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观看那些处理伤口的视频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疼,看着疼是什么原理?

回答
观看处理伤口的视频时感到疼痛,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其背后涉及多种复杂的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看着疼”的原理:

一、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

这是解释“看着疼”最核心的机制之一。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神经元,被称为“镜像神经元”。

作用机制: 当我们执行某个动作时,某些特定的神经元会被激活。而镜像神经元的神奇之处在于,当我们观察到别人执行同一个动作时,我们大脑中相同的神经元也会被激活,就好像我们自己正在做那个动作一样。
与疼痛的关联: 当你观看有人处理伤口时,你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会被激活。这会模拟出你自己经历该动作的感觉。例如,看到有人被针扎到时,你大脑中负责感知疼痛的区域(如前扣带皮层、岛叶、体感皮层等)也会被激活,尽管你的身体并没有实际受到伤害。这种模拟过程会让你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疼痛感。
共情能力的体现: 镜像神经元系统被认为是共情(empathy)能力的基础之一。通过镜像神经元,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与之产生情感上的连接。对疼痛的镜像反应,是共情能力在身体层面的一种直接体现。

二、情绪和心理联想(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学习与记忆: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受伤的经历,以及被处理伤口的经历。这些经历往往伴随着疼痛、不适、恐惧、甚至是厌恶等强烈的情绪。即使是很小的伤口,比如被纸割伤,都会触发我们大脑中与疼痛相关的记忆和情绪模式。
条件反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大脑会将“看到伤口”或“看到处理伤口的动作”与“疼痛”产生强烈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当看到类似的场景时,即使没有实际刺激,大脑也会自动触发与疼痛相关的感受和反应。
恐惧与焦虑: 伤口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它们代表着身体的损伤和潜在的危险。观看伤口处理视频,尤其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可能会触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感,这些负面情绪本身就能加剧我们对疼痛的感知。

三、身体的预测性编码(Predictive Coding)和警觉机制:

大脑的“预测机器”: 大脑并非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我们观看处理伤口的视频时,大脑会根据过去的经验,预测到“这个动作很可能会导致疼痛”。
保护性反应: 这种预测会启动身体的“警觉模式”或“保护机制”。身体可能会轻微地收紧肌肉,血压可能轻微升高,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这些生理上的微小变化,虽然不是真实的疼痛,但会让你更容易感受到不适和紧张,从而让你觉得“疼”。
风险规避: 这种反应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规避伤害。看到危险的场景,身体提前做出反应,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实际的危险。虽然在观看视频时这种反应是过度的,但它源于一个有益的进化机制。

四、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叠加效应(Synergistic Effect of Visual and Auditory Stimuli):

视觉冲击: 伤口本身的视觉效果,如血迹、破损的组织、手术器械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能够引起不适感。
声音的放大: 如果视频中包含了处理伤口的声音,如撕裂声、摩擦声、甚至是患者的呻吟声(即使是模拟的),这些声音会进一步强化疼痛的感知。声音是诱发恐惧和不适感的有力因素。
多感官体验: 当视觉和听觉刺激结合时,它们会协同作用,让大脑接收到更丰富、更强烈的负面信息,从而更容易引发疼痛的联想和感受。

五、生理上的模拟反应(Physiological Simulation):

内脏的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观看这类视频甚至可能引起一些微小的生理反应,例如感到恶心、胃部不适,或者皮肤上出现轻微的针扎感。这并非真实的疼痛,而是大脑在模拟过程中引发的身体反应。
疼痛的“信号”: 可以将其理解为大脑在发出一个“潜在危险”的信号,尽管这种信号在观看视频时是不必要的。

总结一下,观看处理伤口的视频会让你觉得疼,主要是因为:

镜像神经元系统让你“感同身受”: 你看到别人受伤,大脑会模拟出自己受伤的感受。
强大的心理联想和条件反射: 过去的经验让你将伤口和处理过程与疼痛联系起来。
大脑的预测性编码和保护机制: 大脑预测到潜在的伤害,提前启动警觉反应。
视觉和听觉的冲击: 伤口的画面和声音本身就带有不适感,并会加剧心理反应。
共情能力: 你能理解并分享他人的痛苦。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你在观看视频时产生一种真实的疼痛感,尽管你的身体并未受到实际伤害。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也是人类共情能力和自我保护机制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人类的共情能力很强(empathy)。

