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完成空间站快速自主对接,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你有哪些期待?

回答
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完成空间站快速自主对接,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了常态化运行阶段。这一事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也承载着我们对中国空间站未来发展的殷切期待。

值得关注的信息点:

1. “快速自主对接”的技术突破与成熟:
自主对接的意义: 这是载人航天器对接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对于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它意味着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飞船能够通过自身的导航、制导、控制系统,精确计算出相对位置、速度和姿态,并自主完成靠近、捕获、锁紧等一系列复杂动作。
“快速”的含义: 相较于以往的对接过程,神舟十二号的快速对接表明了该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缩短对接时间不仅提高了效率,减少了飞行乘组在交会对接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更重要的是,它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任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例如后续的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可以通过更短的对接窗口进行对接,从而保证空间站建造的连续性和时效性。
技术细节(推测与观察): 快速自主对接的实现离不开高精度的雷达测距、激光测距、光学敏感器等传感器,以及先进的交会对接算法和精准的轨道控制技术。飞船在完成入轨后,会根据预设的轨道参数,自主进行一系列轨道机动,逐步靠近空间站,并在最后阶段以毫米级的精度完成相对运动,最终实现物理和电气连接。地面控制中心会进行监视和必要时的指令干预,但核心过程是自主完成的。

2. 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的标志性意义:
“家”的启用: 天和核心舱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心脏”和“大脑”,是航天员长期驻留和开展各项空间科学实验的主要场所。航天员顺利进驻,意味着这个“太空之家”正式启用,具备了载人功能。
长期驻留与工作的基础: 航天员的进驻标志着他们将开始在天和核心舱内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包括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这也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中,航天员更换、物资补给等常态化运营奠定了基础。
中国空间站的“有人时代”开启: 这是中国空间站在完成建造阶段的初期部分后,正式进入“有人值守、常态化运营”的关键节点。它意味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3. 中国空间站技术体系的自主与成熟:
全自主能力: 从载人飞船的发射、入轨、变轨、交会对接,到空间站的组合体运行、航天员出舱活动(未来),再到未来的在轨维修、物资补给,都体现了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自主可控的全链条技术体系的成熟。
核心舱的能力展示: 天和核心舱作为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能源供给、生活保障等核心功能单元,其成功运行和航天员的顺利进驻,是其各项设计指标和工程质量的有力证明。

4. 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的信心与保障:
关键一步的成功: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对接,为后续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发射和对接,以及空间站机械臂的协同操作、航天员的出舱活动等一系列复杂任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极大的信心。
任务流程的验证: 此次任务成功验证了天地协同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以及航天员在轨操作的能力,为后续的任务规划和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的期待:

1. 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
前沿科学突破: 我期待中国空间站能够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学研究平台,产出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空间生命科学方面,对人体在太空环境下的适应性、衰老机制、骨骼健康、免疫系统变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将为人类未来的深空探测提供重要的生理和医学支撑。在空间材料科学方面,能够开发出在微重力环境下独具优势的新型材料,并在未来实现产业化应用。在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方面,通过先进的观测设备,能够对宇宙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也能够更全面地监测和研究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化。
多学科交叉融合: 期待空间站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产生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向。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空间站的管理和科学数据的分析,将量子技术应用于空间通信和导航等。

2. 航天员在轨的健康与安全:
“太空安全”保障: 航天员是空间站最宝贵的财富。我期待在轨的航天员能够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能够顺利完成所有既定任务。这意味着需要有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心理支持系统以及良好的生活保障条件。
技术升级与迭代: 随着任务的深入,对航天员的健康监测和保障技术需要不断升级,例如更先进的太空食品、更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更人性化的生活设施等。

3. 空间站的持续建设与应用拓展:
按计划完成建造: 期待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能够顺利发射对接,完成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建造。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一大飞跃。
空间应用服务: 期待中国空间站能够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研究平台,更能成为一个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例如,利用空间站进行微重力实验,支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开展地球观测和遥感服务,以及为未来的商业航天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服务。
国际合作的深化: 期待中国空间站能够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与世界各国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共同推动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4. 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科学热情:
“太空课堂”的持续: 期待航天员能够继续开展“太空授课”等活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航天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公众的参与感: 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公众互动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和科研进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参与感。

