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完成体与未完成体。?

回答
完成体与未完成体:语言的精确表达

在许多语言中,动词不仅表达了动作本身,还承载了关于动作状态和时间的重要信息。其中,“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是描述动词状态和时间关系最重要的语法范畴之一。它们帮助我们区分一个动作是已经发生并结束了,还是正在进行、或者还没有发生。

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两个概念,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定义与核心区别

完成体 (Perfective Aspect)
核心定义: 完成体描述的是一个已经发生、已经完成、并且在时间轴上是一个整体的动作或事件。它关注的是动作的结果,或者说动作作为一个完整单元已经发生的事实。
关键特征:
完整性: 强调动作的结束。
结果导向: 关注动作对现在或后续情况的影响。
不可分割性: 通常将动作视为一个单一、封闭的事件,不关注其内部过程。
一次性或具有明确终点的重复: 如果是重复动作,也强调其有明确的结束点。

未完成体 (Imperfective Aspect)
核心定义: 未完成体描述的是一个正在进行、习惯性的、尚未完成的、或者被看作是一个持续过程的动作或事件。它关注的是动作的过程,或者说动作在某个时间点上正在发生的状态。
关键特征:
持续性/过程性: 强调动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或正在发生。
非终结性: 不一定关注动作的结束,有时甚至暗示动作尚未结束或会继续。
重复性/习惯性: 常用于描述经常发生的或习惯性的动作。
内在的细分性: 可以关注动作的开始、中间过程或结束的某个片段。

2. 核心区别的形象化理解

想象一下你正在吃一个苹果:

完成体视角: “我吃完了一个苹果。” (I ate an apple.) 这强调的是“吃完”这个动作的结束,苹果已经被吃光了。你关注的是“吃完”这个结果。
未完成体视角: “我正在吃一个苹果。” (I am eating an apple.) 这强调的是“吃”这个动作当前正在进行的状态。你关注的是吃这个过程本身。
未完成体视角(习惯): “我常吃苹果。” (I often eat apples.) 这强调的是“吃苹果”这个动作的习惯性或重复性,它是一个经常发生的动作,而不是一个具体结束的事件。

3. 完成体与未完成体的具体用法与场景

3.1 完成体

描述已完成的事件:
“他写了一封信。” (He wrote a letter.) 强调信已经写好了。
“我看了那部电影。” (I watched that movie.) 强调观影行为已经结束。
强调动作的结果或对现在的影响:
“我打扫了房间。” (I cleaned the room.) 结果是房间干净了。
“门开了。” (The door opened.) 强调门是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是“开”这个动作的结果。
描述一次性、具有明确起止点的动作:
“他去了北京。” (He went to Beijing.) 强调“去”这个动作已经完成,并且目的地是北京。
表示已经发生并持续到现在的状态(在某些语言中,会与现在完成时结合):
例如,英语的现在完成时 (have/has + 过去分词) 常常表达完成体的含义,如 “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我完成作业了。) 强调作业完成的状态对现在有影响。

3.2 未完成体

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进行体):
“我正在学习汉语。” (I am learning Chinese.) 强调学习动作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正在发生。
“雨下着。” (It is raining.) 强调下雨这个动作正在持续。
描述习惯性或重复性的动作(习惯体/反复体):
“他每天早上跑步。” (He runs every morning.) 强调“跑步”是他的一个习惯。
“我喜欢看书。” (I like reading books.) 描述一种长期的喜好或习惯。
描述一个在过去某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动作(但强调过程):
“昨天下午,我在公园里散步。” (Yesterday afternoon,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强调“散步”这个动作在过去那个时间段内是持续的,不一定关注是否散步结束。
描述动作的某个片段(例如动作的开始或中间过程):
“当他进来时,我正在打电话。” (When he came in, I was making a phone call.) 强调“打电话”这个动作在“他进来”这个瞬间是正在进行的,尽管“打电话”这个动作本身可能还未结束。