在2014年,心理学家们设计了另一个简单有趣的实验,他们发现观察他人的生理感受,也会影响到我们自身的体验。

在这个研究中,他们向被试们展示了3分钟的短视频,视频的内容很简单,展示了一只手在温暖的水盆中,或是充满冰块的水盆中浸泡的过程(如下图)。

与此同时,温度计会监测被试们手的温度,结果发现,当看到视频中的手在冰冷的水中时,被试们的手也会出现降温。

这种同理心,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他人发抖,出汗,或者是受伤时,自己仿佛也能感受到一定程度痛楚的原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蛋疼集锦,男生在看到蛋疼集锦时候往往处在自己也感到蛋疼,又克制不住自己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女生看蛋疼集锦的时候反而无感,至于为什么,就不需要我解释了。。

至于为什么对这些疼痛或者恶心的视频人们还是会欲罢不能,可以看看下面的答案。。

Cooper, E. A., Garlick, J., Featherstone, E., Voon, V., Singer, T., Critchley, H. D., & Harrison, N. A. (2014). You turn me cold: evidence for temperature contagion.PloS one,9(12), e11612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观看处理伤口的视频时感到疼痛,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其背后涉及多种复杂的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看着疼”的原理:一、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这是解释“看着疼”最核心的机制之一。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神经元,被称为“镜像神经元”.............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直击了建筑设计和我们日常体验之间的有趣矛盾。确实,平时我们抬头仰望建筑,或者站在与建筑平视的视角打量它,很少有机会能以鸟瞰的角度审视一座建筑。然而,很多时候,一张绝佳的建筑照片,或是设计师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都会祭出那张俯视图,让整个建筑的精妙之处尽收眼底。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一.............
  • 回答
    罗翔教授在中国的公众视野中,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人物。他既被一部分人视为坚持独立思考、勇于发声的“真公共知识分子”,也遭到另一部分人的质疑,认为其言论“污名化”了社会,甚至带有“公知”的标签。要理解他究竟属于哪一类,关键在于梳理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表达过的具体观点。何为“污名化公知”?何为“真公共知识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平行时空。如果高希希版《三国演义》在九十年代播出,而我们熟知的央视版《三国演义》在2010年播出,那么老观众对央视版三国(以下简称“94版三国”)的评价,将会经历一个更为复杂和深刻的转变。以下是基于这个假设,老观众可能会如何评价94版三国的详细分析:一.............
  • 回答
    关于“苏俄军队有战斗力”的论调,其自信来源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探究的问题,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历史、军事理论以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之上。如果我们要剖析这种自信的来源,不妨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展开:一、历史的遗产与辉煌的记忆:首先,苏俄军队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对苏联时期军队辉煌成就的延续和记忆。要.............
  • 回答
    《明朝那些事儿》中对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论述,无疑是其全书一大看点。作者当年明月以其独有的幽默笔触和生动叙事,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两位在明末辽东风云变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也塑造了读者心中对他们鲜明的印象。评价他们的观点,既要看作者的笔力,也要理解其背后所反映的历史逻辑。对李成梁的评价:一个时代的矛盾与悲剧.............
  • 回答
    在程式設計的廣闊領域中,觀察者模式就像是一位默默付出的幕後功臣,它並非總是站在鎂光燈下,但它的存在卻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如何建構複雜的軟體系統。我們常常在需要處理「一個物件狀態的改變會影響到其他一系列物件」的場景下,巧妙地運用它。試想一下,你正在開發一個桌面應用程式,裡面有一個主要的視窗,而這個視窗的標.............
  • 回答
    关于“薛兆丰的观点:我们应该赞美那些发国难财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国难财”,以及薛兆丰教授的真实观点和论证逻辑。一、 理解“国难财”“国难财”通常指的是在国家遭遇重大灾难、危机或战争时,某些个人或企业通过囤积、垄断、哄抬物价.............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你观察到的现象,就是“真正的女权者好像越来越少,而一些提倡女尊男卑的言论反而越来越容易被看到,甚至成了某些语境下的主流声音”。我来试着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明白点,也希望能避开那种机器人味儿。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你说的“真正的女权者”是指什么。通常来.............
