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有个地方叫三角地,那里曾经有实体的墙,后来没了。
西单有一座类似的墙,后来也没了。
到了网络时代,北大未名bbs有个著名板块叫三角地,部分继承了当年的传统。现在bbs衰落到几乎死透的地步,但三角地反而禁止了校外访问。
倚老卖老的总结:墙这种东西,早晚是要管起来的。
设立相关管理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建立审批版号,一墙一号。
成立表白墙专属支部,让支部走入表白墙的管理当中。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表白墙不是法外之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加强舆论引导,传播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设立审批公示制度,表白内容虚公示三天,无任何意义后可上榜,上榜后若引起不必要纷争也应立即撤销并给予发表者处分。
表白墙实名制,采用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双重把关,并采取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级分级制度。
开展大数据摸查排查工作,采用机器学习发觉表白墙中存在的隐患,及时将可疑分子纳入黑名单。
禁止任何表白墙做以商业用途,保护恋爱纯真,促进人口增长。
表白墙使用者及管理者应先通过相关规章制度学习考试,考试通过后方可实行相关权限。
再更新:
管管这事专业的事就要让专业的人去做,我上面写的这些逻辑太乱不系统。大家把下面这个如何管剧本杀的办法替换成表白墙直接套用一下就更好了。早该管管了。
要就是想着搞制衡机制,可以安排校园媒体运营团队由学生选举决定,每个系里分配名额。然后把广范围的网络撕逼固化到运营团队内部,其它学生看戏就行。
反正如果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校园媒体侵犯的人很多的话,没理由不能通过这种选举实现对原本权力的平衡。
告白墙变成了造谣报复的集中地,尤其是情侣分手后互相造谣对方出轨约炮之类的,大学生闲得慌最喜欢吃这种瓜,只要出现这种指控别人的造谣帖子,被造谣的人就面临网爆,洗都洗不完的。
转发艾尔肯之前的旧回答。
可能是上个世纪举国上下互相扣帽运动的后遗症,不需要举证侦查和审判,有人指控就可以定罪。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形成了一个很奇葩的逻辑,造谣者有天生的优势,被造谣者天生的出于劣势,而且指控有理是全社会的共识,大家会很自然的相信指控怀疑别人,乃至认定被指控者有问题。造谣诽谤的人动一动嘴就行了,造谣者不需要证明自己的指控,需要被造谣的人自证清白,证明不了就得面临被辱骂。
这种社会现象导致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两个人有矛盾谁先发制人的造谣诽谤对方,对方就会面临社会的普遍围攻,陷入没完没了的自证陷阱。
最不公平的,如果造谣者能自证清白,造谣者最多只需道歉就行,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还能把责任推到被造谣者,而且如果被造谣者追究责任,造谣者还能谴责受害者得理不饶人。
而且,一旦被人造谣了,不管这个谣言被辟谣了多少次,从此以后不断有人重复散播谣言人身攻击。被造谣的人一生脱不开谣言的影响,而造谣诽谤的人却不会面临什么,跟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