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长的建议说到了每个学生的心坎上了,因为成绩排名、因为状元炒作,让绝大多数孩子苦不堪言。在此环境的影响下,在家长的心里投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到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巨大的打击。
可是我们回头看看,到底是谁在炒作、谁在发布、谁在排名?考上第一名的学生和家长有这个能力吗?没有,真正想把事情搞大的只有“状元”学校和老师、校长,因为他们才是利益相关方啊!
你现在不让发布、不让排名、不让宣传,请问,我的成绩谁看的到?我的kpi怎么体现?我下一年的招生从哪里来?我的职业发展从哪里来?
上行下效,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校长、老师,没有一个不想让自己“培养出”的状元默默无闻,锦衣夜行我可不干,那不是白忙活了一场?大的环境不改变,基层是不可能树立正确观念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势必会越来越严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恐怕会越来越堪忧。
张志勇建议,严禁以任何方式宣传报道中高考升学率、中高考状元;严禁以最高分、最牛班等方式,宣传中高考成绩;严禁统计发布所谓各省高考状元;严禁发布全国、全省、全市所谓百佳高中、初中、小学排行榜;严禁发布所谓各种中考高考排行榜;严禁“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想要好成绩,就找好方法”等标语。
仅有建议可不够,关键是怎么执行,怎么操作?发现一例处罚一例?怎么处罚?谁来处罚?处罚力度?
一切不给解决方案的建议,都是个噱头,我们希望看到下文,拭目以待吧!
我搜了一下这位代表的所有提案,他在本问题下的这个提案是他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纳入其所有提案整体地看。
在这个问题下,他所有的“严禁”,有一部分是为了下面这个提案: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不应与升学率挂钩。
这两年,张志勇调研发现,有的县(市)高考奖励额度很大,动辄高达数千万元,这些奖励的发放都是根据当年所谓高考成绩确定的。现在,各个县市的高中布局很不平衡。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优秀师资和生源越来越向个别最优秀的高中集中。这样,在一个县域内,高中布局就形成了所谓的“金字塔”形态。
这样的教育资源、教育投入不再均衡,对地方的教育生态来说不是好事。少数学校有极为优越的教育条件,其他学校得不到投入,招不到好老师,也没有好生源,这对地方的教育环境来说不是好事:只有一小部分顶尖的学子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这就应和了白岩松之前提的,希望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能允一些给其他高校,都是教育资源向头部集中的问题。
另一部分严禁,则是过于制造排行、贩卖教育的大环境,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问题,加快建立未成年心理高危学生联合干预体系和机制,对心理高危学生进行抢救性干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表示,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对心理高危学生应协同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抢救性干预。
张志勇建议,推进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国培计划”和地方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并通过心理教师、校医,或引入心理学专业教师、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并编制实施卫健系统心理高危学生治疗康复体系建设计划,利用政府大数据建立心理高危学生早期发现机制,探索联合建立健全高危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机制,建立高危学生心理干预体系和机制建设试验区。
这就又和另一位代表陶凯元的提案相呼应。
民进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委员今天在政协大会发言指出,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调研发现,高达81%的教育工作者认为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与学业竞争有关系。缺觉已是全国中小学生老大难问题。“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多考一分,干掉千人”是写照。中国学生学业压力大、生活满意度低。外界过度竞争,内卷化带来的焦虑,传递给青少年。
她呼吁全社会更加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建议包括深化教育改革,淡化学校教育环境中过度的个体竞争氛围,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对青少年上网时长和内容进行管控,构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建立青少年极端行为预警平台等。
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在呼应着唐江澎代表的提案。
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另外,张志勇代表的提案还包括:补齐学前教育、乡村教育的短板,控制面向儿童的网络游戏。
完整地把这几天关于教育方面的知乎问题看下来,我就一个感受:
都为梦中的明天。
在多个问题下都回答了类似的意思。
造成今天教育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根本就不是因为教育思路有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现在的教育到最后仍然是以严苛的选拔为前提的。
为什么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因为好的学校只有那么多为什么好的学校只有那么多为什么,好的工作只有那么多为什么,好的工作和不好的工作之间的差距那么大?这是相对于我们人口和国家规模而言,我们的资源禀赋还处在匮乏阶段的缘故。简单的说,为什么会有千军万马及独木桥的情况?一方面因为桥太少(好学校匮乏),另一方面因为掉下河很惨(学历跟不上以后进入社会一步差步步差。收入差距和生活境遇差别都很大。)所以之所以千军万马及独木桥,不是因为我们想不开非要去挤那个独木桥。是因为客观上我们只有独木桥,掉下河却很惨,那当然所有人都去挤了。换句话说,你站在桥头,无论你如何大声疾呼,不要急不要急,也是没有用的。除非我们有第2座桥,除非掉下河不仅不惨,还很愉快。
如果你下河以后不仅不惨还很愉快,甚至有人主动跳下河。那你还担心上面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吗?你还担心宣传个状元,大家就心理不健康吗?虽说本意是好的,为了避免资源的进一步集中,但问题是原本就匮乏的资源,无论他集中与否,匮乏是个常态。不是说把资源平均分在更多的学校就不匮乏了。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要增加资源,而不是安慰大家的心理说匮乏了别紧张。
问题里说不许宣传任何的排名,你也就能拦住,报纸不公开登,你拦得住大家私下讨论吗?只要选拔机制还在,就必然有排名。就必然有排名被大家造成的心理影响。不是因为你不在报纸登,你不去谈论这个排名,排名就不存在了。好的学校就收5个人,无论如何我也担心我能不能进前5名,有排名的时候我清楚的知道我能不能进前5,没排名的时候我只会更加紧张的在猜测我到底进前5了吗?
所以本意或许是好的,但方式方法根本就不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