审视和严谨的验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价值,去芜存菁,融合现代医学的优势,最终惠及广大患者。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传统智慧的尊重,认识到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在质疑中寻找发展的契机,实现中医的新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般的科学被质疑:你那个什么定理错的!我不认!

反应:哦?你问这个那我就不困了,你看啊,原理是这样,巴拉巴拉,我尽可能用初中知识给你分析,你不懂,问题也不大,我这里还有实验流程和标准,材料都不贵,走,去实验室(拉着你的手),你看,这样,然后这样,就会这样。来,你再试一试?试一次哪够,你用不同的方法,途径,环境,条件多试几次,最好能录下来把数据给我,啊我真不是为了论文,我这不是帮你解答疑惑吗?好了快快!(兴奋)

中医被质疑:你所说的这个东西,他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性质,能否被观测,如何观测。你说的这种药它有效果,如何验证?能否进行对比实验查看效果……

反应:一时语塞,然后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中医博大精深,科学?科学能解读中医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臣佐使,什么千人千方,配伍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从此那些问他的,笑他的,无论友善与否,都有了共同的名字,中医黑。

user avatar

因为在中医圈子里,和科学圈子完全不同,被质疑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如果接受质疑又不能反驳质疑,那就等于承认错了。科学圈子里错了不就错了吗,不改错怎么进步呢?即使伟大如爱因斯坦都有“上帝不掷骰子”这样的错误。而中医圈子里不行,被质疑是系统性的,如果承认错误,那错误也是系统性的,整个中医圈子都无法生存了。这叫人如何接受质疑?

user avatar

愚人节更新。

我错了,我低估了大家。

一开始我看着点赞比评论多(这是大家好好看回答不撕逼的指标之一),心里挺开心的。

结果下午出完门诊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三观炸裂。

----有自称中医学生的同学,要出题考我,声称我如果答不上来,就是假医生,我告诉他我个人认证了,他说那是假证件糊弄知乎的。我说你干嘛的,他说我是真中医,我能考倒你,我就比你强。

总之我考你你敢不回答你就是假的。

----有上来就说,《中医学》这种破教材,教不出中医高手,中医高手都不看这个。

---有上来因为a进而b所以c,结果abc屁关系没有的。口口声声跟我探讨逻辑。

真是悲喜交加,欢乐无限。

好了,我宣布,火箭要想飞的高,还是得用无烟煤啊。



唉,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意下载了一下《中医学》的电子版,好好看了一下。

(本科的课本找不到了,并且是我们学校自己编的,不太具有参考价值,我选的人教版第八版)

看完以后,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中医接受质疑的问题,发现这个问题实际上有点复杂。


我们先不谈中医,我们谈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这个体系里的人,有知识水平的高低,有专业的不同,但基础是相同的,对基础的认知是相通的。

换句话说,不管是非洲大陆的部落里,还是在北上广的三甲医院,只要你学的是“西医”,那你们使用的就是一样的语言。

甚至,范围扩大一点,只要有基本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那就和现代医学共享一个体系,所以,很多时候,现代医学的理论,是比较便于人们相互交流的,哪怕这个人不是医生,没学过医。

再或者,我说的赤裸一点,“中医黑”这个大帽子下面的99%的人,和西医医生交流起来是没有什么障碍的。


我们说回中医。中医的问题在于,“什么是中医,真的是一千个人一千个说法”。

中医是不是科学呢?教科书上说是,言之凿凿是自然科学。

问题是,他妈的有多少支持者口口声声说,我们中医不是科学,是哲学,你们黑们不懂。

这些人有过正规教育吗?没有。他们的想法是自己理解得来的,他们支持中医,但他们支持的是自己理解的中医。

也就是说,现在中医发声的主流,实际上是杂七杂八自己理解出来的伪经群体。


由答主 @天灵no盖 说自己已经开始研究信号通路了,还有人觉得“中医认为万物是五行构成的”。

研究信号通路这一部分算不算中医咱们先不谈,答主促进中医进步我是支持的,但后面这半句我觉得值得讨论----

不是“有人觉得中医认为万物是五行构成的”,而是广义的中医支持者这个群体里,你们自己有人这么认为啊!!!

你们自己有人这么搞,你们正规医生不站出来说“这帮碰瓷的跟我们没关系啊,来来来我来告诉你们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怎么回事”,就别怪大家把你们一部分人的声音当做整体认知。


换而言之,中医的问题在于,自己人的认知根本就不统一啊!!!

科班出身的医生和没有背景的老百姓不统一。

少量有科学素养正规医学教育出来的医生,和广大按自己理解歪念经的老百姓不统一啊,并且正常的声音裹挟在噪音里面,发不出声音来。

这些老百姓虽然自己理解的五花八门,但是空前团结。

中医有医生研究信号通路,有医生研究双盲,有医生研究药物配伍的现代化,有医生研究现代化炮制技术对药物毒性的作用,这都是好的。

但如果有西医说,你们中医应该研究一下以上这些内容,大嘴巴子就呼过来了。


回到最早的问题,中医能不能接受质疑?