4. 不同语言中的体现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语言中是多种多样的。

英语: 主要通过时态(如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和助动词以及词形变化来体现。例如:
完成体: I wrote a letter. (一般过去时) I had written a letter. (过去完成时)
未完成体: I am writing a letter. (现在进行时) I was writing a letter. (过去进行时)

汉语: 主要通过“了”、“着”、“过”等动态助词,以及副词、语序等来表达。
完成体: “我写了一封信。” (了表示完成)
未完成体(进行): “我在写一封信。” (着表示进行)
未完成体(经历): “我写过一封信。” (过表示经历)
未完成体(习惯): “我常常写信。” (常常表示习惯)

斯拉夫语系(如俄语): 拥有非常发达的体貌系统,动词本身就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两种形式(词根不同或词缀不同)。例如:
俄语 “читать” (chitat') 是未完成体,意为“读”(过程或习惯)。
俄语 “прочитать” (prochitat') 是完成体,意为“读完”(结果)。

5. 完成体与未完成体的相互作用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经常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更复杂的时间和事件关系。

过去完成体与过去未完成体:
“当我到达车站时,火车已经开走了。” (By the time I reached the station, the train had already left.)
“开走了”(had left)是过去完成体,表示在“到达”这个过去时间点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
“到达”(reached)是过去未完成体(一般过去时通常可以看作是完成体的一种,强调事件的结束,但在这里是作为参照点),表示一个过去发生的事件。

现在完成体与现在未完成体(进行体):
“我已经吃完了午饭,现在正在工作。” (I have finished lunch and am working now.)
“吃完了”(have finished)是现在完成体,强调吃午饭这个动作的完成,并且这个完成的状态延续到当下。
“正在工作”(am working)是现在进行时(未完成体的一种),强调工作这个动作在当前正在发生。

6. 需要注意的点

并非所有语言都有明确的体貌语法: 有些语言主要依靠语境、副词或特定的词汇来表达完成与未完成的概念。
“完成体”不等于“过去时”: 很多语言中的过去时可以用来表达完成体或未完成体的含义,具体取决于语境和动词本身。例如,英语的简单过去时通常表达完成的动作,但它本身是时态,而不是体貌。
“未完成体”也不等于“现在时”: 未完成体可以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持续性事件(如过去进行时)或习惯性事件。
语言的复杂性: 不同语言对体貌的划分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需要具体学习和掌握。例如,有些语言可能还有“起点体”、“止点体”等更细致的划分。

总结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是理解动词如何表达动作的时间性和状态的两个核心概念。

完成体关注的是动作的完整结束和结果,将动作视为一个已完成的整体单元。
未完成体关注的是动作的过程、持续性、重复性或习惯性,将动作视为一个正在进行或反复发生的状态。

通过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更精确、更生动地表达语言中的意义,避免歧义,让我们的沟通更加清晰有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看了很多本语法书,个人认为,关于完成体和未完成体解释最完全的是1963年出版的由黑大外语系编撰的现代俄语语法这本书,我是在旧书店淘到的,估计现在买不到了。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那几道题我就不给题主解释了,直接上干货,帮助题主理解。

一 基本意义

1 体的概念的基础是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与其内在界限的关系。完成体表示行为达到了内在的界限,而未完成体只指出行为的过程,不指出是否达到内在界限。那什么是行为的内在界限呢?一个行为总是有开端和终结,这就是行为界限的具体表现。所以行为有开端界限和终结界限,如запеть唱起来,表示行为开始,прочитать读完,表示行为终结。那什么叫达到某一内在界限呢,达到就是完成的意思。Он пошёл в аптеку.他到药房去了,пошёл表示行为达到了开始界限,表示在说话的时候"去"这个行为已经开始了。同样的,Он прочитал эту книгу.他读完了这本书,表示行为达到了终结界限。而Он читал эту книгу.他读过这本书,但不表示他读完了,这里的未完成体丝毫没有读完的这种意思,因而只表示这一行为过程,不指出是否达到内在界限。