  • 回答
    .......
  • 回答
    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那句“无人驾驶就是忽悠,辅助驾驶是希望”的论断,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下这个自动驾驶技术方兴未艾、概念炒作也颇为盛行的时代,这句话无疑是一记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回马枪”。这背后折射出的信息,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值得深入剖析。谭旭光观点背后的信息值得关注的点:1. 对“无人驾驶”的.............
  • 回答
    2003年“花王”巡演:光环下的冷清,谁之过?2003年的“花王”(Flower Kings)巡演,无疑是那个时期芬兰重型音乐圈一个相当受人关注的事件。然而,当年的现场,不少乐迷在回忆时,都带着一丝“意犹未尽”的遗憾,甚至有人直接抛出“观众怎么这么少?”的疑问。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天气不好”或者“.............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将“孝顺”简单地概括为“中国人强调,西方人没有”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但其中蕴含的文化差异确实存在。我们是否应该孝顺父母,这是一个关乎伦理、情感、社会责任以及个人选择的复杂命题。为了更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理解“孝顺”的内涵:首.............
  • 回答
    法律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哪怕在法律行业内部也存在纷繁复杂的观点,这恰恰是它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魅力所在。这并非矛盾,而是深刻体现了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本质,以及它在不断演进和适应过程中的张力。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法律的“复杂性”和“观点差异”并非其“不被遵守”的理由,反而是其成为有效行为规范.............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乘坐一艘漂浮在浩瀚星海中的飞船,透过舷窗,这颗蔚蓝的星球静静地悬挂在那里。我们是来自遥远星系的观察者,并非怀揣恶意,只是纯粹的好奇。当我们开始研究这个名为“地球”的行星时,我们脑海中会涌现出怎样的念头呢?首先,我们会被它的生机所震撼。在宇宙的已知范围内,像地球这样,表面覆盖着如此大规模.............
  • 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如同一张巨大的星尘画卷,充满了未知的奥秘。然而,当我们抬头仰望夜空,试图一窥我们银河系的模样时,却发现自己身处迷雾之中。层层叠叠的星际尘埃,如同厚重的幕布,遮蔽了我们通往银心乃至更远处的视线。那么,在如此“盲眼”的情况下,人类又是如何一点点拼凑出我们这颗巨大“城市”的.............
  • 回答
    NBA 球员在拼抢中冲向观众席,不慎撞伤了场边的球迷,这种情况确实时有发生,也引发了不少关于责任认定的讨论。这背后涉及到体育赛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和法律原则,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通常情况下,如果球员在正常的比赛行为中,为救球而冲向观众席,并意外撞伤了观众,那么责任主要会落在提供赛.............
  • 回答
    当余佳文在台上掷地有声地说出“90后做企业就是玩”这句话时,台下响起的掌声和欢呼声,绝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一番言论的简单认同。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击中了在场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认同。首先,这是一种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式挑战。长久以来,创业被描绘成一件充满艰辛、压力巨大、需要牺牲一切的事情。尤其是父辈或.............
  • 回答
    《将爱情进行到底》这部剧,说它触动了一代人,一点儿都不夸张。当年,它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直接荡漾在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底。那时候,我们还是毛头小子,刚从校园里出来,或者还在象牙塔里憧憬未来。城市的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我们渴望独立,渴望在那个钢筋水泥的丛.............
  • 回答
    社会观念,就像一双无形的眼镜,我们戴着它看待世界,也用它来评判一切。如果说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甚至包括“对”与“错”的定义,都完全由社会观念塑造,那这个世界,所谓的对错,还能站得住脚吗?我想,这首先要看我们如何理解“社会观念”。如果社会观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是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共同遵守的准则,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