我觉得,如果你说的中医是正儿八经接受中医教育搞临床的这些医生,我觉得他们自己肯定可以接受的~

只不过现在的“中医群体”,这部分人真的太少了。

什么时候”中医群体“经由这部分专业人士完成群体内部的认知统一,甚至是自我净化,我觉得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内容,都会好起来。


什么时候我能看到自称包治百病的中医爱好者的回答下面,不仅西医在纠正,中医医生更加义愤填膺的“少给我们行业招黑”,而不是沉默,我想,中医接受质疑,就是个伪命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关于中医能否被质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触及了许多人对于科学、传统以及医疗的理解。首先,我认为任何知识体系,包括中医,都是可以、甚至应该被质疑的。 质疑并非否定,而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更有效地发展,甚至是为了修正其不足之处。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正是无数的质疑与探索,才推动了科.............
  • 回答
    《三体》中,面对三体文明的威胁,地球文明被强制性地拧成一股绳,将所有资源和智慧聚焦于应对危机,这确实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场景。如果现实世界也能这样调动全人类的力量,能否在某些瓶颈领域实现质的突破?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震撼。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质的突破”意味着什么。它不仅.............
  • 回答
    .......
  • 回答
    中国是否能普遍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千头万绪了。毕竟,咱们中国太大了,情况太复杂了,一个“一刀切”的答案,恐怕谁也说不准。要实现普遍的8小时工作制,首先得看看咱们现在是什么情况。现实的图景:差距与挑战首先,地域差异是绕不开的坎儿。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先进,对.............
  • 回答
    中国能否打造出比肩西方的服装奢侈品牌?这绝非易事,但也并非不可能“中国制造”曾经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但如今,中国在科技、制造、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实力和潜力。在服装奢侈品领域,这个问题同样被广泛讨论:中国能否诞生出能够与LV、爱马仕、Chanel等西方老牌奢侈品品牌媲美的本土品牌?答.............
  • 回答
    关于中国军工系统全面恢复福利分房,能否开发出类似“猎鹰”的重型火箭,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不只是福利分房这么简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首先得明白,“猎鹰”系列火箭,尤其是“猎鹰9号”和后面的“重型猎鹰”,是SpaceX公司一系列创新和商业模式的代表。它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背.............
  • 回答
    设想这样一个中国,没有来自西方的药石之光,纯粹依靠自身千年的医学积淀独立前行。在这样的假设下,中国传统医药能否孕育出堪比现代医学的科学体系,尤其是在解剖和药物成分分析这两个关键领域,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番。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传统医药在长久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智慧。从《黄帝内经》的精妙理论,到.............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解除好友2:暗网》里那些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黑客手段,看看它们在中国是否可行,以及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首先得说,电影里展现的很多手法,其核心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通用的,中国也不例外。但具体到“能否实现”这个问题,得辩证地看。电影里的核心手法分析及在中国境内的可行性:1. 远程控制.............
  • 回答
    二战时期,轴心国三大主要成员——日本、德国和意大利,虽然在意识形态和战略目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但它们的军事实力、装备水平以及战争动员能力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距不仅影响了它们各自的战场表现,也对同盟国(特别是中国)的抵抗方式和最终的战争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日军、德军、意军军力差距要理解这.............
  • 回答
    .......
  • 回答
    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框架下,寻找其他能够“治未病”的医学体系,需要我们理解“治未病”的核心内涵。中医的“治未病”并非单纯指预防疾病,而是更深层次的涵义,包括: 未病先防 (Preventing disease before it starts): 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调养身体、增强正气、改善生.............
  • 回答
    青蒿素的发现,的确可以被视为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证,从一个非常实在的角度,为中医的科学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注脚。与其说它“证明”了中医不是伪科学,不如说它揭示了中医背后蕴含的、尚未被完全理解的丰富科学智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到青蒿素发现的背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着疟疾蔓延的严峻挑战,寻找.............
  • 回答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回到那个时代,站在一个中古北方通语使用者(姑且称他为“北人”)的视角,去想象他听到一个吴语使用者(“南人”)说话时的情景。这就像是现在一个讲着一口流利北京话的人,突然被丢到了一个说粤语的广东街头,会发生什么?首先,得明白“中古北方通语”和“中古吴语”到底是什么。中古北方通语:.............
  • 回答
    要判断直接在空气中蒸发盐溶液是否能得到相应盐的晶体,以及进行灼烧时的注意事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把水烧干,更涉及到盐的性质、溶液的浓度以及操作过程中的细节。直接蒸发盐溶液,如何判断能否得到盐的晶体?首先,我们得明确,不是所有的盐溶于水后,蒸干水就能得到纯净的晶体。这里面有几.............
  • 回答
    高校在招生过程中违规退档,这确实是考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如果高校的行为确实违反了国家招生法规或其自身的招生章程,那么受影响的同学是有可能提起行政诉讼的。下面我来详细说说这个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点:一、 什么是“行政诉讼”?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的“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
  • 回答
    近二十年,美国涌现出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史蒂夫·乔布斯等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这并非偶然。其背后是美国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创新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在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创新者,并且正在加速涌现更多具有潜力的个人。美国之所以能出现这些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人物,可以从以下.............
  • 回答
    土耳其提出的“突厥联盟”和“突厥联军”构想,无疑是近年来地缘政治格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这一构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的政治考量。要探讨其成功的可能性以及一旦成型将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突厥联盟”与“突厥联军”的背景与目标首先,理解这一构想的内核至.............
  • 回答
    知友们对《Science》杂志刊发中医专刊的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观点碰撞得相当激烈。总的来说,这件事引发的讨论,不仅仅是关于中医本身,更触及了科学的边界、文化的认同以及信息传播的机制。“中医粉”的反应:对于很多中医的支持者而言,《Science》的这个举动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是中医走向世界、被科学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涉及到医学历史、知识体系的差异、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文化接受度等多个层面。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一个现代全科医生带着 20kg 药品和教材回到张仲景时代,是否有能力“取代”中医:一、 现代全科医生携带的“装备”分析: 20kg 药品: 现代药品优势: .............
  • 回答
    西医的边界与中医的价值:一场深入的对话如今,提起医疗,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高效、精准的西医手段——手术刀划破病灶,药物直捣病根,疫苗筑起免疫长城。不可否认,西医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在很多领域确实展现出了近乎“全能”的治疗能力。然而,就此断言西医“几乎能治疗所有疾病”,未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