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国人大发布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相关决定说明,释放了什么信号?

回答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可以说是大陆中央政府对香港政治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调整,释放出的信号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值得我们深入解读。

首先,最直接、最核心的信号是:中央对“一国两制”的坚持,但“一国”的原则将得到更强有力的保障和落实。

这并不是说中央要放弃“一国两制”,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中央在吸取了过去几年香港一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后,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能够行稳致远而采取的必要举措。过往的实践表明,如果“两制”的差异被过度解读、甚至被滥用,可能会动摇“一国”的基础。这次修法,就是在重新划定“底线”,明确“底线”之上才是“一国两制”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香港可以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优势。

具体来看,信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筑牢“爱国者治港”的制度根基。

这是这次决定最鲜明的导向。它明确了只有真正忠诚于国家、忠诚于香港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和主导香港的管治。这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政治权力必须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反对派并非绝对的“反对”,而是不能挑战国家主权和安全。

这意味着,未来香港的政治生态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那些被认为不符合“爱国者”标准的个人,将无法在选举中获得参选资格,也无法进入管治架构。这看似收紧了政治参与的口子,但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是为了防止那些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香港稳定的势力进入管治核心,从而保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2. 强化中央对香港特区选举事务的管治权。

通过这次决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香港选举制度的修改拥有了最高决定权。这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央在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香港整体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拥有最终的否决权和决定权。

这意味着,香港在修订其选举制度时,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中央的意志,不能自行其是。这可以说是中央对“一国两制”下中央与特区关系的进一步界定,强调了中央的主导地位和最高管治权。

3. 风险防范意识的提升,应对外部势力干预的决心。

香港近年来经历了一些政治风波,其中不乏外部势力干预的痕迹。这次选举制度的完善,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高香港在应对外部势力干预方面的“免疫力”。

信号就是:中央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并且不会容忍外部势力利用香港的选举制度来挑战中央的权威。 这种信号是对企图干预香港事务的外部势力的警告,也是对香港市民的信心喊话,即中央会坚决守护香港的稳定。

4. 推动香港政治回归理性,聚焦发展。

长期的政治争拗,消耗了香港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发展动力。这次选举制度的调整,可以说是在为香港政治“减震”,希望能够减少政治上的消耗,让各界更专注于经济民生发展。

信号是:中央希望香港能够集中精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民生福祉,而不是沉溺于无休止的政治博弈。 未来,那些真正想为香港做事、为市民谋福利的人,将更有机会参与到建设性的政治活动中来。

5. 象征意义:一种“拨乱反正”和“重塑秩序”。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次决定也象征着中央正在逐步“拨乱反正”,重塑香港的政治秩序,使其更加符合“一国两制”的初衷和国家整体的战略布局。

这传递了一种“秩序重建”的信号,即过去的混乱和动荡将被更稳定、更可控的政治格局所取代。它也意味着,香港的政治发展轨迹将更加清晰,与国家发展大局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总而言之,这次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传递的核心信号是:中央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将更主动、更坚决地维护“一国”原则,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受侵蚀,同时推动香港政治回归理性,聚焦发展,最终实现香港的长治久安和繁荣。

这套新制度的出现,标志着香港政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核心是“爱国者治港”的原则,而具体操作上,将通过优化选举委员会、立法会和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来具体落实,以确保管治权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并且能够高效、稳定地运作。这既是中央对香港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香港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强有力指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加强选举委员会的代表性,充分体现香港同胞福祉利益;确保爱国港人治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长治久安。