2 综上所述,在现代俄语中,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的质的不同,即完成体表示达到某种界限的行为,未完成体不表示达到界限,只说明行为存在的事实。

3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区别在这个栗子里表现明显,题主感受一下。Колумб был счастлив не тогда,когда он открыл Америку,а когда открывал её.哥伦布感到幸福的时刻不是在他已经发现美洲之后,而是在他发现美洲的当时。

注: 由于完成体动词表示行为达到内在界限,因而不能表示进行的行为,所以不能有现在时。


二 未完成体和完成体的选用。

1 在以下情况下通常用未完成体(注意是通常,存在个别特殊情况)

(1)动词谓语表示一种泛指的抽象的笼统的行为。如Скромность помогает прогрессу.虚心使人进步。

(2)动词谓语表示多次和经常进行的行为,通常有下列时间状语:часто,всегда,каждый раз,по временам有时,по воскресеньям每逢周日,类似的时间状语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栗子:Он обычно встаёт в шесть часов.他通常六点起床。

(3)在表示开始、继续、结束等意义的助动词后: начинать-начать开始,продолжать继续,кончать-кончить结束 等等。栗子:Он начал выполнять домашние задания.他开始做家庭作业。

(4)除(3)中的助动词外,俄语中还有一类动词,表示习惯于,喜欢,学会干什么,其后的动词也用未完成体。привыкать-привыкнуть习惯,любить-полюбить喜欢,нравиться-понравиться喜欢,надоедать-надоесть厌烦,уставать-устать累,учиться 等等。栗子:Ему нравится петь народную песню.他喜欢唱民歌。

(5)在一些表示"不需要 不应该做什么"的句型中。не нужно,не надо,не стоит,не следует 等等。栗子: Больному не нужно принимать лекарство,потому что ему уже стало лучше.病人不需要服药,因为他的病情已经好转了。

(6)表示"请求、建议不做某事"时。просить、обещать、решить、убедить(说服)+не+未完成体不定式。栗子: Я решил не отвечать на зто письмо.我决定不回这封信。

2 在下列情况中通常使用完成体动词

(1)动词谓语表示一种已经达到或者将达到某种结果的行为时。栗子:Эту работу мы обязательно выполним.这个任务我们一定能完成。

(2)动词谓语表示先后进行的连续转换的行为时。栗子:Мы посидели немного,встали и пошли дальше.我们坐了一小会,站起来,继续走。

(3)动词谓语表示用了多少时间完成的行为时,句子具有за сколько времени,во сколько времени等短语。栗子: Я прочитал эту книгу за два дня.我用了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4)动词谓语表示已经开始、但已中断或未达到预想结果的动作时,与было连用。栗子: Мы пошли было в кино,но он не достал билеты,и мы вернулись домой.我们本来要去看电影的,但是他没弄到票,我们就回家了。

(5)在"是否应该做某事"的句型中。栗子:Не нужно ли тебе обратиться к научному руководителю?你是否应该去找一下导师?注意与上面未完成体用法第五点对比。

(6)Кому не+完成体不定式。栗子: Эту задачу ему не выполнить.他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注:这一句型通过"не+完成体不定式"表示行为的不可能性,从意义上看相当于невозможно,не мочь+完成体不定式。栗子: Он не может выполнить эту книгу.

(7)смотри(те )+не+完成体动词命令式,用来表示提醒对方,以防不自觉的进行某一行为。栗子:Смотрите, не опаздайте.可别迟到呀( *・ω・)✄ Смотри,не забудь запереть дверь.别忘了关门。

注:如果单纯地建议对方不要做某事,就直接用未完成体命令式。栗子:Не открывайте окна,пожалуйста.请别开窗。




暂时就想到这些,有不足的地方欢迎补充和指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