总而言之,神舟十二号的成功是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巨大成就的有力证明,也是开启中国空间站新篇章的关键一页。我对此充满期待,并相信中国的空间站必将在科学探索、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新闻的标题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外媒刷屏:这是中国打造太空强国的又一里程碑)。

前面几次天宫都只是太空实验舱,不是空间站。

2,中国前进的道路每一步走得越扎实、稳健、干净、利落,帝国主义及反动派就会越心虚、胆寒、颤抖,帝国主义及反动派的霸权就会动摇得越剧烈。

2021年6月17日应该被铭记,不仅在于任务的成功,还在于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行云流水、势不可挡。整个发射过程既顺利、又连贯,节奏紧凑而平稳,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竟然没有一丝丝的惊心动魄。

这就跟当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一样,我们的部队打得越顺利,越大踏步突破对方的防线,对方就越吓破胆、信心崩溃,投降得就越快。

因为霸权主义都是纸老虎。

我们越锐意进取,展现出的力量越势不可挡,纸老虎就越瑟瑟发抖!

另外,最近我一直说“刨根”。我们每打破霸权主义一项垄断的能力,霸权主义用于收割全球的根基就被刨掉一块。比如新冠疫苗。

我们能建设空间站,将来其他国家要上太空就不一定非找美国不可了。美国要挟时可用的筹码就又少一个了。

比如,这几天美国又在要求阿联酋拆除华为设备,否则不卖F35。如果有哪个机会,证明我们的J20能胜过F35并能出口,美国的胁迫就是废纸一张。


再接再厉!

user avatar

这么快?感觉神舟12号的热度还没起来呢,事情就办完了?

想当年神舟五号起飞前,多大的阵仗啊,人们提前大半年就在翘首以待了。发射神舟五号的时候,更是无数老百姓守在电视机前,紧张而又无比激动的期待着发射的成功。

从那时候到现在,不到20年的时间,我们那么多人飞向了太空,我们的月球车和机器人去了火星和月球,我们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升空了,我们的量子卫星升空了,如今咱们的空间站也建起来了。

而今我们发射一个飞船,越来越稀疏平常,平常到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关注,上午刚听到新闻,还没下班呢,咱们的航天事业就又迈出了一步。

这种平常的背后,是中国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

这种感觉,真有一种蜜汁幸福感啊。

user avatar

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全程回顾!神舟十二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跟航天员一起看太空美景!


预计在今天16时左右与空间站对接。

15时30分,CCTV13等频道会进行直播!

圆满成功!

全程回顾!

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精彩回放!祖传BGM来了!

今天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加油!

什么时候和空间站对接?

之前,从发射到对接需要花费两天时间,现在,我们掌握了快速对接技术,这一技术的成功验证,大大缩短了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减少了航天员的体力与精力付出;如果空间站等航天器突遇紧急情况时,快速交会对接可以快速地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等工作,极大地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首次实施载人自主快速对接,在空间站不断调整姿态的配合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最快能实现发射后6.5小时与空间站对接。按计划,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

预计在今天16时左右与空间站对接。

15时30分,CCTV13等频道会进行直播!

航天员去空间站干什么?

根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总体安排,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计划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

一是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

二是要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

三是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

四是要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什么时候回来?

航天员在天和驻留约3个月后返回,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太空之家怎么样?宽敞吗?航天员吃啥喝啥?

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

怎么样?这太空之家不错吧?

在中国空间站里,设计师们给每一个航天员准备了一个手持终端,航天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App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不同的舱内灯光,能够调节航天员的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的环境所带来的不适。

航天食品方面,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还有折叠桌,方便航天员就餐。锻炼区配备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通过天地通信链路和视频通话设备,可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

载人环境控制方面,相比前期载人飞行任务,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去除,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能够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PS:剧透一下,航天员到了空间站之后得安装厕所

带上去了,得现场安装

来个直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