user avatar

我觉得很好,不用形式主义,不要搞那么多幻觉

user avatar

对美翻脸,搞国家联盟对抗以后。

香港的统战价值下降很多了。

台湾以后或者武统,或者是武力逼迫下的投降式和统。

不需要香港做示范。

街头政治,只能选出跳动对立矛盾的网红。

而且为了上位,破坏治安和稳定无所顾忌。

所以,香港慢慢大陆化成为选项,

选举人大化,大陆和香港公务员轮换,熟悉香港的情况。

必要时候,大陆直接接管香港的治理也没有问题。

有真正的权力,能动香港的蛋糕,大陆才可能解决香港的阶级矛盾。

富豪不让提供更多土地。

你说要把富豪挂路灯,没收财产,公私合营,搞社会主义改造。

富豪立即就同意你提供土地了,捐几座楼也会捐。

拿钱的环保人士闹街头政治,你说在街头闹,违反大陆法律可以直接到新疆大陆监狱去服刑。

他们拿钱不值得去新疆坐牢的风险,就没有街头政治了。

user avatar

结合韩总的发言, 在建立独立国安体系后, 新的两记重锤 重建居房体系(干掉地产党),议员提名制 即将来临。

下一步应该铲除方便面头体系了。

user avatar

说明二次回归是必要的,也已经全面开始了。

然后,这些上层建筑的举措,也只是确定了方向和约束,却无法改变人心。

最终人心的改变,如我几年前提到的那样,其实只有一条可行的路,即 “人口替换” — 迁徙、移民、有计划的边缘化、以及代际更替。

简单说就是,这一代港青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放在历史的(并不用太长的)长河中看,几乎确定就是被抛弃了。

如果你认为一个基本上不怎么具备自由意志的群体,是不存在首要责任的话,那么确实,这个群体,是颇为令人唏嘘的,甚至是可叹的。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他们若无法或不愿为自身的糟糕命运负责,那么首要责任,绝不是中国和中国人民。

只可惜,他们恐怕永远无法意识到,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意志,戕害了他们人生的最大责任人,到底是谁们了。

而实质上和港青类似的人,内地也大有人在,知乎上就不少。早已没多少自由意志了,还整日复读他们自己其实也从未真正理解的圣经,以为自己代表了什么虚妄的高地。

也就是,他们没有形成物理上的聚集,和特殊历史政治所决定的群体凸显,才能依然被视为 “人民” 的有机组成,而被保护性忽略在统计大背景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也算是幸运吧。

user avatar

真正要解决香港政治乱象,靠的是基层党组织,党的群众路线。

爱国者治港虽然爱国,也支持中央决策,但是利益牵绊太多,执行力不够。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通过这些拥护祖国的中上层配合中国各项政策的落实,发展好香港经济,在这个大背景下,闹事的人自然也就没有了土壤。但从本质上看,还是一种让利模式:大家有钱赚了,别闹。

资本怎么运作我不懂,但从党建和群众工作实践来看,有几个问题值得警惕:

1、利益链接的纽带并不稳固。可以肯定,在这个让利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中上层牟取大部分利益,下层喝汤的情况。而我们与这些中上层的合作,可能会引发下层的反感,最终他们内部利益分配不公导致的矛盾,演变成中央与香港的矛盾。

2、群众基础不牢。搞事的那帮家伙现在反而在走基层路线,通过基层宣传和各种社会志愿组织,在普通民众和年轻群体中扩大影响力。香港新选的爱国者维护香港稳定发展的决心毋庸置疑,但是能否有足够的魄力解决诸如土地、房产等根本性问题—— 个人反正是不看好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既得利益者。

3、其实中国革命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已经指明了道路,光靠上层路线是不行的。人的欲望无止境,上层的不想放弃自已的利益,下层的想得到更多,不依靠群众,不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最后只会滚雪球。

当然,从现实、时机、外部环境看,全国人大的这个说明,确实是当前最好的处理方法,不可能立即甩开港岛那帮地头蛇,否则问题更大。如何对香港的结构性矛盾进行研判和改造,就本朝的德性,只怕早就有了路线计划。

我倒是有些联想:处理这些矛盾时,最终还是得落实到依靠群众、组织群众上来,走上层道路真心不靠谱,因为人家本身就是矛盾的一部分,他不可能反自已的,搞得鸡毛鸭血,背锅的反而是咱们。譬如在TW问题,在这方面恐怕问题更严重。

总之,初定的时候,需要与他们合作,但最后还是要进行改造,提供一条新的道路,以换取他们放弃食利特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